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真的是奸臣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王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王


  自从那天粘杆处与岳乐亮刀相持后,董亮便借此让福临下旨,说举国上下能为朕一往无前竟只有千人之数,实在让人心寒,故将粘杆处扩编为两千。
  董亮为了避免扯皮,新增的人员待遇定为马甲。
  这些天,他都在粘杆处,  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士兵,那些狂热的士兵正在用力嘶吼着粘杆处最新的口号。
  “用剑为满清夺取阳光下的生存空间!”
  “将心脏献给皇上!”
  作为洗脑的系统工程,光有口号是不行的,董亮接着编造一段历史。
  将满清的历史干到了炎黄时期,将祖宗扯到了太昊年间,认了殷商,  将萁子弄成直系先祖。
  董亮别的本事没有,  编瞎话那是经过后世系统培训过的,  至于这种让人一看便知的故事没人信不要紧。
  反正粘杆处又不招那些有智商的,董亮挑选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根筋。
  他就是要用这些显而易见的谎言,让满清的高层与底层隔离。
  民族是一个想象共同体,如果二者没有一个共同的回忆。那么满清会在事实上分裂为两个民族。
  而这些行为,董亮实际上将忠君爱国的军事组织包装了一个宗教,那些虚无的历史相当于创世神话,而皇帝则成了事实上的神。
  董亮则成为神的代言者,也就是教宗。
  当然满清内部也不会没有智者看不出这些行为后患无穷。
  但董亮打的旗号是为满洲开拓利益,奉皇帝为至尊,这在清国是绝对正确的事情,不容任何人反驳。
  也就没人敢这上面嚷嚷两句。
  而编造如此离谱的谎言,除了刷选作用外,另外一个作用是为了增加这些人的历史荣誉感。
  与后世土耳其搞大突厥主意,印度搞大印度教主意如出一辙。
  有了这虚无的光荣历史在前,现在的犯下的罪行,现在说付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都是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在等待他们。
  这个光明的未来便是创造一个人人如龙的国家,为解救世间苦难奉献一切的社会。
  至于怎么达成这个宏伟的目标,  首要便是绝对服从皇上,  其余的暂时空缺。
  因为董亮多次暗示以你们这些人的智商都能想到的事情,皇上怎么可能想不到呢?所有一切都是皇上的掌控之中。你们只敢听命行事就对了。
  目标、纲领搞定后,接下来便是技术手段,要打碎这些士兵原来的社会关系,融入到粘杆处这个集体中。
  首要一点就是不准回家,董亮挑选的时候基本都是选择了光棍,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并且粘杆处酒肉都不缺,女人也不缺,有兄弟在侧,什么都有,回那个了无生气的家干什么?
  董亮也是一连几日都没回家,所谓起步要稳,才开始的高强度洗脑,自然要亲力亲为。
  直到宫中传出爆发天花,皇帝下旨要往天津避痘,董亮才不得不从军营中出来。再次从军营中出来,董亮有种虎入山林的感觉,  有了两千多兵马打底,  他的腰杆硬了许多。
  ——
  昆明,蜀王府中,  院内栽种了蜀王刘文秀花费大力气移植而来的槐树。
  在清军已经攻入贵州的时节,还如此劳民伤财,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在骂他穷奢极欲,土包子行径。
  作为原大西军的擎天巨柱,在孙可望投降满清后,刘文秀成为了大明自李定国之下的第二号人物。
  然而本该与李定国共赴时艰的二人,对抗强敌的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内讧。
  去年孙可望觊觎帝位,悍然在贵州起兵,攻入云南,二人精诚团结,于交水大败孙可望,李定国留守昆明。
  刘文秀则追击溃兵,杀的孙可望只余百骑,见贵州形式稳定后,他便上书永历帝,让他重新移镇贵阳,一来可以安抚贵州百姓,二来可以提振士气,体现天子与朝廷的进取之心。
  但没想到这举动让李定国大为不满,立刻上书撂挑子,表示要辞去兵事,告老还乡。永历帝没办法,只好放弃。
  接着李定国又上书永历帝,将刘文秀与川渝各藩镇全部撤回云南,刘文秀失去了前线指挥的兵权,只能将心思解脱在这草木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刘文秀念着曹阿瞒的诗,以此表达自己无处可依,无路可退的窘境!
