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研墨被救 1
“老哥,我想,如果没有这个老人,说不定小墨子会遇到别的什么意外呢。说起来,这个老人,也是小墨子的救命恩人啊。”
“穷人的命不值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谁会去留心一个要饭的瘸腿老人的死与活呢?小墨子见要饭的老人闭上了眼睛,还以为他睡着了,围在他身边用小手不停地摸他的胡子。我看见了,觉得小墨子太可怜。孩子这么小,如果我不要,肯定连活命都难。我这样想着,就决定把小墨子带回去。我找了人把那要饭的埋,让小墨子给他磕了几个头,就把小墨子带回去了。夫人见我带回去了一个小孩子,很是惊奇。我把事情的经过给夫人说了,夫人也觉得小墨子很可怜,就答应收留了。”林子涵说着,舒了口气。
“夫人心肠好,小墨子到你家,真的是来对了。”
“傻丫头,咱俩都到这个地步了,你还‘你家’呀?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啊。”林子涵看着文韵,笑着说。
“老哥……”文韵喊了一声,羞涩地低下了头。
“韵……”林子涵握住文韵的手,轻轻地说,“咱们到里间说话,小墨子睡着了。”
“嗯。”文韵答应着,和林子涵进了里间。
林子涵看着里间收拾得很干净,对文韵笑了笑,说:“我本来是想给你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后来怕不安全,就要了个套间,这样,你睡在里边,我和研墨在外边,万一有个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文韵看着林子涵,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
林子涵对文韵说:“今天遇到这个事情,我也睡不着。你累的话,就先睡吧,我到外边转转。”
文韵说:“我不累,你别出去了,天这么晚,你出去了,我担心呢。”
林子涵说:“那咱们就说话。小墨子这孩子很机灵,从来没惹我生气过。这些年来,我带着他走南闯北地做生意,很得心应手。说实话,我也很舍不得他啊。可是,我尝过失子之痛,能理解你二叔的心情。等咱们到了你家,我见过伯父伯母后,就把小墨子送到二叔家。”
林子涵的一席话,让文韵听得时而落泪、时而欢喜、时而感动。
“老哥,你心这么好,上天会眷顾你的。”
“嗯。上天已经眷顾到我了,它让我遇到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林子涵说着,轻轻把文韵搂在了怀里,“记得我第一才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想:一生,能得到才女韵的爱,那真是三生有幸啊。可是,我不敢奢望,因为,我怕一不小心,会亵渎了你我之间的感情。”
文韵听林子涵这样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幸福?满足?甜蜜?文韵只觉得好想就这样被林子涵搂着,和林子涵厮守终生。忽然,她觉得耳边有股热气,抬头看了看,只见林子涵正温柔地帖着她的面颊,呢喃着:“韵,我的韵……”文韵听着,不由得有些慌乱起来。
“老爷,别让我走,别让我走啊!”
忽然,研墨在外边喊了起来。林子涵和文韵听见研墨的喊声,急忙出去看,只见研墨的手压在胸前,满脸都是惊慌的表情。
“小墨子,别怕,别怕,我们不会让你走的。”文韵轻轻地拍着研墨,说。
林子涵给研墨拉了拉被子,用毛巾擦着他额头上的汗,不由得叹气。
“老爷,我真的是二叔的儿子吗?”林子涵正在搭毛巾,忽听研墨很清晰地问了句,不由得一楞。回头看去,只见研墨已经醒了,满脸无助的样子。
“小墨子,你是二叔的儿子。你看,你身上的纹身和鸡血石上边的字和二叔的一模一样啊。再说,你二叔说你和他家的大小子长得很像。说实话,我看着你和二叔的眉眼也很像呢。”
“老爷,那,我到他家后,您还会来看我吗?我还能再回花雨村玩不?”研墨听了林子涵的话,楞了好半天,才喃喃地说。
林子涵笑着说:“小墨子,我会的,我会和你文姐姐一起去看你。你如果想我们了,就捎个信,我想办法把你接到花雨村来玩。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研墨说:“老爷,以后,您和文姐姐成亲了,生了小宝宝,我就回去和他玩。”
听研墨这样说,林子涵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
文韵不妨研墨会冷不丁地说出这样的话,顿时羞红了脸。她用指头点了一下研墨的额头,说:“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样口无遮拦呢?”
