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帝国黎明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情投资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情投资


  在王伯良的记忆中,好像血型发现的时间应该在世纪之交的前后,具体时间他早就还给了前世的授课老师,不过他倒是记得血型秘密的发现者好像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有着太多的空白领域有待填补。

  至少王伯良看来只要后世课外知识不至于太过贫乏的初中生,稍微动动脑筋,在百年之后中国人看起来依旧高高在上的诺贝尔奖实在算不上什么。

  只是这个阶段的时间肯定不会长久,也就一二十年的功夫。毕竟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进步速度太快了,就是王伯良自己也深深感到了一股压力,以他的水平而言,除了本专业的领域之外,估计用不了二十年就算“武功全废”。

  日后学科分支越来越细,亦是越来越深,像王伯良的机械专业还算是不错了。诸如医科、化工、理论物理之类的,也就在这个时候还有些“小便宜”让他占一占;诸如冶金这样与本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可能维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也会受到其他方面的科技水平的限制。

  “王先生,根据您提供的方法,我已经在医院重复了您的试验,验证了凝集反应,不过却只能发现两种不同的血液……”马根济颇为遗憾的说道。

  王伯良笑着说道:“看来在下的运气不错,只需要了十四个人的血液样本便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血液……其实自从五十年前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后,类似的输血试验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但大多数病人都会因此而丧生,这种不同血液的凝集和不凝集的现象很多人都曾发现过,不过看起来却没有人同时使用足够的血液样本来进行凝集试验……”

  马根济一边走一边仔细听着王伯良的解释,不由得点点头。不同血液的凝集与否现象早就为人所知,不过还真没有人能够像王伯良这样同时使用十几份来自不同人的血液样本来进行试验,就是自己在读到论文后重复试验,也只能凑出十一份血液样本,而且运气也不好。

  “其实这样的试验也许在欧洲的医科学院或是医院很容易招募到足够的志愿者,但是在我国因为风俗的关系却很难这么做,也就是在军队中我可以以军令的方式来进行试验……”

  王伯良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带着马根济一行人很快来到练兵场,指着排列整齐的学员方阵说道:“我坚信血液中蕴藏中无穷的奥秘,不同种类的血液绝不对不限于我发现的三种类型……今天邀请两位前来不仅仅是观摩试验,更是想借助二位帮助在下一起揭开血液类型的奥秘,毕竟血样采集后若是短时间内不能完成试验就会凝结,在下一个人可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试验……”

  马根济听后不由的有些激动,在手术中有很多病人都是因为失血过多无法完成手术而死亡,而在手术中为病人输血以延长手术时间的设想由来已久。不过就他所知的情况而言,因输血而死的病人比例奇高,至少在他的周围还从未听说过有一例成功的。

  就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道理一样,西方医学界早就对血液有过种种猜测,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发展。王伯良对血液类型的论文,马根济也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虽未曾成功复制此项试验,但那也是因为试验所需采集的血样数量不足有关。

  如果在欧洲,马根济自然会有办法来满足试验要求所需的血样数量,但是在清国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看起来王伯良对于早先的试验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满意,认为血液类型还有秘密尚未揭开,甚至不惜以军令的方式,集中数百人采集血样来验证心中的设想,这确实是令马根济非常的振奋正如王伯良所言,他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样的试验的,而这也给了马根济和一同前来的郝维德一个天大的机会,一起来完成此项发现。【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在历史上留名,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而言是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的。“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便遗臭万年”,即便是以“主的仆人”自居的马根济也无法拒绝这种诱惑。

  王伯良自然是非常清楚这种诱惑的,事实上依照现有的科学水平和条件,就算是在欧洲做实验,对于血型的发现也不会强到哪里去。这完全是看谁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血样,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血样的凝结试验。

  王伯良自己都不知道所谓“ABO血型系统”,但他有着正确的试验思路和最终的“答案”,完全可以直接发表论文。不过让西方的医学界接受一个清国人的研究成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术界从来都不是一方净土,中国的“文人相轻”在西方同样适用,而更要命的是因为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西方对清国的认识旋即从马可波罗时代以来的崇尚骤变为蔑视抹黑。

  王伯良在国外申请专利的时候,对这种感受是非常深刻的,最初的时候可没少受这种歧视。他把马根济和郝维德捆绑在一起,也是加快自己“出名”的进度。

  马根济兴奋的说道:“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在下非常荣幸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想赫维德女士也是如此……”

  “在下为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亦是感到荣幸。”郝维德从旁静静的说道。

  “非常感谢二位的帮助!”王伯良高兴的说道:“揭开血液类型的奥秘对于临床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在手术之前进行血液凝结试验以确定病人血液类型,那么便可以进行安全输血以帮助医生获得更多的手术时间……”

