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2021 >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不饰雕琢,保持本色;不谋私利,清心寡欲;弃绝那些自以为是的有为之学,就可以万事无忧了。

        -----

        本章提出了好坏君王的标准,说明君王要无为、"贵言",而不能轻诺寡信,这样才可能做到一切自然而然;指出了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弊病的根本是"大道废"等;解决"大道废"之具体应对措施就是三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或进一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而应对"大道废"的这三点措施,其实也就是老子对他在第三章中提出的治世大纲的进一步具体阐述,也为六十章进一步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的观点埋下了伏笔。

        应该说,圣智仁义巧利这些事物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而在老子时代,它们的产生和存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东西,而并不是谁想绝就能绝得了的。正确的方法只能是取长弃短,当私则私,当绝则绝,而不是人为地搞什么全面弃绝。所以,在当时条件下的三绝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也只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幻想,也与老子自己提倡的一切按自然规律办的"无为"思想相矛盾而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应该说,老子对现实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一针见血而异常深刻的,但提出的解决方法--因噎废食的弃绝倒退而不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则是不正确不可取的,因而他的社会治理方案基本是失败的,而这就为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绝其道"奠定了客观基础。

        圣智仁义巧利这些方面取代了古代的纯朴自然,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从而只能由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消灭。所以,古代的纯朴自然必然要恢复,但那是否定之否定,而不是简单的恢复和倒退。老子在他那个以农耕为主的科学技术水平时代,就能提出这种否定现行私有社会制度和复归原始公有社会制度的观点,类似于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观点,这确实是非同凡响,高瞻远瞩,确实在人类中领先了几千年!虽然他未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生产自动化在他那个时代还是根本没影的事情,只是在他身后两千多年的现代,才露出了端倪。所以,他的认识和思想实现了他那个时代所能实现的最佳水平,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二十章明志--人生观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乡(享)于大牢(宴)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诺与诃责,相差能有几何?而由此推论的美善与丑恶,它带给人的差别(如升官与杀头)还能与此相若?所以,别人畏惧自己的东西,自己也不可能不畏惧别人!且看样子啊,这种情况还不知何日才会完结!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分享大宴美餐而又春天登台观赏;而我自甘淡泊,根本就没有这种轻佻的念头,就象一个无知无欲还不会笑的婴儿,身心疲惫啊,却又似乎无处可归。

        众人皆有余裕,只有我有失遗,只因我有一颗愚人之心,蠢笨啊无比!

        卖货者似乎都很明白聪睿啊,只有我好像糊涂昏愦;卖货者似乎都能明察一切而忙来忙去啊,唯独我闷声不响而无所作为。

        这现象啊,犹如大海而无边无际;看样子啊,还要继续下去而似乎永无止地!

        众人皆有所作为,只有我愚顽而忧虑,我就是要独异于众人,只重视追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根本问题。

        注:食:探索,解决;母:源头,根本。

        -----

        在本章,老子深深地感慨世风日下,人们唯诺诃责,昭昭察察,沉湎于世俗享乐名利,无休止地尔虞我诈,而自己却"愚人之心",鹤立鸡群,出污泥而不染,以致知音难觅:"知者希,则我者贵矣"。但面对此情此景,他仍然坚定不移地明志决不同流合污:"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表现出了一个圣人所具有的宽阔胸怀和远大理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质朴无华,又忧国忧民,"措而弗始,为而弗志,成功而弗居,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为天下浑心"的光辉人生观。

        事实上,他也确实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通过实际探索世界本原而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千年之后依然光芒四射的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玄论,以及相应的方法论、认识论、社会观、人生观等,真正做到了世界第一和"死而不忘者,寿也"。}

        第二十一章道之特性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呢,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即使一个小孔的品德之内容,也都完全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种物体,唯有变动叵测的形状和表象:没有物体形状啊,其中却有表象;没有物体表象啊,其中却有物体;幽虚难测啊,其中却存在着变动规律呢,这种规律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作用应时,非常守信,因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其之盛名一直不去。

        顺此探查各种物体的起源,我是如何知道各种物体起源之原理的呢?正是由道的这些特性。

        注:请,情况;有请,表明存在内在变动规律。对于一种变化叵测的东西而言,唯有变动规律可以不变。

        -----

        本章老子对他提出的作为世界本体的道的特性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明确指出道是客观存在着的物体,只是其形状和表象都变幻叵测而已,但运动变化中却存在着运动规律。这就证明老子的思想完全属于唯物主义范畴,而不是有些人所谓的什么唯心主义。在他那个时代,老子能够打破对神灵上帝的崇拜而提出这样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由此来解释宇宙和万物的起源从而"知众父之然",这确实是一件振聋发聩、举世无双的创举,比几千年之后的许多现代人还要高明进步!

