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末日幸存者在晚清 > 第八一回 坦克战术和赤湾要塞

第八一回 坦克战术和赤湾要塞


  ??

  两辆59式坦克被用平板车运回了南山,并马上送到了新时空,有了这两只钢铁巨兽,光复军的胆气更壮了。劳工和俘虏们都惊奇的看着这两只吼叫着向前奔跑的钢铁怪兽,他们已经见惯了各式各样的工程机械,相对而言,带有铁爪的挖掘机显得更加“凶恶”。而这个带有长鼻子(jj?),圆头圆脑的大家伙,却看不出是干什么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坦克的用途。当坦克从俘虏营旁边经过时,正在空地上玩板球的英军军官们都看到了这两辆奇怪的机械。一名上尉问身边的同伴:“瑞克,你看那两台自动车是干什么用的?”

  “我想应该是撞击用的。”瑞克猜测道,“那根长长的铁杆很象是攻城槌。就是不知道是工程用途,还是军事用途的。”

  “这两辆车肯定是军事用途的。”拉姆齐上校突然开口了,“那长铁管应该是炮管。这明显是一种陆战武器,而且是一种很厉害的陆战武器。全铁的外壳,我想就目前陆军装备的枪炮,肯定无法对它构成威胁。”

  “上校,如果那种自动车全身包裹铁甲,它的重量肯定应该超过十万磅。那它的使用的蒸汽机,就应该比那辆车的体积还大。”有一些机械常识的瑞克对上校的话表示怀疑。

  “中国人的车辆使用的动力装置应该不是蒸汽机,因为它没有烟囱,而是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机器,而且非常小巧。”拉姆齐并没有因为别人质疑自己的话而生气,而是耐心的解释自己观点的依据。“它应该和那些铁爪车、铁碾车使用的同一种动力装置。”

  看着消失在飞扬的尘土中的坦克车,上校感慨道:“这种车就是一门可以随意移动的大炮,而钢铁外壳又给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他回头问陆军中校,“罗纳德,如果你的部队在战场上遇到这种炮车怎么办?”

  陆军中校想了想,不是很肯定的回答道:“我会尝试用十二磅加农炮击毁它。”

  拉姆齐摇摇头,“我估计它的铁壳起码有二十英寸厚,十二磅炮可能无法打穿。”

  “如果火炮无法击毁,我会命令部队撤退,让英国的小伙子们用血肉之躯,毫无希望的与钢铁对抗是一种犯罪。”陆军中校斩金切铁的说道。

  拉姆齐理解的点点头,其他人都很沮丧。他们呆在这里越久,对光复军的军事实了解得越深入,光复军是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现在已经对英国打赢光复军不抱希望了,只是希望英军不要输得太惨。同时为自己明知道英军会战败,却又无能为力而无法释怀。没有人还有心情打板球了,大家都无言的回了宿舍。

  两辆坦克被开到海边的海军基地停放。主基地已经开始大面积浇筑水泥地面,为了防止履带压坏地面,所有的履带式车辆都被停放在这里。

  关于这两辆坦克如何使用,军事领导层专门开了个会。首先决定以这两辆坦克,以及虎门安全区原有的几辆轮式装甲车组成战车营。因为没有装甲战术指挥人才,所以营长的位置暂时空缺。

  会议也就运用何种战术进行了讨论,几个德粉叫嚣的“闪电战”直接被大多数人无视了,马当归更是列出好几条理由来反对。“第一,使用装甲闪电战术要有通敞的道路交通,以发挥装甲车辆的高速机动能力,你认为现在中国的交通情况,能和八十年后的荷兰、比利时、法国相比吗?第二,闪电战必须有强大的后勤保障,装甲车辆能随时维护,随时修理,随时补充油料,这一点我们现在做得到吗?第三,闪电战最大的用处就是快速撕破敌方的防线,打击敌方纵深和要点。这是非常先进的战术,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没什么用。”他抬手制止一个想发言的“德粉”,“听我说完再反驳!你们要明白,现在中国主要的战争模式还是攻城战,根本没有所谓的防线和纵深,甩开一座座有城墙的城市向前进攻,只会给后勤补给留下隐患。城墙后面的清军只要有充足粮食,要守多久都行,所以闪电战在这个时代,在长江以南地区没法用,也没有用。”

  “那这两辆坦克岂不是没用处了?”另一个德粉不甘心的问道。

  “不会,这两辆坦克可以起到一战中的作用。”新任政委魏博之接过了话题。毕竟是军校毕业,军事素养不是一般的军事爱好者可比的。“它们可以做为步兵的支援武器,掩护步兵对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简单点说,就是给步兵当盾牌,挡子弹挡炮弹。”

