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雷霆反击 > 第二百五〇章

第二百五〇章


  619全歼K1A1

  尹中校赶紧通过电台,呼叫所有车组,索性只有2辆战车中弹,更值得庆幸的是,都没有被击毁。看来敌人的的火力不过如此,至少在2公里距离上其穿透力不足为惧。刚才被击毁一辆,只是对手侥幸打中了窝弹区,他想只要小心些,敌人不会再捡到这样的便宜。

  贺凡站在雪堆上发现了大部分炮弹不中的症结,下令2连立即换用炮射导弹,只打一发,随后迅速按照计划撤退。

  双方在互相适应中,寻找各自的机会,尹哲熙捂着流血不止的头部,在正面装甲挡住敌人炮弹的惊悚一刻后,决心让部队冲下山坡补足射界,既然敌人从2公里外射过来的炮弹是如此的无力,那么冲下去决一死战是最佳的选择,尤其下坡不用担心功率不足,一定可以一举全灭敌军。

  他这门rh120可是在实战中无数次被检验过的利器,今天面对这些微不足道的敌人,竟然一次开火的机会都还没有抓住,实在是岂有此理。

  中校并不知道,他的对手压根对预设战场地形的研究远胜过他,所以并不准备让他有像样的开火机会,为此不惜将自己的3个连分散开来,要在雪岭冰原上玩一下捉迷藏。

  笨拙的K1坦克连续在高原上畏缩不前,中国坦克自上而下的射击虽然准头一般,但是大部分印度车长面对35°的陡坡,加上迅速堆积起来的大雪,并没有韩国中校那么有把握。

  这些坦克勉强下坡,停车。第一轮开火,同样面临着远距离上横风的困扰,尽管120毫米炮弹能够比对手的炮弹更好地保持动能,但是在极限距离上这些带尾翼的炮弹,仍然难免受到影响。

  印度炮长从瞄准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炮弹一开始保持平稳,但是飞行超过一秒钟后,就如同一只乱飞的萤火虫一样,开始不规则晃动,最终来自K1的这一轮射击全部打偏。

  随即中国坦克还以颜色,不过这次不再是穿甲弹,而是激光架束制导的炮弹。这些导弹的速度较之穿甲弹就要大大不如,飞跃2公里的时间,大约与臂力不足的印度装填手的装弹时间差不多。不过横风对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会自动循着激光飞向目标。原本贺凡并不准备在这样的距离使用这些导弹,他预备利用这些导弹的射程优势,从5500米外,袭击列城外围的敌人碉堡。

  K1坦克没有主动克制激光照射的手段,甚至也没有告警设备。当然发射烟幕弹是一个万能选择,但是尹哲熙中校严令任何车组使用烟雾,他担心这里的旋风会使得烟雾遮挡住所有坦克的视线。他自觉得目前还牢牢占据优势,当然无需这种碍事的手段。

  激光架束导弹经过漫长地飞行,终于到了眼前,这种导弹的精度不足以让操纵其飞行的炮长选择攻击坦克正面的某些薄弱部位,但是大致能照着面门砸上来。

  山头上的3辆坦克先后被击中,瞬间变成了几团火。

  这些导弹的速度远低于炮弹,不过毁伤并不依靠动能,而是金属射流,所以远射程对穿深的影响很小。

  K1A1的防护能力终于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05毫米炮射弹的纸面破甲能力远高于这种坦克的正面防御,这意味着,这种弹药不但有把握穿透装甲,并且其金属射流不至于在钻进装甲的过程中消耗殆尽,对于杀伤人员而言,十分有价值。

  尽管所有的坦克都以正面迎敌,将最厚的装甲对准威胁。但是被击中的3辆坦克的正面仍然全部被金属射流钻破。

  在延迟了几秒钟后,2辆坦克开始燃烧起来,火焰和烟雾从坦克炮塔的各个缝隙里钻了出来,这使得贺凡发射的所有照明弹落到雪地里熄灭后,山顶上的K1坦克反而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烧着的2辆坦克,失去制动一路冲下山谷,期间没人人员逃出来。

