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立藩
WwW、Qb⑸.C0M\ 荫昌回到京师述职正好是在奉票风波最热闹的这些天,刚上任不久的直隶总督杨士襄已经被撤职,赵尔巽也被撤离户部,整个京师里就是无比的热闹,看热闹的人很多,这种热闹却让荫昌发自真心的感到悲凉和伤痛)
在家里等了几天后,他终于等到了慈禧太后的召见,这天一大早就坐了轿子去紫禁城里觐见太后
时隔两年才有机会回到京师,再去见太后,坐在轿子里的荫昌有着说不出的感叹和唏嘘,如今的他已经是坐稳了奉天巡抚的位置,他自己觉得这两年干的不差,东三省政里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在京师的这几天,他每天见到别人,别人都会赞第143章立藩他在奉天折腾的政很是不错,在朝廷上下都颇有口碑,说他是真正会折腾政的人
荫昌听来听去都觉得每个人都说的是泛泛之词,其实没有一个官员和满人权贵真的知道东三省政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东三省政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荫昌则对此甚为了解,他刚到任上之时,奉天省一年的税收不过四百余万两银子,和朝廷每年一亿两白银的税收相比,简直是不值得一提,在各省之中也绝对排在倒数的行列,连陕西省都不如,而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比之奉天省是倒数的垫底
短短两年时间,即便大半的办工厂的税收还有一大半是减免的,东三省还裁减了各种苛捐杂税和丁税即便是这样,奉天省在丁未年的税收也增加到了1578万银圆的规模,东三省的总税收不含矿产业税种则增到了2703万银圆,因为三省都有大规模的官垦局、军垦局、林垦局,从直隶、山东招揽民丁种植收租,收益颇丰,东北银行等官办事业盈利也丰厚使得东三省的财政第143章立藩总收入增加到了4740万银圆的规模
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啊
东三省还通过强买强卖的方式从外资银行那里卖了总额约五千万银圆的长期公债,用于兴办三省水利,增开林牧良田修通道路,设立公塾学
当荫昌回到京师再次面对旧日熟悉的官员们,想到东三省的那些官员想到宋彪,他就真的不觉得关内和京师之中还有谁比得上宋彪的能耐
差距甚远
差距甚远啊
只是此时的荫昌已经不敢再担保宋彪绝无造反之意了,这两年间,他不止一次的从各种途径听说了光复会在东三省迅扩张的事,虽然手中绝无证据,可他还是有充足的把握猜想宋彪才是光复会背后的那个人
没有宋彪的支持,光复会在东三省不可能如此快猛的发展,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发展,何况军内部的华会也绝非善类
荫昌其实很清楚,他只是故意装作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才能熬过去,他要是真的摆出自己已经知道的架势,那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光复会,二是身为巡抚严查反贼乱党,两者恰恰都是他不愿意干,也不能干的事
坐在轿子里,荫昌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悲凉
身为一省之巡抚,政绩如此之佳,加上满人的身份和资历他要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封疆一地的总督,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可他哪里能高兴呢?
荫昌心里感叹着,痛苦着,人已经到了紫禁城外,下了轿子,他就继续跟着太监二总管亦步亦趋的前往宁寿宫
比起上次觐见,此一次的宁寿宫显得有些冷清和落寞,在这帝国落寞之时,即便是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中也显得异常寂寥,在这里伺候太后的大多都是一些老宫女,有一些已经在太后身边干了几十年之久,历经荣辱和各样的风波
太监之中也少有几个人,来来去去的这十年里都是老人)
太后并不在宁寿宫,荫昌只能先上前,一个人寂寥的跪在大厅里,在那猩红色的红地毯上,他所能感觉到的是一种惶惶不安的恐慌
二总管崔玉贵也似乎比以前苍老很多,脸上甚至有了老人斑,眼眸发白,仿佛是要瞎了一般样子,他陪同在荫昌的旁边等着太后的到来
见荫昌额头滑落冷汗,崔玉贵就好心的带着一丝哀叹的宽慰道:“大人不用忧虑,太后一岁一老,这些个月里常有痢疾,年纪大了,或许总是难免的,这光景大体都还在后堂里,或许等一会儿才能来,您要嫌累,不妨先在门外继续站着”
荫昌听了这话,心里宽松了一些,可能提前进殿里跪着迎着太后也不是一般的奴才能有的隆恩,他怎敢起身,何况太后说来还是就来了
他就继续跪着,低着头,等着慈禧太后
