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后宫甄嬛传番外 > 玉娆和小九的番外1

玉娆和小九的番外1


  

  很爱很爱你——

  甄玉娆入宫那年,不过十七八。

  十七八是个含糊的年龄,不过是为着她月份小,十月初八的生日,虚岁十八,实则十七。女孩子家哪有不爱娇俏的,生怕自己老了,偏偏喜欢小一岁的。

  十七岁,正是芳华如秾的年纪,仿佛春日上林苑枝头开得如醉如雾的樱花,却已经晓得害怕老了。

  十七岁,她托腮坐在永宝堂雕“和合六春”的朱栏长窗下,望着一轮明月清光濯濯如环,忽然想起月下长姐那如玉容颜。

  芳华正当盛年,姐姐已经二十五岁,早已是三子之母,却还是容色倾城,凌绝后宫。

  十七岁,长姐已是入宫两年的莞贵嫔,宠冠后宫也好,失子失宠也好,长姐早已在后宫如烟的淼茫中沉浮了两轮,脱去一身筋骨皮,焕然若重生。

  彼时玉娆还年幼,不晓得这重生是什么意思,只偶尔闻得长姐在冰寒雪地中蝶舞获幸,再度站在荣宠之巅,直逼盛宠多年家世显赫性格跋扈容色美艳的华妃。

  盛名之下,她倒没见过华妃,那么多的形容词,不过是辗转从母亲或是旁的女眷口中听来的,有几分炫耀,有几分担忧,更多的是几分欣慰。

  甄家的女儿一朝得志,成为众多女眷口中艳羡的对象,如何不叫人羡慕。

  她静静的站在廊下,看着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们蹦蹦跳跳,招呼她一同跳皮筋去。她兴高采烈地加入,娘给她梳的多宝辫子随着一蹦一跳淅沥索罗地响,珠玉玲珑和女孩子们的拍手欢呼中,她极投入,心底却隐隐翻着一个念头,原来一个女人的幸福,是要凭一个男人的爱才能获得。

  她摇了摇头,看见水月游廊下微含笑意的母亲,偶然听见表姑母一句不无得意地奉承,“表嫂子长相这般美,和当年纯元皇后如此神似,生下的女儿自然是花容月貌,聪慧伶俐,如何会不得皇上的宠爱呢?”表姑母一扬手中的松花洒金绢子,如粲然撒开的一朵烟花,极鲜艳的,霍地开放了。

  母亲却依旧淡淡地,含着那种淡淡地波澜不惊的笑意,明眸宛然,“说笑了,我这把年纪的人了,如何能与先皇后相较,实在是僭越了。”

  淡淡一句话,聒噪如表姑母也不觉噤了声,当今皇帝爱重先后,人尽皆知,如何担得起这僭越之罪。如此,更多也许会为姐姐招来祸患的话,也被堵住了。

  最后,表姑母讪讪笑道:“表嫂今日这衣衫真美,衬得容色愈加好看了,难怪表哥这么喜欢嫂子,多年来都不肯纳妾。最后即便纳了如花似玉的年轻小妾,也不过是做个摆设罢了,看都不肯多看一眼。”

  母亲莞尔一笑,也不肯多言。目光缱绻处,却见是父亲来了,父亲伸手扶住母亲的手,极自然的,道:“虽是春日里了,不见日头的地方风还是大,仔细扑着了回去又头疼。”

  母亲的笑意极暖,映着檐下一树开得蓬天盈地的粉色桃花,愈加明丽融融胜于春光,温婉道:“好。夫君自己也仔细着身子,等下别多饮酒。”

  她是佩服的,敬佩母亲的聪慧与淡然,比之她珍重容颜,更胜百倍。

  她想一想,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抑或,母亲这般举案齐眉,姐姐如凤凰涅槃一般地浴火重生再度获宠,是否就算是拥有最完满的春天。

  她不晓得,只是偶然随母亲入宫探望姐姐时,看见姐姐年轻娇美的容颜上,已经覆上一层薄薄的忧伤与深沉。只是那忧伤与深沉那样薄,淡得几乎透明,如一层蝉翼覆上面颊,除了她与母亲以外几乎不能察觉。

  棠梨宫里的海棠开得那样红,如姐姐的盛宠映出满天红霞,映照着紫奥城万千宫宇,重门叠户。

  那光影照不见的黑暗处,是否就是不能得宠的满腹哀怨的失落女子,比对着姐姐三千宠爱在一身,兀自黯然失色。

  她置身于华美的宫宇之中,“椒房”温暖的浓香熏人欲醉,仿若神仙洞府一般。她望着一袭紫色华服,玉颜云鬓金步摇的姐姐,赫然想起十五岁入宫前的姐姐,无忧无虑的天真笑意。

  那时她还小,隐约记得太医院最年轻的院士温实初总爱往甄府走动,那是个极温厚的男子,像他随身带的药匣里最常见的一味中药——厚朴,温和,敦厚,踏实得叫人心生无趣。

  那个时候,总以为姐姐是要嫁给温实初的,哪怕温实初一眼看去便不甚配得上姐姐,他太在乎姐姐,以致唯唯诺诺,可是他对姐姐的痴情,谁看不出来,连最淳厚温柔的二姐也会笑语,“真是个痴情呆子!”