        "孔德",乃是指一个小孔的品德或品质。老子这里是用"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为例,来说明道的影响和作用无所不在,同时也说明了道与德之间的主从关系:无论怎样的德,都必然唯道是从。然后,再由此引申出对于道的特性的说明。大部分人都把"孔德"解释为"大德",这很明显与本章所论毫不相干,也不合逻辑。因为首先大德只能是指大恩大德之意,意指恩惠,而老子这里所说的德则显然只能是指物体的品德,否则"大恩惠之容,唯道是从"就无法理解了。其次,既有大德,那就必然要有小德,如此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一是品德可以论以优劣高下却不能论以大小,二是大德唯道是从,小德是否就不从呢?显然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十二章自戒

        炊者不立,自视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自我吹嘘者不会建立名望,自以为是者不可能名声昭彰,自视高明者恰证明了他不明事理,争名夺利者必然要劳而无功,自我炫耀者其名望不会久长。它们的道理就在于:有如多余的食物和累赘行动,连动物都可能会厌恶。因而求上进者,决不能如此处事。

        -----

        自吹自擂,争名夺利,乃画蛇添足、不明事理之举,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因而必须自戒。}

        第二十三章用玄

        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能曲以顺变则可保常全,能枉以应变则可保无恙;地势低洼,流水自来从而自然盈满,已经破旧的东西,剩下的就只能是向簇新转变;选项很少则对错立即可得,选项太多则歧路迷惑难辨真伪而不知所措。因此,圣人应用玄律来对待和处理天下一切问题。

        不自视高明,才能够心明眼亮;不自以为是,才能够彰显才能;不争功邀宠,踏实肯干,则功劳自来;不炫耀自满而若洼地集水,则自然享誉久长。

        唯有不争从而使得无从言争,才必然会使得无人能够与之去争,古人所说的曲全辩证关系,道理也与此完全相类似啊!所以,诚然能够做到以曲成全,那么你就算是做到家了。

        -----

        本章承接上一章,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了不自吹自擂争名夺利反而可以得到名利等,因而只要能按玄律--对立统一规律处理一切问题,做到以曲成全,自然一切都能获得成功。}

        第二十四章理同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少说话才是自

        ------------

        分节阅读4

        然长久之道:狂风无法持续一个早晨,暴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狂风暴雨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但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哪?

        因此,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道--规律的人,那就是与规律同行;能够从事情而认识和领悟出美德的人,那就是与美德同行;而只能从事情认识和领悟出过失的人,那就是与过失同行。与美德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为他带来奖励;而与过失同行者,规律自然就会给他带来惩罚。

        -----

        能够从自然现象、做事情中认识和发现其中的道理规律,然后据理而行,按规律办事,自然就能获得成功而相当于得奖。这种要领悟、了解和遵从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正是老子的"为无为"思想的具体阐述。

        另一方面,"从事而道"的观点则是老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来源的具体表述:对于客观规律如"希言自然"的认识来源于对客观现象如飘风暴雨等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来源于干事情--实践过程中的领悟和发现,这显然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第二十五章道之定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寞无声空虚无形啊,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可以看作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将其称之为道,又勉强为其取名曰大。但道之大却不同于普通物之大,道之大无边无际从而也就象逝去一样而无从追寻,而无从追寻也就等于说异常遥远而无影无踪,无影无踪也就是说恰与有物之大相反而复归于无物。

        道是大,作为道之子的天、地因而也是大,而帝王作为天子当然也是大。一个国家中有四大,帝王则是四大之一。

        人居于地,处事当然只能效法于地,地则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而道则一切顺其自然。

        -----本章再次论述了道作为世界本体的特性,给出了大道之名的定义,指出了道虽然虚空无形,大而化之,但确实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认识的。道的本质就是自然,因而人效法于道,就是要效法于自然,就是一切都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第二十六章为君之戒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基,静乃躁的克星;因此君子出行,整天不离作为根基的辎重。

        只有被反叛官员包围并象燕处焚巢一样危险,则一切问题才都会昭然若揭,那有统驭天下之君王,不知道自己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道理的呢?

