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第651章
“电影都要上映了,哪能不回来?”王树听到孙丽幽怨的声音,笑呵呵的接话。
“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呢。”孙丽出声挤兑。
“哈哈。”王树笑了一声,转移话题的问道:“你们那边怎么样?”
“还不错。”孙丽接话,“这段时间的宣传,感觉观众观影情绪很高,电影上映应该能取得非常不错的票房。”
“你作为女主角,票房越高对你也越有利,说不定在这部电影之后,你一跃成为一线电影女演员呢。”王树笑呵呵的说。
对此,孙丽心里也有期待,嘴上却是说:“哪有那么容易?”
现在是2010年,内地一线女演员,也就周讯、蒋文丽、梅葶。
蒋文丽能跃入一线,是因为参演《调音师》拿了戛纳影后的原因。
梅葶能够步入一线,是因为主演了《环太平洋》
不过蒋文丽常年混迹在艺术片领域,也可以不算。
若论商业片领域,内地的一线女演员,只有周讯和梅葶。
至于巩莉与章紫怡,她们是超一线。
比如说章紫怡片酬1000W,周讯的片酬只有500W。
因为一线女演员屈指可数,所以孙丽很有机会借助《彗星来的那一夜》步入商业片一线女演员行列。
前提是《彗星来的那一夜》票房很不错。
如果只是两三亿,并不能将孙丽送上一线,票房到了五六亿才有可能。
当然,商业片的一线女演员比较虚,只要而后没有优质的作品接上,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如若孙丽真因《彗星来的那一夜》,步入一线女演员行列。
那么王树在影视圈必然更受圈内演员们的追捧。
在他的操刀之下,蒋文丽、梅葶、孙丽全都成为一线女演员,其中蒋文丽还获得了戛纳影后的荣誉。
这些掺不了假的数据摆在面前,谁都心里明明白白。
“你不是说观众的观影情绪高涨吗?只要电影的票房够高,你作为女主角就能步入一线。”王树笑着说。
“如果真有这么顺利就好了。”孙丽哼哼的接话,接着又问道,“你现在是在京城还是在其它城市?”
“在京城。”王树。
“哦,我们不在。”孙丽出声,“我们现在在蓉城这边宣传电影,预计明天回京。”
“嗯。”王树应声。
两人接着聊了一会儿,挂断了电话。
下午,王树去到秧视的演播厅,接受秧视的专访。
秧视的专访是录播,会在电影上映之后再播出,因此王树在访谈时可以选择性的剧透一些内容。
只能选择性的透露一小部分,并不能多说。
尽管是录播,谁也无法保证剧透太多,节目还未播出就已经有人将之透露出去。
“王导,我们很好奇,您是如何想到拍摄《彗星来的那一夜》这部电影的?”秧视主持人客气的问。
面对提问,王树侃侃而谈。
“当时我在好莱坞,呆在公寓里上网学习平行宇宙和量子物理,然后搜到了一个词‘退相干’,它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可能性不会同时发生。比如,这间屋子里可能有2000个你同时存在,只不过因为退相干,你们互不影响。‘退相干’的反面就是‘相干’,表示平行宇宙坍缩,事情变得混乱而疯狂,而这个词在也表示‘清晰/有条理’。它的两层意义刚好相反,我觉得很有意思。”
“然后,就生出了将之拍一部电影的想法。”
“《彗星》的主题很简单:原本互相独立的平行宇宙同时出现,你走错了世界线,撞见了另一个自己,发现男/女朋友被调了包。科幻片中,这种题材并不少见。”
“人类并非绝对理性的生物,我们行为混乱,会在同一时间说话,不断重复相似的、无用的信息,周而复始。”
“这很有意思,完全可以将之拍成电影登上大荧幕。”
央视主持人点了点头,紧接着问道:“王导,很多人同样好奇,《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否像《环太平洋》那般是一部硬科幻影片?”
王树笑着回答:“并不是。”
秧视主持人紧接着再问:“王导,据披露出来的消息,说是《彗星来的那一夜》有二三十个平行世界,以及几百处伏笔,对吗?”
王树保持微笑的回答:“电影还未上映,这些暂时还不能说出来。”
“不过电影中每次剪辑都是一个不同的时空,因为人物服饰、屋内摆设不断变化。仅仅过了几秒钟,演员的纽扣就突然解开了,另一名演员的酒杯变了颜色,这都是在暗示:世界线发生了变动。”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硬核科幻,它有奇幻的部分。最科幻情节只是‘薛定谔的猫’那段,剩下的,只是我试图用一种科学理论解释一场奇遇。”
秧视主持人应了一声,接着问道:“王导,听说《彗星来的那一夜》总共只拍了三天是吗?”