  现代军医制度还处于初创阶段,即便是西方列强军队中的军医们限于条件也仅能处理常规的疾病和比较小的手术,还远未达到后世的水平。正因为军医的水平有限,像输血这样“高端”的医学手段还尚未进入军队的视野,当然这与目前发生的战争烈度有关系。

  王伯良自然清楚输血对于战场救护的重要性,当然也是因为中医如日当空,在清国想要发展西医最适合的地方便是军队只有在军队这样“军令如山倒”的地方,类似西医这样被证明有效的新奇事物会被快速推广。

  在西方输血方面的医疗实践早就探索了将近四百年了,不过早期的输血方法实践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后果前人的探索大多都是使用动物血液输给人,毫无疑问对于实验对象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九死一生。甚至在两百年前(1678年)巴黎医生协会明文禁止了输血术,并且英法等国相继下令禁止给人输血。

  从医生协会到政府的禁止并未阻挡人们探索的脚步,试验的对象转向了动物大量的试验证明给患者输入异种血造成死亡几率奇高,剩下来的便是人对人输血。

  输血最大的应用对象便是孕妇,当孕妇分娩时会大量失血,而以当前的医疗水平而言,产妇大出血死亡几率更是高的出奇。六十年前英国产科医生詹姆士?布伦德首次进行人对人输血,他先后对十名出现大出血的产妇进行输血抢救,幸运的是居然有五次获得了成功。

  前世的时候王伯良对于血型和输血的发展史哪里知道这么多,这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临时抱佛脚进行的“补课”。仅仅是获取这些资料,他就白白送出了将近快两千两银子电报高昂的价格真是让他着实的牙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不过在王伯良看来,以现在医学对血液的认识而言,距离揭示血型的奥秘也不过就差一步了。只是这不过是他个人的看法,事实上他并不知道血型的描述在原本的时空中至少也要等到下个世纪初才被发现,而像他所言的在手术前为患者验血寻找正确匹配的血液输血,那更是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

  在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即便是有了正确的探索方向,但在应用领域依旧是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就算中间只是隔了一层窗户纸,那也需要走许多弯路。而在王伯良看来,一项新技术的发现,他即便对此领域毫无所知,也可以根据后世记忆的只言片语来确定其最终的发展方向,就如同现在的血型发现一样,最终目标便是实现安全输血。

  提取血样之后血液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凝固,更何况这种实验的步骤需要将抽出的血样静置到血浆和红细胞分离,然后使用在一系列试管中,将血浆和其他血样的红细胞混合根据其凝集与否得到最终结果。

  王伯良一开始做这项实验的时候也是失败了很多次,才掌握到其中的窍门,而本身便是医生出身的马根济和郝维德对此更是轻车熟路。尤其是马根济在总督医院便已经重复过这项试验,他带来了几个助手在这次大规模交叉试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说这次试验是王伯良来主持的,但真要说干活的还是要看马根济与赫维德这样的专业人士。不过帮忙的终究还是帮忙的,这次他们的运气好得出奇,只不过抽取了三十多人的血样便已经获得了四种血型。王伯良当然知道这是“标准答案”,可帮忙的人却不知道,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

  这样大规模的交叉试验可不是一两个小时便可以完成的,而王伯良虽然知道“标准答案”,却也紧闭自己的嘴巴。不过他却退出了这次试验,而是转向已经确定的四种血型,再次采样重复试验,详细记录结果之后形成数据表格。

  血型的发现走到这一步,王伯良可以说除了一个“千分之二的柠檬酸钠”还握在手里之外,余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不过为了继续推动输血这股热潮,他必须还要做一些铺垫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提出若干个问题,从而彻底解决安全输血的问题。

  王伯良在前世是没有学过医,但也知道输血哪怕是正确的血型也会输死人的,更何况什么“万能血和万能受血者并非真的是万能”之类的。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试验进行精确的测算才能够得到一个输血安全值,而这些试验极为复杂根本不是王伯良这个冒牌货所能搞定的,二来眼下的清国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所谓“花花轿子大家抬”,王伯良已经把这道菜中最为精华的部分给吞了,也要留点肉骨头让别人继续奋斗。要知道“输血术”最初的初衷可是让教皇获得永生的手段,在这个“科学无敌,人定胜天”的时代,所谓的科学狂人车载斗量,这些“脏活累活”在他们眼中则是甘之若饴王伯良已经指明了方向,剩下来的自然他们会有种种办法来解决。

