天意文学网 > 红尘落尽 > 第39章 捷报传来 2

第39章 捷报传来 2


  “俗话说,‘宁做小家女,不做大家奴’这事,你回去还是和你父母好好商量一下。找婆家,是一个闺女家一辈子的终身大事,找着好的,一辈子有你的福享;找个不是东西的,一辈子都得跟着受屈。这个事必须你自己去,谁都不能替你。”老姨语重心长地说。

  “姨,知道您是为我好。您不知道,林先生和他夫人,为人极好。我在的那个学堂,是他们自己办的义塾,学生们去学堂上学,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费用,有的学生家里穷,他干脆就免了。”

  “韵儿,只要你觉得不错,就行。我想,你父母是想法该和我的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哪有不盼望着自己儿女日子过好的?既然你们下午要走,我也不拦你们。你先坐着,我去给你们做饭。路远,你们吃完饭,早走,不赶趁。”老姨说着,去厨房给文韵他们做饭了。

  文韵从老姨家的堂屋里出来,见研墨和马车夫俩人在耳房玩石子棋,就笑着走了过去。

  “文姐姐,你会玩不?”小墨子见文韵出来了,很亲热地打着招呼,问。

  “小墨子,我不会玩,你们玩吧。”

  “很容易很好玩啊。文姐,你看,俺俩下的是独立钻石棋,不能走步,只能跳。我下的时候,棋子只能跳过相邻的柜子到空位上,并且把被跳过的柜子吃掉。棋子可以沿格线横、纵方向跳,但是不能斜跳。我下完了,他再下。最后,剩下的棋子越少越好。”研墨说。

  “你俩玩的这种棋,和我们那里玩的孔明棋很相似。”

  “孔明棋?”研墨不解地问。

  “是啊。孔明棋,传说是三国时代孔明所发明的益智棋,失传后辗转流传至日本、欧美,成为外国普及的益智游戏。也有人说它真正的名字叫作十字棋,相传是法国一个被囚的贵族,在狱中为了打发时光,而想出来的。十八世纪末期传到了英国,才渐渐流行至世界各地。它和咱国发明的华容道、匈牙利发明的魔方,一起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游戏。”文韵说着,笑了笑。

  “这么厉害啊。乖乖,看来,咱们得好好下了。”研墨说着,又把石头子放好,摆开了架势。

  “小墨子,咱们从来一直下到现在,你还没玩够呀?走,咱们到外边转转,看有没有好玩的。”马车夫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见研墨那贪玩的样子,很是喜欢。

  马车夫和研墨一出去,就没了踪影。

  文韵一个人站在老姨家门外向四周观看,只见小秦岭如一道天然屏障环抱着桐峪镇。那挺拔陡峻的山势,险峻巍峨的山峰,使小秦岭显得非常宏伟。

  “这就是河南省第一高峰,果真名不虚传啊。”文韵赞叹着。

  山上有许多高大的红豆杉。在湿润肥沃的土壤里,红豆杉静静地生长着。看那粗壮的样子,似乎生长了很多年呢。看着这些迎风自由生长的红豆衫,文韵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听小表弟讲过的一个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字叫尔朱的蜀国人。一天,他遇见了一位异人,给了他一颗药丸。尔朱想马上服下去,异人对他说:“你只有看见浮石时,服用才能得道升天。否则,就功亏一篑了。”从此以后,尔朱每见石头即投入水中,看是否会浮起来。有一次,他在山上的红豆杉下,发现了一种有篆体花纹的奇石,遂将其投入水中,惊奇地发现石头浮起来了。他立刻将药丸服下,终于得道成仙了。这棵红豆杉,就是他家的门前山坡上那棵红豆杉,很古老,大约快两千年了。

  文韵想着,就走到山坡上去看。只见这棵红豆杉,枝叶很茂盛,树高约三十米。听表弟说,这棵红豆杉,春天皮红枝绿,秋来红豆满枝。文韵看到它雄伟挺拔、高耸入云的样子,宛如一英俊的男子站在高山之巅遥望远方的****,不由得笑了。据说,桐峪镇的年轻人常常把它当作心目中的“相思王”,并且经常来这里谈情说爱。

  “韵儿,你们回来吃饭吧。”文韵正看红豆杉,忽听老姨在喊,就答应着,一边寻研墨他们,一边往回走。

  研墨和马车夫见文韵找了过来,急忙从山上往下走。突然,研墨一不小心,被裸露出来的老树根绊倒在地。马车夫伸手去拉,突然惊叫一声,急忙把手缩了回去。

  “蛇!”

