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状元


  科考前,皇帝给诸贡士训话。

  中年天子站在殿前,他的声音从上头传来,回荡在殿内殿外,声音不算大,却格外清晰威严。

  “朕自既位以来,已历六次科考,尔等考这次乃第七次。眼见天下英才皆汇聚与此,朕心甚慰……殿试过后,诸位皆有功名在身,日后多为一方官员。朕在此,盼尔等兢兢业业,为国计民生,莫负青春。”

  皇帝训完话后,着青袍的小吏们在长官一声令下,立刻托着托盘,将策问纸张送至每一考生桌前。

  殿试正式开始。

  沈歌排名第七,很快便拿到了题目。策问纸张被卷了起来,上面由一根小稠条系着。

  沈歌打开题目,只见上头几个大字写着:

  南方洋夷进犯,百姓不堪其扰,有将提议坚壁清野,有官认为有失大国风范,卿意如何?

  居然在问军事!这题目居然在问军事!

  沈歌仔细将题目从头看一遍,心里飞速思量。

  殿内其余考生大多懵了,许多人甚至不知坚壁清野为何意。

  大燕朝此时方传至二世,科考不过举行数十次罢了。以往殿试策问多问政事,问税,问案,问牧民之策,这还是第一次问及军事。

  这道策论并不完全是军事,总体来说还是政事为主,翻译过来便是:南边洋夷常侵扰我朝,沿岸居民不堪其扰,现下要如何处理,是战还是避?

  这年头信息极不发达,许多东西考生压根不知道南方战事结果如何,洋夷指何人,从哪来,乍然面临这种问题,自然无从下手。

  沈歌看到这题目冷汗一下便下来,不是因题目之难,而是因历史之雷同。

  坚壁清野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坚壁指修筑堡垒,清野则是收拢粮食,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自然无法进犯。

  他前世时,但凡有点文化之人都不会忘记那一段近代史。先顺治后乾隆,坚壁清野,闭关锁国,连续几任清帝的行为最终将整个国家拖入深渊,贻害万年。

  沈歌没想到历史会重演,而他会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

  定定神,沈歌拿出稿纸,在纸上写下第一个字。

  “……人言常道我大燕地大物博,殊不知外夷更为广阔,连山排海,比大燕大者不知凡几……今日洋夷坚船利器,我朝已不堪其扰,有人想着退而避之。一年,两年,十年,待洋夷船愈坚,器愈利,我朝待如何?……”

  “明知外有强敌而视若不见,不思防范,不夺胜利,不与之交流。强敌日强,然我朝毫无长进,后果可想而知。……”

  “三岁小儿皆知掩耳盗铃之典,以坚壁清野消极抵抗,就如一百姓夜半知晓外有穷凶极恶之盗匪,于是悄然回家中关门闭户,藏于被中,不听不看不想,只求能安然度夜。殊不知盗匪狼子野心,焉能放过眼前肥肉?或早或晚,此子终沦为盗匪口中之食。我朝亦然,都道我朝地大物博,外夷焉能放过这膏腴之地?”

  “……常言道堵不如疏,军事上亦如此,我朝军械已明显不如外夷,何不痛定思痛,放下无谓的成见,师夷长技以制夷?”

  沈歌心中激愤,挥毫在草纸之上笔走龙蛇,其余举子还在苦苦思索,他笔下已成章。

  一页纸,两页纸,沈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时辰尚早,沈歌手下的都是草章,他写于自个看,也不在意规矩法度,心中有话,笔下便有字。