“对。”王树正声回答,“只拍了三天。”
说完,紧接着又笑道:“不仅只拍了三天,而且只有一间客厅和几台摄像机。”
“彗星来的那一夜,只要人们内心足够悸动,其余都不重要。”
“对于执着于科学解释的观众,我感到抱歉。”
“千年以来,远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彗星就是魔法和神话的代名词,所以电影前几分钟,已经告诉了观众:注意,一些神奇的事即将发生。”
“我想探讨的是人性,量子物理只是辅助手段。”
“别的科幻让人害怕星空,但《彗星》让人害怕自己。”
“全片最揪心的场景,是黑暗中孙丽在街上独行,看见头顶划过的彗星,无数个平行世界里的房子,和无数种可能的自己——有的反目成仇,有的猜疑妒忌,无限种可能中,她选择了最好的世界,杀死了那个世界里的自己,取而代之。”
“世界线在这一刻收束,故事前所未有地清晰,这不是简单的‘恶从心生’,而是那个你最熟悉、最信任的人——自我,彻底消失了。”
“冷静、理智、善良的孙丽,变成了最凶狠的杀手。”
“那一瞬间,格式塔崩塌,就像你面对镜子,发现里面是张陌生的脸。”
“遇见自己,几乎是所有科幻故事中的死亡flag。”
“世界上我们唯一害怕的东西,是自己。你畏惧暴力,因为你知道自己可以成为施暴者。所以,这部电影是一个隐喻。在你内心深处,总有一些令你不舒服、不认同、不能屈从的东西。如果你不与之斗争,事情就会变成这样——”
王树说到这里稍稍一顿,紧接着再道:“科幻只是一种题材,把人放在一种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极端环境下,然后通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来引发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
4月29日,《彗星来的那一夜》首映礼如期举行。
尽管这部电影只是小成本,并且也就拍了三天,但该有的首映礼还是会有。
上午,举行了记者见面会。
下午3点,首映礼红毯活动开始。
王树如今是连庄奥斯卡导演,在国内颇有面子。
韩三坪、王常田、任中伦等业内大佬都有前来捧场。
除此之外,周讯、宁净、梅葶、杨蜜、舒倡、颜丹辰、许环幻、董旋、范彬彬、李彬彬、高媛媛、蒋文丽等等内地影视圈中一大票的女演员都有来到现场捧场。
港岛那边,周海味、张泊芝等等也有前来捧场。
任谁都知道,有的人前来捧场是因为与王树的交情颇深。
有的人前来,完全就是因由王树是连续两届拿到小金人的奥斯卡大导演,想借此机会在王树面前露个脸。
“恭喜你又拿了一座小金人。”韩三坪笑着说。
“哈哈。”王树笑了一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质量并不差,只要奥斯卡不作妖,大奖合该有我一份。”
韩三坪点了点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看过,艺术性确实很高。
听说原著在欧美被认为是不可能被影视化的作品。
在这种噱头之下,王树不仅将之影视化了,还影视化的很成功。
就凭这一点,合该拿一座大奖小金人。
笑了笑,道:“之前跟你说的,考虑的怎么样?”
“什么?”王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韩三坪神情有些无语的接话:“回国拍电影的事。”
“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
“这次你连庄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在电影领域的荣誉已然超越的国内的很多人。”
“再加上你无论拍艺术片,还是商业片,都得心应手。”
“所以上面希望你能回国助力国产电影的发展。”
“有人已经给了话,如果是你拍的电影,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尺度可以放宽一些。”
“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么做的原因,等于让你放心,让你明白上面确实支持你。”
“呃……”王树闻言张了张嘴,依旧搪塞道,“韩董,之前不是已经说过吗?现阶段我需要将与派拉蒙合作的电影拍好,其它的之后再看。”
眼下只是2010年,并不是回国拍商业片的好时机。
等到2012年,才是合适的时机。
当然,如果是拍艺术片,那么现阶段正是时候。
只不过既然是拍艺术片,王树完全可以在好莱坞拍。
在好莱坞拍的艺术片,既能冲奖欧洲三大,也能冲奖金球、奥斯卡。
而国内,顶多就是华表、金鸡、百花、金马。
相较之下,这几个奖毫无牌面。
“行吧。”韩三坪听到这话,心知王树心中已有打算,随即没再劝。
紧接着又道,“我还有事情需要处理,就不在这里多留了,预祝《彗星》这部电影大卖。”
“真有事情?”王树追问。
韩三坪呵呵一笑:“骗你做什么?公司现在的事情很多,我也是挤出时间来了一趟,现在还得赶回去开会。”
“那行,我就不多留了。”王树笑着说。
将韩三坪送走,王树刚返回,任中伦走了过来:“王导,恭喜又拿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啊。”
“哈哈,任总客气了。”王树笑呵呵的接话。
任中伦随即好奇的问:“王导,我刚才看到你与韩董在聊天,不知聊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问我接下来在不在国内拍电影。”王树心知任中伦的心思,半真半假的回答。
“哦?”任中伦听到这话,故作好奇,道,“那王导是如何回答的?是在国内拍电影还是不在?”
“还能怎么回答?”王树笑着说,“我现在的首要工作是拍好与派拉蒙合作的电影,其它的项目现在谈及太过遥远。”
任中伦沉默了一下,道:“王导,有没有兴趣与上影合作?”
“4部电影,5000W的意向合约。”
“导演片酬片酬1000W。”
“如果王导想要参投的话,也可以参投。”
4部电影5000W,也就是每部1250W,再加上导演片酬1000W,共2250W。
也就是说,与上影合作,不算投资份额的分成,单单执导一部戏,就有2250W。
这个价钱,远超国内的其他导演。
不过话说回来,王树确实值这个价。
且不是他是威尼斯、奥斯卡导演,就说他拍的商业片基本都大爆这一点,就足以令任中伦开出极高的价钱。
如今两者结合在一起,2250W看似很高,放在王树身上却是不高。
然而,这个价钱,在国内已经是天价。
上影可谓是诚意满满。
任中伦眼见王树不说话,紧接着又道:“剧本……同样另算。”
“如果王导手里有合适的剧本,200W一部。”
2250W再加200W,就是2450W。
王树能够感觉到任中伦的诚意,但他不差这个钱,没必要这般去做。
因为这种意向合约,除非他参投,不然影片的版权基本与他无关。
而且就算参投,也只享有分红的权利,版权还是在上影手中。
随即笑道:“任总,你们上影开出的条件很优厚。”
“虽然我不知道其他导演是什么价,但这个价格已经顶天了。”
“只是……”
短暂的一顿,再道,“这样吧任总,如果以后我回国拍大片,就喊上上影。”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89951313/4801520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