林子涵见文韵害羞,就对研墨说:“快睡吧,不早了,明天还要赶路呢。”说着,也让文韵回里间休息了。
洛阳的初夏,比花雨村要热一些。
第二天清早,文韵起床推开窗户,往外边一看,只见二叔已经带着伙计等在门口了。
文韵把二叔他们喊进了屋子,大家一起在会馆吃了早饭,就继续赶路了。
出了洛阳城,他们坐着马车沿着官道向东南方向驶去。
林子涵这次和文韵去江南,除了去看望文韵的父母外,还有一些皮货生意要做。陕西的皮货商生意几乎支撑了陕西的半壁河山,主要是因采用了回人的硝皮制作方法,使鞣制后的皮革既柔软、牢固、耐磨,又不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陕西的皮货在南方很受青睐。陕西皮货中,尤以泾阳、大荔的最优。林子涵这次进的是大荔骆驼湾郭尔勒家的细毛皮,是个老字号的作坊,在乾隆以前,就已经很兴盛了。临走的时候,夫人说,这次主要是去看望文韵的父母,皮货就少带一些。林子涵笑着答应了,只带了一些细软轻便的毛皮。
本来想着和文韵在洛阳看看,没成想遇到了文韵的二叔和研墨父子相遇的事。因为这个,二叔急着赶回家,让家人早些见到研墨,因此,林子涵也就打消了在洛阳游玩的念头,一路上赶着往江南去了。
研墨的事让林子涵既高兴又不好受。这么多年了,研墨在他这里已经成了习惯,他舍不得,可是,他们父子失散了这么多年才遇见,他又怎么忍心呢?林子涵一路上很少说话,一直想着到了文韵家后,怎样把研墨送去的事,连文韵在旁边喊他都没听见。
“老哥,我二叔问咱们,在庐山停不?”文韵见林子涵在沉思,知道他是为研墨的事心里难过,就轻轻地推了推他。
“哦?到庐山了?小墨子呢?”林子涵问。
“老哥,你看,已经到庐山了。小墨子还在前边车夫那里坐着呢。这几天,我看你很少说话,知道你舍不得研墨……”
“韵,你别说了,我知道二叔找了这么多年,不容易。我已经答应让研墨回你二叔那里了,我怎么能反悔呢?我只是舍不得啊。”林子涵说着,又沉默了。
文韵看着林子涵这样消沉,停了一下,轻轻地拉着林子涵的胳膊,柔柔地说:“老哥,以后,会好的。”
林子涵看着文韵柔情似水的样子,叹息了一声,伸出胳膊把文韵搂在了怀里,轻声说:“等见过你父母后,我就把咱们的事办了。明年,咱家也就热闹了。”
“老哥……”文韵看着林子涵淳朴温和的面庞,含羞地笑了。
“庐山到了,咱们下去看看。”林子涵看见二叔他们的马车已经停在了路边,就也让车夫停下了车。
林子涵和文韵走下马车,见前面是一翠绿如画的峰峦。
“这个是庐山的秀峰。”二叔见研墨和林子涵、文韵他们一起下了车,很是高兴,就笑着对大家说。
“秀峰?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在《望庐山瀑布》里赞颂的开先瀑布所在的那个山峰?”
“是啊。”二叔笑着点了点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家喻户晓、人人口能熟详的神来之作把庐山瀑布写得这么好,也不知道到底怎样,真想去看看呢。”文韵看着秀丽清雅的峰峦,向往地说。”
“韵儿,想上去看?走,我带你们上去看看。”二叔说着,冲着林子涵笑了笑,往山上走去。
林子涵和文韵、研墨等跟在二叔身后,一边走,一边看着前边的峰峦,赞叹着。
“林先生以前来过庐山没?”二叔问
“来过。就是遇到研墨的那次,是和一个伙计一起来的。”
“那次,伙计听人说‘庐山归来不看山,婺源归来不看村’,就缠着非得上庐山玩,我们就去了。不过,那次应为时间紧,我们只看了白鹿洞书院。”
“那可是‘海内第一书院’,值得看。”二叔说。
“是啊。当时,我们去的时候,上五老峰的人很多。听那里的主持介绍说,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是我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白鹿国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在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从此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听说,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是的。那里山环水合,幽静清邃,很不错的。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二叔说。
“李渤?就是苏轼《石钟山记》中‘盖笑俪道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中的那个?”
“正是。朱熹在这里讲学,并制定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体现儒家教育思想的《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二叔说着,看着林子涵和文韵,微微一笑,接着说,“现在白鹿洞书院不叫这个名字了,改成了江西高等林业学堂。”
“哦?”林子涵和文韵听了,都是一楞。
“戊戌变法后,全国出现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书院就改成了学堂。”二叔说。
“我去的时候,见里边有很多‘朱子教规’,看着很不错。”
“是的,那些‘朱子教规’反映了做人做学问的教育思想,很多都是我小时侯私塾先生让背的。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都是身心修养的至理名言。”二叔说着,忽然指着前边一个大瀑布,“你们快看,这个就是李白诗里写的开仙瀑布。”
大家顺着二叔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瀑布由两个股小瀑布汇合而成。东边的一个瀑布在两个山峰之间的狭窄崖口奔流而下,瀑水顺着崖壁散成数绺,形如马尾;西边一个瀑布是从另外两个山峰之间的高崖上落下,气势雄伟。两个瀑布合在一个峡谷,沿一面光滑的石壁一泻到底部的布水潭中,极为壮观。潭旁激起的水花,细如雨丝,水气缭绕如烟,恍若仙境。
“当年李白浏览至此,仰观巨瀑如从天而降,心神激荡,触景生情,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诗,这更使瀑布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人也更多了。”二叔解释着。
“怪不得我听人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文韵赞叹。
“那是。庐山的风景,都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啊。”二叔说着,见研墨很吃惊地看着自己,不由得笑了,“前边就是文殊塔了,咱们上去看看?”
