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 过年(3)
“只是啥?”
见老道说话吞吞吐吐,朱元璋的眉毛已经立起来。
那老道还是慢吞吞,摇头晃脑的说道,“只是这孩子吧,命里犯小人!”
顿时,朱元璋眼神一凝。
“您是有见识的人!”老道继续说道,“大凡是天资聪颖,与众不同或者命数极好,生下来就什么都有的人,总会招人眼红。总有些心坏的人,想着法儿的琢磨他!”
“命犯小人?”朱元璋横着眉毛琢磨半晌。
“也不是什么大事!”老道又道,“虽然是犯小人,可也有贵人庇护往往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不过嘛!”说到这,老道又卖关子起来,“他所犯的这些小人,不是外人。看他的手相和面相,往往都是身边的人!”说着,对朱元璋笑笑,“老爷子,您在家里是不是挺偏心的?偏心可不成呀,偏心太多有人眼红愤恨!”
“而且,您这宝贝心尖子呀,父母缘薄,虽享了世间的无双富贵,却难得几分父母之爱!”
闻言,朱元璋的眉头越皱越深,呈一个川字形。
而朱雄英则是有些吃惊,这个看起来邋遢的道人,居然说得还有几分道理,几分接近。不得不说,古人的这些玩意,能传承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见状,朱标在旁边不悦道,“你这道人胡说什么?编排我们的家事?”
“是你爹上赶着让道爷看的!”老道撇嘴道,“道爷看相,可不是专挑好听的瞎说,那么着,和那些骗钱的秃驴有啥分别?”
“也就是遇上道爷,直言相告。若是你们去那庙里,那些骗钱的秃驴,什么嗔癫嫉妒恨,眼红气不忿全给你上来。编排你家事?你要不给足银钱,说你家闹鬼!”
朱标气极而笑,也伸出手,“来,你给我看看。算得准,重金酬谢。若是故意危言耸听,看我怎么治你!”
老道浑然不惧,不过目光落在朱标的手心上,顿时面有惊愕。
“今儿邪性了?”老道喃喃自语,“太邪了!”
“咋了?”朱元璋急问。
“这你儿子?”老道问了句,又道,“你们爷仨,都是滔天的富贵命,命格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好。”
朱元璋展颜一笑,“呵呵!”
“不过嘛!”老道看了朱标几眼,“你这儿子,人到中年有个坎儿。若是过去就没啥,若是过不去呀!啧啧!”
“咋?”朱元璋沉声问。
老道眯着眼睛,“怕是有性命之忧!”说着,有看着朱标的手相,继续道,“而且,你命格虽好,但福报却少。有句话正落在你身上,大丈夫难免妻不贤,自不孝顺!哎,看你手相是早年丧妻,你续弦了吧?啧啧,家宅不宁呀。”
“胡扯八扯!”朱标还没怎样,朱元璋大怒,站起身抡圆了,啪的就是一个巴掌。
噗通一声,道人跟闷葫芦一样,直接倒下,两眼翻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朱元璋是开国的马上皇帝,卯足了劲一巴掌,寻常人如何能受得了。
“父亲息怒!”朱标赶紧拦住,笑道,“和这些江湖术人生什么气?”
朱元璋怒不可遏,这道人说他如何他倒不觉得。可说他儿孙命中如何不好,他却半点都容不得。
“直娘贼!”朱元璋骂道,“来人,一会料理了这道士,省着他糊弄旁人!”
“父亲息怒!”朱标又劝道,然后不停的对朱雄英使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拉着朱元璋的大手,“爷爷,带孙儿去前面看看呗,别让这些信口雌黄的人,坏了您老的心情。”说着,又低声道,“大过年的,又是您带孙儿出来的,杀人不吉利!”
朱元璋看看还在地上口吐白沫的老道,恨狠的道,“今日便宜你了!”
爷俩牵手远去,朱标探探老道的鼻息,随后从袖中掏出一个五两重的银锭,放在老道的身边,跟上前边的爷俩。
等他走后,那老道一骨碌从地上坐起,捂着腮帮子,吐出一口血。红色的鲜血中,还带着一颗白色的牙齿。
“他娘的,道爷后槽牙都打掉了!”骂着,摸起身边的银子,“哼,亏你还有点良心,知道给道爷银子,不然道爷回去画个小人,咒死你!”
~~~
有了刚才那个插曲,朱元璋不但不如刚出宫时兴致勃勃,而且脸色也有些骇人。
一边逛一边皱眉,还紧紧的拉住朱雄英的手,好似生怕他的宝贝大孙子,丢了一般。
而且,走路的时候,不住的回头看着朱标。
这一儿一孙,是他命里的宝。他快三十岁才有了嫡长子,那个年月,他一个小军头,朝不保夕的,能有个儿子就是上天给他的造化。
所谓老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太的命根子,等有了这个嫡长孙,更是当成了眼珠子一般。
须知,当初他少年之时,家中父兄病饿而死。等他投军的时候,朱家的男丁也只剩他一人。所以,他格外看重子嗣。等他基业初成,隐隐有帝王之志开始,他又格外看重伦理嫡庶。
“老杂毛!”朱元璋还骂道,“胡说八道!”
朱雄英跟着朱元璋在集市上逛游,笑道,“爷爷,算命不都那样吗?不危言耸听,怎么能让心甘情愿的掏钱呢!他们的话,听听就成,当不得真!”
“他们等于是给算命的客人下套,让咱们顺着他的思路走。您要是当真,可就自己糟心了!”
朱元璋一愣,随后大笑,“对,咱大孙说的对!”说着,大声道,“前头那么热闹,卖什么的,过去看看!”
一行人行至前头,人山人海简直推都推不开。
原来几个商贩在低价卖布,摊子上都摆着雪白的松江棉布,价格却比市面上低了三成,引得周围百姓哄抢。
此时的棉布,是硬通货。
棉花引入中原之后,经过数代的繁殖还有技术累计,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达到了鼎盛时期。江南各地,嘉湖苏松等地,织造作坊数不胜数。各家百姓,也用纺棉贴补家用。
之所以大明是历朝历代之中,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收复旧河山的大一统王朝。其根基,就是因为当初朱元璋占据了天下的棉布出产区。
等大明建国之后,江南的棉布更是畅销海内外,供不应求。
大明的盛世,纺织品的盛世。
棉布不但让大明的财政军费充足,而且创造了大量的江南富商集团。并且,即便是平民小户也能从中受益。所以江南百姓的日子,远比其他地方富足。
当年赋税也远比其他地方更多,以苏州为例,年赋税两百八十万石,比蒙元时期几乎是多了数倍,整个浙江行省一年的赋税也不过是一百八十万石。
嘉兴,松江,湖州等地的赋税,也比蒙元时多了一倍。
(https://www.tyvxw.cc/ty97918325/71142795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