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拾 荒 者 > 第5章 第04章 北大荒的历史2

第5章 第04章 北大荒的历史2


15世纪上半叶,明朝政府斡难河(即嫩江),东至苦兀(即库页岛),站达北山(即外兴安岭),南濒鲸海(即日本海)的广大地区,“置卫184,所20,为站为地面者各7。选其酋及族目授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朝贡”。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根据酋长的请求,在黑龙江口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命内地官员前往担任都指挥使、同知等职务。

        到16世纪后期,奴儿干都司下辖的卫所数量达400多个,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其中有兀的河(今俄罗斯)的兀的海卫,设在精奇里江上源古里河(今俄罗斯)的古里卫,设在双城子(今俄罗斯)的双城卫,设在伯力(今俄罗斯)的喜申卫,设在囊哈尔(今库页岛)的囊哈尔卫等。卫设有卫指挥使,所设有所千户,由明政府授官衔和官印,执行明朝法令,服从征调和按期交纳赋税。

        “囊哈尔指挥使司印”出土于依兰县。印的正面系九叠篆书“囊哈尔卫指挥司印”9字,背面刻楷书“神字7号”“永乐10年10月礼部造”等字。印的形制与风格完全与明代官印相同。

        据《明会典》记载,永乐十年(1412年)明朝政府在库页岛北部设置了囊哈尔卫,归奴儿干都司管辖。这和铜甲上的“永乐10年10月礼部造”,完全吻合。正绩年间,又在库页岛中部设置了波罗河卫。

        在明朝奴儿干设立都指挥使司以后的100年,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强盛起来。到16世纪初,在历史上首次形成了俄罗斯统一国家。并将其领土扩展到北方伏尔加地区。沙俄1552年征服喀山,1556年吞并阿斯特拉罕。1581至1598年越过乌拉尔山,吞并了位于鄂毕河两岸的西伯利亚汗国,1619年将江域扩展到叶尼塞河。但是,距离黑龙江流域还有数千里。他们对中国早已开发和管辖了2000年的黑龙红流域还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库页岛了。

        清代官印“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札萨克印”,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礼部铸造颁发的蒙古族地方官印。这一方银质印鉴,印面为正方形,边长105厘米,通高11厘米,印厚25厘米。印背有一蹲坐的虎形大纽。印面铸满蒙两种文字,右3行为蒙文楷书,左3行为满文楷书。印背右刻蒙文,左刻满文。印文及印背汉译均为:“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印”。印左侧刻满文,右侧刻蒙文,汉译均为“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印前后侧面各刻满蒙文的“礼部造”。印经长期使用,印背侧的文字已仅可识别,不能传拓。

        清代继承明朝版图,继续对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领土行使有效管辖,设官镇守,征兵收税。清初颁发的这方蒙古八旗官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八旗制度是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至公元1636年改称清)前夕正式建立起来的。至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皇太极才将原已被编在八旗下的很大一部分蒙古壮丁分开,成立“八旗蒙古”,科尔沁部是蒙古旧部名,为最早归附清王朝的蒙古部族。

        蒙古族与满族之间有很亲密的来往。公元  1615年以前,蒙古各“部长”如科尔沁部的明安贝勒与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人(公元  1635年开始称满族)在经济和文化上有一定的往来和交流,明安贝勒还将其女送与清太祖为妃。17世纪游牧在嫩江流域的科尔沁蒙古族,因同族尚阿鲁科尔沁,又称为嫩科尔沁,其所部六旗并另辖4旗,总共10旗,右翼有前、中、后3旗,同时隶有郭尔罗斯前后2旗;右翼前、中、后3旗、并辅扎赉特、桂尔们特二旗。科尔钝这19旗的地理范围、从清代至今没有什么变化。今属吉林西部的哲里木盟,兼及黑龙江省南部地跨嫩江、松花江、辽河诸流域。南与清初都城盛京(今沈阳)相距很近。科尔沁蒙古首领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弟哈尔图哈萨尔的后裔、传到奥巴时,在天命十一年(公元1628年)归附了后金。满族统治者立即与科尔沁上层人物之间实行联姻、抬奥巴为驸马,加封汉号。而奥巴的叔父莽古斯,则把自已的女儿送进宫去,做清太宗孝端文皇后。以后又有太宗的孝庄文皇后、世祖的孝惠文皇后等等,都出自科尔沁蒙古。这样,满族统治集团和科尔沁蒙古上层人物之间,就结下了世代亲缘关系。更重要的是科尔沁蒙古参与了17世纪明末清初、以满族统治集团为首的重大政治活动,著有功绩,获得了清朝政府优厚封赏。张穆所著《蒙古游牧记》载,科尔沁部“有大征伐必以兵从”,在统一准葛尔丹,统一准葛尔部等军事斗争中,都是冲锋陷阵的。