        立足于轻如轻浮、轻率、轻信等就等于失去了根本,而不能克服躁如浮躁、骄躁、躁进等就等于失去了主宰的地位。

        -----

        本章告诉君王要立足于稳重和安静,戒除轻信和躁动,要明白自己身居要害之位,时刻潜伏着危险,决不可轻举妄动。}

        第二十七章师与资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擅长行走者,不留车辙痕迹,擅长言辞者,不留话语瑕疵,擅长计数者,不需要使用算筹,擅长关门者,不用门闩而门不可开启,擅长结套者,没有绳索约束而不可脱其羁縻。

        因此,圣人非常擅长使非能者转变为能者,从而没有被遗弃的无用之人;物尽其用而没有被遗弃浪费的财物;而这就是所谓的袭明--明察秋毫。

        所以,能者,乃是那些擅长为他人老师的人;而那些非能者,则是能者因材施教的材料或学生。不重视老师,不爱惜学生,这是重视知识吗?正是个大糊涂虫!这才是其中的奥妙和窍要。

        注:袭,"无孔不可袭入"之意。

        -----

        本章通过列举多种能者之能,以圣人所做到的人无弃人、物无弃财、花腐朽为神奇为证而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不重视老师和学生,就是不重视知识的大糊涂虫。

        许多人都认为老子反对学习知识,提倡愚昧,本章就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子所反对的只是奸诈巧伪之智技,而不是反对所有的知识、智慧和技术。很显然,老子不但不反对本章所列举的一系列能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它们,以使那些非能者由此转化为能者,因而才会指出"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善人,善人之师",才会斥责那些不重视老师和学生的人为大糊涂虫。}

        第二十八章大制无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知雄之刚强而能守雌之柔弱,就可如同天下河溪一样。如同天下河溪,能恒久保持如此品质,则可使自己复归到如婴儿一样的纯真初始状态。

        知清白之荣而能守侮辱之枉,就可如同天下虚怀容纳万物的深谷一样。如同天下深谷,能恒有如此品质就足够了,就可使自己返朴归真了。

        知何为白,却能若不知而守黑,大智若愚,此乃通行天下的定式。能够按此定式处世,恒保品质不出差错,则可使自己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无极限状态。

        朴一旦被割裂解体,就只能成为专用之器了,而圣人一旦被任用,就只能成为特定的官长了,因而要实现原始自然的理想社会制度,就不能有这种散割。

        -----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品德标准和目标,就是要做到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或换言之,就是要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实现否定之否定,回归纯真质朴,虚空若谷,无形无象,大智若愚,从而能够在心理上返老还童,复归于原始之朴和无极限之最高境界,并把这一点作为通行天下的定式来看待。这种品德标准以及追求否定之否定、返朴归真的处世之道,确实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真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当然就是名副其实和超凡脱俗的大圣大贤了。

        基于这种品德标准和认识,老子认为朴只能笃守、回归,而不能散割,圣人不能被用为官长,否则就有了界限而失去了原始自然,失去了纯真质朴、无形无象。所以,在他看来,理想的社会制度就是保持自然、原始:"大制无割",显示了老子对于纯朴的原始公有制社会制度的向往和憧憬,也是他得出"小邦寡民"的认识和结论的思想根源。

        但由老子对现实阶级社会制度所持的否定态度也可知,老子认识到了阶级社会的制度缺陷,认识到了这种社会制度"损不足而奉有余"、"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等致命弊病,因而期望打破和废除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恢复原始天然生产时代的生活资料公有制度,这确实是他智慧超人、高瞻远瞩、具有非凡洞察力,和同情、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一面。但在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他又不可能认识到只有通过否定之否定的生产全面自动化--高级天然生产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而只能简单地选择倒退--"小邦寡民",这又是他受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所制约而必然要具有的历史局限性的一面。

