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实话三国 > 五一 上屋抽梯三求计 斩露头角初用兵 二

五一 上屋抽梯三求计 斩露头角初用兵 二


且说刘备送走了刘琦,便让诸葛亮代自己回拜刘琦。

        刘琦迎入,又以继母相害求救,再次向诸葛亮求计。

        诸葛亮说:“我只是一个客人,怎敢参与挑拨人家骨肉之间之事?倘有泄露,为害不浅。”

        刘琦见说,便以请诸葛亮观书为由,引诸葛亮登上小楼,抽取梯子,泣拜求计。

        诸葛亮说:“疏不间亲,岂敢为公子设谋?”

        刘琦说:“欲求良策,先生恐有泄露。现上不至天,下不着地;出君之口,入我之耳,可教我矣!”

        诸葛亮欲走见楼梯已抽,又见刘琦欲拔剑自刎,出于无奈,才用春秋时晋国申生留在国内却被处死,重耳流亡国外得以保全性命的事例予以点拨说:“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若乞求屯兵江夏驻守,方可避祸。”

        刘琦拜谢,命人取梯送诸葛亮下楼。

        诸葛亮辞别刘琦,回见刘备,具言其事,刘备心中暗喜:这样不但保全了刘琦性命,还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次日,刘琦按照诸葛亮计策,上言欲守江夏。

        刘表犹豫不决,请刘备共议。

        刘备当然同意:“江夏重地,固非他人可守,正须公子前往。荆州东南由景升兄父子当之。吾愿担当荆州西北之事,”

        刘表谈及曹操意欲南征,刘备说:“吾已知道,请勿忧虑。”

        刘表即令刘琦引军三千往江夏镇守。

        刘备见刘表按自己的想法派遣刘琦去镇守江夏,心中稍安,便拜辞刘表,与诸葛亮回至新野。

        关羽、张飞见刘备对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诸葛亮以师礼相待,心中不悦,时生怨言:“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总是毕恭毕敬,以师礼相待,未免太过。”

        刘备则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两位贤弟勿复多言。”

        二人见说,不便多言,诸葛亮心知二人不服,便教刘备在新野招募兵马,得三千人,亲自教练阵法。

        忽报曹操命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今河南南阳境内)。

        张飞对关羽说:“今曹军十万前来,看孔明怎样迎敌?”

        关羽说:“恐还须我等拼杀。”

        正说间刘备召二人商议如何退敌。

        张飞说:“兄长得孔明,如鱼得水。只叫水去迎敌便是。”

        刘备说:“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以推却。”

        二人出,刘备请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说:“但恐关羽、张飞未必肯听我号令。主公若想让我行兵,乞请授以印剑,赋予指挥权。”

        刘备即拜诸葛亮为军师,交付印剑。

        诸葛亮遂持印剑召集众将听令。

        张飞对关羽说:“且听令去,看孔明如何调度?”

        诸葛亮见众将至,即号令说:“博望左边有一山,名曰豫山;右边有一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引一千军马往豫山埋伏,等敌军至,放过不战,等后面的辎重粮草到时,看到南面火起,就纵兵出击,火焚粮草。益德引一千军于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要看到南面火起,便可出兵到博望城火烧屯粮处。关平、刘封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在博望坡后两边等候,等敌军到来,即便放火。”

        分拨毕,关羽说:“吾等都去迎敌,不知军师却干何事?”

        诸葛亮说:“吾只坐守县城。”

        张飞大笑:“军师令我等前去厮杀,自己却躲在县城自在快乐,真乃好计。”

        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

        刘备说:“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切不可违令。”

        张飞冷笑而出,关羽说:“且按其计,看是否应验,那时再来问他未迟。”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第一次用兵,之前对周边地形多次勘探,了如指掌。

        但他清楚地知道,这次战役胜败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精明稳妥能够准确地把握输赢尺度,能进知退的将领将敌军引入包围圈。

        思来想去,只有赵云方能为之,便把赵云从樊城召回,令为前部,战不要赢,退不伤己,把握分寸,诱敌入围。

        赵云领命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主公现在就引军去博望山下屯扎,来日黄昏敌军到来,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便回头掩杀。吾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孙乾、简雍准备庆贺宴席。安排功劳薄等事宜。”