  待二次润色时,他才需要仔细斟酌,删去不合时宜的部分,而后再用馆阁体,仔仔细细誊抄至卷上。

  沈歌写得投入,与别个抓耳挠腮的贡士大不相同,列与大殿两侧的文武百官频频将目光投至他身上。

  皇帝已在他身后站了良久,面色随着沈歌笔下文字或忧或怒或若有所思,沈歌一无所觉。

  沈歌写得兴起,一口气写完三千余字的长文,从驳斥坚壁清野的弊端到开放沿海,建设海军的可行性与好处,洋洋洒洒足足写满五张纸。

  本朝优待文官,极少有人因言获罪,沈歌自然不惧因这份卷子被治罪。

  纵使皇帝心胸再狭窄,也不至于连这些话都听不进去,何况今上虽与他荀哥不和,却也不是那等昏庸之主,不至于怪罪。

  沈歌对日后升官并无期望,是以他敢写,能写,写得还力求一针见血,刺醒皇帝,避免整个大燕朝再走上闭关锁国之路。

  沈歌写完第一遍,修修改改,将言辞太过冒犯之处修得婉转一些,不过纵使这样,整张卷子还是透入着满满的桀骜之感。

  自汉代以来,炎黄子孙便在中庸之路上越走越远,沈歌将笔下文章看了又看,估摸他那文章应当不会太讨考官喜欢,不由有些无奈又得意地笑笑。

  他自己倒是极喜欢这篇文章,他自学会写文章以来,极少有这种写得酣畅淋漓,身心皆爽之感。

  将文章仔细修了两三遍,太阳已过正中,沈歌拿出先前领的宫饼,又向太监要了杯水,就着温水将饼草草吃下两三个。

  从始至终,沈歌都不知皇帝曾在他背后站过良久。

  周围贡士尽皆奋笔疾书,伏案苦写。

  沈歌用完午餐,活动活动手腕,重新铺纸磨墨,誊抄卷子。

  殿试很大部分考的就是书法,馆阁体要求字迹乌黑、方正、光沼、等大,若非全神贯注,很容易便写错。

  沈歌仔仔细细将改好的卷子抄上一遍,放到一旁慢慢等它干燥。最后出来的卷子,字迹端正秀丽,文辞优美而又不失深度,看着便令人赏心悦目。

  无论他人评价如何,沈歌自己很满意殿试这份卷子。

  申时与酉时交替之间,有太监在外头敲钟,示意考试结束。

  钟声庄严,所有考生静候收卷,待小吏将卷子收上去后,考生们方按名次排着队,跟着引导的太监往宫外走去。

  荀飞光在宫门前等沈歌,见他出来,两人一道上了马车。

  荀飞光见他疲倦的脸,让让位置,令沈歌曲腿躺着,脑袋枕与他腿上,“先睡一会,到家后叫你。”

  沈歌拉过他的手,令他揽着自己,满足地喟叹一声,懒洋洋说道:“殿试问南边是否要坚壁清野以拒洋夷,我以反对为答,写了整整五张纸。恐怕考官们不会喜欢我的文章,不过我自个很满意。”

  “我观陛下在你身后站了近半个时辰,无论考官喜不喜你的文章,最终都会将它放到前十,呈至御览。”

  “何时之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沈歌从下往上看荀飞光的脸,满脸惊讶,见他不似开玩笑,方捂脸叹道:“嗳,我未免太迟钝了些,一点都未察觉陛下在我身后待了这么久。”

  “就在你起草文章那会儿,陛下从你写第二张草纸开始看,一直看你写完第五张方移步。”

  沈歌道:“那版我写得最锋芒毕露,就差没指着那些要坚壁清野的大人鼻子,骂他们见识短浅了,终稿倒是委婉了一些。”

  荀飞光淡淡道:“纵使骂了也无妨,陛下不会与你计较这个。”

  入朝为官,不得罪人的方是庸才。

  沈歌想想也是,反正他又没骂皇帝昏庸。

  沈歌考完便将这事甩在脑后,只是在荀府静静待殿试结果。

  当晚,皇帝陛下拿了出沈歌写的草稿,在灯下看了又看,在御前作陪的乃是大皇子。

  大皇子为先皇后所生,既长且嫡,皇帝非常爱重这名长子,时常将其带在身旁教导。

  百官皆有默契,只要皇长子未有大错,日后太子之位必落于他头上。

  皇帝看完脸上表情未变,他将沈歌之文递给大皇子,“瞧瞧。”

  沈歌第一版的草稿一共有五张纸,上面多有涂改,写得也比较潦草,好在他字不错,写成这样也不觉难看。

  大皇子接过草稿,仔细看过一遍,眉峰一直皱着。

  “如何?”正值壮年的皇帝在灯下问。

  大皇子目光仍盯在草稿上,喃喃答:“太大胆了,这沈歌也就仗着他背后之人是荀国公,方敢这么写罢。”

  嘲讽大臣见识短浅,最终不就在骂他们父皇昏庸么?要不然怎会让见识短浅的臣子混在朝堂上?大皇子心中感慨,当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怕是荀飞光少年时,也不敢这么写啊。

  皇帝对他之言并未做评,转手又递了几张写满字的草纸给他,“这些皆是前十贡士所做。”

  大皇子接过一一仔细看完。

  大皇子十几年间饱经名宿大儒教导,近年又常被今上带在身侧,见识自然不差,他一眼便看出其余贡士之文远不如沈歌,并非文采不如,而是立意不及。

  “这些文章与沈歌之文相比如何?”