        能够认识到现实社会制度需要否定,这证明了老子思想认识上的超凡脱俗,而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则是历史发展所具有的阶段性而导致的客观必然性!而这也就是老子及其思想在后来的悲剧遭遇的根源。不过,老子做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允许和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而这也就是他高山景行、非同凡响、令后人敬仰的根本原因。

        但在实践中,老子提出的这种道德标准却被完全歪曲了,演变成为一种影响炎黄子孙达数千年之久的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当出头鸟、没有斗争性和开创性的品德标准,从而实际上成为一种存在致命缺陷和弊病的品德标准,对于中华民族的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以及普及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而中华文化的这种致命伤,对于中华民族因科技落后而在近代沦落到被动挨打,对于周朝以后的封建王朝成为一种超稳定社会结构而延续两千多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而不能产生任何创新,可以说都起到了关键和基础作用,以至最后不得不借助外力的帮助才打破了它的桎梏。而作为这种传统制度的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当然也只能同时被代表外来的西方强势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了(因为优胜劣汰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建国方略》,这的确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之言。}

        第二十九章去甚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诸。

        {人为强求争夺天下统治权,我看这没有办法做到。天下统治权,这是不可能强求争夺的东西:强求者必然失败,强行维持则必然会失去它。

        这世界上的事情,有行就有随,有嘘就有吹,有强就有弱,有接就有堕,因而圣人总是要去除那些过分、过大、过多等极端性的东西。

        -----

        本章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取天下统治权必须顺其自然而不能强求,不能过分固执,否则必然失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有点类似于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是老子得到这一结论的途径与马克思不同,他得出这一结论不是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而是从玄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所以一切要顺其自然而不能有过分、过大、过多等极端要求,否则必然失败。}

        第三十章战争观--用兵只是手段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楚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辅佐处事的人主,不依仗兵力和战争而强制统治天下,发动战争很容易招致报复。且军旅所到之处,必乃战乱之地,以致田地荒芜,荆棘丛生。

        高明的统帅只是要得到战果而已,而不是为了逞强。取得战果不骄傲自满,不因此而炫耀自夸,不因此而争名夺利,取得战果乃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所谓的为取战果而不是为逞强。

        物体强壮了就要衰老,这就是所谓的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日衰亡。

        -----

        有道明君依道而不依兵统治天下,战争的目的是战果,乃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逞强,否则"物壮而老",这就是老子的战争观。由此可知,老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

        有许多人把"以道佐人主"解释为以道辅佐人主者,这显然是错误的,也根本不符合文意。这里的人主显然是名词和主语,而不是形容词和定语,所以,它事实上是指:"以道佐之人主"之意。}

        第三十一章兵器观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器者,乃是不祥之物,连动物都可能要讨厌它,因而求上进者是不会喜欢使用兵器的。

        君子平时居住以左边为上位,而用兵则以右边为上位,因而兵器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

        兵器是一种不吉利的东西,万不得已之时才能使用,恬静淡泊才是上策。

        不要美化兵器,若美化兵器,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

        ------------

        分节阅读5

        下的。

        所以,吉庆之事都以左为上,而丧事凶事则都以右为上。因而职位低的偏将军居于左边,职位高的上将军反而居于右边,用以表示按丧礼处理。

        杀人众多,则依次站立悲泣表示哀悼;即使打了胜仗,也仍按丧礼处置。

        -----

        本章承接上一章的战争观,老子提出了他的兵器观:"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进一步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

        第三十二章名位

        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道,就象一个永远没有名位之朴;正由于其小到了没有任何名位,天下反而没有敢以道为臣者。侯王若能够遵守这个原则,则天下万物将会自动臣服,就象天地相互配合,自然会有雨露降临,没有人命令它如何分配,却自动普惠均匀一样。

        自从有了社会制度,就有了名位之分,名位也就是既有利益的代表。由此也将会知道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能够避免危险。譬如,道在天下的作用,就完全类似于小河谷作为江海源头的作用--小河谷是汇成江海的源头,却适可而止而并不谋求任何名位等,从而没有任何危险。

