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殿上问策!整顿朝堂的风气!

第一百二十五章 殿上问策!整顿朝堂的风气!


  越来越多的小老鼠出现。

  朝着老朱同志身旁的黑袍人“叽叽叽叽”的叫唤着。

  黑袍人自然就是图奇,而老朱同志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虽然老朱同志听不懂“鼠语”,但是跟图奇汇报的小弟越多,也就证明了考察里作弊的人越多。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建朝后的第一次科考,结果就有这么多想要投机取巧的人,这让我们的老朱同志怎么能不生气?

  眼见图奇的那些小弟都快堆成了小山,老朱同志再也坐不住了,冷声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朱棣立即拱手揖礼回道:“回父皇的话,记录在册的,一个不落,都在侧殿候着呢。”

  “好。”老朱同志冷声一笑:“今天咱就要去看看,这些想要破坏咱大明的搅屎棍,在证据确凿之下,还能怎么狡辩!”

  话音落下。

  老朱同志已经起身站了起来,转身进了偏殿。

  “陛下万安!”

  刚走进偏殿,一众大臣便齐齐拜道,刘伯温和李善长也赫然在列。

  老朱同志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等走到了正中的椅子上才淡淡的说了句:“起来吧。”

  而这样的一副做派,立马就让刘伯温和李善长明白了——今天,要出大事。

  虽然借用科举来调查贪污官员这件事,刘伯温和李善长也有参与,但是其中具体的情况,他们是不清楚的。

  只是凭着对老朱同志的了解,他们能推测出来,实际发生的状况,要比他们所预想的,严重的多……

  “今天也算是咱大明开国的重要日子,大家都看见了,科举已经开始,因为是第一次,想来是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你们就各抒己见,提提意见,帮咱来好好完善完善。”

  “咱保证,要是有谁提的建议好,咱就好好的赏他!”

  老朱同志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人站了出来揖礼拜道:“陛下以一己之力扫平诸方势力,可见乃是真正的真命天子。”

  “我大明的首次科考,必定能够为陛下选出无数可用之才,辅佐陛下,壮我大明江山万代千秋!”

  老朱同志眉头微皱。

  见到朱元璋没有说话,又是一人拱手说道:“陛下多虑了,纵观科考全场,制度严明、纪律森严,那些有着投机取巧心思的,都已经被踢出了考场。”

  “臣相信,正在科考的这些莘莘学子,必定都是人中佼佼者,经过陛下所制定的科考内容选拔过后,更是优中选优,一定能够为陛下挑选出助我大明社稷更上层楼的精英!”

  然而,老朱同志却是突然暴怒道:“够了!”

  一众大臣立马齐齐拜倒:“陛下息怒!”

  老朱同志紧紧皱着眉头,愠怒道:“咱让你们提一提意见,不是让你们拍马屁!”

  “如果拍马屁就能拍出万世江山,那咱还要办什么科举?叫你们天天去养马不就得了!”

  “一个一个的,好歹都是些三品以上的大员,难道就没有一个有脑子的,能说出点有用的东西来?!”

  “咱把话放在这里,今天你们当中,每个人都必须给咱说道点东西出来,否则的话,就自己摘下乌纱帽,回家种田去吧!”

  一听到老朱同志这么说,一众官员便立马都慌张起来。

  毕竟,他们都是好不容易才混到现在这副人模狗样,要是在这个时候被摘下了顶戴花翎,可就算是前功尽弃,白忙活一辈子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小朱棣突然开口说道:“父皇息怒,诸位大人各有所学,对科考方面不甚了解也在情理之中。”

  “儿臣以为,父皇所制定的科考制度并无问题,有问题的,或许是与科考相关之人。”

  老朱同志忙问道:“此话何解?”

  小朱棣答道:“这段时日儿臣听闻,有人公然在考生之中收取钱财,声称可以帮助考生作弊,答出高分。”

  “哦?有此等事?”老朱同志挑了挑眉头,明明是件大事,他却表现的风轻云淡:“臭小子,你可不要胡言乱语,在场各位可都是咱大明肱股,若是没有证据,咱可要先治你一个诬蔑之罪!”

  小朱棣立即跪地拜道:“父皇明鉴,儿臣侥幸抓了人证,查了物证,只待父皇审问。”

  “来人!”

  “把他们都给押上殿来!”

  随着小朱棣一声令下,殿外立即就有一队守卫,押着足足数十人进入了大殿之中!

  这数十人都穿着统一的服饰,正是那些明目张胆向考生收钱的“黑武服”们!

  而这样的一幕,才让一众官员明白,这流利的对话台词、早就准备好的人证物证,哪里是什么征求完善科举制度的意见,分明就是老朱同志和小朱同志一唱一和的精湛表演!

