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168.第 一百六十八 章

168.第 一百六十八 章


  购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阅读新章, 否则需延迟, 不便之处, 请亲谅解  赵向东轻易看明白她眼里的意思, 严肃点头,“以后都是你的。”

  定亲后, 她就是他媳妇儿了。媳妇儿管钱,理所当然,他没有太多心思, 这辈子就认定她了, 早半月晚半月没啥区别。

  当然, 赵营长稀罕小姑娘, 这举动也有表忠心的意思。

  这年头男人大都内敛, 他不懂太多花样, 却希望她明白他的心意。

  姜宁确实明白了。

  金钱这玩意, 虽然不是万能,但必须得承认它相当重要。一个男人愿意将他全部钱财交到你手里, 能代表很多东西,侧面证明了他的心。

  姜宁发现自己比想象中高兴, 不为钱,只为了其中的意义。

  “那我就收着了。”

  姜宁杏眼带笑, 亮晶晶的, 多了一丝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甜意, “你以后工资也得上缴。”

  她接过存折直接放进自己的上衣口袋, 微微抬起下巴瞅着他, 这话听着是命令,但神态语气十分亲昵,玩笑道:“上缴了后,我再给你发零花钱。”

  赵向东没听过零花钱这词,但并不妨碍他立即就理解它的意思,他一脸认真点头,“好。”

  被媳妇儿管辖,他是高兴的,她拘束少了,举止神态灵动,他更畅快。

  两人对视一眼,目中带笑。

  半带玩笑的对话,夹杂着隐晦的承诺,小小闹腾一场,赵向东与姜宁之间一直若有似无的陌生感终于消弭殆尽,两人距离拉近了很多。

  饭菜上来了,赵向东夹了一筷子鱼肚子的嫩肉,放在她的碗里。

  这年代保守,在外偶尔夹次菜已经是极亲近的行为,再多就引人侧目,两人认真吃饭,偶尔低声说话。姜宁饭量小,他确定她吃饱了,快速把菜都包圆了。

  “你得多吃点儿。”赵向东扫一眼她纤细的腰肢。

  姜宁白了他一眼,她身材恰到好处知道不?该有肉有肉,该细的细。饭量一整碗其实真不算少,只是这年代的人普遍缺油水吃得多,他职业使然尤其多而已。

  她没好气,“不管多少,吃饱就好。”

  他认真想了想,觉得非常有道理,“你说得对。”

  两人提着沉甸甸的东西出了县城,回来的时候,远比出门时亲近得多。姜母见闺女神采飞扬,十分高兴,等送走了准女婿,她立即拉着姜宁询问:“宁宁,跟东子处得咋样?”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她跟孩子爸左挑右拣,最后选出的人还怕闺女不喜欢或处不好,现在一颗心才算放下了。

  “挺好的。”

  姜宁认真答了一句,搂着姜母肩膀,“妈,你跟爸放心,我会好好过的。”

  “那就好,那就好。”

  姜母笑得合不拢嘴,好半响才注意到买回来的东西,她抖开一块枣红色牡丹花暗纹厚布,“这布不错。”进入冬季没多久,供应充足,不然买不到这么好的布料做结婚新衣。

  没错,这年头没有婚纱,最时髦的婚服就是绿军装,要不然就夏天衬衫,冬天翻领西服,姜母一边琢磨着该怎么裁剪,一边问:“宁宁,你没让东子掏钱吧?”

  “没呢。”

  这是她的陪嫁,当然不能用赵向东的钱,姜宁帮姜母拉开布料,“妈,这衣服我自己做。”

  她没打算标新立异,弄个时下格格不入的奇装异服,但比如适当调整一下却可以有。

  “好,那你自己做。”姜母知道女儿手巧,也不争,将布料小心折叠好,“宁宁,还有半个多月才到日子,你得多点跟东子出门。”多约会,好促进感情。

  “嗯,他说过两天就过来呢。”

  *

  结婚是人生大事,接下来这大半个月,姜宁将卖栗子糕放在次要位置上。除了与家人多相处,做新衣,整理自己的东西,另外还与赵向东出了几趟门。

  第一次去取照片,两人接着扯了证。

  大红色的结婚证更像一张奖状,结婚证三个大字加主席语录,简单严肃的一句话加日期盖章,宣布赵向东姜宁二人成为合法夫妻。

  后面,两人约了两次会,逛街逛公园看电影,谈对象该有的,他们都处过。

  大半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晃眼就到了日子,正日前一天,姜家烧了一大桌好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除了姜宁两岁的小侄子,其余人高兴之余难掩伤感,姜母偷偷抹了几回泪,姜父强忍不舍安慰她,“闺女大了就得找个好人家。”总不能留成老姑娘。

