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华娱从2004开始 > 第653章 访谈

第653章 访谈


第653章  访谈
随着《彗星来的那一夜》登陆院线,王树为了宣传电影吸引更多的人买票走进院线。

这会儿,再次接受新浪娱乐记者的专访。

新浪记者问:“《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

王树:“当时,我在洛杉矶,写出了《环太平洋》的剧本,而后想着该怎么拍一部区别于成千上万独立电影那样讲述庸俗关系的电影呢?于是,我想到了《时空恋旅人》和《恐怖游轮》,结合这两部电影,想到了这个多维现实世界的概念。此后,我便开始设计包袱、绘制人物关系,并让它们紧扣主题。”

新浪记者:“你以前创作的剧本,都是一些大投资高成本的项目。而这次,你却动用了最少的资源去拍这部影片。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寻求其他资金来源?”

王树:“没有,我是刻意不这么做的。我拍那些大片,目的就是为自己疯狂的独立实验电影积攒启动资金,然后尝试独立制作电影。尤其是在《台北行》和《环太平洋》之后,我刻意选择了回归简单和纯粹的东西。”

新浪记者:“那么关于选角,你是如何决定这几个角色由谁扮演的?”

王树:“他们都是足够信任我,即便不知道要做什么,即便没有剧本,也会来到我家的人。而且他们彼此也不认识。我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以及与剧本中角色的匹配程度分配角色。”

新浪记者:“在影片拍摄时,你们都向演员交代了哪些信息?”

王树:“我们一共拍了三天。每一天,每一个演员都会拿到一张便笺纸,上面列了他们当晚要做的事,和一些情景条件和行动目标,比如‘如果发生了某某情况,你就要做某某事’或者‘今天设法离开这间房子’等。”

新浪记者:“他们知道电影的基调和主线吗?因为剧情很快就从一片和乐融融的气氛中急转直下了。”

王树:“我不想让他们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告诉他们具体的角色设定的原因。”

“我只是试着告诉他们:‘你们是在一群自以为是精英阶级的晚宴上,最寻常的人物。’”

”如果全都说透了,他们就会想着如何演绎这群在超现实状况下的角色,这样反而不自然,不够吸引人了。”

新浪记者:“所以,你们其实只要不断吓唬他们就行了,是吧?他们在拍摄阶段的最后有真正被吓到吗?”

王树:“当然了。第一天是他们最害怕的,因为当时突然断电了,而且又有敲门声。当字条出现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意识到:‘好吧,这真是一间恐怖欢乐屋。我们并不是在做一个即兴的实验,而是被关在了一个专门为我们设计的恐怖欢乐屋中。’而当他们发现外面还有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恐怖欢乐屋在等着他们的时候,他们着实很兴奋。”

新浪记者:“你构想过影片确切的结局吗?”

王树:“大概有一个想法。我能确定的是,这是一个关于孙丽的故事,而且得是一个主角逐渐浮出水面的故事。我希望在一开始,大家觉得是一场群戏,不确定谁是主角。当然,如果是第二次看的话,那就一目了然了,从第一幕就可以发现,一切都是关于她的。另外,我也确定孙丽必须得经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并得作出关键的选择。”

“我有想过另一个版本的结局,就是她和最后那个世界里的陈昆在一起了——即便他不是原来的那个陈昆。”

“同时,他们也决定欣然接受这样的结局,大概是两人一边看着彼此,一边说:‘这样……没问题吧?’”

“不过现在的这个结局看起来更真实一些。毕竟你选择了暴力,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新浪记者:“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影片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花瓶的对话。这是暗示孙丽进入了另一个房间的第一条线索吗?”

王树:“这的确是第一条线索。”

新浪记者:“我们来谈谈这个走错的房子吧。到后来,有几个从在原来房子里的人呆在了这个走错的房子里?”

王树:“你是指孙丽决定逃离的那间房子,而不是影片最后的那间房子?”

新浪记者:“对。”

王树:“应该是孙丽、赵丽影和陈昆。因为是他们三个人和邓钞一起出去检查另一间房子的。”

“当他们说‘我们得去看看那间房子’的时候,镜头一直是跟着他们的。所以他们四个出去了,回来的时候进入了一间新的房子。之后邓钞又离开过,所以之后的邓钞就不是原来的邓钞了,对吧?而且邓钞在后来说:‘我看到的是餐巾’。”

“因此,在影片最后,当他们互相争执,有人问‘你看到盒子里的随机物品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谁是属于哪个房子的了。”

新浪记者:“我们看到了多少个属于自己的‘标记’?最后,孙丽还从某处的盒子里拿出了一只猴子玩偶。”

王树:“是的,这只是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测,也就是有很多房子都跟他们一样选择了‘标记’——通过选取一个随机物品来标记自己的房间以便快速辨认。所以,既然看到了从来没出现过的猴子玩偶,那么就说明了这个猜测是对的。”

“你可能会猜,估计至少有50种随机物品吧。但其实,他们的选择是受限于身边物品的种类的:在餐厅或客厅里,他们当时究竟有哪些东西可以选择用来装进盒子呢?”

新浪记者:“观影者需要留意那扇无用之门吗?”

王树笑着回答:”那扇无用之门被使用了好多次。孙丽是从这儿进来的,也是从这儿出去的,最后还是从这儿进来的。当然,这些过程都交待得非常隐晦。”

“此外,姜五和杨伟拿走盒子的时候也是走的那扇门。”

“说到这个,我得提醒一下,如果观影者看的够仔细,你就会发现当他们拿走盒子的时候,他们往盒子里放了一只微波炉手套。”

新浪记者:“天哪!”

