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红花轿 2
“有。民间传说,这个风俗来自《桃花女破周公法》的故事。下轿子时,有人端着红漆喜盘给你大红桔,让你下轿,你千万别下。这个时候,如果子涵来踢轿,你也别生气,这还是风俗。踢轿子,是新郎想在新娘面前显示丈夫的权威,使新娘今后百依百顺。踢轿后,你还要等人给你送红包,之后,才能下轿子。”文韵的母亲说着,很温和地看着文韵。
“这个好象俩人在斗气,不太好吧?”
“娶亲本来就是图个热闹。等拜过天地后,新娘在跨入房门时,要用脚狠踩门槛,意思是要压倒新郎。这种互相制服的闹法,相传也是传自周公与挑花女斗法的故事。”
“上轿这么多讲究,好麻烦。”
“是啊。要不,坐花轿怎么能成了女人们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你看村子里那些人家,有时吵架,媳妇被男人说了,她就会很自豪地回嘴说:我是轿子抬来的。做媳妇的这样说,做丈夫的听了,也无可奈何。”文韵的母亲笑着说。
“怪不得我常常听人说‘破扇子扇扇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原来是这样。看来,娶亲不容易。”
“所以呀,俩人成亲了,就要好好过日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可求的,遇到了,就要珍惜。既然你和子涵能合得来,我和你爹爹不说别的,也只希望你和子涵能好好地过日子,一辈子幸幸福福的。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文韵的母亲说着,忍不住落下了泪。
“妈,我们会的。”
“明天是你的喜日子。你的衣服都在床头的箱子里。那件红色的紧身旗袍,就是上边雕刻着龙凤图案的杭州丝绸的,你拜过天地后进了新房再换。子涵的衣服,我下午都收拾好,让豪儿给送过去了。他这么大老远地来到咱们这里,身边也没个亲人,我和你爹爹得为他考虑周全些啊。”文韵的母亲说着,轻轻拂了一下文韵额前的刘海儿。
“妈,您和爹爹真好!”文韵把帖着母亲的脸,很依恋地说。
“孩子,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呢。”文韵的母亲说。
“嗯。”
五天后,在通往豫陕交界的山路上,几辆马车在缓缓地行进。最前边的一辆马车上,一位穿着大红色真丝无袖长旗袍新娘装的、长得极其漂亮的年轻女子,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依在身边一位穿着崭新的篮色长袍马褂,温柔儒雅的中年男子的怀里。这女子也不过十八、九岁,长的水灵、清秀,一双大眼睛配合着弯弯的眉毛,楚楚动人。男子四十出头,相貌堂堂、极其谦和。他们坐在马车上,看着马车行驶的方向,很高兴地笑着。他们是燕尔新婚的林子涵和文韵。
举行过婚礼,林子涵和文韵行了回门之礼,就拜别父母,就回花雨村了。
“韵,你真好看。”林子涵把文韵轻轻搂在怀里,眉里眼里全是笑。
“老哥,这阵子,可把你给忙坏了。”文韵看着林子涵有些疲惫的脸,温柔地说。
“我没事。只要你快乐,我就是累点也没啥。谁让你是我的韵呢?”林子涵低头亲了一下文韵的额头,轻声说。
文韵听了,幸福地笑了。
“韵,你不知道,成亲那天,你有多美啊。你在那里,把全村的姑娘都比下去了。”林子涵看着文韵水灵灵的大眼睛,开心地说。
“俺那里有这么好?”文韵说着,羞红了脸。
“‘****眼里出西施’,反正就是看着俺的韵好看。”林子涵帖着文韵的耳朵低声说。
“老哥,你知道不?那天,母亲看到你对我这么好,私下里对我说:这我就放心了。父亲也说:子涵把事办得这么排场,咱也不能让闺女受委屈。”文韵含着笑说。
“伯父伯母都是很通情达理的老人。我给彩礼时,伯父伯母说什么也不让我给那么多。我说,这是韵一辈子的大事,也是咱家的大喜事,礼数不能少的。见我这样说,你父母才接了。可是,你看看,老人又把值钱的东西都给到了嫁妆里,还倒陪了那么多。这,真让我心里过意不去。”林子涵说着,很是歉意。
“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母亲也是想着咱们这一成亲,以后再也照顾不上了。我听豪儿说,我出阁的那天,母亲一直在家里落泪,父亲坐在堂屋里抽了很长时间的烟。”
“韵,真难为你和伯父伯母了。这,都是为了我。”林子涵感激地说。
“父母为儿女心,都是心甘情愿的。只要儿女日子过得好,他们也就很满足了。老哥,那天,村里人都说,咱们的喜事办得很排场,到处都是大红色,喜庆得很呢。”
“韵,咱们这里是不是也有人家办喜事和咱们不很一样的?”林子涵问。
“有。有的人家是按照周礼婚制,办得庄重典雅。”
“哦?”林子涵有些惊奇。
