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


祈祷没用!

        胤禛立刻想起漫天神佛把他单方面屏蔽了。

        求人不如求己。

        为了不让武拂衣打开书柜,  他立刻表演什么叫工作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用不着你,我来写。”

        胤禛直接揽下这件差事。

        “刚听了一遍内务府关系网,  现在我顺势梳理。等一会,你查漏补缺就行。”

        武拂衣停下了迈向书柜的脚步,转身狐疑打量胤禛。

        “如果我的记忆力没有问题,就在几句话之前,你抱怨有太多折子堆满案头。”

        “没有抱怨,只是陈述事实。勤务政务,  我认为很好。”

        胤禛不能承认自己也是有惰性的。任谁出门两年半自由自在地生活,  骤然回到工作如山的状态之后都会不适应。

        这话却说不得了。

        本来还想与老鬼讨价还价一番,  两人的工作量平衡度需要稍稍调整。即便他不能减少工作,  也要争取福利,现在都泡汤了。

        心里有鬼也好,欲盖弥彰也罢,谁叫他不敢让那幅「老鬼真容图」示于人前。

        没画好,  这谎话已经泼出去了。

        圆谎,  总有代价。

        胤禛颇为自然地代替武拂衣走向书柜,  然后竟然不忘揶揄她。

        “干嘛傻站着?我来书写内务府关系网,难道你就能偷懒着发呆?哪有这等好事。书桌右侧从上往下数的第三本册子,  快点拿出来看看。”

        武拂衣假笑。

        什么叫工作狂见不得人闲着,面前就有一个典型。

        胤禛演得毫无破绽,继续说,  “前几天,你提起应该相看起孩子们的指婚对象,我已经做了初步选择。都在这本册子里。”

        武拂衣听闻给孩子们找对象的人选范围圈定了,也起了些许八卦的兴致。

        她没再看书柜,  抬步走向桌子边坐下,抽取那本花名册翻阅起来。

        上面有三种标记「△、○、√」。

        这不是评分等级,而分别对应于弘昐、弘晖、茉雅琪的结婚人选范围。

        可想而知,这本花名册挺厚的。

        一次将三个孩子的指婚对象都给考虑一遍,这工作量更是不小。

        武拂衣觉得胤禛的忙里偷闲,应该是用在这方面了。

        几步之隔,胤禛却是精神高度紧绷。

        他侧对着武拂衣,尽量平稳呼吸,必须保持面部改色心不跳的镇定情绪打开书柜。

        随即,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将「老鬼真容图」塞到了角落里。拿出一叠空白纸张,火速把柜门从外上锁,钥匙贴身放好。

        这一连串的动作做完,才敢松一口气,背脊都有些冒冷汗了。

        幸好,过于完美的画作没有暴露出来;幸好,他不用遭遇说谎被当场拆穿的尴尬。

        书房内,一时间气氛和谐。

        一个人翻着册子,另一个人坐下来开始默写着名单。

        待到双双完成手上事务,自鸣钟指向戌正时分。

        武拂衣放下了花名册,对于胤禛给孩子们选出的联姻人选范围,她暂时没有更多的建议。

        仅从家世上来看,这一波选择很符合标准,圈定的对象低调不煊赫的标准。但,清朝成亲也不能只要求门当户对就行,总得也要考察儿媳/女婿的人品。

        人品好很难得。

        像是太子妃瓜尔佳氏那般的贤良仁德,真是白瞎了嫁给太子。

        太子岂止是不喜欢她,更重要的明目张胆地对妻子毫不友善。

        不是夸张,如果胤礽能登基继位,瓜尔佳氏做不了皇后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

        好人难求,只能先把底线划好。

        雍郡王的儿媳绝不能是八福晋那般的嚣张跋扈,女婿绝不能是佟家舜安颜那般毫无当担。

        这些底线标准没必要说出来了。

        如果胤禛连这些都考虑不到,可以把他扔沪城河里去洗一洗脑子。

        咳咳,一不小心有点暴力了。

        武拂衣也不想的,将此归结于繁忙工作应激综合征。

        尽管皇上不在京城无需早朝,但雍郡王监国意味着每天要去内阁坐班。别想让她积极争做上班打卡第一人,但也没法日上三竿才姗姗到场。

        为此作息时间要调整,不晚于夜间十点入睡。

        眼下,只剩两个小时了。

        今天没时间休闲娱乐,还得继续交换一番情报。

        适才自己提及从胤祹处获得的内务府关系网,而胤禛还没谈及奏折内有无值得注意的情况。

        武拂衣问:“今天你看到什么注意的新消息吗?”