  大皇子迟疑一下,点评道:“稍显浅薄,深度不够。”

  能考上贡士,还是前十的贡士,这些人的文章自然也不差,哪怕仅是草稿,都具一定的可读性。

  若无沈歌文章珠玉在前,大皇子看完几篇文后,怎么也得一赞,然看完沈歌文章后,再来看这几篇,就有些索然无味。

  文不怕写得差,就怕有对比。

  沈歌之文无论从眼界,还是从哲理方面,皆胜其余贡士一筹。

  其余人写的大多是书生之言,对他们上位者来说,用处不大。而沈歌写的则是谏臣之言,读来发人深省。

  皇帝长叹,“可惜此子这等眼界,却与荀卿有相守之意。”

  皇帝先前看到沈歌会试的文章,心头唯有淡淡的可惜之意。现如今看到他殿试之文,心中却充满了巨大的遗憾,不是遗憾沈歌与高官厚禄无缘,而是遗憾沈歌无志于朝堂,无法君臣相扶,共创一番大业。

  大皇子心中也有些可惜,这等人才,走哪条路都是坦途大道,非要选一条羊肠小路去走。

  皇帝看过沈歌文章之后按下不表,待礼部将殿试名次送上来后,皇帝一看,沈歌排名第四,正是传胪,二甲第一。

  当日殿试,众目睽睽之下,皇帝在沈歌身后站了近半个时辰,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知晓今上对这位沈公子的赏识之意,主考自然不敢令他落出前十。

  皇帝问:“沈卿之文,仍当不得一甲?”

  主考答:“沈贡士之文文质兼美,可惜差些法度,字迹也不若一甲之文工整。”

  春闱乃国之大事,所有考官皆在殿内应答。

  皇帝看他一眼:“进士所选乃国家栋梁,朕从未听闻哪位官员是以文辞治天下,也未听闻哪位官员以字迹治国。王右军字迹天下第一,不见他政绩。卿等难不成以为一甲几位字能胜王右军?”

  皇帝此话一出,众人皆知他对这结果极不满,一时敛眉屏息,不敢说话。

  沈歌文章写得确实不错,不过太不敬前辈,考官们对他文章本能地不喜,能定传胪之位,已是他的侥幸。

  考官们定排位时,卷子乃糊了名字,能排第几全凭文章字迹判断,拆开后众人方知排第四的是沈歌,倒无特地针对之意。

  当然,考官们也并未优待他,见他在前十,便未管。

  一阵静默后,考官们互看一眼,自脸上表情看,他们皆已作出妥协。

  主考道:“如此沈歌之文确实能排一甲。臣观沈歌姿仪甚美,不如以探花之位待之?”

  皇帝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诸卿亦是进士出身,此刻观这十篇文章,只观内容,谁能占其首?”

  只看内容,自然是沈歌写得最好。

  众位大臣又不瞎,论切题,沈歌远胜诸人。

  主考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拈着胡须点头承认,“这样来看,确实沈歌之文拔得头筹。”

  皇帝沉声道:“既然如此,如何要将他排至第三?朕只闻人因容颜太丑而受累,不想姿仪太美,也会吃亏。这沈歌明明有状元之才,却要令他屈居第三,恐怕名山大川内所隐的隐士见状,越发不愿来科考。朕将科考交与汝等,汝等便这么办事?”

  众考官被问得冷汗涔涔,哑口无言。

  最终迫于皇帝的压力,所有考官一致通过,确立沈歌为状元。

  皇帝将前十文章一一看过,又调整几个排位。

  至此,春闱尘埃落定。

  沈歌乃本朝第一位不及弱冠的状元,亦是本朝第一位姿容比探花还盛的状元。

  私下,大皇子问:“父皇,不是说这沈歌是荀国公之人么?”为何还以状元之位相待?

  皇帝沉默一瞬,答他:“朕愿与他有君臣之情谊,故而以状元之位相待。”

  大皇子听完,心中暗自咋舌,他父皇对沈歌评价之高,前所未闻。

  一个小小的沈歌,一入京便掀动整个京都,若有状元之身,荀家主母之位,未来还不定会掀起多大波澜。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现在才爬上来,定有一大堆小天使想揍我_(:3∠)_

  这章实在不好写,唉。

  我歇会儿再去写下一章,晚上见~别等,可能会比较晚哦。

  谢谢萌萌哒、?住在雨滴里的鱼和校服君的地雷!


  (https://www.tyvxw.cc/ty57020/234725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