  道理谁都懂,但养了近二十年的闺女,一朝给了别人,谁舍得?不劝还好,一劝姜母又抹了抹眼睛。

  姜建设姜红兵兄弟目露不舍。

  姜宁眼圈红红的,她起身坐在父母中间,一边搂一个,“我不管在哪,还是爸妈的闺女,哥哥的妹子,咱家不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对!”

  “没错!”

  姜建设兄弟立即附和,姜父姜母精神一振,“说的对。”

  闺女出嫁大日子,爹妈不希望她难受,姜母抹了泪,很快收拾好心情,一家子反过来安慰姜宁。

  这一夜,姜家的煤油灯很晚才熄灭,不过再怎么不舍,明天还是一样到来的。

  *

  十月二十四到了。

  天未亮,姜家人就起来了,升火烧水,瓜子花生糖果装了几盘摆在堂屋,将准备好的肉菜米面搬进灶房,接着打开院门。

  姜家远近亲戚,附近邻里,还有村里关系好的人家,陆陆续续上门,男人从家里搬了大桌椅凳过来,女人则帮忙洗菜腌肉。

  林县这块地方,婚嫁风俗男女家各自开宴。当然,这些年物资太短缺了,女方不开席面的人家也不少。

  老姜家条件好,大伙儿瞟到灶房的鱼肉米面,立即干劲十足,往来欢声笑语,更高昂了几分。

  姜宁起床后打了热水洗头洗澡,换上新衣。

  短款旗袍式上衣,黑色长裤。上衣有几分类似乡里的斜襟褂子,不显得突兀,腰身肩线收了收,贴身一点不显肥大。

  不是时下最时髦的一身,但三十年后穿出去也不突兀,姜宁瞅着很满意。

  姜母请了本家一个老太太给闺女上头,老太太五代同堂,儿孙满堂又孝顺,今年八十多,身板还很硬朗。

  老太太手脚麻利,夸赞两句姜宁发质乌黑柔顺,两三下就给盘好了发髻。

  姜宁就着小圆镜一照,配着她今天的新衣,还别说,挺和谐挺怀旧的,骤看就像民国时期好人家的少奶奶。

  她这边整理好,那边姜母就开了屋门,让本家人给添妆。

  添妆是林县的风俗,不过传到现在,就剩个象征形式而已,大家都穷,一般就给个针头线脑的,就算添过了。

  “大伯,你这布我不能收!”

  作为姜父的亲大哥,姜大伯家本该头一个添妆的,但姜宁并没有看见大伯母金桂枝,她不在意那些东西,只是有点奇怪,大伯不可能不让添的,难道是这位伯母又阳奉阴违?

  她暗暗腹诽,微笑向本家婶子大嫂们道谢,等女人们散了些,不想一抬头,见姜大伯竟亲自进了门。

  一个大男人进来不好,他让姜父陪着,手里拿着一块蓝色粗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块叠得厚厚枣红色的灯芯绒。

  “大哥,听宁宁的,你赶快收起来,这多稀罕的布,你给自家留着,多换些粮食也是好的。”

  这年头灯芯绒是上好的布料,价钱贵还需要布票,布票这玩意分得少,一户人家攒一年大概只能够做一身衣服的。灯芯绒这么厚一叠起码七八尺,姜大伯不管钱还是票,都得攒很久。

  姜父一看,立即把灯芯绒重新包起来递回去,亲哥日子难,这布万万不能收。

  “这是我特地卖给宁宁的,我运气好,比较几次刚好遇上好颜色。”姜大伯爱惜摸了摸粗布包,他跑了好几趟,不是舍不得,而是东西值钱他慎重。

  本来侄女出嫁,弟弟家里条件好,他没必要送这么贵重的,只不过姜大伯愧疚,自己没养好闺女,折腾了亲侄女,他补救不了什么,只能表表心意。

  “家里分了田地,几个小子都年轻,日子会好起来,这布不值什么。”

