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农业之王 > 第十章 割稻谷

第十章 割稻谷


  面对陈德彪出的难题,杨树笑着说道:“主任,我中的那点钱,还不够修十米路呢,你就别逗我了。”

  “你看看,大学生说话,就是有水平。”陈德彪转头对老婆说道。

  “喝水!”

  陈德彪老婆没接话,给杨树递来一杯茶。

  杨树借机说道,“主任,修路我现在帮不上忙,倒是有个想法,多少能为村里增加一点收入,想跟你商量一下。”

  “有什么事尽管说,能帮的,我一定帮。”陈德彪很豪气,他是个人精,见杨树主动提着礼物来家里,必定是有事的。

  “信你才怪!”

  杨树暗地吐槽一句,笑着说道:“是这样,村里的水库不是闲着嘛,我准备把它承包下来。”

  “承包水库?”

  陈德彪很惊讶,“墩子,你这都是要去城里上班的人了,哪有功夫打理水库?可不能把钱打水漂了。”

  陈德彪,难得说了一句实在话。

  樟树村出了杨树这么个大学生,作为村主任,陈德彪还是很稀罕的。

  杨树又这么懂事,就更喜欢了。

  “主任,我是认真的,不是瞎玩。”杨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陈德彪看了杨树一眼,弹了一下烟灰,问道:“这事,你父母知道吗?”

  “知道。”

  “他们同意了?”

  陈德彪印象中的杨友仁,可不是这样的。

  “算是同意吧,他们给了我一年时间。”

  陈德彪这才点头,“行,这事我知道了。这样,村委会合计一下,有了进展,我再找你。”

  此事真要成了,也是给村里创效。

  “谢谢主任了。”

  杨树没再久留,呆了一会儿,转身离开。

  “老婆子,你说,现在的年轻人,想法怎么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呢,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得留在村里瞎折腾?”陈德彪有些不懂。

  “孩子想干,那就让他干呗。”

  陈德彪美美地抽了一口烟,“也是,我操那份心干嘛。”

  …………

  离开陈德彪家,杨树又联系了镇里的电信公司,申请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准备通过拨号上网,解决网络问题。

  跟着,杨树就下地去了。

  晚稻已经全部种下,今天他们家是去收割最后一点早稻。

  割稻谷,是比插秧还累的活。

  到了田里,杨树一家三口,一人一把蹭亮的镰刀,先将一茬茬的稻子割倒,垒成一摞一摞的,再抱到打谷机脱粒。

  十年之后,偏远如樟树村,也基本告别手工收割,全是收割机。

  现在还不行。

  脱粒时,要一边踩踏板,一边翻稻草。

  打谷机的滚轮高速旋转,带来巨大的扯动力,双手必须紧紧握住稻草。

  还得时刻注意脱粒情况。

  手、眼、脚,三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完成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

  因此,操作打谷机的,基本都是大人。

  杨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他们一家四口收割稻子时,总是父母两人操作打谷机,杨树两兄弟则负责抱稻子。

  将一摞一摞的稻子,从田里拿起来,抱在怀里,小跑着送到父母手上。

  小小的身子,在田野来回穿梭。

  那时候他们精力充沛,不仅感觉不到累,还经常比赛,看谁跑的快。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中间休息的时候,父亲总能就地取材,用脱了粒的稻草,三两下就扎成一座圆锥形的“小房子”,为兄弟两遮挡毒辣的阳光。

  母亲则抱来一只大西瓜,用镰刀剖开,大家坐在稻草上,一起分着吃。

  甘甜的西瓜,就是最好的解暑品。

  那时候。

  日子虽然过的苦,却很知足。

  不像现在,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里开始有了“贫富差距”,有本事的人都盖起了小洋楼,没赚到钱的,只能住老房子。

  金钱的刺激,冲刷了村里的淳朴气息。

  攀比之风,悄然盛行。

  那个夏天一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端着饭碗,聚在樟树下,一边吃饭,一边唠家常的情景,已然一去不复返。

  …………

  “爸,我来吧!”

  这一次,杨树主动站到打谷机上,接下这一重担。

  “那你试试。”

  父亲没有阻拦,他也看出来了,杨树似乎变得比以前壮实了。

  杨树操作打谷机,母亲抱稻子,父亲割稻子,一家三口,配合默契,效率一下就提了上来。

  “4点农业熟练度”的符号,每隔十分钟,就在杨树在眼前飘过。

  就算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一小时下来,杨树已经是汗流浃背,再加上稻子上的毛毛扎在身上,弄的全身痒痒,很不舒服。

  “儿子,歇一下吧!”

  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抱来一只大西瓜。

  杨树家里今年种了两亩西瓜,除了自个儿吃,大部分还是要运到县城卖钱,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

  最大、最甜的西瓜,都舍不得吃。

  可惜,家里,包括他们村里,种的都是普通的花皮西瓜,又在西瓜最多的季节上市,毫无价格竞争优势。

  基本都是贱卖,一斤也就两三毛钱。

  不像那些无籽西瓜、黑美人以及反季节西瓜,能卖出一两块钱的高价。

  忙活下来,赚的只是一点辛苦钱。

  往后几年,村里种西瓜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基本都是种一点自家吃。

  …………

  因为多了杨树这一劳力,下午五点多钟时,剩下的稻子就全部收割完毕,用蛇皮袋装好,再用农村特有的手推独轮车运回家。

  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没有斗,两边是用铁架子焊的平板。

  别看独轮车造型简易,却是农村运货的好东西,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狭窄的田间小路,基本都畅行无阻。

  关键还不怎么费力。

  只要掌握平衡感,比用扁担挑可省力多了。

  战争年代,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老百姓还自发组织过独轮车队,为红军及时运输粮食、水、布鞋,甚至弹药、伤员。

  小小独轮车,也曾立下汗马功劳。

  …………

  回到家,母亲在厨房做饭。

  杨树跟父亲拿着肥皂跟换洗衣服,提着毛巾,准备去河里洗澡。

  一到夏天,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到哭咽河里洗澡,热闹非常。

  因为哭咽河。

  樟树村的男人很少有不会游泳的,至不济,也能来两招狗刨式。

  到了河边,一群光屁股的毛孩子,在水里正玩得欢脱呢,一会儿扎个猛子,潜到水中;一会儿比赛谁游的快,游的远。

  兴致来了,还三五成群,在水里玩老鹰捉小鸡。

  那叫一个热闹。

  大人则聚在一起,一边惬意地泡澡,一边聊着庄稼地里的事。

  洗澡,俨然成了一场盛会。

  跟往常不一样的是。

  杨树一来,立即成了全场的焦点。

  “墩子,听说你准备在家包水库,不去上班了,是真的吗?”

  七公问。

  杨树注意到,父亲的头,瞬间低了下来。


  (https://www.tyvxw.cc/ty67987/519776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