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车轮滚滚
抗战救亡,保家卫国;这八个字是我来到蜜儿克星系蔚蓝星球的全部使命,在那艰苦的八年战争中,也是西北野战集团军群的精神支柱,无论多么辛苦,多么危险,多么绝望的时刻,无论在飘雪的北国高山,还是大雨的南疆森林,只要你大声地喊出这八个字,勇敢的战士们就会奋起战斗到底,那个年代,诸夏民国抗战军队的将士们真的把自己的血肉作成了诸夏民族新的长城。
西北野战军是诸夏国抗战军队中战绩卓著的精华,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他们出现,哪里就有胜利!虹口大捷、血战娘子关、忻口反击战、归绥光复、豫东歼灭战……,
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为什么西北野战军能够取得比同样英勇的中央军、蜀军、桂军、湘军、滇军更为辉煌的胜利?因为西北野战军不仅有抗战救亡保家卫国的精神支柱,而且有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充足的弹药、有力的后勤保障这些物质基础,可以说,武器弹药后勤保障是抗战胜利、民族尊严的基石,有了这块基石,诸夏民族就有了钢铁长城!
这个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由西北边区经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后重建的工农业、交通运输业体系提供的,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西野成为了一支思想坚定、装备先进、保障有力的军队,这就是我在1931年为九一八事变答西北国民参政员之询问,在西北国民参政会上对西北人民的承诺:“九一八之国耻,时刻在心。借助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我西北边区人民同心协力,卧薪尝胆,庄敬自强;这样必能使诸夏国再次成为伟大的中央之国,此即大唐贞观之中央之国,亦即大汉文景之治之中央之国,此等皆为胸怀理想、利剑在握之中央之国,让我们共同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
一五计划是在百年一遇旱灾(当然了,年时候只有我心里清楚这一点)前夜制定的。西北的安危、几百万条性命能否挽回都看边区政府怎么做了。有些事情是边区政府在1926年就开始做的:动用海外资金采购粮食、在西北各县建设储备粮仓、为农村合作社化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并有序强制推广、大举建设铁路、公路、勘探西北水利灌溉情况等等。我这里要略微谈一下铁路网络的建设。
铁路对抗战历史的影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前世乃一书生,当时读到了银河系地球孙文先生放弃民国大总统权位后,全力策划铁路建设,那时候十分之不理解。银河系地球的历史记载如下:
1912年的下半年,在宋教仁积极筹备组党、组织竞选时,孙中山则正醉心于他的铁路计划。早在8月26日,孙中山在与同盟会籍参议员汤漪谈话中即表示:“袁总统才大,予极盼其为总统十年,必可练兵数百万,其时予所为之铁路20万里亦成,收入可决每年八万万,庶可与各国相见。至铁路借款,须向欧美大银行直接议借,不必由在京银行团经手,袁总统意欲中美联盟,予不谓然。至首者地点,宁、鄂两处最好。无已,则宜在开封,容当与袁力商”云云。
在京期间,孙中山曾与袁世凯密谈多次,其中有一次即提及此事:“国家建设首在交通,兄弟打算在十年内造筑铁路廿万里,望君能练成百万精兵。如此,中国可达到富强境地了。”对于孙中山的倡议,袁世凯的回答是耐人寻味的,他微笑着说:“办铁路,我知先生是有把握的,若练成精兵百万,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袁世凯以练兵为出身,其中甘苦想必是身同感受的。
民国初创,百业俱兴,如何发展中国经济,意见纷纭。孙中山以先驱者的远大眼光,提纲挈领地提出建设铁路作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经济的突破口的主张。
民国初年,“我国一般之舆论,能作务本之谈者,皆以为振兴中国惟一之方法,止赖实业。”但由于“实业的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因此要发展实业,必须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孙中山指出只有大力发展交通,尤其是发展铁路运输,才可能使中国经济腾飞。“今日中国既贫且弱,曷克臻此,故欲能自立于地球上,莫如富强,富强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世人皆知农、工、商、矿为富国之要图,不知无交通机关以运输之,则着着皆失败。……则交通不便,实业必不能发达,可以断然,……今预谋富国之策,非扩充铁路不可。”孙中山从西方各国的经验中敏锐地认识到了交通和铁路在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路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路远近计之”的著名论断。
