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敲下来一块吃一块
明军攻占仙霞岭,像一颗钉子深深打进清军的占领区,福建、浙江和江西东部原来是一整块地盘,现在却嘎嘣一声裂开了。{
楚军的主力在饶州府按兵不动,等着谭泰做出反应,他如果真能沉住气见死不救,汪克凡不介意调整作战计划,分兵向东南进军,先把福建和浙江南部拿下来,不过从谭泰前些日子的动向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理想的结果还是逼迫谭泰继续分兵,把他的十万大军在江西、南直隶、浙江、福建这千里防线上摆成一字长蛇阵,把柔软的腹部亮出来,楚军就能按照原定计划杀进南直隶,进而转战杭州、苏州,给满清造成最沉重的打击。
为了加大对谭泰的刺激力度,汪克凡决定再敲打敲打他,对江西东部的广信府(上饶)发起进攻。
南昌会战清军战败,谭泰退回九江府,江西大部分地区都被明军收复,清军只控制着紧挨长江的九江府和南康府,以及广信府的东部,包括府城上饶和兴安、永丰、铅山三个县(铅山,江西的一个县,铅在这里是多音字,念。)。
仙霞岭易手之后,位置突前的广信府和浙江的联系被切断,只和福建之间还剩一条狭窄的通道,处在江西明军的半包围中,就像打地鼠游戏机上一个孤零零探出脑袋的地鼠,站的位置实在太帅,让人忍不住就想当头一棒砸下去。
敲下来一块吃一块。拿下广信府,不但可以彻底收复江西东部,对福建和浙江的威胁也更大。从长远看,攻占上饶之后,楚军控制的贵溪县就变成安全的大后方,冷水坑银矿这个现金奶牛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牛棚。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上绕城里还有一条名叫张存仁的大鱼,也吸引着汪克凡的目光。
张存仁,清初排得上号的汉军名将。文武全才,老资格的汉奸。他原来是祖大寿麾下的宁远副将,和吴三桂私交莫逆。崇祯四年在大凌河一战中跟随祖大寿一起投降满清,从此为清廷奋斗终生,活活累死在直隶总督的工作岗位上。
此人在大明一方时碌碌无闻,降清后却敢对皇太极屡屡犯颜直谏。乃至在朝堂上和他当场激烈争论。就事说事的话,简直是魏征一样的刚正不阿的铮臣,皇太极对他极为赏识。在历史上,他和博洛一起南征浙江、福建,当过好几年的闽浙总督,属于豪格这一派中难得的封疆大吏,多尔衮当然看他不顺眼,在顺治五年干掉豪格后。很快就以病退的名义撤了他的闽浙总督。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多尔衮就突然挂掉了。顺治亲政后立刻启用这位忠于皇太极的老臣,委以直隶总督的重任,成为满清“疆臣之首”,具体官衔是“授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行省,巡抚保定诸府,提督紫金诸关,兼领海防……”。满清的正史里对张存仁的评价极高,“太宗拔用诸降将,从入关,出领方面,乔芳绩最显,张存仁亚焉。”和陕西总督孟乔芳相提并论,称他“通达公方,洞达政本。”,总之是个很牛x的家伙。
满清编写的历史当然会吹捧他们所谓的名将,但客观的说,关宁铁骑出身的张存仁的确很会打仗。他当闽浙总督的时候,鲁王朱以海、郑成功、郑鸿逵、郑彩、揭重熙和傅鼎铨都被压得抬不起头,鲁王朱以海最惨的时候每天住在船上,成了著名的“海上天子”,郑成功也只能躲在大小金门岛上,上大陆一次被打下去一次,揭重熙和傅鼎铨大部分时间只能躲在山沟里打游击。
(多说一句,郑成功刚刚起兵的时候实力很弱,后来收编了施琅和他手下的一票精锐部队,又干掉了厦门的郑彩,让郑鸿逵回家抱孩子,才一步步发展起来。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局势很乱,郑成功、郑鸿逵、郑彩和鲁王朱以海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互相之间有激烈的斗争,也有共同抗清的合作,详细介绍的话一两万字都打不住,因为和主要情节无关,本书做了一定的简化,和真实的历史有些小的差异,就算是蝴蝶效应吧。)
“明世武臣,未有改文秩任节钺者”,文归文,武归武,饶你能征惯战,即使像杜松杜太师、刘铤刘大刀这样的猛将,也只能听杨镐的瞎指挥,以至于裹尸沙场。明朝以文治武有很多弊病,像张存仁、孟乔芳这样的边镇出身的军将,对军事和民生都极为熟悉,又有相当的政治能力,投降满清后当了总督都能得心应手,可是在明朝一方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在这个时空里,张存仁却没有那么好的官运,因为清军没能攻进广东,皇亲国戚出身的佟养甲一直占着浙闽总督的位置,张存仁只是他手下的福建巡抚,前些日子刚刚来到广信府,指挥江西东部的战斗,正好在上饶城中。
