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百家争鸣
夏原吉张口就给荀子要了五分之一。
朱高炽没有立刻反对,而是在心中细细思量。
五分之一这个度,卡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既没有压过孟子和程朱理学,同样也不会让理学、孟子的门徒对其忽视。
经典温水煮青蛙了,慢慢升温让你感到不适,却又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所以……那就忍着呗!
朱高炽接着问:“还有呢?”
“朝廷下诏征辟天下儒生,从中选取兼修《荀子》的名儒,并将其下放国子监及各州府县治学,令这些名儒以荀子之圣王论,先秦儒家法统,传授教化天下学子!”
夏原吉这话说的有意思,下诏征辟天下儒生,又要兼修《荀子》的名儒?
名儒?
什么才叫兼修《荀子》的名儒?
那不就全看朝廷自由发挥了。
还有先秦的儒家法理,那就更是点睛之笔了。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门学问。
夏原吉最后补充道:“陛下,还有一点,微臣恳请陛下能够收回部分太祖成命,允许今后的学子生员可以发表一些异论,诸如程朱理学之外的学说,也不应该全部禁止,当允许天下学子自由学习,理学也不应再作为官学标准!”
这是直接要掘理学的根了!
夏原吉请求解禁学子生员能够发表一些“异论”,这在明朝确实有着相关规定。
首先,大明并不禁止百姓异论,但对官学的生员却有严格的限制。
世人只知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也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开局一个碗”,成功夺得天下的乞丐皇帝。
但这位历史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石勒的奴隶身份其实有误,他是汉人军阀的奴仆,不代表真是奴隶啊……),对国家的教育层面却非常之重视。
应该说,古往今来,对学子教育如此重视的皇帝,唯有朱元璋一人。
虽然这个“重视”是要加双引号的,因为大明开国之初,地方文人儒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往明朝出仕。
这让朱元璋非常恼火,先后砍了不少的脑袋,还有史以来第一个定下了“寰中大夫不为君用”的律法,对不愿出仕大明的儒生进行论罪。
这确实有些不讲情面,但也是无奈之举。
谁让元朝的时候,汉人士大夫真的是太爽了,要什么有什么,甚至可以包揽朝廷税收,堪称地方上的土皇帝。
大明一来就全部收回了,那肯定是要反抗一下的!
朱元璋作为皇帝肯定不能退让,那就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
杀!
杀得人头滚滚,那自然有的是人来当官。
不过,只靠杀的话效率太低,而且杀得太多官僚也不够用了。
于是乎,大明首个最高学府——国子监(初名国子学)成立了。
与国子监一起成立的,还有地方府、州、县三级的官方治学,外带元朝遗留下来的社学制度。
没错,明朝不仅有地方上的社学,还是朝廷下令官府设立的。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八年,朱元璋下诏各级官衙在地方建立社学,并聘请教师教授民间子弟。
及至弘治十七年,孝宗朱佑樘又再次下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确保更多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
社学的主要教育对象多为15岁以下的儿童,教育内容包括《百家姓》、《千字文》、御制《大诰》以及明朝律令等。
可以说,有明一朝,社学的普及程度都不算太低,几乎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社学。
当然,老朱前面对儒生士绅那么狠,他的“善心”自然也不可能是白发的。
朱元璋虽然下诏设立了官学,但对官学的学子生员却极为严苛。
就拿国子监来举例,朱元璋先是下诏规定:“国子监的厨师不听命令,不按时起床做饭,耽误了学生饮食的,一两遍不听就打五十竹蓖,三遍不听的处斩。”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皇帝人还不错,这么关心学子的饮食问题。
但跟随厨子的诏书,还有一道皇帝钦定的《监规》,上面的条款更加繁多且更加严苛。
国子监的《监规》规定:
学子不能议论饭菜,议论者一律戴上枷锁去厨房做苦工,禁锢终生。
学子擅闯厨房重地,对饭菜指指点点,甚至殴打厨师的,鞭笞五十,发回原籍服差役。
学子不恭敬师长,或者生员之间互相生事闹矛盾的,杖责一百,发云南地面充军,非奉诏不得返回。
不光是对学子有规定,朱元璋同样也对学子生员的亲眷做出了特殊批示:“生员之家,父母贤能者少,愚痴者多,其父母欲行非为,则当再三恳告。”
为了避免生员谤议朝政,朱元璋在《监规》的第一条就写道:“若非大事,含情忍性,毋轻至于公门。”
另外还明文规定:“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
就连头顶《大诰》告御状的权力,也被特别备注:惟生员不许!
简单来说,就是生员有事忍着,有想法憋着,不许议论,不许上书,更不许出面交涉或者参与诉讼。
违反禁止参政议政的条款会有什么后果呢?
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叫赵麟的生员忍不住了,对严苛繁复的《监规》产生的不满再也压抑不住,于是就写了一张大字报贴了出来。
结果贴大字报的糨糊还没有干透,这个赵麟就被抓去砍了脑袋。
朱元璋随后又责令在国子监大门口立了一根高高的杆子,将赵麟的头颅挂在上面示众。
国子监“弊政”,一直到了明武宗时期才有所好转,明武宗看到了国子监的那根用来悬挂头颅的柱子,就感叹一句:“学校岂是刑场!”
国子监这才算是解脱了。
然后……
反噬就来了。
失去了束缚的国子监生员,彻底放飞自我,制造舆论干涉谤议朝政,甚至操控地方官府治政,到了明末还有复社操控首辅定夺。
朱高炽也不是全然无知,他自然知晓洪武年间的国子监旧事,也知道洪武年间读书人到底干了多少离谱荒唐事。
朱高炽不无疑虑道:“若朕开了这个口子,怕是天下生员都会掀起不小的舆论风波吧?”
“若不开学术之争的口子,那程朱理学就会永如一潭死水!”
这才是夏原吉的真正目的。
林先生要百家争鸣·启动!
那他就来为先生提前铺路!
(https://www.tyvxw.cc/ty89629570/4801553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