王树:“一些人需要看好几次电影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线索。他们想要离开这个房子,于是将照片放回了盒子,并把微波炉手套也放进了盒子,因为这间房子就是微波炉手套房子。”

“然而对此,孙丽、陈昆和赵丽影却毫不知情。”

“其实只要看看桌子,问一句‘为什么乒乓拍变成了微波炉手套?’那么故事的进展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做,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发现,甚至演员本身也没有发现。对于为什么桌上多出了微波炉手套,他们完全没有质疑。”

新浪记者:“那么,杯垫房子又是哪一间呢?”

王树:“我刚刚说这间房子是微波炉手套房子,指的是他们收到的盒子里装着微波炉手套。当姜五和杨伟带回来一只盒子的时候,他们打开了它并问道:‘为什么里面有个微波炉手套?’”

“因此,每一间房子都收到了一只盒子,后来又自己做了一只盒子。对于这间房子来说,他们收到了装着微波炉手套的盒子,后来做盒子的时候选了杯垫。”

新浪记者:“你可以数得过来我们在镜头里看到的究竟有多少间不同的房子吗?”

王树:当然可以。这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我们在整部影片中都是跟随着孙丽的视角的。我们只要跟着她的行动就可以了。一开始,她在收到装着乒乓球拍盒子的房子里。”

”在她进入黑暗地带之后,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了一个新的房子,也就是收到微波炉手套盒子的房子。最后,她决定改变现实,选择了一间自始至终没有收到过盒子的房子。”

新浪记者:“所以说,只要我们一直跟着她的视角,就能分清楚不同的房子了?”

王树:“是的,不管我们在中间织了多少个结,只要从头到尾跟着她的视角,一切就简单了。”

新浪记者:“影片中是否还隐藏着类似创可贴那样的小细节没有被明确指出来?”

王树:当然。很多细节就像是《威利在哪里?》一样,因此我不想把它们透露出来。”

”我们一度曾想把影片的宣传语写成:‘如果电影中有450处矛盾,那么这450处都是我们刻意为之的。’”

“此外,还有个别线索是只有我才知道的。对此,演员们都觉得很奇怪,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细微的变动。所以,即便是看了很多次,依然会觉得很有趣。”

新浪记者:“是否还有一些细节是你希望那些看了好多次的观众们留意的?”

王树:“是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些看了超过两次的人们告诉我的。他们说,在第一看的的时候,剧中人物的每段对话似乎都是随机的闲聊,但是在第二次看的时候才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对话其实都是紧扣主题的。”

新浪记者:“我很喜欢所有交织在剧情中关于生活的多种可能性的主题:包括孙丽和她的替角工作以及赵丽影更换的男友。仿佛在一切发生之前,他们的另一种生活早已跃然屏幕上。”

王树:没错。这就是影片的主题。这一切都是关于你和你自己或者说和另一个可能存在的你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每一个细节,都是在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总是难免陷入与自我意识发生冲突的局面中,总是难免陷入对自己生活多种可能的幻想中。”

新浪记者:“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拍成电视剧。”

王树笑着说:“不错的想法。不过,我倒是愿意在美国、欧洲、印度或者俄罗斯、韩国、日本拍摄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版本。能够在世界各地看到这部影片6个不同的版本,一定非常棒!”

“坤儿,恭喜啊,《彗星来的那一夜》首日小半天3536W票房,眼看着就要大爆了,你作为男主角马上就要红遍全国了呀。”

赵燕子出声调侃。

《彗星来的那一夜》上映,陈昆搞到一些电影票,邀请周讯、舒祺、姚辰、赵燕子等人去电影院观影。

看完电影后,几人又聚在烧烤店聚餐。

陈昆听到赵燕子的调侃,摇了摇头道:“电影才刚上映呢,哪有你说的那么离谱?”

舒祺笑呵呵的接话:“我倒觉得燕子说的没错,小半日都有3536W了,不仅刷新了首日票房纪录,影片也很有意思。”

“再加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的镜头都是围绕着你们主演八人。”

“依我看,不仅票房大爆,你们都会因此大火一把。”

“你作为男主角,必然比配角更火。”

陈昆被好友们这般吹捧,心里是舒坦的,嘴上却是说道:“别捧了,八字都没有一撇呢。”

说完一顿,紧接着看向周讯,“不过,如果真的能因此火一把,还得感谢讯儿。”

“要不是讯儿向王导推荐了我,我也不可能拿到《彗星》男主角的角色。”

说到这里,提杯示意,“讯儿,别的不多说,我敬你一杯。”

周讯脸上挂着微笑,提杯回应了一下。

陈昆抿了一口酒,紧接着说道:“当然,还得感谢王导,要不是王导同意用我,我也不可能有机会。”

“说实话,彗星这部戏三天拍完,其实我脑壳里是懵的,压根不明白故事的走向,只是按照剧本以及王导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演绎。”

“演完后,我甚至一度感觉这电影不太靠谱,只是一直都没有说出来。”

“如今看完电影,我是打心底佩服王导,仅仅只用了三天拍完的电影,竟然如此有意思。”

“此时此刻,别的我不敢说。”

“若论拍科幻片,王导在国内,甚至是在世界舞台,绝对是这个!”

说完,朝着众人竖起了大拇指。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89951313/4801520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