孙中山指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发展现代化经济的时代,长距离、大运量的运输异常重要,现代化的工、农、商业生产必须依赖于铁路运输,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今当国疾民贫之时,我国立国之本,当以修筑铁路为第一政策。⑨“虽然铁路顾可冷淡视之,以为置之于实业中,仅占区区部分乎?请问苟无铁路,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⑩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要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论述修筑铁路的重要意义,说明铁路建设是一国富强之基础。“各国人民之文野,及生计之裕绌,恒以交通为比例。中国人民之众,幅员之大,而文明与生计均不及欧美者,铁路不兴,其一大原因也。”“凡立国铁道愈多,其国必强而富。”孙中山充满激情地说道:“中国亦与各大国发展之情形相同,所急切需要者,乃交通之便。故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
我穿越到了蜜儿克星系蔚蓝星球后,亲自见到了伟大的先行者孙义贤先生,他是我见到过最为国为民公正无私的人,可是谈到国家的建设,他还是个铁路控,我呢,依旧不解。当我经历了一五计划的制订过程后,我才感到了他的伟大和先知先觉。没有临韩线的话,建设韩城开发区所需的设备物资就运不进去,而开发区的产品也无法运出来,真是孙先生所云:“苟无铁路,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至于西北财政支柱的石油化工业更是如此,石油钻井设备、石化工厂成套设备都是大家伙,没有铁路运不进去,油田和炼油厂建设无从谈起;石化工业的产品也必须经过铁路运输,销往海内外,所以一五计划中,首重西北铁路建设。
除了工业运输外,还有救灾和备战的考虑。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315个县受灾,由于冀省、豫省、晋省有平绥线、京汉线等铁路,很多灾民在北洋政府组织下坐火车向关东逃荒,这样挽救了至少五十万以上的生命。而银河系地球历史上的陕西1928年大旱,由于当时陇海线没有修到陕西境内,救灾粮食进不来,逃难的灾民又出不去,惨剧就如此发生了。为了应对1928年即将来到的旱灾,陇海线必需尽快贯通秦省,灾荒时,粮食物资将通过铁路运输,而灾民将迅速疏散,这将是横贯秦省的一条生命线。除了上述,在救灾中,铁路工程还可以作为以工代赈的救济载体,铁路的建设需要动用大量人力,滇缅铁路的建设仅仅四百公里铁路就动员了三十万民工赶工,银河系地球历史上,美国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代,罗斯福新政也是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修桥修坝修铁路公路,很好地缓解了灾情。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已经提前动用了海外关系,用外国注册的华侨公司暗中操作,在1926年底将陇海线修到了潼关,一五计划规定完成陇海铁路从潼关到兰州段共725公里(1927年月)、临韩支线共200公里(1927年7月到1928年4月)。秦省境内的陇海线从潼关到宝鸡段共286公里是救灾重要线路,必须于1927年内竣工。临韩线事关韩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面有所交代了,韩城在银河系地球历史上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县之一,现在有了铁路有了韩城开发区提供的大量工作机会,那里的人得救了。
中兰铁路(甘省的中卫县到甘省省会兰州)300公里(月到1927年6月)、中靖铁路(甘省的中卫县到秦省北部的靖边)308公里(1927年月);中宁铁路(中卫到宁夏城130公里,月到月);中兰铁路是在我个人的坚持下,在1925年年底就开始的,大家知道,西北纵队在1925年8月才进驻兰州,我们还没有站住脚,中兰线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中兰铁路的两端:兰州和中卫都没有铁路,当时平绥铁路最西端是到达了绥远的包头,中兰线建设所需的钢轨、机械等材料设备是从国外运到天津后,再转平绥线陆运包头,包头卸车后,在河口镇装船,转运到宁夏中卫,可能有人要问,为何不直接运到兰州?因为黄河上游船只能通行的航道就到中卫向上一点儿,再向上只能够通行皮筏子了。黄河的航运每年受到冰凌期影响,只有七个多月,从清明到冬至,当时一公里的钢轨重量是148吨,为了建设300公里的中兰铁路,我们当时要把四万五千吨的材料设备用这招运到中卫,为此目的,1925年初我就命人疏通了当地军阀的门路,以外国公司名义开始了从包头到中卫的航线,陆续组织了拖船队和机帆船队、帆船队,保证了铁路物资运输。