  被击中的第三辆坦克没有被引爆,抑爆系统起了作用,但是车长与其身后的装填手身受重伤,被迫退出战斗。

  尹中校被眼前的景象气炸了,他发现对手抓住一点点可怜的优势,不断地痛打自己。强烈的情绪终于跨过了最后的理智,他下令所有坦克必须冲下山谷,务必全歼敌人。

  他本人的坐车留在最后,不是害怕被击毁,而是为了督促那些胆怯的印度车长往下面冲。

  这期间,山下的中国坦克并不恋战,它们开始倒车。与以往夜间演习的经验不同,三次射击后积累起来的热量在风雪中消散的很快,尹哲熙看着目标从热像仪中渐渐消散,最后消失在一片噪点当中。他狠狠地锤了一下指挥仪,感觉到头部伤口的疼痛开始加剧,于是从腰间拿起酒壶,灌了几口白酒,他相信这有利于更加清醒地指挥战斗。

  “你们别害怕,那些坦克只有我们的一半重,根本打不穿我们的装甲。相信我,只要冲下谷地,我们就所向无敌。”

  他长期担任联络军官,英语不错,大部分印度车长能够听懂他所说的大概意思,当然印度车长们也还记得,刚才他也说过只要爬上山脊,就能利用韩国坦克无敌的俯角,消灭敌人。听起来这个人说话,并是不怎么靠谱的。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的炮击已经展开,势头渐渐压过了印度从达拉克打过来的炮弹。最终炮战变成了弹药基数的简单比拼,梅内亚姆集团正在两线用兵,又缺乏有效补充,达拉克地区发射的火力上渐渐难以为继。

  中国的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利用阵地海拔上的高度,以密集的火力向着早就标定的列城外围碉堡群展开炮击。列城地势低洼,除了北侧有山地遮挡,没有其他的屏障。另外,由于地处高原,运输困难,大部分堡垒的建造都达不到设计标准,至多只能抵挡1至2发大口径炮弹。而中国炮兵将在白天到来前,向该地区发射至少6千发各种炮弹。这样的火力密度,注定是自诩打惯了高原炮战的印度炮兵没有见识过的。炮火准备一开始,就将列城最近2周时间,集中人力修修补补重建起来的表面阵地打了个稀巴烂,但是炮火并没有落到列城的机场上。守备列城的第8山地师炮兵旅旅长预感到,敌人对列城的攻击,应该不会太远了;大概大雪停下来的时候,最后的时刻也就差不多了。

  尹哲熙率领剩下还能打的17辆坦克隆隆地冲下山来,距离列城的炮声越来越远,他自己制定的不可脱离机修部队2公里的作战准则,被他自己抛诸脑后,整个过程中,竟然又有1辆坦克报告齿轮箱无故损坏,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中校心想,一定是印度人粗暴驾驶造成了这种无法排除的故障。机修连的那些T62底盘改装而来的M1977修理车,不可能将停在陡坡上的坦克回收,大雪一停,敌人的无人机就可以轻松把停在山坡上的坦克干掉。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韩国中校只能豁出去了,损失已然不小了,也不在乎再多这么一辆坦克,他如同一个赌徒,趁着还有赌本,渴望着一次性翻本。

  中国坦克与K1A1的热像仪水平大致持平,不过对手的发动机一直在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可以在远比中国坦克的远的地方被观察到。

  贺凡停留在较高的地区,等着敌人向2连猛扑过去。他发现这名印度指挥官绝对是一名冲动型的人物,几乎完全按照自己的剧本闯进了口袋。他觉得用3个连对付这个莽夫太多了,于是下令在山谷东端待命的3连设法从其他山口绕回去,将一路抛锚等待修理的印度坦克全部干掉,如果列城附近再有步兵战车集结,附带为炮兵指示目标。