  姜大伯鬓角已经有些发白,黝黑粗糙皱纹深深的的脸上有歉疚,手坚定伸出去,死活不收回来。

  这是他当伯父心意,姜父最后只能点头,琢磨着以后给补偿回去。

  姜宁双手接过布,“谢谢大伯。”

  姜大伯松了口气,露出笑脸,“宁宁好好过,大伯看东子是个可靠的。”

  “嗯。”

  姜大伯不好久留,说完就出去了,他今天没有让姜艳来,甚至如果可以的话,他连金桂花也不想带。

  不过金桂花是大伯母,侄女出嫁肯定要帮忙的,不能不来。这次她老实了很多,因为她男人意外发现,媳妇闺女苦口婆心说不听的,狠狠打上两顿却安分多了。

  今天金桂花老实洗菜切肉,最多就拿了一个碗拨满肉,给留在家里的闺女送去。旁边几个本家婶姆纷纷侧目,她白了人家一眼轻哼,姜艳与吕文伟已经定亲,要不是姜大伯几顿打,她早就抖了起来。

  这些灶房里的琐碎事,姜宁是不知道的,她刚将姜大伯送灯芯绒收好,就听见鞭炮声炸响。

  喧闹声起,赵向东来接媳妇儿了。

  “老头子赶紧把鸡宰了,老大你去镇上割块新鲜肉,肥肉要少些,你妹不爱吃。”

  养了快二十年的小闺女出嫁了,姜家老两口高兴欣慰又不舍,连续两晚都没睡好,第三天一大早就起了,姜母将全家指挥得连轴转,“老二你去村口迎宁宁跟东子,她指定一大早就回来。”

  她一边吩咐着,一边给大鲫鱼打了鳞,利落烧热油锅煎了煎,再铲进瓦罐里,加水加姜片豆腐熬汤。

  “老大家的,水烧开就把火压一下,慢慢焖两小时。”

  这汤姜母见闺女熬过几次,味道佳闺女很爱喝,鱼是姜红兵昨天特地找了几处地方买的,本地鲫鱼少有这么大个头。

  “好嘞!”

  刘慧芳点了灶火,塞了柴,接过姜父宰好的鸡,舀了热水开始拔毛。

  一家人忙忙碌碌,该宰的宰该炖的炖,等准备功夫差不多了,姜宁领着赵向东也到了家。

  “爸,妈!”

  她远远见到自家院子,脚步就不由自主加快小跑起来,赵向东姜红兵说了两次慢些也没用,只得紧紧跟上。

  姜宁冲过去一手一个抱住爸妈,眼圈都红了,早几天还不觉得,真嫁出门去,才发现自己的惦记比想象中要多很多。

  “好,好!”姜父姜母也很激动,回抱闺女半响,才缓了一些,忙拍了拍姜宁,招呼站在后面的赵向东,“东子快进门坐。”

  姜宁也回神了,松开手看向姜建设刘慧芳,“大哥,大嫂。”

  她揉了揉扑过来的小侄子,“小杰,你这两天听没听话。”

  “有!”姜明杰扑过来抱住姑姑的大腿,抬头好奇问:“小姑咋没在家呢?”

  他问的是这两天,不等姜宁回答,姜母笑道:“你小姑结婚,到小姑父家去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姜明杰跟小姑好,闻言立即嘟嘴不高兴。

  小孩子不懂结婚啥意思,现在也不是解释的好时候,刘慧芳赶紧过去把儿子抱走,塞了一颗糖先哄着。

  在林县,女婿上门是贵客,姜父几个忙招呼赵向东进屋。坐下后,他先打量闺女,见姜宁面色红润,气色极佳,满意点了点头,“来,东子我们先喝茶,让她们娘俩说说话。”

  老婆子念叨两天,招待女婿的活他们男人干就行。

  “东哥,你先坐着,我跟妈说说话。”

  姜宁很雀跃,不过她没忘先跟丈夫打个招呼,男人待在媳妇娘家,就像女人待在婆家一样,他惦记自己的感受,自己也不能忘记照顾他。

  事实上,赵向东并没有这个问题,他心理素质强,还十分体谅姜宁,笑了笑,“宁宁跟妈多说说话,这里我跟爸大哥二哥聊着就行。”