  马车夫的惊叫,让研墨吓了一跳,他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却见马车夫的胳膊上已经红了一大片。研墨拉起马车夫起来就跑,那树根一样的蛇蠕动着,向他们逃跑的方向爬了过去。“啊?”见状,同时惊叫起来。

  “怎么了?”文韵在山下看见俩人拼命地逃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很是焦急。她想上去帮忙,却苦于穿着旗袍,走不快。没办法,只能指着旁边另外一条路,喊着让他们从那里下来。

  研墨和马车夫并没有听见文韵的喊声。慌乱中,误打误撞地走到了文韵指的那条路上。当研墨和马车夫拿着树枝扑打着,从另外一条路上逃下来时,衣服全都湿透了。

  听见文韵的呼喊,老姨忙从家里出来张望。当她见研墨和马车夫惊恐的样子,有些困惑。研墨把刚才遇到的大粗蛇的情况连比带划地说了一遍,老姨忽然笑起来。

  “你们这俩孩子,可能是遇见过山龙了吧?”老姨说。

  “过江龙?不会吧?我听先生说那是南方的一种药材,咱们这里怎么会有呢?”研墨疑惑地问。

  “你们不知道,咱们这里虽然是北方,夏天却很热,雨水又多,很适合过山龙生长。相传,有一年,一个商客去西安做生意,带了很多过山龙,路过咱们这里,在山上的树下歇脚,不小心掉了一根,结果,过山龙就在山上长开了。”老姨笑着说,“这种东西最喜欢湿热的地方,云南的热带雨林里最多,那里的人叫它鸡血藤。

  “鸡血藤?”文韵他们听老姨这样说,很是惊奇。

  “是呀。过山龙和菟丝子一样,常缠在大树上,靠吸大树的养料和水分生存。夏天的时候,雨水多,天也热,过山龙长得很快,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长得又粗又大,像蛇一样,一盘盘地地将树围起来,使劲地勒,勒得大树喘不过气来,最后把大树给勒死。因为这种植物很奇特,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红红的汁液,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这种红色的汁液就会慢慢地流出来,干后的颜色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老姨一边把文韵他们往家里让,一边笑着说。

  “姨,您看他的胳膊上砸这么红呢?不会是中了过山龙的毒了吧?”文韵指着马车夫,很担忧地问。

  “没事,可能是树剌子挂的,过山龙没毒。你们看着它像大粗蛇,其实不用害怕,它是很好的药材:补血,活血,通络。和益母草、当归配着用,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和杜仲配着用,可以补肾壮骨、通经止痛。所以,你表弟每次从山上回来,都给我带回来一些过山龙,给我配治腰疼的药。”老姨很开心地说。

  “姨,听我母亲说,我外爷在世的时候,舅舅养过一个毒龙藤?”文韵听老姨说过山龙,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给她讲过的有关龙藤的一些传说来。

  “说起来话就长了。咱们先吃饭,边吃边唠。”老姨说着,让文韵他们坐到了堂屋,把饭菜端来,一边吃,一边接着刚才的话,“你舅舅那时大概还不到三十岁,在衙门里当差。一天,有个西域人来求你外爷办事,恰巧你外爷不在家,那西域人见你舅舅在院子里练功,很是欣赏,就送给你舅舅一颗活的毒龙藤。那西域人说,这毒龙藤不像一般的龙藤,只吃植物,它很喜欢吃活动物。当时,那毒龙藤不过四五尺长,你舅舅就喂它吃老鼠、蜥蜴、蛤蟆等。后来他长的很出大了,你舅舅就派人去到集市上买野兔等给它吃。它把野兔等卷住,用身上的咬住,再把骨朵里的毒刺刺入野兔等的身体,那些动物等就昏迷不能动了,几天之后,动物就被它吸干了血肉,变成一副枯骨,越往后它就变得越嗜血。后来,你外爷家被抄,你舅舅被抓到了牢里,等出来后,这东西就不知去向了。”

  “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只是不知道原来这毒龙藤是这么吃动物的,听起来很吓人。”

  “其实,这毒龙藤和一般的龙藤一样,都极喜欢吸汁液,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不过,咱们这里的龙藤都不大,没传说中的龙藤老,力道不够罢了。”老姨说。