        天聪一年(公元1636年),清朝接管了明朝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中国主权。巴达扎是奥巴的儿子,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首领,被清朝封为王,并把管理科尔沁右翼5个旗(包括扎赉特、杜尔伯特2旗)的地方大权交给了右翼中旗。参加统一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另一个科尔沁首领乌克善,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首领,他的妹妹是清太宗的孝庄文皇后,乌克善也被封为亲王。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清廷把科尔沁左翼5个旗的地方政权授予了左翼中旗。其他各旗首领也被封为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领扎萨克(即旗长)衔,并享有世袭特权。扎萨克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前文介绍的这方八旗官印,其官职地位是君王一类的蒙古贵族。

        科尔沁十旗在沙皇俄国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曾作出重要贡献。

        自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向我国黑龙江流域入侵。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沙俄强占了黑龙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萨。筑垒屯兵,作为进一步侵略我国的主要据点。康熙密切注视沙俄的动向,积极进行抗击沙俄的筹备工作,造船、运粮、增设驿站等,同时加紧军事训练。

        1683年,清朝下令萨布素由宁古塔副都统晋升为黑龙江将军,驻守江东瑷珲城。同年,户部奏请瑷珲至乌拉(今吉林市)增设10个驿站,并提出第二年(1684年)3月派郭尔罗斯2旗,杜东伯旗各2人作向导,详加勘察周密计划。为保证反击作战所需给养,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朝廷曾令“所需军粮,取其科尔沁10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又令“科尔沁10旗今年牛羊贡物不必来京,其均送黑龙江军前”。这充分证明科尔沁10旗在康熙年间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正义战争中(1685——1687年),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京龙泉府,是唐代渤海地区的首府,也是黑龙江省现存最大的古城遗址。上京故城址地处牡丹江中游东京城盆地内的冲积平原上,今属宁安县渤海镇。登城远望,峰峦环峙,紫气东来。张广才岭和老爷岭逶迤的群山把这片盆地紧紧萦抱。由“镜泊飞瀑”倾泻而下的牡丹江水,像玉带般从古城遗址的西北流过,距上京外城城墙最近处只有800米。城外被大片熔岩所覆盖,形成独特的火山景观。这种熔岩流,就是清代地方志一类书记载过的“德林”(满语石头的意思)。翻开《隋书》、《旧唐书》、《五代史》、《册府元角》等古老史籍,可以见到大量关于渤海及其先世的确切记载。早在隋唐时期,古老肃慎族的后裔靺鞨族就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靺鞨族分为七部:即粟末部、黑水部、白山部、伯咄部、安车骨部、号室部、拂涅部。粟末部世居今松花江上游一带(粟末为,即今第二松花江)。7世纪末,靺鞨首领大柞荣团结部众,统一了黑水部下的靺鞨诸部,控制了扶余、沃沮、高句丽等族,于公元698年建立了地方性的封建政权……“震国”,于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筑城居之”。故址即今吉林敦化敖东城。

        公元713年(开元元年),大唐政府以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洲都督府也称渤海都督府。从此,粟末靺鞨等“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是唐朝政府在东北设置的政治、军事机构之一,下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有民十一万户和常备兵力万人。它的管辖范围北至黑龙江下游,东到大海,西南抵今铁岭一带,包括今东北大部及俄沿海全部地方。公元755年,渤海的首府迁到上京龙泉府(忽汗城),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渤海自高王大祚荣起(公元698年)到被契丹族攻灭止,共传15世,历时229年。