  她是他媳妇儿,她爸妈就是他爸妈。

  这称呼姜父姜母露出笑,一个女婿半个儿,嫁女的不舍与伤感少了些。

  姜母领着闺女回了屋,先询问了赵家人是否好相处,有没有欺负新媳妇。

  “除了大嫂,其他都还行。”

  姜宁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给亲妈说了,她对婆家了解不深,除去孙秀花,其他暂时处着还行。

  说实话她对婆家人要求不高,譬如赵玉燕这样翘手不干家务,看了懒且馋的也不在意,不极品难缠就行了,反正以后不一起住。

  姜母听了琢磨半响,“你那大嫂爱欺负人,你不能软了,至于其他的,能让就让些,反正就处两月,吃点小亏总比留坏印象好。”

  “妈,我知道的。”

  婆家情况了解清楚了,姜母话锋一转,“东子呢,他咋对你?”

  “他对我不错,大嫂要找麻烦,他先给挡下了。”而且很有分寸,没有采用过激手段,要知道在婆家被男人护着,是很扎人眼睛的事。

  姜母很满意,她就没看错赵向东,顿了顿,她又压低声音嘱咐闺女,“你夜里得让你男人悠着点儿,头头几天可不能过了。”

  谁的闺女谁心疼,赵向东高大健硕,常年训练看着彪悍力道十足,又是没开荤的小伙子,她闺女不干农活是个纤细的,一下子没控制住,吃亏的就是她闺女。

  姜宁脸腾地红了,又羞又窘,“妈!”不过她知道亲妈也是关心自己,胡乱点了点头。

  闺女面如春水,精神头十足,明显过得顺心,姜母也不取笑她,只欣慰拍了拍她的手背。

  “妈,等会你跟爸,要记得给东哥说那事儿。”姜宁面皮发烫,赶紧转移话题。

  “行,你爸记住了,等下就说。”闺女嘱咐的事,老两口没有不上心的。

  这事姜宁出嫁前就给爸妈说好的。随军至少得等两个月,她当然得继续积累资金,只不过现在她嫁到赵家去了,想一天到晚回娘家待着,没靠谱理由不行。

  至于带着婆家一起干,光一个孙秀花就让她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她不希望随军后,给娘家留下一块或几块撕不下的狗皮膏药。

  姜宁就琢磨,让爸妈开口,说哥哥们弄了点小买卖,让她帮忙给发工资,好贴补一下以后的小家。

  饭桌上,姜父开口说了这件事,“东子,宁宁他哥有门路,给弄了小买卖,宁宁出门前一直给帮忙拿钱的。”

  姜父避重就轻,既没提及兄妹合伙或拿多少钱,也没欺骗,只听着像拿工资。不是他不信任女婿,而是女婿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知道后反而为难。

  “我想着,你至少等两月才回来接宁宁,这冬月你家里也闲,要不就让宁宁继续过来帮忙,跟以前一样拿钱。你们过去后开销肯定大,也好给贴补一下。”

  老丈人说话,赵向东一直认真听着,听完第一反应是活累不累,但转念一想,姜家疼闺女,重活肯定不乐意让姜宁干的。

  这大约是姜家补贴闺女的法子吧,毕竟他媳妇儿小胳膊小腿,那细腰仿佛一掐就要断似的,能干得了什么活?

  不过老两口疼闺女,他也不好说不占便宜的话。

  在赵向东看来,男人养媳妇天经地义,只不过她要是有自己的主见,他也很尊重的。

  “宁宁,你要做吗?”他侧脸先询问媳妇儿。

  姜宁很满意,大男人不代表不尊重女人,这样很好,她以后发展事业,夫妻间也不会产生分歧。

  “嗯,挺好的,闲着也是闲着,反正我以前做惯了也不累。”

  这事就定下了,姜母一边给闺女女婿舀熬得雪白的鱼汤,一边嘱咐道:“东子明天就回部队了吧?那你今天回去,记得给你家里说说。”

  没错,今天是十月二十六,而赵向东假期一个月,二十八前必须归队。坐火车要四五个小时,而林县没有火车站,还得赶到市里去。

  这么折腾辗转,明天一大早出发才最稳当的。

  姜母希望女婿离家前,先开口给家里提了这事,毕竟儿子说话比新媳妇容易多了。

  赵向东也明白,点头,“好的妈,今晚我就说。”


  (https://www.tyvxw.cc/ty84582/279716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