  可惜姐姐那样性子的人,怎会喜欢这样的男子。

  犹记得姐姐在闺中的豪言壮语,——我甄嬛,必要嫁与这世间最好的男子。

  时光如飞鸿的羽毛一扬,轻飘飘便过去了,可是姐姐,再无那种纯稚心境。

  盛装之下的姐姐更添几分华贵雍容,远望之下,美艳得竟不似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女子。她半倚在贵妃榻上,手边一盏新贡的“雪顶含翠”袅袅泛起茶香,倾人欲醉。传闻此茶极为难得,因长在山顶新雪中,又要得每日三个时辰的光照,保得住阳光保不住雪化,一向极难生长,采摘更是不易,所以向来能做贡品的每年也不过二三十斤,除去供奉帝后的,嫔妃一见都难得,而姐姐宫中竟可随意泡来任它凉在那里。姐姐脚上着的新鞋,乃是极名贵的蜀锦制成,华美无匹,更让她咋舌的是,竟以整块无瑕之玉做底,另缀珠宝无数,华光灿烂。而那些姐姐用来缀鞋的珠宝,连身为侍婢的浣碧的梳妆匣里都有满满一盒子,可见盛宠之下的棠梨宫如何风光得意?

  可是姐姐,风光之后,仍是难掩郁郁。她斜倚着,如一卷被风拂倦了的带露杨枝,笑容倦怠,“外人看着我这样风光无限,——可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母亲忙去握姐姐的嘴,——其实四下里并无外人,唯有金架子上一只白羽鹦哥兀自含情聆听,偶尔扑棱一下翅膀,脚上的金链子便有细碎泠泠的响声。

  母亲还是那样淡然的笑容,伸手指一指架上鹦鹉,“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姐姐略为解颐,不觉笑道:“娘亲这样谨慎……”

  母亲按一按姐姐的手,“哪怕是寻常夫妻间也少不得谨慎二字来保全恩爱,何况是帝王家,你与皇上还有君臣之份。”

  姐姐略一思忖,已然明白,不觉颔首。

  窗外花荫曳地,无数灿烂明艳堆积的花枝间,一袭碧色身影垂首侍立在外,似一泓碧潭静水,默然无声。隔着茜纱窗重重叠叠的流光,依然看得清浣碧衣衫的料子是上用的宫锦,等闲连寻常的常在、贵人都穿不上,更不论她鬓间压发的翠玉缠枝明珠花钿,更显得她娇俏可人。

  母亲凝望一晌,默然摇头,“我知你心疼浣碧,但你身边的侍女如此装束,实在也逾制了,恐怕遭人侧目非议。”

  姐姐沉静片刻,终究笑道:“浣碧与流朱和我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

  母亲爱怜地抚一抚姐姐被冰凉珠翠相叠的鬓角,温和道:“情同姐妹,毕竟也不是亲姐妹。”她一指立在案前好奇翻阅书籍的玉娆,笑意愈盛,“这才是你亲妹妹。”

  玉娆犹自仰起头灿烂一笑,姐姐便满目爱怜,笑靥如花,不觉叹息道:“宫门一入深似海,我也罢了,给玉娆指个好人家吧,平平安安便好。”

  母亲笑道:“阿娆性子最像你,恐怕难呢。”

  笑语片刻,母亲便要回去,姐姐略略有些急,“娘亲不多陪陪我?”

  母亲爱怜地拢一拢姐姐的脖子,为她整好衣衫,“来得久了宫中不便,也免得人说你恃宠而骄,老让娘家人进宫来。”母亲略略思忖,叹道:“我儿,别怪为娘狠心,你小月时也不常来探你。娘劝不得你振作,——万事,唯有靠你自己。”

  母亲虽为亲眷,姐姐又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妃子,可是母亲并不愿意常常入宫陪伴姐姐,多半也是打发了哥哥去。父亲是赞同母亲这样的谨慎的,有时父亲亲自上大门前接了母亲回家,总要低低叹一句,“外戚——”便又欲言又止。

  母亲深以为然,颔首道:“夫君安心,我晓得的。”

  父亲略略安心,一扬首,身边打扮得娇美温雅的姨娘便恭恭敬敬接上手来,扶着母亲的手进去,等闲连头也不敢轻易抬。

  家里规矩大,女眷行走时轻易不得有动静,连裙角曳地的声音也微不可闻。这一日风大,姨娘鬓边簪着的一朵翡翠珠花便有轻微的玲珑声。父亲微一回首,目光并不被姨娘娇花样的容颜所吸引,只是在怔忡间为她鬓发上那一抹翠色所吸引。

  惘然地,父亲便长长地叹息了一句,母亲微有黯然神伤之色,旋即便笑道:“今日在宫中看到流朱和浣碧,出落得越发好了,可见嬛儿是真疼她们两个。我想着,凭这两个孩子的样子,流朱是定能指个御前侍卫的。浣碧更出色些,不能委屈了她。若能指上个皇上跟前的侍臣,或是指了一个外放的官员,即便年轻些,只要人好,那都是极好的。”

  父亲微微一笑,只说:“厨房里炖了一日的老鸭火方,多加了你喜欢的笋丝,这会儿恐怕已经好了。”说罢,再不顾姨娘。

  她心中一动,望一眼姨娘,原来容颜再美,不喜欢的,偏偏还是不喜欢。

  而父亲与母亲,仿佛是相敬如宾的,可是每每谈到浣碧,那如宾客般的客气便显出来了,仿佛他们俩各自是要掩饰着什么,不肯说破一般。


  (https://www.tyvxw.cc/ty151638/589408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