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 435 红星所只引领发展,其他单位打工

435 红星所只引领发展,其他单位打工


435  红星所只引领发展,其他单位打工

“生产这块目前是大问题,总共1300辆的坦克,算上冠鹰旅所需以及巴羊跟埃及方面的试验部队所需坦克,总数量将近1400辆,全部需要在3年时间内交付,意味着每年产量得达到470,每个月40辆……”

红星所会议室,韩远山神色严肃地向众人介绍着坦克需要交付的数量。

现如今,整合了617以及541等单位的产能,每月产量也只是达到20辆,这就意味着,所有产量需要翻一番。

“这也不多啊。617跟541两家单位加在一起的产量是1000辆……”陈志强听到说每月40辆,不由疑惑,产能只是翻倍,压力并不是很大。

对于整体产能来说,一年增加500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多?陈局,看起来产量增加的不算多,可617跟541这两家单位的产能,是生产老旧的59系列坦克,无论是发动机还是装甲,抑或是主炮生产,都没法跟现在比……”

杨威摇头。

越是先进的装备,对产能要求越高。

“目前一个最核心的就是主炮跟发动机的生产。即使采用了电渣重熔等新技术,坦克炮因为口径跟身管更大更长,不仅对材料质量要求高,对加工工艺要求也提升了很多……发动机更不用说了,目前5432厂的产能,最多也就勉强能保证每月18台……”

“那就让他们增加产能!交付是必须保证的,两个都是大客户,惹不起。而且,双方都有了相差不多的武器,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

陈主任是为了和平发生么?

不,他是为了客户兜里的美刀。

“咱在这里,不就是讨论产能的问题?”

梁昊一脸疑惑地看着众人。

“是讨论产能,关键是怎么分配。目前617那边的产能,还得给部队生产用于提升战斗力或是更换淘汰老旧装备的新坦克。541那边,部队目前是没有计划让这边继续完成建设,保证产能的。如果不是我们的订单,541厂的大部分分厂都已经转型了。”

杨威提醒众人。

外贸订单是需要重视的,同时得考虑后续发展。

不能为了现在订单,疯狂扩大产能,不然等到后面不需要的时候,产能闲置,前期投入的建设经费就浪费了。

虽说生产坦克的很多设备可以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陈志强没有别的办法。

这情况,他是没有想过的。

一切都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需要忍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军费都将会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数字上。

“整合其他能生产的单位。国家不是提出,军转民,军民融合?为什么不能民转军?只要提出质量要求、技术标准,让有能力的民品单位也加入进来,以此整合产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未来在订单大幅度下降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产能闲置。另外呢,也能把生产线建设的成本分摊到其他单位,我们在各种零部件的价格上,多给他们一些。毕竟,很多的生产线,不是只能用于生产坦克相关零部件的……”

杨威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随着部队计划订单的削减,大量的军工单位失去了生产计划,从而导致没有业务可干。

之前的红星所、红星机械厂,甚至是西南局下属的其他单位,都是如此。

其实,杨威也清楚,大部分没有计划订单,甚至转型都困难的单位,都是基础弱,实力差,没有多少技术储备,管理人员水平也不行的。

真正有基础跟实力的单位,哪怕没有上级给的计划订单,最终也都是利用自己的产能跟技术实力开发其他产品,从而获得生存、发展的经费。

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到后面几十年,大量的单位,都是不停地通过市场来淘汰。

留下的,那都是实力强悍的企业。

最典型的就是现在的132厂,目前小日子同样不好过,却一直在不停地改进歼-7,并且提升技术实力,从国际上寻求外贸订单。

最终,几乎在少得可怜的经费下,搞出了华夏第一款自主三代战机,第一款隐身战机等等……

“就如同我们目前跟132厂的合作,总成设计由我们掌握,一些系统的设计交给他们,而生产,全部交给他们。132厂自己也不可能生产所有的零部件不是?只管最核心的,把控所有质量,在外协质量把控方面,咱们红星所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强的不是?”