大家顺着二叔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边一峰直穿云宵,峰顶上有个六层的小白塔。
“俗话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听说,庐山秀峰中的诸峰之中,最险的就是文殊峰了。咱们上去看看吧。”
山路狭窄,极为险峻。路旁树木丛生,杂草弥蔓。几个人手拉着手,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着,不时地相互提醒着小心。约一吨饭的功夫,林子涵他们登上了文殊峰。只见山上丛林密布,除了常见的松柏以外,还有大片翠绿的竹林,林间烟雾缭绕,蒸气升腾。几个人穿过竹林,突然发现有一股泉眼向下流去。啊?是瀑布源头?大家惊喜地在泉水边潦着洗了洗,向旁边的文殊塔走去。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咱们可以在这里先对着塔拜一拜。”二叔说着,率先朝塔的方向拜了拜。
林子涵和文韵见了,相视一笑,也对着小白塔拜了拜。研墨见他们都拜了,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对着塔拜。文韵笑着对研墨说:“小墨子,你拜的时候许个愿,以后文殊菩萨就会帮你实现的。”
研墨听了,笑着又拜了拜。大家见了,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几个人在山顶上休息了一会儿,站在塔前向俯瞰,只见文殊峰孤零零地立着,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峻。崖壁上的瀑布轰轰下坠,很是壮观。往远处看,只见鄱阳湖很是苍茫。
“‘匡庐奇秀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啊。”文韵看着文殊峰周围的山峦笼罩在云烟缭绕之中,不由得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忽然,一直默默跟在后边的研墨背诵出了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这首诗是我以前让学堂的学生背的,没想到,小墨子记性这么好,悟性也这么高,用得恰到好处啊。”林子涵看着研墨,称赞道。
“老爷,您以前教过我的,您忘了?”研墨看着林子涵,高兴地说。
“看我,游庐山都游糊涂了。对,以前,我教过你。那时,你不爱背,我还给你讲过庐山的传说呢。”林子涵笑着说。
“您说,周朝初年,有一位名字叫匡俗的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这个事情,被周天子知道了。于是,周天子就多次请匡俗出山帮助他治理国家。匡俗不想去,就错次回避。可是,周天子一直请他。没办法,匡俗就悄悄地藏在深山之中。再后来,匡俗就无影无踪了。有人说匡俗成仙去了,人们就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庐山又称匡庐。”研墨看着周围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和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欢快地说。
“其实,还有两种传说,我没和你说。”林子涵看着研墨,笑呵呵地说。
“还有哪两种传说?”研墨好奇地问。
“这个嘛,还是让你爹爹给你说吧,他来的次数多,对庐山,他比我熟悉。”林子涵看着二叔,笑着说。
文韵赞许地看着林子涵,知道他是在为二叔和研墨找联络感情的机会。
二叔知道林子涵的用意,很感激地对林子涵笑了笑,然后转过脸,和蔼地对研墨说:“另一种传说啊,就是,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最后,二人也都‘得道成仙’了,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就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方辅先生名字叫辅,所以庐山又称为辅山。这是神话故事,因为老子与武王并不是同时代的人。第三种传说,说的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这么多传说?这庐山风景这么好,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能在这里住下,那该多好啊。”研墨看着对面的峭壁悬崖,向往地说。
“庐山确实不错,雄、奇、险、秀。你看,”二叔指着远处的苍苍茫茫的景色,很温和地说,“它东偎鄱阳湖,南靠滕王阁,北枕滔滔长江,江湖和大山自然连成一个整体,不但雄险,而且奇秀,刚柔并济,是很罕见的景观呢。有人说庐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是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
“您咋知道得这么多呢?”研墨看着二叔,好奇地问。
“小墨子,你不知道,咱们家以前都是读书人家出身啊。”二叔笑着说。
“文姐姐,是吗?”研墨回过头问文韵。
“是啊。”文韵笑了。
“那您怎么还做生意?”研墨问。
“我小时候没好好读书呀。”二叔见研墨问,就笑着逗他。
“我不信。您这么聪明,肯定有别的原因。”研墨说。
(https://www.tyvxw.cc/ty290611/444798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