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杀明 > 第四章 等啊等

第四章 等啊等


  

  大明万历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万历皇帝颁布《讨日本敕谕》:

  朕自登极,唯恐德才菲薄,日必三省吾身,任用贤能,外平诸蛮之乱,内修仁德之政。

  大明自定鼎以来,眷惟仁人,优待日本,抚纳之厚,实自先朝,函容厥愆,以至今日。而乃攻犯城邑,杀伤吏民,干国之纪,刑必无赦,致天之讨,师则有名。已差翰林大学士杨绍勋总理兵事,顺时兴师,水陆兼进。

  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成怀敌忾之气。然王师所至,弗迓克奔。咨尔士庶,久沦涂炭,如能谕王内附,率众自归,执俘献功,拔身效顺,爵禄赏赐,当倍常科;旧恶宿负,一皆原涤。朕言不渝,众听毋惑。

  诏书一经颁布天下,万民沸议,讨伐声盈溢京城,大明王朝定鼎天下以来,睥睨四夷,岂甘受辱于海岛之上一只毛猴?

  虽说万历皇帝在诏书之中,将自己夸的好像花一样,让人不免有些牙酸,但是日本猴子也敢在自家面前蹦达,还吵吵嚷嚷的准备当天朝子民的主子,这如何能忍。

  至于万历皇帝的自我褒奖行为,反正都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如何,在万历皇帝的眼里,他自己就是饶舜禹汤。

  与其纠结于万历皇帝的自恋,倒不如好好研究一下这份诏书,其中玄机所在,有眼色的都不难看出端倪。

  这份《讨日本敕谕》用“讨”不用“伐”,这其中有讲究,虽一字之差,却含大义所在。

  “伐”通常是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用兵的语气,如武王伐纣。就好像人立于大树下伐木。至少对方也是与自己平起平坐,比如对漠北用兵,就可以用“伐”。

  “讨”是主人对从属问罪,比如出兵攻打一伙山贼,就不能用“伐”,只能用“讨”,否则就是把对方的地位,提高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高度。

  日本虽然不曾接受大明王朝的册封,也说不是大明的蕃属国,但是自大明定鼎天下以来,太祖皇帝划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其中一个就是日本,说白了就是把日本划入了自己的防御体系之中,属于大明罩着的,“伐”之一字,它还不配!

  一个字,立刻将丢的面子全都找回来了,总之一个字一一爽!

  圣旨传到了辽东,最高兴的就莫过于李如楠了,这一天他不知道等了多久,虽说也知道历史上万历皇帝对小日本的挑衅,没有选择忍耐,而是一个大巴掌扇了过去,可这事儿没落听,他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现在好了,万历皇帝被小日本直接爆了菊花,皇帝的脸面给扔在了地上狂踩,这个主辱臣死的道理,李如楠还是知道的。

  按道理说万历皇帝都让人家小日本给爆菊了,那些做大臣的还不一个个嗷嗷叫的游过鸭绿江去和日本人拼命。

  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大明朝的官员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迈着四方步办事,总之效率低的惊人,总理此番征战的杨绍勋都已经到了辽阳,可是进兵之事似乎还遥遥无期。

  按照朝鲜那边传来的消息,平壤也就一两千倭寇,大明朝只要随随便便的出个三四千人,意思一下,绝对够了。

  听着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人数是对方两倍,再要打不赢,那可就要怪带兵的将领了。

  李如楠听了只想骂娘,高丽棒子说的话,有那一句是能信的,后世就习惯了满嘴跑火车,看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祖宗都这样,做儿孙的自然是有样学样。

  李如楠想要提醒杨绍勋,可是就他的品级,一个区区千户官,在大明朝里多得就像牛蝇一样,别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连帅府大门都进不去。

  杨绍勋算是个有胆色的,但是为人太过实在,居然还就信以为真了,而且还想当然的估算了一下,最后总结出来,整个朝鲜的倭寇也就两三万人。

  我靠!