        “是有一件事。”

        胤禛从一堆奏折中取出一本,“河北定州传来消息,陈汝弼去世了。”

        武拂衣接过奏折,她记得陈汝弼,这位年纪不轻了,今年该有六十岁左右。之所以记得此人,因为前两年在他身上发生一起大案。

        康熙四十四年,给事中王原弹劾陈汝弼受赃枉法,举报他受贿三千两白银。

        刑部接手此案进行审理,初判为贪污罪的证据确凿,陈的罪名成立而将其处以绞刑。

        陈汝弼高呼冤枉,绝不认罪,坚持上诉。

        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员都来到刑部,三法司一起行会审,而议政大臣也列席旁听。

        这次审判却出现了严重分歧。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舒格,他认为时任刑部尚书安布禄的判决正确,陈汝弼该被判处死刑。

        礼部尚书李振裕也旁听此案,他早些年也有做过刑部尚书的经历。据理力争,指出此案的诸多疑点,所谓陈的受贿证据并不充分。

        陈汝弼,从康熙十八年考中进士。

        做过河南知县、刑部山西司主事、礼部祠祭司郎中、刑部任江南司郎中。

        他在任职期间,铁面无私,屡破奇案。

        被康熙大力夸奖称赞过,而因此被特别任命为江苏乡试主考官,以期待他能选上更多为民办事的人才。

        后来,升迁到了吏部。吏部可谓是六部之首,因为管着官员升迁。

        陈汝弼在吏部的文选司工作,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调动。

        不必说,这是一个香饽饽职位,更是一个能收钱收到手瘫的肥缺,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陈汝弼绝不受贿。

        康熙调动了朝中密探从头彻查。

        一番抽丝剥茧后,有了一个惊天翻转。

        受贿的不是陈汝弼,而是刑部尚书安布禄、左都御史舒格等几十人。

        简单说来,朝廷最高三大司法机构,一众高层联手做局诬告陈汝弼。

        只要没了秉公选官的陈汝弼,将他从吏部文选司的位置上给踢出去,那就能大开方便之门任人唯亲了。

        “两年前,我们在湖南听闻这起案件的结尾,是三法司高层被大换血。”

        胤禛被陈汝弼的死讯勾起回忆,当时身在外地也无法了解清楚刑部审案时的细枝末节。

        今天,重新复盘此案,是有两点发现。

        两年前被撤职的四五十人,以舒格、安布禄为首等人几乎全都是太子一系。

        安布禄,在索额图被赐死后任职刑部尚书。在任四年,陈汝弼案爆发,他被免职。

        此后,刑部尚书由阿山接任。阿山上任不久,欺君罔上的河道施工案爆发。

        康熙任命刑部尚书时,安布禄与阿山尚未表现出明确的政治倾向。

        事实却是长达五六年的时间,刑部尚书的职位一直被太子把持,谁能说胤礽毫无心机。

        胤禛非常肯定,“刑部很不干净。哪怕两任刑部尚书被撤职,有部分官员被罢免,但可以断定还有没被发现的问题。”

        武拂衣微微蹙眉,“五六年足以形成一条庇护链条,这也就是拐卖案侦破困难的根本原因。”

        “正是如此。”

        胤禛却很遗憾,“汗阿玛让老四监国,为破获拐卖案稳住京城局势。但一线调查的秘折到不了我们手里,也就无从得知江南方面的真实进度。”

        康熙派人去江南调查拐卖案,不仅仅是打击非法贩卖人口,更是察觉到了此事背后构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