  第3连是他最弱的一个连,目前只有8辆战车,且作战经验不足,让他们欺负一下掉队的敌人似乎可以很好地练兵。

  无需借助夜视设备,敌人坦克在谷底行驶发出的巨大噪音远在1公里外就能听见。贺凡埋伏的朝北的迎风坡上,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大雪,短时间内,就差不多将1连的坦克外部全部遮挡起来,以至于车长们必须不断地钻出来将挡住各个观察窗口的雪清扫掉。当然将坦克半埋在大雪里,确实可以很好地隐藏自己。

  这场雪并不在贺凡的计划中,不过他决定因势利导,修改计划,将自己直接藏到敌人的眼前。这样就可以省掉很多的周折和不必要的伤亡,在原定的计划中,有很多可以跨越的起伏地带可以用来与敌人周旋,但是也会因为大雪覆盖而造成变数。

  他静静地等待敌人从眼皮底下过去,不忙着开火,顺便数了数,一共有多少敌人战车。

  他利用充分冷却的热像仪,观察由远至近的敌人车队,一共16辆战车,比情报显示的少一些,这当然不奇怪,很可能有一些坦克因为故障无法出动,或者列城还留着一个连。

  很快从东面远路包抄的3连就报告,在山脊的南北,一拱发现4到5辆故障中的敌人坦克,大部分不能动弹。列城方向出动了由4辆牵引车和多达20辆卡车组成的修理部队,正在靠近,似乎可以等他们到了,一起歼灭。

  贺凡看了看表,正好凌晨4点钟,差不多这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他拿起通话器,连接到总部。

  “动幺,这里是动拐。五分钟内可以全歼敌人。”

  “很好动拐。对列城的攻势马上要展开,30分钟后,会有电磁破坏武器使用,你部务必封闭战车。”

  “动拐明白。”

  显然,待会儿会有几颗电磁脉冲弹打过来,以瘫痪列城的雷达和机场设施,同时破坏列城对其步兵战车的指挥。

  投入电磁脉冲武器,是上级希望完整接收高原上每一座印度机场的一种新的策略,每夺这座机场,梅内亚姆的底盘被进一步向西压缩,高原上的中国军队,将有机会在形成新战线的同时,找到一条南下的通道。

  坦克在理论上可以屏蔽电磁脉冲,不过必须将各个舱门关紧,断开鞭状天线与内部电台的连接。当然实际上除了第3连,贺凡主力距离列城已经足够远了,他对上级每次都要投入这种新式样的雕虫小技,不是很理解,因为这种东西具有无差别杀伤的特点,对前线进攻部队,也是一种威胁。

  他接下来仔细地为每一辆战车分配目标,由于敌人以一字长蛇阵的队形前进,目标分配变得十分容易。随后,半埋在雪里的坦克使用气液悬挂,偷偷抬起底盘补足俯角,敌人完全在射界内。

  贺凡知道这样的距离足够击穿目标,不过他还得再等待敌人自行将薄弱的侧面露出来。所有的坦克都在暗中跟踪目标,105毫米火炮发射的穿甲弹,可以在1公里内的可以很好地保证精度和穿甲能力,所以没有车组选用低速度的炮射导弹。

  尹哲熙喝掉了半壶酒,突然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但是转动周视仪,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威胁。

  根据数字地图显示,前面的敌人应该无路可跑,他们被自己堵在了三面环山的峡谷里,每一面的山坡斜度都超过40°简直是插翅难飞,如果不是山谷地形迫使他单列纵队前进,他早就将坦克展开,做好着一口吞掉对手的准备。

  后方的一辆坦克突然报告,正在修理中,却遭到了敌人坦克的袭击,随后修理连发来了一摸一样的报告。

  回转解救显然来不及了,他下令继续向前,将敌人逼进死地。

  一阵密集的炮火,将韩国中校的复仇梦击碎,他的坦克群在大约5秒钟内,被比自己轻20吨的对手摧毁大半。甚至于,他在遭到袭击后,他仍然没有找到是谁在向他射击。他大声地呼叫他的2个连长,但是没有任何的回应。这期间,中国坦克完成了自动装填。没有遭到任何的反击。贺凡下令各自选择目标开火。跑长门对准那些没有被击中的,或者炮塔仍然在转动的坦克发起了第二轮攻击。