“可名专军这块,并没有政策支持……”

梁昊眉头拧在一起。

杨威的提议是有着莫大好处的,成本被分摊出去,利润反而会增加。

可现在大量的军工单位都没有业务,再让民品单位涉足军工单位,会引起不小的麻烦不说,更重要的是军品生产单位,是有特别许可的。

“没有政策,那就去要政策。咱们是试点单位,上级能给的,也就是政策支持了。”

杨威平静地回答着。

红星所的发展过程中,一开始也就西南局能给一些资金,可随着项目的增加以及进度加快,西南局欠下了一屁股的贷款。

能做的,也就是帮红星所搞好配套。

而军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样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给红星所“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独立经营”后,就没有别的支持。

甚至连红星所研发出来的先进装备都没钱采购,还得让红星所以试验的名义向冠鹰旅提供装备进行各种试验。

“明白了。”

陈志强不停地点头。杨威说的,他算是真的明白了。

这跟之前他们考虑的利用617跟541现有的基础,扩大产能,也正是因为这样遭到了杨威的坚决反对,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一场会议。

也正是因为这次会议,奠定了红星所未来的发展格局。

如同杨威所说,红星所负担项目总成设计,把控技术研发方向。就连红星机械厂,也都变成了生产组装试验产品的车间。

随着这种合作生产模式的提出,整个西南局,乃至北方局都行动了起来,开始从全国工业体系内筛选出技术实力雄厚,基础好的生产企业,从而整合成新的军工生产产能。

大量的零部件外协加工,推动着红星所自己的质量体系进一步向着全国范围内扩张,这是一份来自几十年后的国家军用标准。

整个国家军标体系,在快速发展。为了支持红星所的发展,避免红星所的精力花费在这些方面,经过梁昊跟陈志强等人向军方高层申请,外加范志宏跟姚宏川等人的支持,最终总后、总参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标准化的部门:国家军用标准化办公室,归属刚成立的国防科工委管辖。

经过杨威的建议,新的标准化办公室方面,不只是按照红星所现有的标准化体系进行所有军工生产领域推动,甚至还要学习国际军用技术、装备标准化,融合在一起,形成适合国情的自己标准。

很快,第一家因为跟红星所合作,被迫接受全面标准化管理而受到巨大好处的单位就出现了——蓉城132厂!

132厂,是新南地区最大的歼击机生产工厂。

目前主要出口产品为歼-7系列的产品,目前,已经完成了埃及60架、约旦80架的订单,但是因为之前并未推动标准化,使得战机的质量有着不小的隐患不说,就连后勤维护保养,也都非常麻烦。

跟红星所合作后,132厂也开始推行标准化,在极短的时间内,歼-7的质量就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不说,因为众多零配件的互换性得到保障,从而后勤维护保养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甚至产能都提升了很多。

这还只是一方面,最大的好处在于跟红星所合作研发由巴羊提供8000万初始资金的HXFC-1项目后,随着对先进战机技术的了解以及设计,最终,611所的方案打动了国防科工委,获得了新歼击机总体设计的项目;132厂也成了新歼击机定点制造单位。

其实,方案就是歼-10的总体设计方案。

杨威提出来后,甚至对一些技术指标做了修改,使得这次611所设计的歼-10从一开始技术性能就提升了很多。至于说技术指标太高,难度太大,会导致项目持续的时间太长而不利于项目发展?

没问题的。

跟巴羊合作的HXFC-1战机项目,就是用来论证新“歼”的基础以及给设计人员练手的。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歼-10项目是由611研究所跟132厂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成立蓉城飞机发展中心,这一次却有了红星所加入进来,共同组成了“红星飞机设计研究中心”,主要办公地点就放在红星镇。

杨威给出的理由就是红星镇那边更加利于保密,反正生产制造是由132厂负责,611所在之前就已经被红星所给吞并了呢。

上级能说什么呢?

为了后期的试验,加上红星所现在钱袋子鼓了起来,韩远山直接在原本的坦克试验场旁边,利用工程机械开始挖山,准备在那边修建飞机跑道,并且在旁边将会建设新的战斗机组装、测试车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两驼战争赚得盆满钵满的红星所涉足的技术研发领域越来越多,触角伸得越来越长,一个在领域内非常有名,国内普通人中间却没有多少知名度的巨无霸,逐渐成型。

短短几年时间,红星镇就从原本只有两三千人的小镇,变成了一座人口超过10万的小城,并且还在持续地扩大。

整个小城里,绝大部分都是在红星所工作的,跟红星所工作不相干的,也到不了这边。

随着大笔资金投入到各个项目中,红星所的科研成果,也开始逐渐涌现,而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防空导弹系统,这不仅关系到装甲部队的防空,同样也关系到红旗-61上舰。


  (https://www.tyvxw.cc/ty80422377/3457259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