        这张大网的存在威胁到了皇上的统治。它已然渗透入内务府,进入了皇宫内廷,岂能不连根拔起。

        如今回头反观朝廷最高司法机构。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居然出现沆瀣一气颠倒黑白的情况。

        哪怕罢免了一批官员,但依旧存在藏而不露的问题。

        否则,两年前也不会出现人贩集团中间人突然自杀,案件线索被迫中断。

        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答案是一句不能在外明说的话,正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除首恶,等于擒贼不擒王,而如今太子的身边聚集了一群为非作歹的官员。

        或是党争,或是与皇权之斗,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身边的品德贵重的能臣几近于无。

        原本太子结交的贤能之士,有的被康熙贬职,有的急流勇退离开太子党,而剩下的多是贪婪弄权之辈。

        武拂衣也希望能瞧一瞧秘折,她也没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凭空获知江南方面对于拐卖案的进度调查到哪一步了。

        但,秘折之所以是秘折,就是只有皇上御览。

        折子不走常规渠道入京。

        雍郡王看不到,内阁其他大臣也瞧不见,亦是无从得知写秘折的都有谁。

        康熙离京之前就提了一句,把部分理学院学生安排进江南官场,他们要负责调查江南诸事。不过,李卫等人毕竟资历尚轻,肯定还有其他地方官员在暗中侦查。

        都有谁?

        众人能猜到江南织造曹寅与苏州织造李煦,这两位肯定是康熙眼线,其他还有哪些官员却是说不准了。

        圣驾去木兰围场半个月了,京城并没有发生山崩海啸。

        一切很平静,平静得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意味了。没有大规模天灾,也没有流血喊冤的人祸。

        武拂衣却越发觉得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就从陈汝弼一案,足以窥见吏治不清,怎么可能现世安好。

        “说说吧,还有什么线索?”

        武拂衣看向胤禛,既然提及陈汝弼的死讯,他定是有后招。

        胤禛反问,“你就确定我有新发现?”

        “我觉得有,否则你晚饭得少吃一半。”

        武拂衣敢肯定今天阿四的心情尚可。

        这人都能忙里偷闲把儿女亲家的范围圈定,不可能是对江南之事没有一丝头绪。

        胤禛确实有所发现,可是也仅仅是怀疑。

        这就翻出一本折子,“苏州知府吴存礼,他在去年十月给办了一起案子,打击了强盗劫掠男童。”

        “这有什么问题吗?或是此人有问题?“

        武拂衣接过一看,此案写得条理清晰并无不妥,而对吴存礼有一些印象。

        吴存礼曾经在河北广宗县担任知县。为根治漳河水患,他花大力气彻查水道河工,重修了荒废多年的堤坝。

        这种事听起来是父母官该做的,但事实上很多县官都会视而不见。这人在吏部的考评一直不错,还得到过皇上的亲口夸奖,说他为民办实事。

        武拂衣挥了挥折子,“你是想告诉我,人是会变的?”

        “目前尚是怀疑。”

        胤禛指向地上的大箱子,“两年前非法买卖人口案事发,而这些是你从刑部搬回来的与略卖人口相关旧案。”

        安布禄与阿山两任刑部尚书知法犯法,甚至是构陷做局谋害同僚。

        从刑部搬回来的卷宗,谁都无法确保它们的真实性,其中极大概率存在冤假错案。

        胤禛暂时没有发现冤假错案,但让他发现了有意思的地方。

        “吴存礼近些年在江南做官,前前后后,他接连破获了五次略卖人口案件。以前听过他善于河工,去了江南就对抓人贩子有心得了。”

        非法买卖人口,年年打击却又屡禁不止。

        地方官员侦办此类案件不奇怪,但吴存礼的破案时间集中在近五年,正是刑部高层出问题的时间段。

        “府内的卷宗有限,明天你去吏部走一趟。”

        胤禛建议,“前年,陈汝弼经历构陷案后辞职归隐。去年,吴存礼升为苏州知府。陈还在吏部文选司时,吴的政绩考评记录又是怎么样呢?”

