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隐龙惊唐 > 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决战,都是孤注一掷。

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决战,都是孤注一掷。


  军队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它有生命、有灵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排外。


  虽说是同袍,但每支成建制军队,都有着不同的主官,主官的脾性、理念、指挥风格不同,使得各军,各有各的魂。


  这种从成军时便形成的意识,很难被短时间融合。


  这会造成混编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形成不了合力。


  所以,战场上很忌讳混编,宁可以残军各自为战。


  但这些精壮不同,他们组建的临时,甚至连个正式的番号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阳关唐骑对于这群壮丁有了认同。


  战场上,唯有强者才敬服强者。


  能击溃优势兵力突厥骑兵,壮丁们值得他们尊敬。


  出乎李师意料的顺利,让李师突然有了一种,或许,能胜的觉悟。


  这种第六感似乎应该出现在女人身上。


  但李师明显感受到了这种难以描述的感觉。


  李师的动员很简单。


  到了这个时候,一切华丽的语言都没用。


  几乎每个人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很难想象,刚刚放下锄头的壮丁们,经过了一场恶战洗礼之后,会如此平静地面对接下来的死亡。


  这本就是一个奇迹。


  “玉门关外,至少还有二、三万敌军。”李师道,“如果我等选择原路撤回,那么玉门关守军,将会在敌人东、西夹击下覆没。玉门关一失,我们就彻底成了一支孤军。所以,我们要打回去,我知道很难,九死一生,但这是必须要做的,多杀死一个敌人,玉门关守军就会少一份压力。”


  四千多人静静地看着李师,他们脸上有笑。


  那是一种满足和自豪。


  是啊,战局掌控在他们手中。


  他们不再是那一群被朱邪克勒无视的废物。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和自豪的呢?


  ……。


  李大亮的骑兵已经与朱邪克勒的五万中军骑兵接上火了。


  虽然从人数上,李大亮所部明显劣于对方。


  但唐军胜在是追击,士气正旺。


  还有一点,唐军从凉州而来,一路上并没有遭遇过战斗。


  身上的武器装备齐全。


  加上李大亮又是个稳重谨慎之人。


  作战部署是有板有眼,他牢牢地掌握着战场的脉搏,一起一伏之间,有条不紊。


  纵然无法突破突厥阵营,但突厥人想占点便宜,也不妄想。


  朱邪克勒有些急了。


  不突破玉门关唐军的阻击,就表示十几万大军出不了关。


  与关外的突厥援军近在咫尺,无法会师。


  这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先不说李沐是不是已经从凉州前来增援。


  就说眼下这十几万大军的补给,已经中断。


  随身所携带的干粮,支撑不了几日。


  所以,朱邪克勒再次调动大军。


  他的步骤是这样,先令中军骑兵对李大亮所部,全力发起一场反击战,能击溃、打残李大亮部是最好,如果不能,那就逼退李大亮部,为全力进攻玉门关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令步兵向玉门关东面的唐军发起全力攻击。


  按朱邪克勒的话说,不能突破,就是死路一条。


  战斗就这么开始了。


  不,准确的说,战斗一直在进行。


  只是这次,对双方而言,都是决战,都是孤注一掷。


  玉门关的两侧,东、西数十里,皆是一片喊杀声。


  本是晴朗,阳光普照的天空,被二十万人的搏杀激起的沙尘,遮住了阳光,显得格外阴沉。


  李大亮迅速感受到了战场的变化。


  他一边向东派出求援信使,一边迅速调整部署。


  面对着敌人的全力进攻,对李大亮所部而言,想完全硬抗是很难做到的。


  人数摆在那嘛。


  如果选择全面防御,就会摊薄每个方向上的防御能力。


  很有可能被突厥击破某个点,从而使得全线崩溃。


  如果选择集中一点进行对攻,或许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因为突厥骑兵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全面进攻,每个着力点上的兵力就会被平摊。


  唐军如此,突厥人一样如此。


  李大亮必须迅速做出选择,是全面防守还是集中一点,打一个防守反击。


  李大亮选择了防守反击。


  选择防守反击有个最大弊端。


  那就是集中一点突破之后,四周就会被突厥大军突破。


  也就是说,李大亮所部会突入突厥大军腹心,而左右两翼就会被突破,甚至后路也会被突厥人截断。


  这就又形成了一层肉夹馍的形态。


  但李大亮还是选择防守反击。


  他相信李沐,愿意将后背交给李沐。


  朱邪克勒显然没有意识到李大亮的脾性,会做出这样反常的选择。


  这一把,不能说朱邪克勒部署是错误的。


  相反,朱邪克勒的眼光是正确的。


  战场的僵持不改变,时间是站在唐军这边的。


  至少对玉门关内的唐军是绝对有利的。


  他们不缺少补给和援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朱邪克勒事先预知李大亮会做出这个选择,朱邪克勒一样没得选。


  但朱邪克勒还是郁闷了。


  大战一开始,左右两翼的突厥骑兵,迅速击破唐军左右两翼,向唐军纵深插进。


  李大亮中军主力骑兵,同样直插朱邪克勒的中军位置。


  朱邪克勒只能抽调正在进攻玉门关守军的步兵配合援助中军防守。


  如此一来,玉门关的守军压力反而大减。


  这个后果让朱邪克勒深深懊悔。


  相对于击败李大亮,突破玉门关才是最重要的。


  可突厥骑兵已经向李大亮部后翼包抄,再想调回,已是妄想。


  朱邪克勒无奈之下,迅速做出调整。


  从进攻玉门关的步兵中抽调些三万大军支援中军,暂时稳固住战线。


  中军的位置绝对重要,一旦被李大亮突破,就会与玉门关守军会师。


  产生的后果就是朱邪克勒和他麾下大军,从此再也别想从玉门关出去。


  由此战斗到傍晚后,玉门关的攻防战,其实已经陷入僵持。


  主战场反而东移至玉门关以东数十里处。


  朱邪克勒眼下只能等待,等待穿插到李大亮身后的突厥骑兵,及时返身进攻李大亮身后,与自己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


  (https://www.tyvxw.cc/ty66624/543262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