        在唐代渤海管辖区域内,靺鞨人占绝大多数,此外还有扶余、沃沮、高句丽等族。渤海各族往来于中原内地之间。当时通往唐京城长安的水路有鸭绿、登州道。陆路有长岭、营州道和扶余、契丹道等。渤海到长安进贡,多达130余次,大唐派遣到渤海的使节也有百人之多。公元833年(唐文宗大和七年),唐派遣瀛州司马张建章前往渤海。于公元834年秋末到达忽汗州(上京城),受到渤海郡王大彝震的隆重礼遇和热忱款待。由于一再挽留,翌年才得回返复命。临别时馈赠其许多物品,以至他的往还书信和赠签的诗稿也装满行囊。回幽州(今北京)后,以其见闻撰写了《渤海记》一书,记述了渤海的宫殿、官制、风土人情。这部书在唐宋二朝广为流传,《新唐书》的“渤海传”中很多重要内容,就是以《渤海记》为根据的。可惜的是,后来这部书失传了。

        渤海与内地保持亲密联系,中原文化给予渤海地区以极其深刻的影响。渤海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乃至社会风尚,常常效仿中原地区。渤海人到内地“就市贸易”,互通有无。输出的有牛、马、羊、皮张、药材、金、银、铜、细布、鸟、鱼等,输入的有帛、锦、栗及金银器皿等。渤海的官制在首府设置三省六部,下辖府、州、县,大抵和中原大同小异。军事上也仿照内地官兵制,设立十卫,每卫设大将军、将军的府兵制,各一人管辖。

        每当渤海人来京长安,往往请求拜佛寺,并携回佛经、佛像,把佛教引入白山黑水。又“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抄回《唐礼》、《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等政治历史文献,多方面接受中原思想文化的濡染熏陶。渤海地区普遍通行使用汉字,和使用历法——长庆宣明历。参照中央的音乐,改进渤海地方音乐。渤海官员、使臣及贵族子弟用汉文吟诗作赋。渤海官员杨泰师的《夜听捣衣诗》和王孝廉的《对月思乡诗》,读起来和李白、松甫的同类诗篇有着相同意境和韵律。晚唐著名诗人词家温庭筠有《送渤海王子归国》五言律师一首:“疆理虽重海,诗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诗中指出渤海与内地在文化上的一致性,热情称赞渤海王子的文化素养,表达了对东北边疆的深情厚谊,是渤海与祖国内地,传统亲密关系的生动而形象的写照。

        勤劳智慧勇敢的渤海人,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雄伟壮丽的上京龙泉府标城址,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实例。

        原来,我国历史上的五京制始创于唐代,同样实行于渤海地区,并为尔后的辽金两代所沿用。上京龙泉府是唐代渤海都督府所在地,是渤海五京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渤海上京城分外城、内城和宫城,三城环。外城墙东西长4公里多,南北宽3公里,城周长约15公里余。外城墙垣是用夯土垒筑成的,有的段落为土石结构,现残高  2——4米,基阔7——10米,顶宽  2——3米,可见城墙当时是高峻雄厚的。外城里面早已辟成耕地,到处可见残砖碎瓦,参差陆离分布着建筑废墟(今呈土阜状),建筑用的石料随处可见。经调查钻探证实,外城四面设有十门,南北各3门,东西各2门。

        内城位于外城内中北部,长方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00米,城墙大部分已经坍颓,仅部分地段保存较好。宫城在内城里,南北长580米,东西宽500米,也是方形,东、西、南各有一门址。城墙主体是玄武熔岩堆砌的,相当坚固,现存高度约  2——3米。宫城正门位于南墙中部,经钻探考察,发现了两个侧门址,两侧门之间(即现在俗称的“五风楼”)是一个高达5米多的台基,上面列有4排直经为70厘米的柱础石。这个台基是当时宫城南门的门楼遗址。官城东、西墙中部各有1门,但规模不大。