  王伯良没有想到,他的这种无奈之举恰恰正是推动输血术发展的最佳途径原本历史上血型真正的发现者兰德斯坦纳在二十世纪初便已经基本完成了这项发现,但这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却一直不为人所知,它距离成熟的输血术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王伯良的设想中,血型的论文报告固然很重要,但是成熟的安全输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他把他所能够想到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把这些问题捆绑在论文后面,相信骄傲的欧洲人会想办法来解决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次大规模试验并没有真的采集四百人的血样,其实在进行到两百多例的时候,在王伯良的建议下这项试验还是停止了这实在是一项太过耗费时间和经历的试验,连他都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当然马根济也认为到了这个地步,想要发现第五种血型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这一次能够有一种新发现的血型,他已经感到非常意外了。

  最终这次试验所形成的论文报告由马根济来执笔编写,当然后面少不了要附加王伯良提出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结合本篇论文,所实现的目的便是直指输血术。

  实际上在真正的专业领域,王伯良他们所做的不过是迈出第一步而已,有诸多比王伯良附在论文后面问题更加重要更加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

  不过即便如此,当这篇论文在两个月后的欧美大陆医学领域的重要刊物发表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王伯良所提出的“安全输血”的概念,以及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让医学界对输血术这项古老而又新潮的学科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

  王伯良在天津武备学堂组织四百学员进行医学实验的事情,很快便成了天津卫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武备学堂虽然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方,却也不能完全做到与外界隔绝,除了教职员工和学员之外,照样有一大票诸如食堂等等后勤人员,人多嘴杂加上王伯良又没有下封口令,这便成了天津卫百姓嘴边的头条新闻。

  当然人云亦云之下,什么正常事都变得不正常起来,这风声越传越离谱,更有诸多妖魔鬼怪的段子加入进来,这也让王伯良听后感到颇多无奈。不过好在王伯良早就经营“西洋馆”,血液的介绍也自然成为其中的重点部分,虽说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知其中道理如何,却也知晓输血也是一种救人的手段,而人和人之间的血液是有区别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伯良建议李鸿章将西医引入北洋的的措施很快便得到了回复,马根济正是操办人之一,而王伯良则更关注与赫维德的合作去年十月份郝维德筹办的由美国慈善家伊莎贝拉与费舍尔姐妹捐建的妇婴医院建成开业,医院规模并不大,却也开创了清国妇婴专科医院的先河。

  在王伯良的眼中,郝维德的“价值”远比马根济要高得多,对于马根济的安排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而郝维德却是让他着实的花了一番心思女人的银子远比男人好挣多了,更为重要的是郝维德到现在还是单身。

  这倒不是王伯良对郝维德有什么想法,毕竟郝维德今年至少也有三十岁,两人的年龄相差悬殊,更为重要的是她不可能嫁个王伯良这样的“异教徒”。据王伯良所知已婚的女传教士需要加入丈夫所在的组织,他了解过最可能成为郝维德丈夫的是一个名叫亚历克斯的苏格兰牧师,亚历克斯是在伦敦传教士协会工作,显然这就注定了郝维德现在的这份工作干不长。

  王伯良相信只要时机成熟,通过他的运作完全可以成立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完全出资的妇婴医院,而郝维德则是这家医院的不二人选。不过在当前他要做的是委托郝维德培养一批女护士甚至是女医生,毕竟后世医院里医生可以是有男有女,但男护士他可没见过一个,虽然不明其中缘由,王伯良本能上便想在这个方面有所发展。

  诸如马根济和郝维德这样的外国人,他们与李鸿章的关系是非常特别的,至少王伯良在了解过当年的事情之后,对于向这两个人“投资”是持肯定态度的当年生病的是李鸿章的侧室莫氏,并非是王伯良当初在街上见到的大夫人,老李五十多岁时娶了小他三十岁的莫氏,这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宠爱。

  与当初请马根济不同,李鸿章似乎对郝维德予以格外的关照,在天津码头上专门迎接到来的郝维德,并且配备了四名骑兵侍卫和二十四名轿夫。话说王伯良归国时间虽短,天津又是京师门户,来往的朝中重要大臣数不胜数,王伯良还真没听说有哪个人能够享受到老李如此规格的待遇。

  对于老李这个“米饭班主”,王伯良还是研究的比较透彻的,也许在政治手腕上有很多他并不理解,但在人情世故上,老李这个人是非常念旧情的,尤其是与官场无关的人员,这种顾念的情分会更多。

  于公于私,王伯良自认为在他们两人身上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只是王伯良在这么做的时候,也未免有些自嘲什么时候自己怎么变得如此钻营了?!


  (https://www.tyvxw.cc/ty97082/254349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