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番外局外人旁观者清局中人回首枉然
从小苏子,到苏总管,他已历经三朝,渐渐也华发早生。他什么都见过,却对以寂和王之间,见而不敢见。
那时,正当新旧更替之际,宫内朝堂波澜诡谲,王为了平衡清流一脉和右相一党的关系,接受了右相家幼子的独女进宫成为司茶女官。这是一切的开始,或许也是故事的终结。
若说,将左相女李绮柔封为贵妃,是对清流的拉拢,王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以寂进宫做女官,作为对右相的安抚,对于王来说更是如鲠在喉才对。
可是,回首七年前,当他第一次见到以寂时,便觉得她绝非凡品。她不是步步为营,也不是步步惊心,亦没有如履薄冰,仅仅凭借着仿若看透尘世的淡然,清淡安乐地度过了深宫中的七年。
不争不抢,才最为上计,只怕她对王的情愫,也是那时种下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王对她,别人不清楚,作为唯一的见证者,旁观者清,苏总管怎能不知?
只不过,一贯精明的苏总管,却不能做这顺水推舟之人。
说到底,以寂是右相家的孙女,王与她近,便受右相牵制,疏离清流,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所以说,皇亲贵胄是世上最不得自在的,谁见帝王可白首?最好不过至亲至疏夫妻罢了。
若说宫墙柳多哀怨,她心中的怨尤一直忍着,从来不显,对李绮柔是这样,对王的若即若离也是这样。无他,真的爱一人,恐怕真的是不计较得失,不愿意控制那人。
只是,右相的算计心思,没有谁逃得过,若是这个不得宠的孙女,无法讨得王的欢心悦意,再送一个进宫也可。可怜了以寂不得祖父助力,苏总管有时暗想,若是右相紧逼王接受以寂为后,或许对王和以寂亦非坏事。
只不过,以寂这孩子,在家中处境向来艰难,恐怕比宫中还要难堪些,这种立后的好事,着实无法落在她头上。
只不过,这种种算计来得也着实快了些,右相在朝堂说要告老还乡,却以退为进,后宫前朝都安插妥当,连王也无法招架。
只不过,却也没想,以寂这孩子,看起来淡泊的性子,却在雨夜自右丞相府逃回了宫中。
那日大雨倾盆,王听到以寂回宫的通报,便不管不顾,仅着单衣,把撑伞的宫人远远抛下,跑到宫门将她抱了回来,又在床前守了她一夜,直到天明,才去早朝。
哎,这七年来,有多少夜,是以寂看不见的,是王守在她身边,为她一次一次披上他的披风呢?只是,谁都必须装作不知道,谁都必须没有心、不知痛,才能在这深宫中走下去。
只可怜,连这陪伴,都在这静水流深中慢慢空耗。那些如水般流过的日子里,她只是每日司茶,陪伴在王左右。如此简单,如此艰难。
苏总管还记得以寂出宫前那日,王对他说:“苏总管,你说,或许,故事只是故事,我不会让她受伤,对不对?”
苏总管只是安慰:“故事都是做不得真的。”
苏总管着实看不得眼前长大的两人如此受苦,只是劝也不得劝。
是了,除了清流右相前朝后宫之争,那本御书房书简中记载的锦鲤复仇的故事和着这连日来瓢泼的大雨,又成了王心中的刺——见不得真,做不得假。
可是,让王放下,也是不可能。
为了保护回宫的以寂,王把以寂院子里的洒扫宫女遣出了宫去,那个女官是右丞相府的探子,洒扫为名,监视为实。以寂这次回宫实属违了右相之意,需得多加小心,故此,王调动了身边的暗卫白梨护她周全。
借着以寂回宫的机会,左相向王禀陈:“若王立柔儿为后,臣下亦愿为陛下恪守君臣之义。柔儿性格素来柔善安婉,定可容人。”
立李绮柔为后,可以得到左相的支持,纳以寂为妃,这是王现在最好的选择,也是无路可退的选择。经过以寂一事,王已与右相多生嫌隙,清流的支持便变得愈发不可或缺。
只是,王却半晌不肯答应。甚至想借以寂的外祖家和表姐家之力抗衡右相和清流。
只是,这瓢泼的大雨,使前路不甚清楚。后来,甚至,还有人浑水摸鱼,放出了“欲立之后无德”的谣言,这无非是左相的逼迫就范,右相府中以寂叔伯的推波助澜。
只是这雨水,愈发大了。一日一日,竟淹没了外城,逼近宫城。王也愈加忙碌。
那日,以寂身着红装,额间绘了一段莲花,苏总管只当是她多日与王未见,想借故与王亲近。
只是竟不知,以寂竟然也已经看了那个故事,后来竟然成了那般结局。
或许,爱的真意是无我。哪怕以寂将红装予王,也不求回音。
正如书简所言,他们的故事,原不止一世,缘不止一世。
(https://www.tyvxw.cc/ty76618729/4223089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