这一等又是将近一刻钟的时间,慈禧太后才在两名老宫女的搀扶下走进宁寿宫,很多人以为皇宫里都是年轻貌美的少女等待着皇帝的宠幸,真相却是残酷的只有一群年华老去的老宫女,即使是年轻的宫女也实在谈不上何种姿色可言
特别是在慈禧掌控着皇宫的一切之时,连皇帝几乎都没有
这里只有一个比一个老的宫女和太监,一如这个帝国般的腐朽和苍老
陈腐犹如斑斑锈迹,正如这个落魄潦倒而虚弱不堪一击的帝国,即便这个帝国曾经强大过,正如此时一同走向衰弱和死亡的奥斯曼帝国一般
慈禧太后脸色苍白而全身乏力,身子骨里透着冷冷的寒意和再也无法掩饰的衰老,她在过去的半年里不仅有长期的慢性腹泻,而且经常失眠,一整夜的难以入睡
每当她一合眼她就会想起被自己下令杀死的珍妃
和所有的性格狭隘而缺乏仁慈的养母一样,她将皇帝对她的那些叛逆都视作儿媳的错,于是,她杀死了这个从一开始就让她讨厌和恨透的年轻女人
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她回想起过去才知道年老的人也会一次次犯下曾经犯过的错,当她杀死那个年轻的女人之时,她和皇帝就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现在她只能一个人面对着眼前的困难和痛苦
她曾经为这个帝国带来的同治中兴,平定了粤匪和捻匪,还收复了疆至少她觉得都是自己为这个帝国而做的,可她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平定东北
半个月之前,她还一时心急的想过以秉办东三省政政绩颇佳又签署了《韩清通商续增条约》这样的功绩将宋彪提为军机大臣,招入京师,日后再给載沣留下空间和时间去对付宋彪
诏令已经拟定好了,但她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这个极可能彻底毁掉整个帝国的冒险决定
宋彪不是曾国藩,也不是李鸿章,不是袁世凯和张之洞,别人不会这么傻的入京任由他们宰割
坐在龙椅上,慈禧静静的看着荫昌,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寄托和感伤
荫昌上前跪拜,道:“奴才奉天巡抚荫昌给太后老佛爷请安”
慈禧太后忽然有一种想要哀嚎的悲伤特别是当她听到“奉天”这个词的时候,曾几何时,大清国的根基居然都被别人占据了
其实她知道的东西还不多,不管是荫昌,还是增韫都隐瞒了太多事不敢如实禀告即便如此,想到宋彪在东三省已然拥兵十几万之时,她还是特别的痛苦
她知道,别说是在她有生之年,恐怕就是在載沣的有生之年也未必能够收复东北
慈禧终究还是回过神,凝视着荫昌感叹道:“听说你回京也有些日子了在奉天省当巡抚,总少不得要和宋总督打交道,那人脾气不太好,怕是难为你了”
荫昌答道:“回禀太后,奴才在奉天也没有受着什么气,宋总督推崇荀子,讲究荀子之道,隆礼尊贤,重法爱民,所设法大多依照洋例,但凡有法可依,一概依法置办政施行以来,总督衙门下设各厅,各府设局,唯军警两务亲自督办,其他该巡抚置办之事一律由巡抚置办,总督辖管之事则一律由各厅置办,并无越权之举自东三省政开启至今,三省财政日益增,去年三省财税总收合计3160两库平银,军饷开支720万两库平银,警务巡防开支180万两库平银,其余大多用于三省水利、学政、开垦、修路等事宜,且无增收苛捐杂税之事两年之间置办公塾一万四千余所,凡乡民百户以上之屯村都设有公塾,凡各县皆设有式小学和中学,凡各府皆设有专科学,凡年满八周岁者儿童,愈六成有书可读,三省增百姓七百余万,各地办工矿六千余家,增商贸行资本一万两白银以上者四百余家三省各地沿铁路广种大豆、甜菜,沿辽东湾和阜州等地大种棉花,各地增种玉米、高粱、小麦、水稻者六百万垧地,辽东半岛一带广收柞蚕丝,大兴、小兴和长白山一带多设林牧开垦局,各地置办牧场、林场,百姓五谷丰登,凡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各地流民至东三省,无非安置妥当,安居乐业,迄今未有民乱往年东三省多有匪寇,横行山野,各地知府同知皆不能平,如今各地土匪流寇多以清剿只以奴才所见,东三省如今比起直隶、山东等地,怕是为富庶,百姓安居思定,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对朝廷感恩戴德,皆以此乃太后之庇佑”
慈禧听着这番话颇是觉得惊讶,虽然说东三省政办的好是世人皆知,好到这样的地步实在有点乎她的想象,她忍不住的有些倒吸一口凉气,问荫昌道:“如何能有这样之事?”
荫昌小心翼翼的答道:“无他,唯督抚齐心,同舟共济,而宋总督是难得之才,凡事多能安排贤才处置,使官员能各展所长又以隆礼尊贤,重法爱民为政之纲,吏治清廉,少有贪污克扣之官”
他说的当然不是实话,因为他所报出来的东三省赋税总额中缺了煤炭业的开采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等,在东三省税收免税优待政策中,矿业这一区域是无优惠的而对朝廷上报时则故意隐瞒了这一点,这一块则全部被总督府直接调入军费中
慈禧哦了一声,心里愈发有些紧张却道:“如今全国各省都在兴办咨议局,唯独三省没有,不知何故?”