“这个,我还是小时候见过一次。那办喜事的人家既没有奢侈的聘礼,也没有铺张的排场和喧闹的筵席,他们的婚礼很朴素,一点也不复杂,连盖头都没有。最奇怪的是,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端庄的玄色礼服。我父亲说他们这个是典型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我当时也不懂是什么意思。还说,他们穿礼服的颜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这个风俗是周朝时候的,我在书上看到过,现在还有人按照这个礼制来办喜事,倒是头一次听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送新嫁娘歌,简单朴实,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它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也告诉人们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林子涵解释说。
“是啊。简单让人感觉质朴、真实、亲切,那是一种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感情。记得在去文柳村的路上,我和你说过,喜事简单办一下就可以了,可是,没想到,结果却办得这么排场……”文韵看着林子涵,不好意思地说。
“婚礼是一辈子的大事,还是喜庆些的好。你是我的韵,办多排场我都乐意。”林子涵说,“况且,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花雨村和文柳村都崇尚喜庆、热闹,咱们就入乡随俗吧。”
“嗯。我听我父亲说,周朝的婚礼很简朴,到了后来,才逐渐地变热闹了。”
“是这样的。后来汉族的婚礼,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混杂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婚俗礼仪,使得婚礼变得喜庆、热闹了,同时,还有很多的变异。比如,迎亲这天,现在的风俗一般是娘家人喜欢摆谱,但那时,娘家人不但不刁难新女婿,反而用很隆重的礼节来迎接;那时不宴请宾客,也没有喜乐,现在有了红盖头和喜乐,也宴请众宾客;那时的婚礼防在黄昏举行,而现在婚礼也不放在黄昏,放在了白天举行。”
“婚礼放在黄昏举行?现在是****再婚才这样的。”文韵疑惑地说。
“是啊。可是,那时就是这样。婚礼,从昏礼中的变过来的。”
“婚礼为什么要放在黄昏呢?”
“因为古代婚姻大多是抢婚,本氏族的人要到其他氏族去抢新娘回来结婚,晚上出发成功率高!后来随着文明的提高,不抢婚了,但是在晚上结婚的习俗却沿袭了下来。所以,古代一直有‘上午接亲,晚上拜堂’的说法。至于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没有人能查得出来。可能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也可能是后来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的缘故吧?因为放在白天,欢庆的仪式就可以持续一整天了。”
“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蔚成灿烂云霞的婚礼?”
“正是。关于混杂少数民族婚俗礼仪的说法,唐代诗人陆畅的《催妆诗》就是印证。”
“催妆诗?就是那首‘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是啊。这个催妆的风俗现在还有,不过,不再吟诗,而是男方反复吹奏催妆曲、放催妆炮、递开门封。”林子涵笑着说。
“这个虽然不用动脑子,但和催妆诗比,多了喜气,少了文气。”
“是的。这个催妆的习俗,是唐人从胡人那里学来的。后来被文人雅士发展成了催妆诗,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催妆诗,说起来也有趣。古时候,新娘出嫁,都是在迎亲的人们多次催促之后,才梳妆启程的。由于新娘对娘家留恋不舍,行动迟慢,那迎亲的人们便来催促她。北朝的婚礼是这样催妆的:新郎家领着一百多人在新娘家门口齐声高呼:新媳妇,快出来!等到新娘上了花车,这些人又齐声高呼,催促启程。这种情形可以说是非常豪放壮观的,但是,这样的催促,有些野蛮,好象在古代蛮荒时代的夺婚。结婚本来是喜庆的事,为了避免粗俗卤莽,就出现了催妆诗。”
“这样就文雅多了。”