        -----

        不追求名位,甘当无名之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万物将自宾",这就是为君之道。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了名位则应该知道适可而止,象河谷那样只奉献而不索取,就可以避免危险,这送给现代那些贪得无厌而走上断头台的所谓"人民公仆"作为座右铭,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十三章明鉴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能知人者有智力,能自知才是真正的明白人。能战胜别人者有力量,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能知足者就是富有,能勤奋顽强坚持才是真正的有志者。不失其立足之地的人可以长久,但虽死犹生而不被人民遗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者。

        -----

        本章的宗旨就是严以律己,自知、自胜、自强、自立,如此才可能虽死犹生。大多数人遇事都喜欢找外因,总是认为问题都是别人的,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这就是他永远不能成功的根源。其实,失败的根子永远在内因,在自己身上,那些虽死犹生的人就是那些能把自己锻炼得无比强大的人,而永不会是那些只会怨天尤人者。}

        第三十四章小与大

        道()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命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道,无所不在啊,它可以左右一切,但功成事就却从不认为自己有功。

        万物归结于道,而道却始终不作万物之主宰,这表明道根本就没有贪图名位的欲望,而这种恒无名位欲以及名位的品质可名为小。

        万物归结于道,而道却始终不作万物之主宰,这种身为万物母却不主宰万物命运的品质则可以说是命中注定为大。

        所以,圣人之所以能成其伟大,正是由于其行为始终不是为了伟大,因而才能成其伟大。

        -----

        本章以道的优良品质为例而论述了渺小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伟大出于无私奉献,恒无名位的渺小蕴含着真正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道之用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始终保持伟大之品质形象,则天下人才就会不请自来;到来的人都能够不受伤害,则社会自然就会安宁、和平、康泰;能够乐于助人衣食之物,则过客也就自然都会停留下来。

        所以说起道来呀,真可以说是:谈之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但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

        -----

        从三十二到本章,都是论述如何为君的,前三章:不追求名利、自知自强、伟大出于渺小,而本章则是说有了这些品质之后,自然就能人才济济、天下太平,而这一切都是事道的必然结果。}

        第三十六章微明

        将欲合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

        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将被闭合的,必然是原已张开的;将被削弱的,必然是原已强盛的;将被去除的,必然是原已存在的;将被剥夺的,必然是原已获得的;懂得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就叫做微明--粗明事理。

        所以,显现友好柔弱胜于显现刚强,鱼儿不可脱离深渊而原形毕露,国家的要害利器不可以见外人。

        -----

        本章用张合、予夺等两对立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实例,为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对外坚守友弱,善于深藏若虚,这样才能避免危险。}

        第三十七章自化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永远都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遵行这个原则,则万物都将自然治化。若治化之后侯王又欲争名夺利,我将用默默无名之朴为例去警告他。

        默默无名之朴使他镇定下来,他也将不会再去自取其辱,而代之以无为清静,则天地万物将会再次自然治化。

        -----

        不求名利,无欲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则万物就会自然治化,这是老子治世的基本思想。对于自然界来讲,确实是这样: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讲,产生阶级、国家、争名夺利等,这也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侯王自己"欲作"的产物。所以,人类阶级社会是不可能"自正"的,也不可能退回到原始公有制社会,因而必须由人类自己依法治理,民主平正。}

        第三十八章探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从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则总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无德。

        上德者一切顺其自然,当然不会有自己的施德目的、作为和对象;上仁者则刻意推行仁,但也一视同仁而没有确定的施仁对象;上义者刻意施义并有自己的对象范围;上礼者则刻意推行礼而没有人响应,乃捋起衣袖上前强拉硬拽。

        所以,失去了道才求德,失去了德才求仁,失去了仁才求义,失去了义才求礼。礼这个东西,其所缺少的就是忠信,因而是祸乱的源头。而前面所述也就是要让大家知道,道没有落到实处,这就是昏庸愚昧之源头。

