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盛名
天下太平,帝后得子,琴瑟和鸣,如是三年,盛京又复昔日繁华。顾双成生子不久后,夜平宁便下旨开恩,澜照军中所有西古族将士可在驻地入籍为民,依级别赐予土地,在当地落地为安。有妻女者在关外西古草原的,入民籍后可接妻女入关团圆;无妻女者,与当地女子通婚的,可免三年赋税。三年来,不少西古族男女定居澜照各地,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只是关外西古草原上,西古族人仍是一患。二十万西古人,渐渐迁到关内的有十万,另外十万,仍然居住在西古草原,不愿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澜照与大成之间的三关,镇守士兵多西古族人,对于生下的十万西古族人,是继续着其迁入关内同化之,或是顺其自然,任其在西古草原生活,夜平宁一时还没有定论。按顾双成的意思,此事无须过滤,只要让澜照内地商人自由出入西古草原,假以时日,草原上的西古人也会渐渐消失。当年连山以南也有西古族人木马放羊,但因为长期与大成民族通商通婚,如今连山以南,虽有人自称西古族,但其风俗性情已与大成民族并无二致。
好在关内西古族人已安置妥当,事情倒也不急于一时。
顾双成没有料到的是,她在澜照声望日隆。她虽然时常与夜平宁到京城中微服私访,偶尔还撒泼耍赖,与夜平宁携了女儿儿子到京外偷闲数日,但总是化作民妇,并不张扬。但不知怎么回事,放贷济民之事传到民间竟变成皇后一力主张的结果。此事本是顾双成出的主意,只有这一事传到民间倒也无妨。
但渐渐地,民间传说变本加厉。都说三年前皇后借十万大成兵马给皇帝,自己率先回京,毒杀先帝,打开城门,迎回当今圣上。总之一句话,当今皇帝能重登皇位,是皇后一手扶上去的。所以皇帝丝毫不敢拂逆皇后,身为天子后宫也只有皇后一人。更有甚者,说当今皇帝不过是傀儡皇帝,天下实际握在皇后手中。
当玉烟将民间的谣言禀报顾双成时,顾双成眼皮直跳。这样的民间谣言,表面上是尊崇她、神话她,细究起来却是给她安上谋逆的罪名。这个人必定对夜平宁和她非常熟悉,谣言所传之事,半真半假,就是这样的真假参半最容易让人相信,放出谣言想必只是此人的第一步,背后真正的险恶用心是想破坏她与夜平宁之间的信任,因为此时夜平宁还不会对她发难,只会存了芥蒂。但人心中,尤其是帝王之心与情人之心中,一旦生了芥蒂,就会疯长,最终毁坏原本深厚的信任。
“传播谣言的人当真狠毒,”顾双成的声音不由冷下来,“玉烟,你细细访查这谣言的来龙去脉。”思索片刻又道:“如今朝中对当前的休养生息、民族融合、两国交好政策不满的,要多加留意。”
玉烟一愣,顾双成解释道:“传播谣言之人,不过想让皇上对我生疑,继而对我建议之下的政策的生疑,否则我一个后宫妇人,哪里值得花如此大的心思,用谣言塑造我权势滔天的形象?”
玉烟了然,点头道:“此人当真歹毒,不仅要害皇后,只怕还要还皇上。玉烟这就去细细查访。”
谁知查访尚没有什么消息,一首民谣的抄纸却被呈到夜平宁的案头。
“大成兴,顾氏王。澜照夜,宿凤床。女帝出,天下定。”
夜平宁一把将御史递上的奏章摔在递上,脸上却露出冷笑。好得很!“称霸派”为了斗倒主张休养生息的“繁荣派”,不惜贬低他捧杀顾双成,在民间塑造他夜平宁以色侍人、顾双成牝鸡司晨的景象。但前朝处主张对内严苛对外强硬的“称霸派”皆是四品以下的官员,并无朝廷元老重臣,但“称霸派”实力如此之强,肯定有重臣暗中支持。
望着地上的奏折,夜平宁心中已有主意。就在这时,刘公公进来通报:“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宣。”来得正好,他的计谋正需要顾双成的配合。
顾双成也看到了民谣的抄纸,是玉烟连夜派人送南边送入宫中的。“大成兴,顾氏王。澜照夜,宿凤床。女帝出,天下定。”这民谣刀刀见血,她只怕夜平宁起了疑心,以为是她派人故意散步谣言,为干政营造氛围。苍天明鉴,要不是夜平宁日夜缠着她出谋划策,要不是心疼夜平宁政事缠身,要不是为了让夜平宁多些时间在后宫陪她和孩子,她岂会背上妄议朝政的嫌疑?
一进御书房,顾双成便看到摔在递上的奏折,她不敢抬头,敛裙跪在地下,额头贴地,开口便是请罪:“皇上恕罪!臣妾行事不端遭致民间非议,求皇上恕罪。”
夜平宁闻言却皱了眉。顾双成如此低姿态地请罪,是把他当皇帝了。从前那句“你不把我当女人,我不把你当皇帝”的誓言,难道忘了吗?
夜平宁不出声,顾双成也不管抬头,但朝夕相处,顾双成早就熟悉夜平宁周身的气息。此刻虽然低头伏在地上,顾双成却能感觉到夜平宁心情不悦,而且这种不悦与方才她刚进来时的不悦并不相同,确切地说,此刻夜平宁周身是一种责备、怪罪的微怒,并且是针对她的。似乎她的请罪,反倒惹得他不快。
思索片刻,顾双成便猜到了其中的缘由,夜平宁想必是怪罪她的生分。行如此君臣大礼,慎而重之地请罪,于她和夜平宁,确实是生分了。想不到谣言甚嚣尘上,夜平宁还能如此信任她。顾双成心中甜蜜,声音不由一软:“大明殿乃皇上处理政事之地,只有君臣之分,没有夫妻之情,臣妾如今声名狼藉,唯恐为天下诟病,故到大明殿请罪。皇上与臣妾夫妻之情,不如到长乐宫一叙?”
