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执夭九令 > 第135章 归一阵 轻功五行

第135章 归一阵 轻功五行


  

  “踏影扶风。”宿倾一边抬手按揉脖子,一边回答。

  “踏影扶风……踏影……啊!《九重天经》中的功夫!你……师叔祖,就你能!”这次普测的“就你能”用的是赞叹语气,可是在宿倾听来还是无语得很。

  普测才不理她爱听不爱听呢,他已经兴致勃勃与他师兄探讨《九重天经》的事情了:“师兄,他会踏影扶风!你还记得吗?古籍上记载说,踏影扶风,乃是轻功中的极境,会此轻功者,可踩踏影子借力,亦可扶风飞起!太厉害了!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事!”

  还绕不出去了?!宿倾不能笑纳普测的夸赞,忙辩解道:“高僧误会了,在下还没有达到踏影扶风的境界,无论是影子还是风力,我都驾驭不了。您也看到了,我足尖勾铜环了……”

  不等她说完,普河已经明白了,他道:“师叔祖的确足尖接触到了铜环,但是,并未施力。也就是说,您现在,只需要接触什么东西便能借力……这是触尘的境界。”说完他自言自语的,像是在细细回忆当年在绕佛塔中看到的那本古书上的内容。

  普测靠近几步,听到师兄说道:“点土、顿金、飘水、浮木、趁火、触尘,踏影……”(作者注:自己写的,请大家随便一看,考据不来的)

  普测一听就知道师兄在说什么了,这是轻功的几重境界:

  ——点土,是指足尖点地,借力于结实的物质;顿金,是指在没有土质可以借助的时候,可以在金质物品上停顿借力,比如说对战时挥舞着的刀剑之类;飘水,俗称水上漂,是指人可以在静水上快速行走,甚至可以如同蜻蜓点水一般,只在水面上短暂借力;浮木,也就是在树枝、树叶上借力,轻功好的,人踩在树叶上如履平地;趁火,指的是人可以从延烧的火焰上借力;

  ——触尘与踏影,在一般轻功之外,并不被人熟知。一般而言,上面那五类轻功是常见的,至少是可以期待的,而触尘与踏影则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触尘是指,人只要接触到空中的尘土即可借力;踏影,就是从影子中借力,这里的“影子”,是指任何事物的影子,人的、物的、光影、刀光剑影……

  触尘与踏影,它们只存在于传说中,与一般轻功相异,这在名字上也能看的出来:点土、顿金、飘水、浮木、趁火,熟悉的人会发现,这五种名称的顺序正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命名的——土金水木火,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以此形成一个循环。所以这五种轻功境界又被成为是“轻功五行”。

  “轻功五行”的统称,表明了,它们属于人世间,属于可以达到的境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触尘”和“踏影”了,灰尘与光影,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我们能够看到,却不能绝对捕捉到——它们都是依附于别的东西而存在的,本身就不独立,如何能为人提供借力点呢。也因此,触尘与踏影,只不过是修行轻功的人的一个美好期望罢了。

  普河与普测一直都是这么想的,直到今天遇到宿倾。直到宿倾为躲避长缨枪,身子后倾,足尖勾住铜环,说是“勾住”其实并不恰当,当时宿倾只是与铜环相触而已,就像是空中的尘土,你走过,触及到了尘土,你与尘土之间的作用力微小到可以完全不略不计。

  “原来,那不是妄念……”普河感慨道,“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存在这种功夫……踏影……踏影扶风……踏影扶风,万物孤生!”

  听到这儿,普测就听不懂了,什么是“踏影扶风,万物孤生”?

  “师叔祖可会‘万物孤生’?”普河不等普测问他就先跑去宿倾那边问她了。

  宿倾按揉脖颈的手就是一顿,她有些不确定普河问她这个问题的目的,也有些担心他会用奇葩的方式夸赞自己,于是顾左右而言他道:“《九重天经》里的功夫,普河大师也听过?”

  “岂止是听过!”普河激动地两眼发亮,急切道,“贫僧活着的唯一愿望就是亲眼见一次‘万物孤生’。听说‘万物孤生’可以将万物冻结,只留下他一人还活生生的。师叔祖您不知道,自从老衲幼时初见此功法的形容之后,六十余年来,一直念念不忘,如果能亲眼见一次,当即死了也值得了!”