  620无路可退得克什米尔

  尹哲熙从莫名的暴怒中冷静下来,他在没有知会车组其他人的情况下,仓皇推开舱盖,跳出坦克。在跑出约20米,差不多隐入暴雪的当口,那辆指挥坦克被击中并立即爆炸。

  中校刚才终于领悟到一件事,这种坦克在山地根本没有什么优势。他只是一直在欺骗印度人和自己罢了。

  没有中国坦克向落单的逃兵开火,不过在这样的气候下,就算有个把跑掉,注定跑不了多远。

  天空中2枚巡航导弹一前一后飞向列城上空,这次的电磁攻击与上一次几乎一摸一样,只是两枚导弹相隔的距离更长些,以免干扰到自己的起爆时间。

  这次电磁脉冲攻击的目的,是为了破坏通讯指挥系统,阻断列城与前方部队,后方炮兵以及斯利那加指挥部的通讯,完全将列城孤立起来。

  脉冲炸弹在机场附近爆炸的同时,2架印度空军北极星直升机正冒着暴雪,踉踉跄跄准备在机场降落,突如其来的电磁攻击,使得地面照明与直升机发动机同时失灵,直升机直接掉落到漆黑的跑道上,变成了一团火焰,几十名授命增援列城的,印度最精锐的第50伞兵旅的士兵,就这么白白损失掉了。

  坐镇斯利那加的奥林德将军立即就察觉到通讯出问题了,他正准备利用这场大雪抵消掉敌人空军和无人机优势的机会,将战线向东推,夺取几处重要的制高点,没想到自己一动手,就遭到了对手数倍与自己的火力还击。

  现在他急于收集前面的情报,号进行调整,不想通讯又消失了。当然,他并不太着急,敌人用这样不磊落的阴招给他停电,已经不是第一次,所以他早有准备,他对列城的守备毫不担心。列城有全印度最完善的碉堡群,还有3500名士兵和近百门大炮。这座堡垒曾经是帕斯阿德向全军推广的工事样板,不但固若金汤,还有一条。5公里长的高原跑道可以依仗。他只是有一些担心进攻部队,尤其是他新近结交的韩国老弟的安危。

  按照尹哲熙的设想,他这会儿应该已经扫平敌人潜伏在列城附近的山地坦克,正在向东部发展胜利了,可惜敌人破坏了通讯,奥林德无法事实掌握胜局。他想明天天气好转的话,就派几架无人机恢复通讯。必须要尽快将胜利的消息报告给梅内亚姆上将,也好让他稍微安心。

  按照梅内亚姆的保守设想,韩国K1坦克原本应该作为移动炮台增强列城防御。但是3天前,尹哲熙在干掉一瓶白兰地后,透露出了对防御计划的不屑。他认为,与中国军队作战最忌讳的就是退让,那样敌人会得寸进尺,所以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消灭盘踞在列城东北的中共坦克。这一通醉话,倒是颇挠在中将的痒处。他也觉得,在装备占优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是唯一睿智的选择。

  他一直将这个能干的韩国人看做翻盘的关键,尽管36辆K1A1在从斯利那加,行进到达列城的过程中,先后有多达9辆抛锚,但是韩国中校仍然相信自己的优势明显。他认为,只要有一个连出现在前线,就足够向敌人一个旅发起进攻。这种好战的热忱感染了奥林德,这个人实在太对脾气了,最终奥林德说服了梅内亚姆在锡亚尔科特反击发起的同时,调拨资源供自己同时在列城展开反击。可惜梅内亚姆更看重南面的进攻,没有拨给他足够的弹药

  与此同时,梅内亚姆上将亲自指挥的锡亚尔科特攻势也不顺利,中国军队利用武装直升机,在他的防空雷达看不见的高度出击,大量地摧毁地面装备,另外巴基斯坦从西北部落区招募来的“****”,在近距离作战上表现出了强悍的作风。他的进攻锋芒距离敌人公路网不足5公里了,却无法继续前进,而他的的预备无法在夜间急行军赶到前方,胶着的战事眼看又要再拖一天了。