        所以,大丈夫要立足于富有忠信之地,而不能立足于缺少忠信的地方;立足于道已落实之地,而不能立足于道华而不实之地;因而就是要去浅薄之礼而取厚实之道。

        -----

        本章通过道德仁义礼之间的比较,形象鲜明地说明了道的基础和根本性作用,指出未能落实道乃是昏庸愚昧的源头:"道之华也,愚之首也",而礼则是"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因此,必须去礼而取道。这里深刻体现出了老子对于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提倡什么"刑不上大夫"等不平等礼遇的周礼的深恶痛绝,因为这种人为划定不平等级别的做法其实就正是在鼓励人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正是在彻底消灭人的忠诚和守信等优良品质的作用,从而人为为祸患动乱的形成奠定客观基础。因此老子才会痛心疾首地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对礼持完全彻底否定的态度。很显然,老子全面否定礼的这种态度,与其提倡"小邦寡民"的原始平等公有制社会、崇尚自然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是完全相一致的。}

        第三十九章统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此其贱之本欤,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自古以来得以成为一个统一体的得一者:天得一实现了清明,地得一实现了安宁,神得一实现了灵验,谷得一实现了充盈,侯王统一天下而实现了天下的太平和公正。

        它们所解决的问题,就是:天若无清明,恐怕就会开裂;地若无安宁,恐怕就会爆发震荡;神若无灵验,恐怕就会失去崇拜;谷若不能充盈,恐怕就会枯竭;侯王若无基于至高的尊贵,恐怕就会垮台。

        所以,贵必然以贱为根本,高必然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才会自称孤、寡、不(不善),这乃是他的低贱之本呀,不是吗?

        所以,什么都想得到,就什么也得不到;因而不欲稀缺华丽象块高贵的美玉,而只想坚硬普通象块低贱的石头。-----

        老子在本章列举诸多事实说明了统一的重要性,用以说明若天下不能统一,就会动荡不安,天下只有统一才能平正。而侯王的高贵作为天下统一的基础,是以其低贱之本为基础的,因而只有保持硌硌若石的低贱本质,才能永保高贵和统一。老子这是在论述为君之德。}

        第四十章道褒无名

        上士闻道,堇(尽)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了解了道,尽其所能而落实到行动上;中士知道了道,则半信半疑;而下士听说了道,大笑以对,不过如其不笑,则道就不成其为道了。因此,《建言》上这样说:真正懂道者,反而象是什么也不懂一样;真在事道方面取得了进步者,反而象是退步了一样;真正安然事道者,反而象是有毛病一样。

        真正崇高的品德反而如同空旷的深谷一样,真正清白之誉反而象是污辱一样,真正宽广的胸怀反而象是心胸狭窄,真正淳朴敦厚的品德反而象是无知浅薄,真正的真诚坚贞反而象是变化无常;方形大到无边无际也就没有了角落,较大器物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磨制从而较晚才能成功,真正洪亮的声音(如次声)反而无法听见,大到没有边际的物象当然也就没有了形状。

        所以,道最赞赏那种返朴归真、默默无名的品质,例如,只有永远默默无名之道,才能既善为万物之始,又善使万物有成。

        注:《建言》,取朱谦之之校。

        -----

        通过上中下三种人对道的态度,老子描述了道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貌实相悖现象:"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并进一步以多种日常现象如大白如辱等为例,为我们论述归纳了这种貌实相悖现象的普遍性,从而为我们揭示、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如从辱到白,再从白到如辱的大白,就是一个完整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过程:大白虽如辱,却不是辱,而是辱的否定之否定。

        最后,再由否定之否定规律,得出了"道褒无名"的结论--道最赞赏那种因否定之否定、返朴归真而回归如费、如退、如类、如谷、如辱、如偷等无名状态的事物,因为只有具有了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无名品质,才真正是具有大智、大成、大白等品质的具体表现,比如,既善始又善成万物的恒无名之道本身就是个最好的例证。}

        第四十一章道生万物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

        ------------

        分节阅读6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相反者,就是道选定的变动方向,而弱小者,则是道选定的作用对象。所以,使事物向对立面转化,使无、弱、此等转变为有、强、彼等,这就是道的作用。例如:天下之物作为有物当然都是生于有,而任何"有"当然都是无转化为有也即从无到有而产生的。

        道生玄,玄由同出异名的两对立面如有无、彼此、强弱等构成,反者道之动--对立两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如无转化为有、此转化为彼等生成第三种物体,而第三种物体之和当然也就是世间万物。万物仍都是由阴阳两对立面共同组成的对立统一体--玄,而阴阳两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对冲中和作用,则导致和实现了万物的平衡与和谐。