  老朱同志就是想要引出这个话题,而小朱棣只不过是在配合他罢了。

  就在这些“黑武服”们被押上大殿的一瞬间,老朱同志立马就扫视全场,清楚的看见了一些官员的双眼之中,闪过一抹慌张之色。

  其实在场的官员之中,哪些是清白的,哪些是犯了事的,在图奇那些小弟们的情报里,老朱同志早就一清二楚。

  之所以没有直接将他们问罪,老朱同志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

  第一,为了不让他们有狡辩的余地,老朱同志务必要做到,在所有人证物证齐全的情况下,让他们无话可说。

  第二,大明朝刚刚建国,想要维持大明正常运行,这些官员必不可少,因为就算他朱元璋再废寝忘食、励精图治,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将整个大明都照顾的面面俱到。

  要知道,历史上因为积劳成疾的帝王可有不少,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四爷”雍正帝。

  雍正帝在位十二年零八个月,总计四千二百四十七天,可他在位期间的奏折,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中汉文奏折三万五千多件、满文奏折六千六百多件,都是他亲自批阅!

  众所周知,皇帝早上要上朝,平时还要接见这个大臣,那个使者,时不时的还有什么祭祀拜祖,通常都只有晚上的时间才能批阅奏折,这就导致了雍正帝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都不足四个小时!

  因此,最后雍正帝晚年患病,仅隔两天就驾崩了……

  一个人的身体精力是有限的,在年轻的时候过分压榨,年老时必定会造成影响。

  所以,并非是我们的老朱同志不想事事亲力亲为,而是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是真的跟不上啊!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便是,马皇后都会时不时的说上一句“陛下你这身体,确实不如从前了……”

  就连觉醒了麒麟血的老朱同志都架不住,就更不用说别人了不是?

  综上所述,想要让一个国家蒸蒸日上,那每一个环节的官员,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眼下就将这些官员全部撤掉,那无疑会让大明的管理出现断层,甚至有可能造成整个国家的混乱。

  第三,我们的老朱同志虽然极其痛恨贪官污吏,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情?

  这些官员之中,一半以上都是跟着老朱同志腥风血雨杀出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朱同志也不是那种绝对冷血的人,还想着给他们一次机会。

  只要他们自己坦白罪行,老朱同志便可以饶他们一命,让他们暂代当前职务,等到后续人才补上,再让他们告老还乡。

  可以说,老朱同志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第四,老朱同志让小朱棣将这些事情拆穿,又让小朱棣抓来人证,其实就是想要将这份功劳塞到小朱棣的手中,一来可以给小朱棣的履历上添上一笔,二来也是树立小朱棣的威信。

  毕竟现在小朱棣的发展道路已经确定下来,作为未来大明战力的领军人,让其他人感受到不可违逆的威严,也是必须的。

  当然,如果能把这份功劳送到太子朱标的手中更好,这不是朱标还在山东,来不及赶上这趟车嘛……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人,辜负了老朱同志的一片苦心。

  当这群“黑武服”被押上大殿之后,整个大殿的氛围立马变得沉默起来。

  见到没有动静,老朱同志才又开口说道:“咱把话放在这里,只要现在主动坦白自首的,咱都可以饶他不死,卸了官职,送回老家。”

  “可要是等到咱亲手把你们给揪出来,那可就别怪咱,翻脸无情了!”

  事实上,稍微了解老朱同志的人,都应该知道,眼下这个机会,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可是,世人皆有贪念,而一旦生出了贪念,就会伴随着侥幸心理。

  这些人辛苦了大半辈子,才混到如今这一官半职,如果就这么被免了官职,那晚年生活,是可想而知的凄惨。

  再加上眼前的这些“黑武服”们,都只是科举贪污环节中最低末的一环,根本就没有接触过上面的核心人物,所以,侥幸心理作祟,竟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自首……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老朱同志的脸色已经变成了一片铁青。

  确定再等下去也不会有人站出来,老朱同志都不禁被气得发笑:“好!”

  “好好好!”

  “很好!”

  “你们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既然朕给你们的机会你们不要,那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掉脑袋吧!”

  听到老朱同志又改口以“朕”自称,最前排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心中也是一阵腹诽。

  两人一阵斜瞥瞟眼,就已经开始了“心灵沟通”。

  “这些人当真是蠢,现在站出来还能保住性命,待会儿,那肯定是都绝逼死翘翘了。”

  “确实!不过老李啊,你知不知道都有哪些人?有咱们的人吗?”

  “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陛下现在神通广大,别说是科举贪污这么大的事,哪怕是你在家睡觉,一晚上打了几声鼾,他都清清楚楚!”

  “唉……但愿没有我淮西的人吧……”

  刘伯温和李善长一阵挤眉弄眼,原本两个对立集团的老大,在越来越神秘的老朱同志的管理下,也是渐渐有了报团取暖的趋势……

  “启禀陛下,会试已经结束,不知道陛下是否要一览考生答卷?”