当我坚持在1925年就建设中兰铁路的时候,没有人赞成我,甚至包括刘允丞这个西北智多星也持反对意见,但是,我是出钱的大老板嘛,就这么干了,而且必须干得好!其实我心里有数,在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交界处,也就是中兰铁路的半中间,有个巨大的宝藏,这可是我西北边防区救灾抗战的一个打大钱袋子,在银河系地球的历史上那个地方叫做白银市。根据地球的历史记载,白银地处祖国腹地,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地带,东邻宁夏,南连定西,西界兰州并接河西走廊,北靠内蒙。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祁连山东延余脉与腾格里沙漠三大区域过渡地带。此地有银矿其实明代史料里面早有记载:“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20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这么好的东西自然宫里面的公公们不会放过,于是明清两代都把这里当成皇帝的私人摇钱树,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而白银也由此得名。。估计是被阉人打扰得土地爷发了怒,清乾隆三年时,靖远一带发生大地震,凤凰山体腰折,压死矿工三千多人,凤凰山也因此而改称为折腰山,由于山都塌陷了,原来的矿洞无迹可寻,开采白银也就歇菜了。
可是作为来自银河系地球二十一世纪的我,还对另一段历史很熟悉: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大型铜硫联合企业,先后被国家列入"一五"和"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于1954年建厂,1960年铜硫生产系统建成投产,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此后又建成投产了有色冶金辅助材料生产系统、铅锌生产系统和加工生产系统。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又相继建成投产了年生产15万吨铅锌的西北铅锌冶炼厂、5万吨铝的白银铝厂和日采选矿石3500吨的厂坝铅锌矿,现已形成了年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31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5.65万吨、黄金3000公斤、白银100吨、硫酸48万吨、选矿药剂7900吨、氟化盐42000吨的生产规模。因此白银市有了“铜城”这个别称,反映了白银曾经的辉煌。
大家看到了什么?年产金三吨、银100吨,对吧?民国一个银元重27克,其中含银为89%,即为24克,100吨银子够西北边区政府铸造足色银元,而黄金与银的比价在三十年代为1:20到30之间!给大家一个比较,中兰线300公里铁路总造价是2000万银元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开采白银的金银矿藏三年,就能回收中兰线的投资!而西北边区还落下一条铁路和一个矿!而铁路和矿务对西北经济的拉动效应,更是要以亿元来计算。
不仅如此,铜也是战略资源,黄铜的子弹是最好用的,钢壳子弹在后世诸夏国是六十年代才开发出来,而且还被战士们诟病。在本时空的抗战中,酒泉兵工厂每生产1.1亿发各种子弹就要用铜3000吨左右。而通讯和电力设施是另一个用铜大户。电线大量耗铜。不仅仅是西北,全诸夏国在31-37年中大搞基础电信建设,县县通电报电话。拉了上十万公里的电线,用掉大量的铜。西北从红色露西亚引进了全套电缆厂设备加上从花旗国引进的西北通讯设备厂的电话、电线等产品,替代了进口货,行销全诸夏国,供不应求。如果你感兴趣了解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制铜的过程也产出大量硫酸,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至于白银的
铅矿嘛,甘省铅矿查明资源主要分布在陇南、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今天的白银市)、酒泉、甘南、张掖等10地,其中陇南、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今天的白银市)、酒泉、甘南等6个地方占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93.12%。全省铅矿查明产地57处,保有铅资源储量万吨,其中基础储量万吨,资源量万吨。
铅是三十年代*头的主要材料,我们的老朋友阎百川先生也有一个巨大的兵工厂,他们的拳头产品是*即当时称的手提机枪,可是他的手提机枪子弹的弹头是锡做的,遇到高温就熔化成液体,当然了,谁也不想被哪怕是液体子弹打一枪,但是这产品质量真够揪心的。这其实不是阎老西的错,而是他晋省没有铅矿,晋造手提机关枪,子弹被迫用锡制弹头,那是因为没有铅锌矿的原因,常凯申占着南方的铅锌矿资源,反而不造手提机关枪,是不是属于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典型代表?