        宫殿遗址集中在宫城里面,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共五座。从宫城南门往北约200米处,是第一殿址(俗称“金鸾殿”)。台基四周用石块砌筑,高出地面1  米多。殿址东西长64米,南比宽27米,台基上保存有40个大型基础石。应是当时宫中主要宫殿之一。第一殿址北为第二殿址,因被盗掘过,现在台基遗址高低不平。殿址东西长82米,南北宽28米,上面有不少位置错乱的柱础石。从面积上看,这是宫城内最大的殿址。第二殿址北130米处是第三殿,基址上的柱基石都完好地保存在原来位置上,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轮廓来。第三殿北为第四殿,建筑址较低,柱础石整齐地排列在地上,可以看出是由几幢房子组成的,房与房之间有走廊相通。第五殿靠近宫城北墙,不如上述几殿宏阔。各殿之间,两侧都有长廊相接。现在的长廊址柱础石是对称的,尤其是一殿址东侧长廊柱础石仍清晰井然的保存在原位置上。

        在宫城中部,第二殿址东侧,有一口古井,是渤海贵族们用过的。在文献中,对这眼古井有过不少记载。清初的《白云集》中说:“别有小城的官禁,左右石井二,白石砌八角形”。另外的一眼井,今已不存。据《盛京通志》记载,清代曾从井中淘出过铁石占、古镜和带文字的银牌等。因井口是八角形,当地人代代称其为“八宝琉璃井”。其实井并不是琉璃的,也没有八宝,却砌筑得十分玲珑别致。井口和井壁通体用灰白细质玄武岩块精心砌筑,井身完好无缺。井水清冽甘润。是东京城一带上好的水井,至今来往行人多饮井水解渴。1963年,地方政府曾对八角井口进行维修,上建井亭,周围设栏相连,妥予保护。

        禁苑址在宫城东墙外,是渤海统治者享乐游赏的去处,占据内城的东部,南北长850米,东西阔200米。苑中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泡,至今仍很低洼,常年积水,芦苇丛生,曾是渤海王族荡舟观鱼的地方。在濒临湖泡的东西两岸,各有一个人工堆筑的假山,残高约3——5  米,在临近北岸的湖内,有两座对峙的小丘,丘上的野草野花映衬着残断的琉璃壁瓦和几块大的柱础石,这是湖中亭榭的遗墟。

        经考古钻探证实,外城内主要有5条宽阔而笔直的大街,是内外城4面10对相连接而成的。从内城南门到外城南墙中门,是城内最宽的街道,宽达88米,可称作城内的中央大街。这条大街把城内分成东、西两区。其余4条街宽40——50米之间。街道两旁是“坊”址(即被规划的居民区),居住着官吏、商人、从业者和市民。每一坊占地面积大约长500米,宽400米左右。上京城的街坊布局讲究对称,每坊的规模也大体一样。在街道的两旁有房墙,阔3米,街道在坊墙之间穿过。除5条大街之外,还有坊与坊之间的通道小巷。而今,这些街坊遗址的大部分早已变为耕地和现代居民区了。

        在清代张责《白云集》中上京遗址的石灯幢和大石佛有如下的记述:“城南有古寺,镂石为大佛,高有六尺,风雨侵蚀,苔藓斑然。……前有石浮屠(即石灯幢),八角形。“石灯幢”(又称石灯塔、石浮屠),是渤海时期遗留下来的著名佛教艺术品。现存于上京遗址的清初兴建的兴隆寺内。石灯幢是由9块经过雕琢的玄武岩叠罗成的,幢顶为8角攒尖式,尖部环以7层叠轮,下接镂空8窗16孔灯室,灯室下为仰莲花形石托,于其下的圆柱形中柱相接,底部为覆莲花式幢座和础石。通高5米多,亭亭伫立,凝重剔透,是勃海工匠智慧技术的结晶。大石佛亦保存于兴隆寺内,高丈余,身披袈裟,坐莲花石座上。雕工娴熟,线条流畅,与唐代龙门石窟造型颇为肖似,与石灯幢同为渤海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https://www.tyvxw.cc/ty39061429/4159511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