  “我想着也是这个原因。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看见一篇关于龙藤的传说,说的是宋朝时广西那边少数民族的事。相传,在宋朝时候,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从广西打仗到了云南,后来被官军追围,败退到了大王岩山上。在山上,侬智高的部队已经没有吃的东西了,士兵们是靠着山上的几根藤子里流出的汁水维持着生命。这些藤子从山上一直延伸到山下的河里,汁水就不断地滴着。后来被官军发现,就把那些藤子砍断,山上就没有水了,侬智高他们被困在山上死了。他们的血从这些藤子里滴出来,所以,现在把这些藤子称为血藤,也就是鸡血藤。后来,广南的壮族侬支系土司家为了祭祀侬智高,来到大王岩下,摆设了很多的贡品,接侬智高的灵魂,贡了七天,求了神爷,终于从大王岩上面掉下了一根血藤的丫枝。他们就说接到了侬智高的神灵了,用一匹大马来把丫枝带回了家。驮到家后,壮族同胞们就把丫枝当成侬智高的神灵,放在家中,永远地祭祀。”文韵娓娓道来,把一个古老的传说描绘得栩栩如生,大家听了,都唏嘘着,赞叹着。

  “过山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看起来感觉害怕,不仅仅是植物,还有刑罚,也很古怪。我小时候,听你外爷给我说过古代过山龙的刑罚,很残酷。这种刑罚,是叫锡匠打一个弯曲的管子,扯直了要够二丈多长,把犯人衣服扒光,用管子浑身上下盘了起来,除掉心口及下部两处。锡管上边开个大口,下边开小口,用百沸的滚水,从这头灌进去,周流满身,从那头淌出去。这个开水却不间断。犯人受不住烫,只好屈招。戊戌年间,维新党人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受了这种刑罚,才被屈打成招的。”老姨说着,神情显得很凝重。

  “我听母亲说,我外爷就是被戊戌变法牵连的?”

  “这个……”老姨看了看研墨和马车夫,迟疑了一下,说,“原本不想和你说的,不过,现在已经是民国,说了也没关系。你外爷家,本是江西的名门望族。先祖云孙崇曾做过政殿说书,后来起兵抗元,宁死不屈,成了南宋以忠烈名传后世的民族英雄。”

  “姨,您说的可是那抗元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正是。”老姨说。

  “我小时候,父亲常常让我背他的诗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很大义凛然的。”

  “是啊。‘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读私塾的时候,也常背的。这是先祖在宋末帝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第二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要挟先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时,先祖为誓死明志写的。国破家亡的巨痛,和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现在读起来,依然感到悲壮。”老姨说着,顿了一下,看了看文韵,又继续说道,“由于受家庭熏陶,文家的后代,无论做什么,都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到了我爷爷那一辈儿,我伯父更是这样。光绪八年,伯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来又赴会试考中贡士殿试。当时,阅卷考官以排序第一将伯父考卷呈送御览,皇帝在卷上发现有一个字误写,就降了一等,列为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真了不起!”文韵竖起了大拇指。

  “伯父兢兢业业,很得皇帝赏识,做过江南乡试副考官,后来擢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伯父非常赞成光绪亲政,支持康梁发起发起的‘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当时,伯父的好朋友担心他遭祸,劝说伯父规避,伯父听从所劝,离京返乡。途经上海,被李鸿章的亲戚刘麟祥借款待的机会,搜出了伯父上奏皇帝的密折。于是,伯父遭到弹劾,被西太后迫着皇帝将他革职,遣送回家,并交由地方官严加管束,永不再用。戊戌政变后,伯父因支持维新派,日子更加难过,朝廷四处辑拿他,他无处安身,不得不远离故土,逃往日本。”老姨说着,叹了口气,用衣袖擦了擦眼睛,“伯父逃到了日本,可是,西太后并没有放过伯父家里的人。他们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同时有下令追捕支持戊戌变法的有关人士。你外爷一直是站在维新派这边的,当时也在被追捕之列。我们一家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却发现我伯父家里的人没和我们在一起,走散了。你外爷很是焦急,却不敢公开寻找。他带着我们,一边在乡村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一边托朋友暗地里寻访。”

  “找到了吗?”

  “没有,到现在也不知道伯母他们一家现在在哪里,真是很担心呢。”老姨说着,难过地低下了头。


  (https://www.tyvxw.cc/ty290611/444797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