  宿倾“呵呵”干笑两声,这下子更不能承认自己会了,同时暗自庆幸普河二人并不出塔,否则若是听说她曾用这一招……来打昭茴公主的耳光的话,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情景。

  普河说完又唏嘘道:“幸好您还没练成踏影扶风。”

  “为什么啊?”普测替宿倾问了心中的疑惑。

  “傻师弟,师叔祖若是练成了踏影扶风,接下里就能练万物孤生了,等他练会万物孤生,咱们这一塔的人都被他冻住不能动,还怎么守塔?岂不是任凭他来去自如?!”普河激动地解释道。

  原来还能这样……宿倾摸着下巴沉吟道,虽然她没想过用这么不光明正大的法子,不过,听起来好像很好用啊……

  “好了,师叔祖,咱们不要练踏影扶风了,触尘就挺好了。来来来,开塔吧,正事要紧,正事要紧!”普测一听事情的严重性,赶紧过来催促宿倾。

  宿倾心中好笑,但也知道事不宜迟,便点了头。她从袖中取出两只小方匣子,道:“这里面分别是本璋与八音谐,不知应该放在哪里?”

  普河与普测也没接过去看,他们甚至连瞟都没瞟一眼,只是指着位于悬珠阁穹顶正下方的一只圆台道:“就在那里了。”顿了一下,普河又道:“师叔祖,接下来我们师兄弟二人不便在场,请恕罪。”

  宿倾没想到绕佛塔中的规矩这么大,惊奇之余倒是生出几分赞赏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也是公正的一种了。她对普测二人点了头,笑道:“既如此,就麻烦二位高僧帮在下守门了。”

  “应该的。”普河与普测同时行礼道。

  宿倾还礼:“阿弥陀佛。”

  ***

  等二人背对着宿倾站在悬珠阁一角后,宿倾慢慢走到圆台旁站定,深呼吸一口气,定睛往圆台上看去,就见圆台是大理石所制,光滑的石板面的上部,刻着四个篆体字:九九归一。下面是两只嵌套的八角形,外八角有八个形状不同的顶点,内八角是空的,底面雕刻着浮雕。

  宿倾先打开盛放八音谐的小匣子,待要伸手又觉失礼,她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佛祖恕罪。”忏悔完从胸前衣服里掏出一方手帕,细细擦净了双手,才去碰那八样小乐器。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钟磬琵琶箫,簧缶雷鼓柷。

  宿倾按照外八角处八种不同的形状,依次将八音谐慢慢放了进去,每放进去一个都能听见一声“咔嗒”的契合声。

  很快,八音谐已经完全放入了相应的位置,最后只剩下八角形的本璋了,宿倾看看那只内八角,再看看手中的同等形状大小的本纪玉璋,却迟迟没有放入……终究是要面对的,无论李酥当年有多惨烈,她对自己说道,闭了闭眼,默默道:“李酥,李伯母……在下宿倾,瑜城白府宿凌之……我来接你了,咱们回家。”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宿倾抿了抿唇,将本璋放进了内八角中。

  随着一声清脆的扣合声,九九归一阵上的外八角刹那间金光大亮,里面的本璋却是显露银光。与此同时,宿倾头顶上的悬珠阁穹顶,也散发出耀眼的银光来。她抬头,就见那一方天宇中,蓝宝石熠熠生辉,夜明珠璀璨夺目,黄玉一闪一闪的,像极了星辰。

  穹顶中心的银光与圆台上阵法的金光交相汇合,渐渐分不清你我……

  像是连接成了通道,宿倾心道。想到此处,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再次抬头看去,就见穹顶上的黄玉中有八颗慢慢凸显出来——真的是凸显,不是错觉,宿倾清晰地看到,在那数不胜数的黄玉中,有八颗,黄光越来越盛,直到变成出令人无法直视的亮度。

  宿倾微微移转目光,想要缓解眼睛的刺痛,这一转,她又注意到,八颗黄玉星星围绕着夜明珠,慢慢形成了一个八角形。八角金光与八音谐的银光汇合,而夜明珠的银白色光芒,与本璋的金光直直相对。

  原来如此,宿倾明白了。

  黄玉形成八角形,发出的金光与八音谐的银光融合;

  夜明珠位于八角中心,它的银光与本璋的金光汇合。

  像是道教的太极八卦阵,两只双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巧夺天工的心思。

  不等宿倾感慨完,就又听见一声像是宝石相撞一般的声响,再然后就是机关齿轮转动的声音,“咔咔咔”的,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师叔祖,咱们下去吧,绕佛塔开了。”普河毕恭毕敬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宿倾点头,回身之际,她对着那九条光路鞠了一躬,无声说了句:“多谢。”


  (https://www.tyvxw.cc/ty6976/823928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