  昨天这一整天的进攻,上将已经下了血本,创纪录地损失了30架战斗机超过200辆坦克和装甲车,截止中午时,损失的人员就超过了3000人,而下午的数字,参谋部一直没有统计出来。虽然空军和远程炮兵摧毁了敌人的一部分公路,但是公路毕竟不是铁路,光靠火力是无法彻底阻断的,美军的卫星侦察也证实了敌人的运输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巴工兵利用沙石填埋修复公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想到,到了白天,敌人的空军出动率将会大大增加,上将难免心头一紧,看来必须趁着夜幕小心部署自己的防空网,好在他对防空颇有心得,还知道一些敌人的弱点,所以尽量将防控网的关健节点分散并留有备份,同时将防空导弹指挥车,部署到中国空军投鼠忌器的位置上。锡亚尔科特的防空以山毛榉导弹为核心,所以必须发挥这种导弹独立作战能力强的特点。另外,他还有20辆法制勒克莱尔坦克,这是从斯潘加那里夺来的战利品,他打算天亮后投入到进攻作战中。

  随着天色放亮,中国空军的空袭,越来越向北延伸,但是始终无法突破锡亚尔科特城区由山毛榉导弹为核心支撑起防空圈。尽管大量的歼轰7与歼16战斗机投入了战斗,但是只能投入了少数几种防区外武器(精确制导的远程反辐射以及电视制导导弹)对该城进行打击,在敌人空军放弃升空的当口,这样放不开手脚,确实有些窝囊。

  问题的症结在于,林淮生在使用远程火力方面颇受拘束,上级给了他极大的压力,要求他不能将这座城市“严重破坏”,对于“严重破坏”的尺度,却又没有解释。

  上级的担心当然有道理,如果巴基斯坦部队看到自己城市被己方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但是梅内亚姆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这座城市的建筑和人口成为了他挟持对手空中优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以往一样,他将防空阵地和指挥部,分散部署在了靠近市中心和清真寺的地区,同时禁止人民逃离城市。

  空军被迫严格限制例如卫星制导的滑翔炸弹,这样不够“精确”的武器,而在攻打提斯普尔的战役时,完全没有此类限制。即使是电视制导武器的使用,也增加了限制。

  与在阿萨姆战役的最后阶段一样,印度电子战部队,开始大量使用主动干扰,和地面辐射源。这些手段可以破坏电视制导导弹这类人在回路中的导弹的数据链,也可以干扰反辐射导弹跟踪目标,这些假辐射源往往被安置在居民区附近,目的就是诱使反辐射导弹击中这些地区。而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侦察机探测到的敌人警戒雷达分散在几个区域内,互为备份,间隔开机,在防御外围,又有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道尔M1系统提供保护,从而构成完整的,却又不容易找到核心的体系。

  凡此种种的麻烦,使得林淮生下达给空军的,“最后解决”的时间,被一拖再拖。而城内的萨姆11导弹发射车,仍然可以覆盖到前线印度进攻部队头上,暂时只能通过低空飞行直升机来压制敌人坦克,无法对纵地带实施空中遮断打击,这使得梅内亚姆的进攻仍然可以持续下去。

  林淮生的指挥部仍然停留在边境,没有进入印度领土,他就等着身后的这个钉子拔掉,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新德里。如果梅内亚姆把他逼急了,他可以选择远程火箭将锡亚尔科特打烂,但是现在还不是下这样决心的时候。

  林淮生低头思虑着眼下的局面,抬起头时,很从刚刚更新的地图上找到了距离锡亚尔科特最近的地面单位,那是经过一夜山地行军,穿越陡峭山地,偷偷靠近锡亚尔科特的亚希尼的坦克营。亚希尼果然还是可以信赖的,他发现自己也许还有一张好牌可以打。

