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有这样的事?
李文武穿着亲王的朝服,头戴金冠,满面春风:“有劳魏婶婶了。”
“不敢当,不敢当。”
裴氏也是世家女,见过世面,连称不敢当,让李文武在床前坐下,自己去张罗奉茶。
看着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魏征,李文武笑道:“魏公,几日不见,您为何病的如此严重?”
“……”
魏征嘴唇微动,可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哎,看来魏公还是记恨小侄啊。那日在殿上,小侄也是迫不得已才会如此极端。没想到却让魏公心情过于激荡,以至于呕血,实在是小侄的错误。”
“在这里,小侄向您赔礼道歉了。请魏公不要介意。”
魏征继续装死。
“哎,冀州来报,河北道大旱,那是赤地千里啊。如果官府再不赈济灾民,开仓放粮,恐怕又会重演隋末的惨事,易子相食啊。”
“魏公对于河北一地素来熟悉,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教小侄的?”
魏征手指轻动,却依然显得十分虚弱无力。
“小侄想让冀州刺史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不过冀州贫困已久,府库里恐怕也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放。如果要朝廷运粮到河北的话,必须要有朝廷居中调度才可以。”
“只不过小侄才监国,对于朝廷中事是两眼一抹黑,连人名都叫不全呢,又如何能知道该派谁去?所以我想,想由魏公牵头,派御史台的言官担任观察使,监督这次赈灾。”
“魏公觉得如何啊?”
李文武见魏征依然毫无反应,只得叹了口气:“哎,魏公果然是病重,既然如此,那小侄也不能再多打搅了。小侄也就只能派侯君集去担任赈灾钦差了。”
一边说,李文武一边摇着头站起身,准备离开。
“不可,万万不可!”
魏征本来不想说话,可一听李文武居然要派侯君集去主持赈灾,这他哪儿还忍得了?
虽然他是山东人,可河北和山东离得太近,一旦因为大旱造成恶劣影响,山东也会遭殃。
那些流民一旦跑到山东去,那可就完了。
“秦王殿下,绝不能派侯君集去啊!”
看着须发皆张,脸涨的通红的魏征,李文武心中好笑:“魏公,你这是……”
“别管老夫了,殿下你绝不能派侯君集去!不然的话,河北道必然大乱!”
“哦,这又是为何呢?”
“侯君集早就因为贪墨而被弹劾过,如果派他去赈灾,那不是等于把一只老鼠放进米仓里了,那还得了?”
这事李文武听说过,大概是武德四年的时候,就有言官上表弹劾侯君集,参他贪墨战利品,纵容属下掠夺百姓。
只不过因为立场的原因,和当时还要靠着天策府为大唐打天下,李渊最终压下了这件事。
这一次弹劾在朝堂上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来,而此时魏征旧事重提,显然是有着他的看法。
“殿下,你不要以为老夫这是在排除异己,或者是打击政敌。关于潞国公贪墨一事,那是早就有了定论的。所以老夫以为,决不能派侯君集去!”
李文武本来也只是随口一说,主要是想激得魏征发作,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隐情。
“魏公放心,本王一定听从你的建议,另选贤能,去河北主持赈灾。”
“殿下,您刚刚说的,派御史担任观察使去河北监督赈灾,老夫以为,应该派出两路人马,一明一暗,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河北的实情。”
“对对对,果然是老成谋国,本王佩服,魏公请受我一拜。”
“哼哼,老夫受不起殿下的大礼。只求以后殿下能放过老夫这把老骨头就行了。”
这老头心眼还挺小的,李文武嘿嘿一笑:“那怎么可以,您可是父皇留给本王的辅佐之臣啊。如果把您给丢到一旁,本王会挨骂的。”
魏征有些意外,扭过头仔细打量了他一阵子:“想不到,殿下的心思居然如此细腻。陛下的深意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人能看透,居然被殿下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殿下能告诉老夫,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吗?”
“魏公,这只是本王的一个直觉。父皇他带了几乎所有的重臣,却唯独将您留了下来,那绝不会是冷落您那么简单。”
“父皇乃一代明君,自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来。所以,再排除了其他一看就是错误的答案,那也就只剩下这一个可能了。”
“哼,刚刚老夫躺着的时候,还自称‘小侄’,现在就自称‘本王’了。难道你是想让老夫做你的幕僚不成?”
“暂时的,暂时的。您堂堂的尚书左丞,小侄哪里有资格让您做幕僚啊。”
魏征又哼了一声,可脸色却是缓和了许多——不管怎么样,李文武也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他也不好真的冲着这位监国使脸色。
“既然如此,那臣必当尽臣之所能,辅佐殿下。”
“那魏公,那我们就说定了。”
李文武用监国的名义下令,为魏征的尚书左丞加了检校二字,等于将他当成了当朝宰相来对待——当然了,也是暂时的。
不几日,高士廉从益州行台返回,李文武让他暂时担任了幕僚处幕僚长。
这么一来,高士廉负责统筹全局,文有许敬宗,武有侯君集,魏征负责查缺补漏,好歹是将架子给李文武撑起来了。
有着这几位在,那些朝廷命官们再也不敢偷奸耍滑,阳奉阴违,再加上李文武下了狠手,杀了几只“鸡”,彻底的震撼住了那些猴子。
朝堂上风气大改,很多新晋官员被充实到各个关节要害部位,不过区区半月,却焕发出了一种勃勃生机来。
而李文武通过这半个月的锻炼,对于处理政事已经有了很大的心得。
原本批阅奏折需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可这些天过来,李文武已经觉得越来越轻松,对付奏折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而李世民那边也发来了几次战报,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罗艺十分狡猾,大军无法捕捉到他的主力,可能要拖上一段时间。
对于李文武在朝中的所作所为,李世民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还特意给他加了几个虚衔以示嘉奖。
有了李世民撑腰,李文武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始准备实施一些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计划。
……
“娘娘,秦王殿下已经在外面等候您有些时间了。”
秋香此时已经升任了后宫总管,权势很大,不过依然是由她贴身伺候着长孙皇后。
“请秦王进来吧。”
“喏。”
虽然是忙碌,可每日一次给长孙皇后请安李文武是绝不会遗漏的。
“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文武,你这眼睛是怎么回事?”
长孙皇后打量着李文武,有些诧异的问道:“你又熬夜了吗?”
“嘿嘿,多些母后关心,儿子这几天有些忙碌,所以睡的很晚。”
“文武,你现在是监国,和以往可是不同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是,母后教训的是。对了,母亲您看,这是儿子设计出来的东西,名叫高炉。”
“高……炉?”
长孙皇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这个东西是用来干嘛的?”
“这种高炉可以让炉火的温度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就可以生产出质量更好的钢铁来。”
“哦?居然有这样的事?”
长孙皇后听的是十分感兴趣——她虽然是女子,可也知道钢铁对于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
在冷兵器时代,这几乎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了。
(https://www.tyvxw.cc/ty61328521/7580658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