  正当大殿内一派死寂之时,一个太监匆匆通报,似乎是察觉出了不对劲的氛围,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小,生怕触怒了老朱同志,殃及池鱼。

  “还览他娘个屁览!”

  “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都想着作弊,作废!重考!”

  “朱棣,你照着名单上面,把作弊的、受贿的,都先押入大牢!”

  朱棣立马应了一声,转身就要走出大殿。

  “等等!”老朱同志突然叫住了朱棣,想了想后回道:“先去把那个叫做吴伯宗的考生和他的答卷一并带来。”

  朱棣微微一愣,立马反应过来,再次应了声“是,父皇”,便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朱棣就带着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来到了大殿,此人正是那日最后收回银票,没有想着作弊的考生吴伯宗。

  “草……草民拜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见到老朱同志,吴伯宗立马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拜道,只是那略微的结巴,将他内心的激动和紧张,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起来吧,把你的答卷呈上来。”

  老朱同志也没有废话,直接让朱棣将吴伯宗的答卷递到了手中。

  这一刻,全场再度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在场的人之中,心中忐忑的占据了大半。

  只不过,吴伯宗忐忑的,是他的答卷能否让老朱同志满意,而其他人的忐忑,则是在等待着死亡的宣判!

  “嗯!好!写的好!”

  老朱同志突然龙颜大悦起来,夸赞道:“吴家小子,你这文章,深得朕心呐!”

  闻言,吴伯宗心中终于是松了口气,忙答话道:“多谢陛下。”

  “不过嘛……”老朱同志突然话锋一转,却是让吴伯宗心头一沉,再度紧张起来。

  “咱要的是真真正正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你这答卷里,对大明目前的民生状况,分析的极其透彻,也提出来了不少真知灼见。”

  “不过嘛,咱还是想要考一考你。”

  吴伯宗不敢怠慢,恭敬应道:“请陛下出题。”

  老朱同志抬手在自己下巴上摩挲了一番后说道:“既然你提到民生,那咱就考你民生。”

  “眼下我大明是天灾人祸不断,很多地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说是路有饿殍、民不聊生都不为过。”

  “对此,你有何高见啊?”

  吴伯宗垂眼思索了片刻,便朝着老朱同志拱手敬道:“回禀陛下。”

  “所谓民生,无非是四个字,‘吃饱穿暖’罢了。”

  “‘民以食为天’,想要恢复民生,粮食自然是第一位的。”

  “草民听闻,陛下勤政爱民,就连自己的几位皇子,都派遣出宫,去为一方百姓造福。”

  “太子殿下在山东进行灾后重建,二殿下三殿下在扬州躬耕于田垄之间,对此,草民不得不盛赞一声,有陛下您这样的皇帝,当真是我大明百姓之幸!”

  “不过,草民有一点意见,或许同陛下有所出入。”

  老朱同志听着吴伯宗的话,是深感兴趣,忙问道:“哦?尽管说来与咱听听!”

  吴伯宗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常人都觉得,想要粮食丰收,多在于粮种、雨水和土壤是否肥沃等等的实际条件上。”

  “可伯宗以为,这些固然是实际条件,可真正受到人为控制的可以主导粮食增产的因素,只有一点,那便是人。”

  “雨水气候乃是天时,粮种土壤则为地利,在天时、地利两项条件都已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能提升的,就只有人和。”

  “想要在当下的境况中实现粮食的增产,只有依靠更多的农民,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增加农民的数量,以及,让农民们可以安心耕种。”

  “其中,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和增加耕种农民的数量,都是陛下一直以来在完善的事情。”

  “唯独让农民们安心耕种这一点,还有所欠缺。”

  说到“欠缺”两个字的时候,吴伯宗的声音明显变低,毕竟是在点明皇帝的不是,也就只有真的不怕死的铁头娃,才敢像吴伯宗这样直言不讳……

  果然,听到吴伯宗居然当面指责老朱同志的不是,立马就有人站了出来。

  “大胆!胆敢对陛下不敬!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简直放肆!还不快向陛下谢罪!”

  “乡下书生就是乡下书生,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文章写的好,又有何用?!”

  周围的斥责声让吴伯宗吓了一惊,刚站起来没多久的他,立马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草民妄言!请陛下恕罪!”

  然而,老朱同志却是朝着那些斥责吴伯宗的官员们怒吼道:“你们才给咱闭嘴!”

  “咱要的就是这样敢直言善谏的良臣!”

  “不然花费这么多的人力财力,还要再选出一批想你们这种只会溜须拍马、搜刮民脂民膏的害群之马吗!”


  (https://www.tyvxw.cc/ty83062607/4767461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