荫昌答道:“宋总督虽然未设咨议局却设了一个名为调研局的机构,多是聘请名士担任幕僚,同商大事,凡三省巡抚衙门也设有政局,邀请地方乡绅和各地贤能之士同商政事此和各省咨议局大致相同,然操控之权在于我等,故而并无各地立宪之乱”
慈禧赞同道:“你们这个法子倒是妥当,本宫也觉得咨议局之事未免儿戏东三省政办的好,你的功劳也不想,前些日子闹了场奉票风波杨士骧暂时只能撤职直隶总督不比别处,总要管着北洋军的事,本宫寻思良久,决定将你调回来当这个直隶总督你在直隶,本宫也放心些”
荫昌心里自然高兴毕竟是一步就提升到了直隶总督的宝座上,从今以后也就真算是熬出头了
他心里明白,其实朝鲜现在也无人可用,如果他不是满人,按道理也绝对轮不到他
荫昌当即谢恩,道:“多谢太后恩典奴才必当效犬马之劳”
慈禧有气无力的微微颔首,只是和荫昌说了会话的功夫,她已经耳鸣嘈杂,体虚手寒,不知道有多不舒服和难过,可她也只能继续撑着,又和荫昌问道:“至于奉天巡抚之职,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荫昌道:“东三省开垦督办大臣唐绍仪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在这个位置上,至少不会像当年赵大人那样坏了朝廷的大事,也不会走错路,办错事”
慈禧明白荫昌的意思,在奉天巡抚的位置上既要和东三省总督宋彪保持合作,不能翻脸闹事,也得防着宋彪,不能和宋彪走的太近
能有这样的人选肯定是再好不过
慈禧微微颔首,心里宽慰,道:“这人倒也不错,往年和日俄周旋,亏他有那番能耐要说起来,东三省政办的好,他倒是功劳也不小,只是细细一想,东三省如今虽是有功之地,本宫担心的也便是这里前番你刚回来,劝说同宗不要妄言杀宋总督,只说俄国的军火一火车之外又一火车的运往奉天,可真有此事?”
荫昌知道这事迟早是要被问的,当时他是和亦劻、載沣说的这事,載沣年轻气盛,非要杀宋彪以平东北之患,荫昌气恼之下就说了这句实话,吓得亦劻和載沣不轻,连夜就跑去和慈禧禀报
他谨慎的思量片刻,如实回答道:“宋总督防范朝廷极严,何况他如今也是骑虎难下,又要力防日俄各国,比如说签订《韩清同商续增条约》,驱逐千余日本浪人等事,他若是没有手中十万重兵,日本岂能轻易就范?如今他和日本、朝鲜谈延吉之事,又要将朝鲜赖居三省的难民遣返,数量达十几万之多,日本也是一忍再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怕他而已此人手握十万精兵,别说北洋军不是对手,日本陆军那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对手兵多是好事,可也是坏事,他又是不好当官,只想当将的人,东北军又是他一手锻炼出来的虎狼之师,他岂能坐视被朝廷调入京师,斩其四肢爪牙?太后,奴才斗胆说一句话,比之当年的三藩,宋总督确实并无作奸犯科之事,凡事也都依法置办,无越权专权之举,只是如今已是难解的死结,朝廷怕他造反,他怕朝廷下手除他,两边都不得安生,只能相互提防,越是提防,怕是越容易出事何况京师之中真是太多恨不得生乱子的闲杂人等,天天喊着要杀他,他在京师也有耳目,岂能不知,只能是加提防奴才以为,这个死结若是解不开,怕是迟早还会被人捅出篓子”
慈禧不说话,她知道荫昌说的是实话,可谁能不妨着对方呢?
在心里哀叹一声,慈禧问荫昌道:“那你以为该如何置办才能解开这个死结?”
荫昌道:“奴才斗胆,以为朝廷不妨就索性将他架在三藩的位置上,既然有前车之鉴,他必定会小心谨慎他若是真能世袭东三省,大致也会安心割据东北,这大约能给朝廷争取三四十年之机”
慈禧颇是不高兴的斥责道:“若是三十年,朝廷还无能力安定东北,那该如何,难道就要将祖宗的基业都让给他?”
荫昌吓了一惊,可还是劝说道:“太后,若是朝廷缓了三十年还不能平定东北,那哪里还有三十年之机……慈禧一时无语,她自己想想也知道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大清国卧薪尝胆三十年还没有实力打败宋彪的东北军,又何必还要继续折腾呢?
她知道荫昌说的很对,但她绝对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提议,可她也打算让军机处去商谈这件事,以此去试探宋彪的反应
她将希望寄托于宋彪自己主动站起来反对此事,意识满清皇室的高贵,意识到大清帝国授命于天的事实,意识到自己身为一个汉人的卑贱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而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君皇为上,万民效忠景仰,此乃天经地义之事,身为汉人而不知忠君,此为逆类,弗如畜类
她希望宋彪能明白如此浅显的一个道理,一个做为汉人都必须明白的基本道理
最新全本:、、、、、、、、、、
(https://www.tyvxw.cc/ty97957/333131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