“是啊。因为催妆的习俗,文人便借此写起了催妆诗,如,唐代诗人卢储的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全诗二十八字,记述了一段故事:在卢储赴京之前,著名文人李翱的女儿见了卢储的文章,格外欣赏,并认为,他将来必为状头,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状元,李翱因之选了卢储作女婿。后来,卢储果然不负所望,高中状元。于是,在迎娶之时,他写下了这首诗,既追述了李女昔年的深情期许,又表达了自己盼望她早下妆楼的急切心情。还有,唐代另一位诗人徐璧的催妆诗更有一种趣味: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装却,留着双眉待画人。他特别提醒新娘子在装点春风面时,切莫将双眉画好,而一定要将这一工作留给他。这就是说:汉代张敞为妻子画眉,表达了他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就要做张敞第二了。你说,新娘子看了这样的诗,还有不速速上轿的吗?”林子涵看着文韵,笑着说。
“老哥,你该给我也做一首催妆诗啊。”文韵依偎着林子涵,笑着说。
“咱们这里现在不行这个了,要不,我现在给你?”林子涵看着文韵水汪汪的大眼睛,笑着说。
“都什么时候了,还催妆啊?”文韵羞涩地看着林子涵笑。
“其实,催妆在唱催妆诗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你想,在迎娶前的一天,新郎家为新娘送来凤冠霞帔、胭脂香粉,是不是催妆?这是让她及早打扮的,是真正的催促梳妆。不过,人们为了图个热闹,就弄了个了催妆的过场。贾岛也曾作有催妆诗,不过他是为友人代作的: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照说,贾岛也是一位著名诗人,此诗作得也称得上好,他巧妙地称赞了新娘子的美貌:她本人的长相且不说,就说那镜中的影像吧,其美艳是不让浴波芙蓉的。但是,他只道出了新娘子的美丽,却没有表达出新郎的情意。看来,这催妆诗,还是新郎官自己的诗写,才写得真切,情深意长。”林子涵感叹着说。
“说的也是。不过,我听我父亲说过,宋代曾慥的《高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趣事:毗陵有个成郎中,宣和年间做省官,他容貌丑陋而又满脸胡须。准备再娶时,岳母看不起他,嘻笑他说:‘我女菩萨乃嫁一麻胡!’要他作诗,成郎中立即写出一首蛮横的催妆诗来:‘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珠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文韵说完,咯咯地笑了起来。
“有意思,那成郎中可真的有福气。”林子涵见文韵说得有趣,也笑了起来。
林子涵和文韵一路上说笑着,很快就到了荆山。
荆山,又名覆釜山。相传,古时荆山一带山穷地薄,灾情也很严重,人们吃不到嘴里穿不到身上不说,还三天两头害病,寿限不长。轩辕黄帝得知以后,就从昆仑山上来到这里察看。黄帝看到生病的百姓很多,很焦急。为给百姓治病,黄帝没有药。怎办呢?黄帝就想起了原来在昆仑山上炼的仙丹丕膏。那时,他用它浇灌树木,过五年,树木就能开五样颜色的花,结出五种昧道的香果。人们吃了他炼的仙丹以后,能治百病;吃了五味果,能长生不老。可是,黄帝来的时候,没有带来炼丹的炉子,他就先跑到荆山南面的首山上找来铜,又汲取湖中的水,用了七七四十九天时间,造成了炼丹炉,然后经过三百六十天,又炼出了仙丹。黄帝把仙丹散给老百姓。这样,没有多久,老百姓的病就好了。
天帝知道了黄帝炼丹为民治病的事,就派黄龙下凡来接黄帝到天上去。老百姓说啥也不让黄帝走开,大家就一齐向黄龙求情。黄龙说∶“请黄帝到天上去,是天帝的旨意。黄帝炼丹救民有功,从今升天以后,还要让他管大事儿哩!”不管黄龙怎说,人们还是死活不依,于是有的人上前抱住黄龙的腰,不让他走;有的人拽黄帝的脚,想叫他留下;有的还拉住黄帝的弓箭。黄龙一看升天的时辰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腾”地一下子就带着黄帝飞起来,升天走了。结果,那个抱龙腰的人,手里就扒下一些龙皮,这些龙皮,后来就变成了黄金。那个拽黄帝脚的人,也拽下了黄帝的靴子,人们就把这只靴子埋在黄帝炼丹的山岭旁,从此以后,人们还把这个地方叫葬靴。黄帝汲水炼丹炉的湖也叫鼎湖,那张弓就叫乌号了。为了不忘黄帝的恩情,老百姓还在他炼丹的塬上修了座黄帝庙。从此以后,这里就叫黄帝陵了。
(https://www.tyvxw.cc/ty290611/444798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