张存仁早就入了汉军旗,是镶蓝旗的梅勒章京,他手下的清军有一万余人,其中披甲战兵四千人,包括江西绿营、福建绿营和一千余人的乌真超哈兵。这些乌真超哈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亲兵精锐,正牌的关宁铁骑出身,擅长使用火枪火炮,战斗力比其他的乌真超哈兵强了许多。
关宁铁骑是后人起的一个称呼,明代史书中并无记载,一般统指吴三桂和祖大寿的部队,并非都是骑兵。张存仁是祖大寿的嫡系,他的部队里面有骑兵,但更多的还是火铳兵和炮兵。
和吴三桂比起来,张存仁也许算不上什么大鱼,但其实个头也不小,汪克凡在攻打仙霞关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布网,调动明军对广信府形成包围。
张家玉的东莞营和万元吉的部队配合,从抚州府、建昌府向铅山县发起进攻,威胁上饶和福建之间唯一的联络通道。汪晟的部队摆在江西进贤县一带,充当西面的预备队,并防止谭泰派兵从鄱阳湖赶来支援。楚军主力在北面的饶州府虎视眈眈,通城营、镇筸营、赵印选和陈邦傅的部队在东面的仙霞岭和江山县。
这些部队只在外围构成包围圈,真正的进攻主力是王进才和曹志建。
王进才的部队因为历史原因,是楚军中最大的一个营,虽然经过精简缩编,披甲战兵还有一万出头,这次全都带到了江西。他们到底是大顺军的老底子,战斗力还算过得去,改编加入楚军的时候能留尽量都留下了。
曹志建的兵力却少的多,只有两千出头的披甲战兵,其中还有一些原来是牛忠孝的手下。曹志建和牛忠孝都是湖南官军出身,部队的战斗力太差,改编加入楚军的时候淘汰的就比较多。
两支部队加起来,一共有一万三千多披甲战兵,算上辅兵和长夫的话,兵力将近三万人,差不多是张存仁的两倍半,楚军其他各部随时还能派出支援,兵力优势非常明显。曹志建走北路,王进才走南路,对上饶发动钳形攻势。
张存仁是九边老将,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应对调度都颇有章法,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里的兵力有限,又孤零零地甩在江西,刚刚开战就落了下风。无奈之下,他只能一边收缩兵力,一边节节抵抗,利用上饶周围丰富的水网和明军周旋。
既然是周旋,就没打算正面硬抗,短短几天功夫,明军相继攻占了兴安县和铅山县,前锋的红旗出现在上饶城下……
谭泰接到仙霞岭失守的消息,又惊又怒,一脚踢翻了桌案,对着福建方向把佟养甲骂了个狗血喷头。
作为堂堂征南大将军,他本来不应该如此失态,但是仙霞古道实在太重要,失守之后给他造成的打击太大,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怎么办?福建也许守不住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如果能让佟养甲全师撤回浙江就是最好的结果,从地图上看,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避开仙霞岭,走温州附近的分水关撤往浙江。但是那条路比仙霞古道还难走,根本不适合大部队通行,清军如果离开坚固的城池,跑不出去多远就会被明军追上,然后全军覆没。
跑不了,就只能硬抗。
谭泰靠拢一番,命人给佟养甲传令,立刻收缩防线,所有部队向福州、泉州几个大城市靠拢,实在不行就闭门死守,等待援兵,比如广信府的张存仁,就要尽快撤回福建。
这是没办法的事,仙霞岭那个地方过于狭窄,大部队无法展开,派去太多的援兵也没用,有周亮工在那里就够了。要给夺回仙霞古道,还得从浙江方面想办法,从安庆府和鄱阳湖继续调兵。
清军的水师载着援兵赶往衢州府,顺着长江刚刚进入钱塘江,就接到谭泰新的命令,把这批援兵送到之后立刻全速返航,路上就要做好各种准备,再给浙江送去一万五千援军。(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
(https://www.tyvxw.cc/ty7726/220786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