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近取韩彭计,早知孙吴术
第二个问题,来自于担任炮兵总监和摩托机械化局主任李兴中将军对于原计划中有关炮兵的使用很不满意:“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我军步兵和炮兵在巷战中的协同动作比较困难的。因街道运动的困难,射界受限制,目标又很复杂,炮兵很难大量参加巷战。为了支援步兵攻击并减少步兵负担,一种炮火支援方法是以一、两门山野炮进入街道,以直接瞄准摧毁步兵所不能或困难打下的据点;另一种方法是以炮兵群在市外向市*击,支援步兵攻击和打敌反扑。用这种方法,必须派炮兵干部或观察员与步兵指挥员在一块进行观察,以便指示目标、纠正弹着点的偏差。步兵为炮兵指示目标时最好用发光的信号弹、烟幕弹,炮兵观察员与炮兵指挥所应以有线电话保持联系。以前多次的城市攻坚战演习告诉我们,要精心组织直瞄炮火,才能切实摧毁敌人坚固支撑点。事先司令部已经明确要求你们以大规模运用直瞄火炮为要点制定计划今次的演习,甚至将用实弹摧毁演习地区建筑物来检验以前的理论,可是你们的作战计划中,我只看到对配属你们的75山炮的直瞄使用方案,大量配属的150毫米*炮你们却没有考虑用作直瞄火力。”惠钧继续为师长挡箭:“卑职等是考虑到利用民20山炮的精确性,用直瞄压制敌人火力支撑点,或者在建筑物墙上打洞,然后以步兵突入清剿。这也是历次演习对师属炮兵使用的经验。”李兴中:“参谋局在演习指导里一再声明,本次演习不同以往,为你们配属了大规模的150*炮群,这不是一般的对步兵师的城市攻防练习,这是对实战方案的检验。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大城市攻坚战就要在这次演习中确定作战方案和方法。重型火炮本来就是我西北边防军攻坚战斗的核心力量,我军在战法上的创新在于重型火炮的直瞄战法,要训练摩托化*炮兵与坦克、摩托化工兵相配合,在大城市中一面直瞄射击一面推进,为步兵开辟进攻通道,懂吗?”惠钧和董介生吃惊地互相看了一眼,董介生试探着问李兴中:“李总监的意思是用150毫米重炮推平街区?炮兵打平了再上步兵?”李兴中点点头:“这样我军伤亡最小,推进速度最快,多用钢铁少用鲜血而又能迅速达成任务。”惠钧很乖巧地说:“要是用重型火炮直瞄并一路推进的话,那5.6吨重的*炮怎么向前机动啊?领导您知道的,炮击城市建筑物后会留下大量瓦砾堆,覆盖原有地段,甚至本来的道路也会被废墟堵塞,如果是坦克这样的履带车辆还可以同行,但是我军现在的重炮都是卡车牵引,如何能随着步兵向前推进?在参谋学院倒是介绍过,国外有一种自行火炮,据说是法国在一战末期研发的,在最早开始研制自行火炮时,法国人是在雷诺FT-17轻型坦克基础上进行改装的,把改装后配备75mm短管*加农炮的这种雷诺-FT改型命名为雷诺BS自行火炮,可惜的是这种自行火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也没有大量装备部队,只有共计39辆雷诺BS自行火炮生产出来并装备法军。这些自行火炮成为法国陆军当时最先进的装备之一”李兴中说:“你的学习不错,可惜我们手头没有自行火炮,那么牵引火炮如何在城市攻坚战中机动,这恰恰是这次演习要解决的问题。这次专门给东军和西军各配属了一个摩托化工兵营,每个营都有推土机和挖掘机装备,我军坦克也专门开发了外挂的推土铲,这些新兵种新技术装备,都要通过本次演习来融合进各兵种联合作战中来。”董介生恍然大悟:“那就是说重炮直瞄摧毁目标后,以推土机开辟摩托化炮兵前进道路,然后如此往复,就像用推土机和牵引车组合,完成了让牵引火炮具备自行火炮的机动能力?”李兴中笑着点头:“立足于现有装备,我军历来就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没有的武器我们就用有的组合出来它的功能。”
那一次的演习后来极为成功,后来的虹口大捷,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打出来的。
经过周密的准备,1937年8月西北野战集团军群终于迎来了抗日第一战,淞沪会战中的南风行动。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面对着日军在上海的步步紧逼,终于在8月12日批准了南风行动,当天早已蓄势待发的西北陆航战备列车便紧急驶出了车站。在后面的六天里,根据预定的战备铁路输送方案,从西北的各个部队集结地营地、战备仓库驶出了一辆辆军车,它们紧急驶向预定的装载站,在那里物资装备人员被迅速卸载再重新装载上火车。平均每天有十五列满载部队和装备的列车从西北各装载站出发驶向淞沪战场,两个独立野战重炮团、一个步兵师、一个坦克营、一个装甲步兵营(不包括装甲输送车)、一个摩托化工兵营,一个战斗工兵营、一个山炮营、一个汽车营都在8月19日前输送到位;两个陆航野战基地的物资车辆,西北陆航的重磅*;六个基数的大中口径炮弹,十吨以上的烈性*,两百万发以上的各种轻武器弹药,这些赶在8月21日前到位。
西北野战集团军群淞沪纵队的成功战略机动本身就是创造了中国军事历史上的奇迹。中国陆军以前从没有过对装备有大量坦克、重炮、摩托化车辆的大规模建制部队进行远距离铁路机动。这种大规模战略机动的计划和实施,即使是在有丰富经验的德国,也需要一整支训练有素精通铁道业务的参谋班子。而在我们苏联红军内部,也有专门的后勤研究人员根据现代战役学和部队编制装备的演进,不断更新军队铁路运输的后勤数据和体制,比如弗拉基米尔基里阿科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苏联著名军事理论家,大纵深战役(战斗)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就在他1929年的专著中写道:
一个步兵军一昼夜对粮秣的需要量为280吨,运送这些粮秣需22节敞车。当军加强一个补加炮兵师时,敞车的数量将增至30节。一个辖5个步兵军、加强4-5个炮兵师(16-20个炮兵团)和16-20个坦克营的突击集团军对铁路运输车辆的需要量为:4列用于前送粮秣的火车[作者注:其中3列火车为各步兵军和补加炮兵、1列为集团军属部队和机关前送粮秣。],18列用于前送一个弹药战斗基数的火车[作者注:一列前送弹药的火车以30节车厢计算。],至少1列用于前送坦克、航空兵和汽车用油的火车。这样,集团军在紧张战斗一日对铁路运输车辆的需要量为23列火车,这里还没有计算对卫生列车、前送工程器材和通信器材的需要,以及负责修复铁路的军事交通部队的需要和铁路本身的需要。方面军地区内的医疗后送可主要由临时卫生列车(回程空车)承担,但是要满足其他需要就只能再增加3-5列火车,即一个集团军每昼夜总共需要26-28列火车。
当然,并不是每日都要按时将这些物资送到前线。只有粮秣一项须要每日按同样的数量供应。对弹药、油料、卫生列车和修复铁路物资的需要,则根据战斗行动性质而不断变化。
(https://www.tyvxw.cc/ty60009/488442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