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 第829章 地理宿命?超级大国不为人知的脆弱

第829章 地理宿命?超级大国不为人知的脆弱


【从地理角度研究世界各国的防御能力,天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绝壁天险的防御效果远胜于平原地带,许多国家正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才得以长期存续。】

【当今世界,如果单论国力,龙国、鹰酱国和毛熊国无疑是最难被入侵的国家。】

【这三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核武器和百万级军队,若联手可轻易击败其他国家。】

【但从地理角度来看,这三个强国都存在明显的软肋。】

【其中毛熊国的地理缺陷最为突出。】

【其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广大,但地势过于平坦,敌方机械化部队可以快速推进。】

【更重要的是,毛熊国的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地区,而西伯利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难以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这导致毛熊国在防御战中必须依赖外部援助,如拿破仑战争和二战时期有援助便能反攻,无援助则难以抵抗。】

【鹰酱国的情况与毛熊国相似,同样面临地势平坦的问题。】

【虽然有洛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样的天险,但与枫叶国9000公里的边境线和与仙人掌国3170公里的边境线大多是平原地带。】

【敌人可以选择从五大湖地区或格兰德河沿岸进攻,无需强攻山地。】

【如果未来鹰酱国实力衰退,无法继续压制邻国,那么类似“火烧白宫”的历史事件可能重演。】

【这提醒我们,国家实力与地理条件都是动态变化的,不能过分依赖一时的优势。】

弹幕:

——“卧槽,原来毛熊国这么虚的吗,我一直以为它很强”

——“地理老师狂喜,终于可以用上地理知识了”

——“所以说一马平川确实不太行,看看咱们龙国的群山”

——“难怪毛熊国这么执着于打乌克兰,原来是为了多个缓冲带”

——“平原确实不太行,但是冬天一来谁也别想推进(破防)”

……

大明位面。

明太祖朱元璋凝视着天幕,看着上面关于地理防御的分析,不禁陷入沉思。

“刘伯温,你看这天幕之中所言,地势险要竟如此重要。朕夺天下时,江南水网密布,北有长城,西有大漠,东临大海,不正与此相合?”

“陛下明鉴。我大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确是得天独厚。只是北方草原空旷,虽有长城,却也需多加戒备。”

刘伯温捋着胡须分析。

“这倒提醒朕了。元人就是仗着大漠平坦,铁骑横行。朕得了天下,更要把北方防线修得固若金汤。让胡虏望而生畏!”

朱元璋的目光越发坚定。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这天幕所言,一国光有天险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边疆,充实军备。”

“正是如此。朕已命人在边境多建城池,屯田戍边。只是这北方太过空旷,确实令人忧心。”

朱元璋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

“依你之见,该如何布局?”

“陛下,微臣以为,可在重要关隘多设军屯,既可养兵,又可生产。关外也要多设羁縻州,以夷制夷。”

“善!朕再多派些能臣去边疆,加紧建设。决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这天险还需人力来守,光靠山水可不成。”

……

茶肆之中,谈论声此起彼伏。

“这倒是个新鲜说法,原来地势还能这般影响国运。”

“你们说这天幕上的鹰酱国和毛熊国,莫非就是西域那边的番邦?”
“依我看,这分析倒是颇有道理。想当年匈奴势大,不也是因为大漠平坦,才能纵横驰骋。”

古人们品着茶水,议论纷纷。

这番说辞令人耳目一新。

平日里只知道山川险阻能保家卫国,却不知还能这般细细道来。

“话说回来,咱们这地方山川秀丽,想必也是极难攻打的。”

“那可不,光是行军运粮就够费事的。”

古人们越说越是兴起,以往听说过的战事,如今想来都与这地势有关。

难怪祖辈们都说,宁要山川险,不要平地宽。

“这些番邦倒也怪可怜的,住在平原上,随时都要提防四方。”

“莫要同情得太早,你看他们不是一样活得滋润。”

“也不知道再过几百年,这世道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热闹的议论声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这天幕之上的内容,虽说谈的是军国大事,却也让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毕竟谁不爱听这些新奇有趣的见解。

……

东汉位面。

曹操观看天幕许久,目光凝重。

“孤不曾想到,地势之重要竟能影响到千年之后。荀彧,你可有何见解?这天幕所言,可有可借鉴之处?”

“明公,这天幕所言确有深意。如今我军占据兖州,南有长江天险,北靠齐地平原。若要一统天下,这地势确实是个难题。”

“尤其是江东一带,水网密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荀彧沉思道。

“他日若要南下,长江天险确实难渡。孙权凭此割据一方,怕是不好对付。”

“这天幕倒是提醒了孤,平原之地确实防御不易。官渡之战,若非袁绍轻敌冒进,后果难料。”

曹操回想起与袁绍决战的场景。

郭嘉在一旁插话:“依在下之见,与其担忧地势,不如先谋划水军。”

“明公若要克荆楚、取江东,水军才是关键。这天幕上说的海上优势,不正与此相通?”

“况且江东子弟善于水战,若不及早布局,日后怕是更难应付。”

“奉孝说得有理。孤观这天幕,那些强国不也是既重视陆地,又经营海洋。孤若只顾北方,却疏于水军,岂非与天幕所言的短板相似?”

“明公明察。眼下虽已占据黄河流域,但黄河每年决堤泛滥,反倒成了隐患。”

“不如趁此机会,多建水寨,练习水军。再者,明公若想真正掌控中原,这水军也是不可或缺的。”

“善。这天幕倒是提醒孤,不能只顾眼前。子建所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孤也当为子孙后代多做谋划。”

“传令下去,明日便召集水军统领,商议练兵之策。眼下虽有刘备、孙权为患,但若能稳固水军,假以时日,必能克之。”

“明公所言极是。这天下大势,实则与这地理形势息息相关。只是不知道,千年之后,这天下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郭嘉望着天幕,若有所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了这天幕的启示,孤倒要未雨绸缪,为魏国打下更稳固的根基。”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71127821/4801503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