  李如楠想要说话,可是没人愿意听,就算是愿意听的,也不敢让他随便说,比如祖承训,他也是李成梁身边走出去的,如今做了辽镇的副总兵,可是一直以来都以李成梁的家人自居,李如楠和他的品级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在李如楠的面前,祖承训却执礼甚恭。

  祖承训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是他的儿子可了不得,玩的是穿花无间道,把皇太极都耍的团团转的极品汉奸祖大寿。

  “九少爷!这些话可不能随便乱说的!”

  李如楠眉毛一挑,气哼哼道:“为啥!凭什么有话不让说,这还讲不讲军事民主化了?”

  祖承训听了一愣,脑子绕了好几个圈也没闹明白什么叫军事民主化,只好不去深究,而是为李如楠剖析道:“少爷!小的听人说了,如今朝廷的风向要变,好像万岁爷是准备要启用咱李家人了,就算不是老爷,也是咱大少爷,这会儿您可不能惹事,还是大事为重啊!”

  大事为重,李如楠最听不惯的就是这几个字,什么大事为重,隐忍为上的,要是什么事都能当作没发生,装聋作哑的话,男人裤裆里面长根棍儿,不就是为了万事都能戳着吗?要不然长那碍事的玩意儿干啥。

  现在有话都不让说,李如楠这个直肠子怎么受得了。

  见李如楠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祖大寿急忙劝解道:“少爷!这会儿可不能意气用事,咱李家在辽东这地界还能不能复起,这关键可就在那杨大人的身上了!”

  李如楠见祖承训连连给他使眼色,心中不禁一动,也有些明白了,合着杨绍勋就是万历皇帝派来的一个观察大事,为的就是要看看李成梁还能不能担起重任。

  万历皇帝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高,可总归是个明白人,他也清楚,眼下大明朝廷之中,能打仗的将军已经不多了,放着李成梁做冷板凳,总归不是个事儿。

  可李成梁这人又太不安分,在辽东几十载了,通过提拔,举荐,联姻,将辽东折腾的铁板一块,针插不进去,水泼不进去。

  一个武将手中的权利太大了,对皇帝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就算眼下不是大宋朝了,可重文轻武,还是少不了的,谁让孔夫子的门生有市场呢!

  说白了,杨绍勋就是个走过场的,这老夫子虽然穿戴的像那么回事儿,可总归是个不知兵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说得好听,到了战场上,真刀*的干起来,但凭着一腔热血,是玩不转的,到时候还要靠李成梁这样被士大夫瞧不起的武夫上阵。

  想明白了这一节,李如楠也就老实了,总归是关系着自家的前程,李成梁如果能够被万历皇帝重新启用,对他也有莫大的好处不是。

  可想明白归想明白,老是这么等下去,李如楠可受不了,小鬼子就隔着一条鸭绿江,在那边伸长了脖子等着李九少爷试刀呢,可是没有命令就是过不去,真真是急死了人。

  精力过剩无处发泄的李如楠只好拿着手底下人操练,原本出边墙的时候,战死了不少军户的缺额也都补齐了。

  要是放在别的卫所,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谁让李如楠手笔大,李成梁给他的银子,都被他当成了抚恤金和奖励,那些穷惯了的军户们乍一见到这么大方的主官,一个个感激涕零,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都送给李如楠。

  不但补齐了缺额,如今李如楠麾下的人马更是暴涨到了两千人,这还是李如楠挑挑拣拣了半天,剩下的,要不然还会更多。

  当然这要是放在大明开国那会儿,说不得就会有人给李如楠扣上一顶拥兵自重的大帽子,但是到了这会儿谁还会管这咸淡事,只要不明着造反,怎么合适怎么来。

  大概是被那些哭诉的朝鲜官员闹得有些烦了,杨绍勋在辽阳盘恒了半个月之后,总算是有了些动作。

  佟养正带着八个人作为侦察部队过江了,说起这个佟养正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的,他本身是个女真人,成年之后便在大明军队之中效力,官至总兵,后来努尔哈赤攻明朝抚顺城,佟养正在与后金作战时兵败,于是他和弟弟佟养性,投降了后金汗努尔哈赤,后来又隶职镶黄旗汉军,越混越牛B,居然还成了清朝的开国功臣。