        陈汝弼之所以被三法司高层联手加害,就是他坚持不受贿,守住了吏部公正考评的关卡。

        倘若吴存礼的考评记录前后一致,那是最好不过。

        但假设陈汝弼没能给出高分,当他辞官离去,吴存礼升迁至知府,这事就有待推敲了。

        别忘了,有一个词叫做贼喊抓贼。

        苏州知府位于江南之地,接触的富商不计其数,也是非法人口贩卖链条上的必经地。

        如何掩饰犯罪?

        贼喊抓贼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即便曾经是为民请命的好官,不意味着人不会改变。

        如同陈汝弼这般,一生清正值得人敬佩。但这样的人却不多,陈汝弼也被官场倾轧所累,最终退隐。

        胤禛疑心重,更是懂得人心易变。

        即便是他本人,也能从工作狂变得不想每天再被折子淹没,凭什么确定吴存礼没有变?

        武拂衣记下了这件事,第二天就去吏部查阅旧档。

        这事真就被胤禛说中了。陈汝弼在吏部任职期,有关吴存礼的考评只是中平而已,远不如后来的优异。

        再看的详细些。

        从头去看吴存礼为官二十多年,最初十几年确实非常优异,但他调职富庶的江南后就开始政绩平平。如果陈汝弼没有辞官离职,以他给吴存礼的考评分,这位想要升官必是要再等上十来年。

        吴存礼,此人是非法人口买卖大网中的保护伞之一吗?

        是与否都需要证据说话。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切入点。给江南的李卫去信,盯一盯吴存礼指不定能顺藤摸瓜有所收获。

        京城的夏天,气候炎阳似火,今年朝中却没掀起波澜。

        直至九月秋来,康熙圣驾回京,召开朝会也是风平浪静。

        这种安静很是难得,甚至有些小道段子传了出来。为什么没人搞事?因为不想惹毛雍郡王,要搞弹劾也等康熙回京后再搞。

        雍郡王监国时搞弹劾,指不定原告最终被查明是诬告,最后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可别忘了,四爷连皇上的母族佟家也不给面子,三年前把隆科多给就地正法判了死罪。

        段子只是段子。

        京城越是诡异的安静,越证明有事要发生。

        此时,河道官员上奏,大运河彻底疏通好了。

        这次施工不仓促,踏踏实实地搞了十个月,皇上如果想要南巡可以行船去江南了。

        去,或是不去

        康熙很快发了明旨,十月出发,而这一次留老五、老七监国,其余皇子都跟着一起去江南。

        武拂衣不意外康熙会坚持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康熙正是这种性格的人。

        出发前三天,胤禛终于能画出一幅让他满意的「老鬼真容图」。

        别问他究竟重画了几幅。

        问就是一幅接一幅的意境都不对,比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又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等等。这些意境怎么能显露出来。

        因此,这些画都被打入“冷宫”。

        胤禛小心翼翼地将所谓错误意境的画像都锁到柜子里。

        柜子里还有老鬼在木兰围场吹奏的树叶,广州城老鬼赠送的桃花标本等等,就让它们静悄悄地待在这个秘密角落里。

        “看吧。”

        胤禛把终稿给了武拂衣观赏,“根据你的描述,我画了你活着的样子。你看看像不像?”

        “不容易,画了四个月,你终于憋出来了。”

        武拂衣摊开画轴。很快,她的眼神一凝,嘴角一僵。

        其实,她很有艺术鉴赏能力,只是平时不调动文艺细胞罢了。

        所以说,眼前这幅画像,活脱脱就是一幅「江湖通缉令」,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没错,胤禛是根据她的描述,画出了她以前的相貌。

        但,注意,转折词来了,画中人的气质完全不对!

        武拂衣指着画像,“阿四,你给说清楚了,为什么你的画表达这种意思——号外,号外,高价悬赏了,一百万两白银悬赏捉拿此人归案,死活不论。你说明白了,我怎么就朝着江湖第一大魔头的方向发展了?”


  (https://www.tyvxw.cc/ty87000509/4231426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