        注:阴阳就是构成玄的两对立面的统一代称。

        ------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本质的经典表述,指出了对立面之间的转化就是道运动的本质,而使弱小者转变为强大,就是道的作用的本质,并以万物从无到有的产生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把万物的产生过程具体归结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自己的世界观的精确描述,也使得他的世界观真正成为以玄和玄律为基础的玄论,或者说成为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所以,世界上第一个以玄学形式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是老子,而不是2000多年后的马克思。

        虽然老子以玄、玄律为基础,以方法论等为主要内容的玄论不是很完善,未能包含明确完整的认识论等辩证唯物论的其他内容,也与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论结构不同,但已经包含了它的基本内核:建立在玄和玄律基础上的本体论、方法论等。特别是以玄律为核心而形成的方法论,涵盖自然、社会两大范畴,尤其是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方法论--表现为一系列治世、作战、处事、处世的原则和方法等,老子更是无与伦比的集大成者。

        所以,老子的伟大,可以说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他在2500多年之前的简陋科学条件下就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及其一系列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而在他身后的2500多年之内,人们却仍都不能正确理解他,以至关于《道德经》注释疏解等虽多如牛毛,但多种注解之间却彼此矛盾,莫衷一是,没有一种真正抓住了玄论这个老子的思想核心,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老子所具有的超人能力和智慧。}

        第四十二章损益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人所厌恶的东西,不外乎孤、寡、不(不善),而最高贵的王公却用它们来称呼自己。

        物体或貌似受损而其实受益,或貌似受益而其实受损,因此,别人教给我的东西,傍晚就议论而教给他人。因而就是那些强良者,也不可能令我走投无路,而我也将把这一点作为治学的起点。

        -----本章再次论述了貌与实、损与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而不能只看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损益和貌实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至柔之物,可以任意驰骋于至坚之物之内,但任何"有"都不可能进入到"无"之内,我因此而得以知晓无为的好处所在。以身作则和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好处,天下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比。

        -----

        任何"有"都不可能进入到"无"之中,这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老子从这个简单事实中却看到了无为之益--任何有为都不能克制无为:因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从而根本就不存在需要克制的对象,从而以不变胜万变。这确是独具慧眼。}

        第四十四章辨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位和身体,谁更值得爱惜?身体和财物,谁更值得多关注?得到与失去,谁更有害处?

        过分的爱惜必然要带来过大的费用,较丰厚的收藏也必然要带来较多的损耗;所以,懂得知足就可以避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失败,而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保证安乐长久。

        -----

        什么是多与少?什么是利与害?什么是本与末?老子通过辩证分辨是非,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多少、利害、本末等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极端情况,因而只有知足,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可能真正得到满足,也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第四十五章大成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

        躁胜寒,静胜热,请静可以为天下正。

        {完美的成品就象是残缺不全,如此它才不会存在应用的弊病;满盈之器却总象空空如也,如此它才能用之不穷。笔直的物体总象是弯曲不直,巧妙到极点就象是笨拙之极,极有赢余就象是不足,真正的善辩就象是言钝语迟。

        躁热可以胜寒,而静却能胜燥热,所以,求静无为从而形若缺而实大成者,可以作天下的君长。

        -----

        本章实际上是承接40章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进一步发挥和应用。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现象--成是对缺的否定,而大成是对"成"的再否定,但似乎又回到了"缺"的状态,以及躁可胜寒,而静则可进一步胜躁等实例,说明了那些能够返朴归真而真有大成的人,其实就是那些能够求静无为的表面若缺者或大智若愚者,从而他们就可以作为天下的官长。老子由此而解答了君长应有的品德以及如何发现和使用人才。}

        第四十六章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落实了道,就可把军马用于耕田拉肥了;而天下没落实道,则郊野中耕田拉肥之马也都要变成军马了。

        放纵欲望就是最大的罪过,贪心不足就是最深的祸根,贪得无厌则是自取其咎的源头。所以,能知足之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

        老子认为天下无道大乱是由于君主放纵欲望、贪得无厌的结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君主要知足,能知足就会有持久的和平。所以,知足之足,就是具有永恒性的足,否则,就没有足的时候。老子希望


  (https://www.tyvxw.cc/ty47560808/4315717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