  佟养正以军功授游击世职,奉命守朝鲜界城镇江,后来毛东珠的老爹明朝游击毛文龙奇袭镇江,擒获佟养正,押送京师,被砍了脑壳。

  不过眼下佟养正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满心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接到命令二话不说就去了,也怪他命歹,刚一过江,就遇上了日军的小分队在表演鬼子进村的节目。

  佟养正杀了一阵,自己损失了三个人,砍回了一个倭寇的脑袋,还牛.逼哄哄的在杨绍勋面前发了一通感慨:“若倭寇只是如此能耐,天兵一来,便可剿灭。”

  杨绍勋一听,直接就高潮了,赏了佟养正等人,便开始谋划着要兴兵过江了。

  杨绍勋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角色,可要是当真能驱逐了倭寇,他岂不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这个上马都要人扶着的老夫子心动了。

  李如楠听到这事儿,大大的嗤之以鼻,不过他现在也懒得说什么了,尽早过江比什么都重要。

  只有尽快的加入战争,李如楠才有办法,利用自己所熟知的历史,帮着大明朝以最小的损失打赢这一仗。

  根据《明史》记载:“东洋之捷,万世大功,然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

  大明朝的两次援朝战争,让原本就穷的能饿死老鼠的库府,彻底变得比人脸都干净,后世的那些历史学家也都认为,两次支援朝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除了长期的远征带给国力日衰的明朝沉重负担之外,努尔哈赤也在战争中仔细的观察了明军的作战方式,使他在日后的对明战役中占有了优势。

  时间紧迫啊,历史残酷啊!也由不得李如楠不着急了。

  不过这些天他倒也没闲着,属下的两千人,被他操练了一个遍,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家里的老头这么好的资源,李如楠没道理不用,接着李成梁的名头,李如楠直接到军需官那边要了两千只长矛。

  眼下大明朝军队的装备太过混乱,武器都没办法统一,这让后世大熔炉里出来的李如楠如何忍得了,便将所有兵士的武器都换成了长矛,然后就开始按照后世的步兵操典训练他们的队形和突刺。

  想要把属下两千多人都训练成和他一样的特种兵,李如楠的脑子还没抽抽,也知道根本就不可能,于是乎,干脆由繁入简,就这么一招,拿着枪捅人总该会吧。

  李如楠一边训练兵士,一边也在搜集着情报,他很清楚,那些大明朝的官老爷们从心里就没把日军当回事儿,总觉得大兵一到,日军立刻就会作鸟兽散,他们过去,也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但是李如楠却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对情报工作可不敢放松,他从逃难过来的朝鲜人那里得知,日军的人马除了现下除了驻守平壤那一路外,还有一路在东边进军,已经占领了咸兴。

  也幸亏李如楠自己藏了个心眼,提前做了准备,要是真听了那些朝鲜人的屁话,傻呆呆的去了朝鲜,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了。

  那边哪里是一两千人啊,那可是一两万人,加上东边那一路人马,少说也有三四万了,而且历史书上写的清楚,丰臣秀吉第一次入侵朝鲜,总兵力可是达到了将近二十万人,而且在肥前国还有十万人的预备队,随时都能投入到战争中来。

  再考虑到日军大多都是从小战国那个年代过来的,厮杀了近百年,哪一个不是精锐,而大明朝这边呢?虽说不至于像朝鲜那样举国上下不知兵,但是卫所制度的崩溃,让大明朝也没有多少真正能打的兵了。


  (https://www.tyvxw.cc/ty21480/630048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