        众人虽然都听令而去,毕竟不知诸葛亮韬略如何,都疑惑不定,

        博望一战尽在诸葛亮掌控之中。

        夏侯惇、于禁等果然中了诸葛亮诱敌入围、三面埋伏之计。

        先是赵云于黄昏时迎战曹军,边战边退;关平、刘封初更时见曹军到来,即便在博望坡后放起火来;屯扎在山下的刘备一见火起,擂鼓进军接应,与赵云合兵一处,弃寨而走;埋伏在豫山的关羽见到火起,放过曹军先头部队,放火尽烧辎重粮草;张飞在安林山谷埋伏,一见火起,引军杀出。

        这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夜风骤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时间,四面八方喊杀声不绝于耳,漫山遍野火势凶猛,曹军不知有多少军马,人人心惊,个个胆寒,自相残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死者不知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突火而逃。

        李典见势不好,急回博望城时,见粮仓被烧,欲去救火,却被关羽拦住厮杀,只得夺路而走。

        于禁见辎重粮草尽焚,投小路而逃。

        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不数合,夏侯兰被张飞刺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直至天明,夏侯惇收拾残兵败将,自回许昌。

        诸葛亮出山第一次用兵的博望大捷,是馈赠给诸葛亮的首次战功,仅仅用不足五千兵马击溃曹军的十万大军,显示出了超人的智慧。

        罗公借后人诗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诸葛亮大获全胜,出城迎接众位将领,众皆赞服,关羽、张飞拜服:“军师神机妙算,实乃天下英杰。”

        诸葛亮引众回到县城,教糜竺于功劳薄上登记众位将士战功,教简雍登记缴获物资,犒赏军士,摆宴庆功。

        席间,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说:“元直果不虚言,先生真神人也。”

        诸葛亮说:“皆赖众将之力。”

        关羽、张飞、赵云等无不敬服:“军师妙算,今日得见。后必唯军师令是从。”

        诸葛亮说:“夏侯惇虽败,曹操必亲引大军来袭,不可掉以轻心。”

        刘备说:“若大军来攻,何以御之?”

        诸葛亮说:“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情垂危,若乘机取襄阳,把荆州作为安身之地,方能防御曹操进攻。”

        刘备说:“军师所言甚是。只是景升对我有恩,怎能乘危相图?”

        诸葛亮说:“今若不取,后悔莫及。”

        刘备自忖:若乘危图谋景升基业,多年处心积虑换取的“仁人”之名就会毁于一旦,被人耻为“忘恩负义”之辈,实乃得不偿失。

        诸葛亮见刘备沉思不语,不禁摇头:“且待以后再作商议。”遂与众畅饮,庆贺博望大捷。

        却说曹操统一北方后,虽然已五十三岁,依然雄心不息,壮志未灭,仰望苍穹,吟诗高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此乃曹操流传于世的著名诗作《龟虽寿》。

        曹操为施展宏伟抱负,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先是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按照既定的“树基建本”、“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思想,建玄武池训练水军,发展生产,筹措军资,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初时,曹操曾遣使东吴说服孙权遣子入朝为质,意欲用远交近攻的战术,先取荆州,再图江东。

        孙权拒绝遣子为质后,即派曹仁、李典领兵三万屯樊城,虎视荆襄,以探虚实。

        刘备得徐庶相助,大败曹仁,樊城失守。

        曹操设计将徐庶骗至曹营,再谴夏侯惇、于禁等引军十万进攻新野,再探虚实。

        不料却被诸葛亮用计大败夏侯惇于博望。

        刘备得诸葛亮,引起了曹操重视,不敢小觑:“吾所虑者,刘备、孙权也,余者皆不足虑。今当乘时扫平江南。”

        文武大臣多数赞赏曹操统一全国的决心,然而太中大夫孔融却不以为然,劝阻说:“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江东,且凭大江之险,也不易取。今丞相却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

        曹操怒说:“国家分裂,民遭涂炭;国家统一,天下之望。刘备、刘表、孙权割据一方,皆为逆命乱臣,阻挡国家一统,岂能不讨?”遂叱退孔融,下令:“如再有阻挡国家统一者,必斩。”

        孔融出,仰天叹说:“以至不仁伐至仁,安能不败?”

        曹操闻言,联想到孔融平时在政治上反对,在人格上讥讽自己的言行,极为愤怒,下令将其斩首。正是:欲展统一天下志,岂容阻挡车轮人?欲知孔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https://www.tyvxw.cc/ty89965822/7386252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