  锡亚尔科特东部区域的平均高程高出城镇几十米,如果亚希尼能够赶到指定区域,找到一片射界良好的区域,应该有机会居高临下,发现部署在城内的防空阵地,如果能在坦克火力的极限距离上,敲掉几个节点,将敌人防空网瘫痪一小会儿,那么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空军就有机会钻进去,将梅内亚姆的防控网撕碎到无法恢复区域防空能力的程度,即使还能保持一些独立作战能力,也不足为虑。

  在空地一体作战成为潮流的时代,由空军来支援陆军,显得再自然不过,反过来支援的情况是很罕见的,不过林对陆军的使用并不保守,并且万能的亚希尼,也总是能让他想一些歪点子。当然这意味着,他要放弃让亚希尼切断敌人铁路运输的原计划。他和梅内亚姆都在打同样的算盘,用一支奇兵切断敌人后路。

  亚希尼的2个连18辆战车,一溜停在山谷里,等待最后的命令,他们一夜翻山越岭,走了一条敌人没有设防的山沟,这条路的长度不足5公里,但是沿途抛锚了4辆96式,不过这样的代价在他预料之内。另外,他的第3连走了另一条路,目前还没有赶到回合地点,并且踪迹全无通讯断绝。亚希尼对这些T84连及时赶到不抱希望,该连在野外迷路不是第一次,而且该连连长向来不怎么听指挥。

  新的命令通过无人机中继方式下达,要求他修改原定计划,直接从侧面攻打锡亚尔科特,任务目标是冲破,敌人侧翼防御,消灭敌人中程防空阵地上的关键节点,给空军提供几分钟的混乱期。

  新的命令附带了优先打击目标的次序,以防依次为,萨姆11警戒雷达、指挥车、导弹发射车、道尔M1系统,凯撒火炮系统,35毫米自行高射炮……

  为什么会在一系列目标中混进一个车载榴弹炮?中国人的思路确实让亚希尼有些吃惊,也许上级有一些不想告诉他的情报背景,不过他在这一带从未见过这种火炮。梅内亚姆总是将重武器藏得好好的。

  亚希尼研究了附近地型地貌与城镇的方位,99式坦克并非专门的山地坦克,但是这种坦克的单位功率高达28马力/吨,这使得它可以在较陡的斜坡,或者其他比较邪门的地形上行进,还经常能把其他坦克和步兵战车甩掉。随后他发现,指定的地区距离城镇较远的距离,使得俯角问题得以化解。

  亚希尼随即制定了计划,将6辆单位功率不足的96式坦克派遣到次要方向进行警戒,自己率领主力则直接翻越一道坡度不足40的山坳,向着数万敌人盘踞的重镇扑过去。

  他的坦克营展开行动后,中国战机以及2架加油机纷纷起飞,在空中待命。飞行员们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们需要一队蠢笨的坦克来给他们开路。

  亚希尼的坦克在破碎地形上疾驰,他很担心遭遇敌人巡逻队会耽误时间。即使装备古斯塔夫火箭筒的步兵在这样的地形上,也将对坦克构成极大威胁,但是发现了不少敌人留下的车轮印记,却始终没有碰上一个印度兵,敌军似乎在几个钟头前,把东部的防御部队撤走了。当然从地图上看,他们确实有理由相信,这一带山区是偷袭部队很难跨越的。

  越过最后一个山坳后,锡亚尔科特已经尽收眼底。山脚下有一些伪装过的印度卡车正拖着火炮在小心翼翼地行驶,他们似乎更担心中国空军,而没有发现上面的坦克。

  亚希你用激光测距仪对着城镇中心的烟囱进行了测距,直线距离5.9公里,这是一个火控可以起作用,但是炮弹很难够到的距离。他发现山下的敌人运兵线路并不构成对自己的威胁,并且没有察觉后,没有贸然发起攻击,而是先进行观察。

  这是一座典型的边境地区交通枢纽,铁路复线穿城而过,城镇北方有一些巨大的仓储设施和吊车,路边布满了铁丝网和路障。一列火车停在城北支线上,后面装满了卡车和火炮,看来刚从查谟过来,等着卸车。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tyvxw.cc/ty19472/326257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