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燕京城中岁月长(十二)
“思补堂”之内,张廷玉向胤禛解释着这几日康熙在通州视察漕运的原因。
“四爷当知,本朝如此之重视与依赖漕运,原因有四:第一,是军事行动的需要。自从万岁爷收复台湾之后,我朝大部分的作战部队便是集中于北方,尤其是西北,其庞大的军需粮饷从何而出?仅仅依靠粮食几乎无法自足的北方当然不成,必须仰赖于富庶的江南,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据户部的统计,万岁亲征噶尔丹时军情最为紧急之时,最多一年从江南调集了五百九十万石的粮草,远远的超过平常年均四百万石的数额。而今西北罗卜藏丹津蠢蠢欲动,不知何时西北又将狼烟再起,这使得漕运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出来;第二:北方尤其是京师的整个官僚体系的俸禄包括大内的花销的需要,我大清中央统治机构的九成官员在京师,这些人每年的俸禄开销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另外,还有大内每年要消耗的绸缎布匹茶叶瓷器,宗室成员每年的俸禄,这些都是要依靠运河从江南调集而来的;第三:就算没有庞大的军需与俸禄的调派,如今已经形成的南粮北调的现实需求也要求我朝必须保证发展漕运。从东汉末年以来,全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至两宋时这种转移已经基本完成,现在的情况是北方田地贫瘠,收成微薄,时常是入不敷出,而南方则是大大的发展,成为全国财赋的最重要来源。尤其是富饶的江南地区,税赋几乎占据了全国的六成,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来支援北方,而这些要北调的粮米,又只能是通过漕运来运到京师;第四,从经济核算和保证安全的角度来说,也只有漕运最为合适。陆运自不必说,从扬州出发一辆粮车,走到山东地界那辆车上的粮食就要吃完了,而海运,虽然元明都曾经做过尝试,但是海运风险极大,遇有海潮,风浪,触礁等事故,便是常常连人带船一起葬身鱼腹,所以以目前的条件,只能是靠漕运最为合适。所以,”张廷玉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康熙,继续说道:“万岁才会将漕运,河工,吏治六个字写在太和殿中,以时时自励要以这三者为天下第一要务。”
张廷玉说完之后,康熙睁开眼睛,叹了一口气道:“漕运为国家的根本命脉,三月不至则君相忧,六月不至则都人啼,一岁不至则国有不可言者啊!”
胤禛看着康熙这些年来日益苍老的面容,说道:“虽然是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在这上面,但是这些年来漕运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北方驻军,京师官僚俸禄,宗室耗费,都是得到了正常的保证,这些年来,每年少则四百万石,多则五百多万石,从来没有耽搁过。如今每年黄河淮河以南,每年以四百万石供京师,而黄河淮河以北,以八百万石供边境,已成定例,所谓打仗,打的就是粮饷后勤,我朝每年有这四百万石的粮食做后盾,安危之势易明,内外之形易判,即便是偶有宵小之徒妄图在边境作乱,终究不过是疥癣之痒,虽然可恨,但是却绝不至于致命;其次,运河南北纵贯长达三千多里,流经浙江,江苏,山东,直隶四省,每年都有不下万余只漕船和商船往来其上,不仅朝廷的军需粮饷,官员俸禄,宗室消耗转运到了北方,南方的丝绸布匹瓷器茶叶也是借由运河北上,而南下的船只也会带着北方的皮货棉花等土特产到南方,如此,运河便成为沟通南北经济命脉,更是联系我大清南北万民的最重要通道,运河两岸之德州,临清,东昌,济宁,淮宁,扬州等诸多城市也借由此兴起,有力的推动了我大清经济的发展。凡此种种,皆是运河带来的好处。也是皇阿玛这些年来宵衣旰食换来的结果。”
康熙听完胤禛说道运河的好处时不无感慨地对他道:“你能有这样的见识已经是在你众位兄弟之上,但是有一点你还是没有提到,这就是运河大大的推动了南北人民的融合与统一。老四啊,你也是熟读诗书的:秦始皇扫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才有汉兴,国家一统百姓乐业,百废俱兴,有了张衡仪、蔡伦纸、相如赋。至魏晋八王之乱,天下便不可收拾。唐一统天下,更呈勃勃生机。五代乱,百姓又复流离失所,百业调敝,人民涂炭……纵观史册,想要国强民富,非一统不可!朕八岁登极,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决议撤藩,冒险犯难,力排众议,内内外外无一日安乐,为的是什么呢?——朕难道不想安逸?还不是一心想把统一大业建起来!你是朕的骨肉至亲,在诸位兄弟之中不但年龄较长,才能见识也是一流的,你的心要与朕想在一起,造成如同贞观之治的康熙之治。天下百姓,后世青史,不会忘了我们父子的!你要好自为之呀!”
康熙的脸色有点红润,他一点做作没有,娓娓而语,说得动情。胤禛先还怔怔地听,至此不由自主跪下,顿首叩头:“皇阿玛教训的极是,儿臣等将凛遵圣谕,至死不忘。”
这时苏培盛走进来道:“万岁爷,如今已经到了午时三刻,晴川姑娘已经将午饭准备好了。她请问万岁爷何时可以摆饭?”
“哦,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廷玉女儿的手艺究竟如何?”
进了思补堂,康熙居中坐着,胤禛张廷玉侧坐在一旁。晴川先给康熙请了安,然后笑说道:“想着近几日天气炎热,皇上又议事了这么久,奴婢先是准备了些冰镇的酸梅汤,不知道皇上可愿尝尝奴婢的手艺?”康熙笑道:“在这样的时候敢做酸梅汤的你还是第一个,且先端上来看看吧!好了有赏,不好了可是要罚的。”
在一旁伺候的李德全看皇上兴致很好,赶忙走近两步,接过晴川手中的一套碟碗轻轻放在桌上。
康熙打开茶碗,金黄色的汤汁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嗯,闻一下就知道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康熙又轻轻的喝了一口,“喝起来酸甜香凉,沁人心脾,滋味无穷。我尝着与朕南巡时在金陵喝的酸梅汤味道近似。只是忘记了哪家店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康熙转头问李德全。
“万岁爷,奴才哪里有那么好的记性。不过奴才看着晴川姑娘既然是在金陵长大,又是做出了味道相同的酸梅汤,那是一定知道的吧。”
听完李德全所说,胤禛的眼皮微不可觉的动了一下,看来这个李德全是有意让晴川表现一下。
康熙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晴川。
晴川笑一笑回道:“回禀万岁爷,想来您所说的金陵的酸梅汤,应该是奇芳阁的打冰盏儿吧。”
康熙听完之后更是仔细的打量着晴川,说道:“朕只是记得那个果品店的名字叫做奇芳阁。原来这种酸梅汤叫做打冰盏儿。”康熙又看了看自己茶碗中清亮的汤汁,“倒是一个恰如其名的好名字。晴川你还有什么花样,一下子都亮出来吧。你阿玛说你拙于厨艺,我怎么看着也不像是。”
晴川闻言缩了缩脖子,用眼睛偷觑了自己的阿玛一眼。
“看我干什么?没有看到万岁爷和四阿哥都已经饿了么?还不赶快摆饭,搞这么多花样做甚!”
(https://www.tyvxw.cc/ty169232/348711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