夜平宁听了此话,神色这才缓和了些,顾双成还知道他的心思,也不枉他对她掏心掏肺。不过顾双成的顾虑不无道理,大明殿乃至整个太极宫的情形,朝臣皆看在眼里。要让“称霸派”背后的元老现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阴谋得逞得意忘形,如此只好先暂时委屈顾双成了。
“君臣之礼乃天下之本,你我夫妻之情,确实不宜在大明殿中谈及。皇后是否有罪,朕自有定论,皇后先行告退吧。”夜平宁神色平静,不喜不怒,让人摸不透他的心思。
此刻的夜平宁,便是朝臣眼中的帝王,高深莫测,喜怒不形于色。顾双成觉得这样的夜平宁有些陌生,细细一想,这才是帝王驭人之术,从前在她面前的夜平宁,只是在扮演夫君父亲的角色,他的骨子里,是帝王。
顾双成告了安回长乐宫,晚上等了许久却不见夜平宁驾临。派人去打探,回报说皇上已在大明殿歇了。顾双成手中的茶杯没有端住,热烫的茶水撒了出来,指尖却毫无知觉。这是他们再次见面四年多来的第一次,他就在她身边,却不与她同寝。顾双成躺在宽敞的凤榻上辗转难眠,夜平宁是有什么计划吧,所以故意要冷落她。是什么计划,顾双成却猜不到。夜平宁虽然会同她说些朝中的事,也会问她的意见,但毕竟只是聊些要紧的有趣的,朝中之事她并非了若指掌。此刻实在猜不透夜平宁的意图。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迷迷糊糊睡了一夜。
谁知接下来的几天,夜平宁都说政务繁忙,在大明殿歇了,并未回长乐宫。挽心和有德吵着要见父皇,顾双成借机派人去请夜平宁,谁知夜平宁命人将公主皇子接到大明殿完了一个时辰又命人送回来,却不曾传她到大明殿,也不到长乐宫来。就算她带了公主皇子求见,夜平宁也借故挡了回去,回头再派人去接公主皇子,摆明了不愿见她。
顾双成心中七上八下。历来后宫争宠,不过是女人之间的斗争,如今夜平宁的后宫只有她一人,但她的敌人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权力,一个女人妄图与权力争宠,从来只有惨败一途。她从来没有想和权力争宠,但夜平宁的宠爱太盛,反噬了她。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夜平宁再也没有到过后宫,顾双成也再没见过夜平宁。就在这时,两个消息将顾双成击得一败涂地。一是夜平宁同意礼部纳妃的提议,下旨广选天下秀女;二是大成太子兵变逼宫,奉顾圣为太上皇软禁宫中。内忧外患,顾双成一时间心急如焚。
却说夜平宁这边,一个月没见顾双成,心中想得紧,但为了将“称霸派”的母后黑手引出来,也只得暂时忍耐。好在忍耐是有成果的,户部尚书沈深上表提议充实后宫,他同意了。此时尚看不出背后力挺此举的是何人,但等秀女入宫,访查其背后身世,便可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更可喜的是,此时传来大成太子兵变逼宫的消息,“称霸派”必然会力主此时趁乱攻打大成,坐收渔翁之利。朝堂之上,只怕幕后之人要急于发声了。
顾双成并不知道夜平宁的计划,也不知大成如今形势如何,只感觉她最重要的几个人似乎都在离她而去。玉烟听到消息也匆匆赶回京城,见了顾双成便道:“我已查到,民间谣言皆从京城传出,谣言的源头似乎是当朝中书宇文迟,但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原来是宇文迟。顾双成心中了然。夜平宁流落西古、大成,宇文迟皆誓死追随,时时以助夜平宁一统天下为己任。夜平宁重回澜照登上帝位,宇文迟成为其最倚重的肱骨之臣,无凭无据,顾双成不敢贸然进言。
语毕,玉烟又递上一封书信,顾双成拆开一看,是江风笔迹:
“公主殿下敬启:太子顾礼自号‘清君侧’,欲诸属下与内阁诛臣,领兵三千扼守兴庆宫,自立为帝,满朝文武欲见陛下而不能。上京虽在兵部之手,但唯恐顾礼于陛下不利,不敢轻举妄动。此变似因陛下重用微臣及内阁诸老而起,但究其根源,实乃陛下分权于内阁之新政不见容于太子及失势之臣,故遭反扑。南京宗室起兵,不日即将北上,美其名曰拱卫新帝,实为趁火打劫。此诚大成危急存亡之际也。陛下每言公主,皆曰知朕宏愿者唯双成而已。新政三年,臣与内阁诸老分君忧,治天下,万事太平可期矣。然太子及宗室旧臣皆言皇上自断臂膀,百般阻挠,岂知皇上放权之心,惟愿大成千秋万代。公主安邦定国,乃陛下意中之人。少年之时,力挽狂澜,护国免于内乱,齐家免于相残。今大成父子相残,宗亲互伐,臣惟愿公主顾念母国,不忘先大圣皇后之托,借兵澜照,南下大成,扶大厦于将倾。臣江风于困顿。”
不止顾礼兵变,宗室也反了。为今之计,只有向夜平宁借兵,可如今她与夜平宁心生芥蒂,只怕不易。顾双成紧紧捏着信纸,这内忧外患,如何是好?
(https://www.tyvxw.cc/ty8448/138814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