  仆人见刘文秀郁闷,故意逗笑道:“王爷,树上没有乌鸦,老奴却是听不懂。”
  刘文秀知道是老仆在逗只开心,习惯性笑了两声:“退狼进虎,晋王必败国!”
  仆人见刘文秀说的如此大胆,吓得两声劝阻:“王爷慎言,王爷慎言!当心隔墙有耳啊!”
  刘文秀又是大笑:“就是李定国当面,老子也敢这么说。他娘的!他敢做我就敢说,如今大明权集一手,我就要看看他能撑到几时!”
  仆人顿时被吓到了,害怕有一次兵戎相见,急忙劝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王爷不必对晋王有如此大的怨言。”
  听完刘文秀又是冷笑:“连你老奴都知道相忍为国,合则两利的道理。可他李定国偏偏不懂!搞成现在一团乱麻,现在还有几把巢,无非是多少时间被鞑子砍头而已。”
  仆人被吓的骤然无声,想到刘文秀描述的结局,只觉心中悲苦,不知此生还能否魂归故里,去延安看一看。
  晋王府内,李定国在听取锦衣卫的密报。
  对于刘文秀今日所言,他一清二楚,事实上他刘文秀如此嚷嚷,根本就没打算隐瞒什么。
  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李定国还真不敢强杀他,能让他交出军权,荣养昆明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了。
  在经历过弘光、隆武、鲁王监国的乱局之后,尤其是三王之乱后,李定国清醒的认识到,在当前这个形式中必须团结一心,令出一门,各自为战只能自取灭亡。
  反正大明上上下下谁都知道要团结,可是怎么团结就有了扯了。
  刘文秀表示李定国要团结自己,二人共同辅政。而李定国这表示大明必须团结在自己周围,对于刘文秀的看法不屑一顾,认为是取乱之道,图增内耗而已。
  并且他觉得,当今天子暗弱,让许多草莽生出了不臣之心,自己若不压住阵脚,那刘文秀未必不会成为第二个孙可望。
  野心嘛,都是被养出来的!
  如他朱由榔是一代雄主,那孙可望会反?就是看清了朱由榔外强中干,虚伪懦弱的本性,知道在他手下迟早完蛋,必须取而代之才有一线希望。
  孙可望了解朱由榔,他李定国又何尝不知呢?他深深知道朱由榔的秉性,让他坐镇贵阳,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提前跑路,反而会大大影响士气。
  从效果上看,李定国此举做错了,可从历史上,从人性上他李定国做的没错。如果清军打入贵州,他朱由榔还真的会第一个逃跑。
  所以李定国认为刘文秀让永历帝移镇贵阳,分明是心怀鬼胎,想携天子以自强。而大明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能够中流砥柱力挽倾天的只有他李定国!
  对刘文秀的做法,或许有些不妥,但李定国自问问心无愧。
  面对锦衣卫的回报。
  李定国只是淡淡回答一句,“知道了”并未做出什么反应。
  “那个洋人的跟脚查清楚了吗?”
  锦衣卫答道:“没有,此人好像凭空出现一般,教会卑职也找人去问了,都表示没见过此人。而且这洋人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至少来我大明有些年头了才能如此。卑职怕就怕此人是清国的探子。并且这些洋人最靠不住了,那汤若望深受崇祯皇帝宠幸,没想到转头就出仕清朝,实在是不忠不孝!”
  李定国点头:“这洋人只可利用,不可交心。他说他会制作火炮,且给他一些材料和匠户看看能做出什么东西。”


  (https://www.tyvxw.cc/ty84234193/76720737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