反观西北边区,酒泉兵工厂自己本地就有铅矿,而甘肃会宁靖远景泰三县有丰富的锌矿,天佑诸夏,白银从做子弹壳的铜矿到做子弹头的铅矿竟然都本地就大大地有!白银真是天造地设为诸夏国抗战提供弹药原料的基地。
中兰铁路如期完工后,为了定靖油田的开发,西北又开建了中靖铁路,终于按时完工,定靖油田得以在1929年开始了石油的试生产。
年铁路将从兰州向西一路延伸到玉门油田,保证玉门油田可以在1932年正式大规模生产。一五计划期间,铁路建成约2400公里,为了赶速度,很多铁路都先建设单线,后来逐步完善为双线。在一五计划期间,西北以上的路网建设动员了几百万民工,从海外引进了红色露西亚的工程师、设计局队伍,与诸夏国内的技术人员共同奋战,还购买了花旗国的大量工程机械设备。随着临韩线的完成,韩城开发区迅速建成了大量工厂,比如韩兴钢铁厂,从1929年开始逐步投产,与西北钢铁并购的和兴钢铁厂一起,满足了铁路建设用钢材的需求。
西北大兴实业,广开矿藏,正是靠着铁路网络,把韩城开发区、兰州石化厂、定靖油田、玉门油田、白银金银铜铅锌矿、酒泉兵工石化等等串联在了一起,打个比方,西北的工厂、矿山、油田就好似沙滩上璀璨的明珠,完全靠了铁路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美丽的产业之项链,挂在了诸夏国的脖子上,古老的诸夏国,因为这条现代产业之珠链而焕发了青春。西北的铁路网络在抗战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仅于此,它通过陇海铁路向东延伸,与同蒲铁路、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一一交汇,西北野战军依靠铁路进行快速的战略机动,向东可以直达淮海海春申,向北可以踏平归绥燕都乃至进而攻略东北,向南可以赴广东。抗战中,西北野战军的每一次战役都离不开铁路赋予的机动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对比下石城中央政府的铁路建设,大家可以得出你们自己的结论:1935年以前的八年半时间里,掌握全国财富的国民政府共建铁路1763公里,每年仅仅207公里。1937年2月,常凯申才幡然悔悟,他向夏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铁路建设“应以国防运输及沟通经济中心为原则”,并拟筹款99480万元用于铁路建设。
而西北边区政府呢?在极为困难艰险的一五计划期间,就投资近2亿银元,修建了2400公里的铁路,基本完成了边区自己的铁路网络,为西北打下了工业基础,可以说是完成了西北经济上的革命,为西北救灾抗战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顺便说一下,西北的铁路其实后来也成了摇钱树,一个数据就是仅仅计算玉门油田每年外销区外的燃料类油品的运输就为西北铁路带来了2000万银元以上的营业额!铁路沿线的一定距离内都是由西北铁路开发,由于车站等处交通方便,商旅众多,西北铁路后来联手一些市镇政府,搞起了沿线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住宅地产都大受欢迎,这部分的利润后来高得惊人,当然也带来不少麻烦,就像后世地球那旮沓的一些事儿一样。
这些历史上的小曲折都不妨碍西北的工业化革命好似火车车轮滚滚飞奔向前。
(https://www.tyvxw.cc/ty60009/502149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