  “我们可以学朝鲜战争中的美军,在坦克前面画一对眼睛,可以起到恐吓敌军的作用,起码能吓跑清军。”“德粉”闭嘴后,“美军粉”又站了出来。

  “不用画眼睛,清军看到坦克开过来,肯定跑得比兔子还快。”几乎所有人都把清军当成战五渣,随时随地都在嘲笑他们。

  会议只是暂时把战车营的编制定下来,另外由罗渊教授自告奋勇要当坦克手的十几个幸存者驾驶坦克的技术,也算是为以后战车部队大发展储备人才。

  ※※※※※

  四门152mm加榴炮也下发到作战单位。两门送到昂船洲,并在昂船洲的山上修筑炮台。另两门布置在赤湾要塞,并在赤湾山上修筑炮台。

  赤湾要塞是光复军又一项重大军事设施建设。赤湾原本就有清军的炮台,位于蛇口半岛的深圳鹰嘴山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清康熙年间(1662——1722)始于赤湾修建炮台,赤湾炮台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当时福建提督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126处,其中炮中26处。赤湾炮台是其中之一,据记载赤湾左、右炮台设兵数千名,生铁炮6位,另有12门大炮被称为“佛郎机”炮,是西式武器,其制法是北宋时由广州传入的。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曾重修赤湾炮台。赤湾炮台与屯门炮台一起做为珠江口外围的炮台,同时扼守深圳湾的入口。在不久前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的战斗中被摧毁了,现在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因为老式火炮那可怜的射程,赤湾左右炮台都修建在海边。光复军修建赤湾要塞,并没有利用原有的炮台,而是另起炉灶,炮台修建在左炮台东北方的赤湾山上。这里海拔虽然只有不到二百公尺,但视野开阔,可以鸟瞰整个深圳湾的入口,而且距离海岸直线距离至少有一千公尺。以这个时代皇家海军舰炮的射程和命中率,拿山顶的炮台一点办法都没有。

  赤湾山与海滩之间面向南面和西面的位置,依据地形工程部门修建了一系列的水泥永备工事,一座座大型碉堡面向海滩矗立着,其间有水泥战壕相连接。每个看到这种碉堡,又看过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人都会有熟悉的感觉。这种碉堡和片中德军的碉堡一模一样,同样的依山势修建,同样的厚重结实,每个碉堡计划派驻一个班,配合碉堡前面的铁丝网和鹿砦,在赤湾山外围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环形防御工事,机枪迫击炮组成的交叉火力会把一切来犯之敌撕成碎片。

  一条简易公路绕山而上,通到赤湾山山顶。所谓的炮台就是两个圆形水泥工事,完全是露天式的,考虑到火炮的维护,炮台后面将修建两个半地下的掩体,做为停放火炮和存储弹药的库房。火炮不用时就停放在里面,需要用时再推出来,以免火炮放在露天风吹日晒,影响使用寿命。

  炮台修建的同时,新组建的要塞炮兵第二连(第一连驻昂船洲)正在抓紧时间训练。不象步兵部队,只有排以上军官才是现代人,要塞炮兵中的现代人比例要占百分之三十。要塞炮兵连由两个炮排、一个警卫排、一个辎重排组成,警卫排和一般的步兵排没什么两样,一个现代人排长带一群本地人士兵,负责炮台的警戒;辎重排根本就是打杂的,主要做一些搬搬抬抬的工作,属于武装民工;而炮兵排是技术兵种,以本地人大多目不识丁的情况,短时间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炮手,只能干些清理炮膛搬运炮弹的工作。观瞄手、炮手、甚至装弹手都是现代人。而这些人都不愿意在军衔上吃亏,于是出现了几个中尉少尉围着一门炮转的情景。

  韩嘉朗暂时放下了侦搜营的工作,专职充当起炮兵教官来。马当归陪着魏博之来视察,正好看到一群新手炮兵被他赶得豕突狼奔。魏博之新官上任,马当归自然要陪着他四处走走看看,熟悉一下下面的情况。赤湾要塞是扼守深圳湾的门户,更是重点视察的地区。

  站在已经初具规模的炮台上,魏博之举着望远镜向周围远眺。海面上波光磷磷,几叶扁舟在海面划过,天空中十数只海鸥鸣叫着盘旋飞舞。西南方向,内伶仃岛只看得见一个绿色的小点,南面偏东肉眼可见的一处海滩,就是香港屯门的龙鼓滩,直线距离只有五公里,与赤湾如果两个尖角一般扼住了深圳湾的入口。放下望远镜,魏博之问韩嘉朗:“两门炮能守住这里吗?”

  “如果只是要守住这座要塞,两门火炮加上山下这些工事,一个连的守军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英国人来再多都没用。”韩嘉朗自信的说道,“但是要想守住深圳湾的入口,两门火炮就不够了。我听说英国海军派出了二十多艘军舰参战,如果他们要是硬闯,两门火炮根本拦不住。”

  “这点不用担心!”魏博之在得到韩嘉朗的保证后也就放心了。“英国人如果攻不下这应要塞,他就不敢贸然进入深圳湾。就象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人不攻下虎门炮台,他就不敢进攻广州是一个道理。在自己的后路留下这么大一个威胁,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还是找到的炮太少了。”马当归感叹道,“如果有足够的火炮,就可以在对面的屯门再建一座要塞,两座要塞形成交叉火力,这里就能守得固若金汤了。”

  “火炮的缺口还很大!”魏博之点点头,算是认同马当归的说法。“我们以后还会占领广州,并把那里做为临时的政治中心,就必须恢复虎门的沙角、大角、威远几个炮台,还有珠江上的琶洲、猎德、车歪、黄埔这些炮台,没几十门重炮还真是不行。”

  “希望参谋长能有新发现吧!”自己造没技术,缴获的英军火炮又看不上也不会用,大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解放军的军火库上了?。


  (https://www.tyvxw.cc/ty87093/239914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