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穿越古代去种田 > 第8章 麦芽糖

第8章 麦芽糖


集会上人流如织,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叶瑜看的是眼花缭乱。

        “这棉布如何卖?”

        有那精明妇人搓了搓小摊上青灰色的棉布,这是农家最常用的布匹,虽然粗糙而且颜色单调,但胜在价格便宜,大多数人家过年时都能扯一块布做新衣。

        “都是家里亲手织的,一尺布五文钱。”

        一匹布=四丈布=四十尺布=1333米

        按照现如今的物价计算,一匹布大约要两百文,但是普通人家并不会直接买一匹布,多是按丈或者尺的单位进行购买。

        “贵了些,旁的地方一尺布只要四文半。”那妇人踌躇一会,还是将手里的布放下了。

        卖布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面相极圆润,他拿起摊上的布扯了扯,“您看这布扯都扯不坏,买回去裁成衣服能穿好久呢,再说了,咱家的织布手艺那是满村里都赞扬的,若是钱不趁手,可以用鸡蛋抵,一枚鸡蛋抵一文钱。”

        旁边摊子的老板也点头,他们都是一个村子里的。

        “沈家的布虽然贵些,但确实结实,我身上穿的这件穿了几年了,都没坏。”

        别提,这男子嘴挺灵巧,叶瑜看那妇人听完脸上已经颇为意动。

        “那就扯五尺吧,用鸡蛋抵十文钱。”

        她心里自有盘算,鸡蛋是家里攒的,大可不必算钱,十五文钱五尺布算是十分实惠了,等把布买回家正好能给儿子做套衣裳,剩下的还够给姑娘做件上衣。

        “哎,您请拿好。”

        看过一场讨价还价,叶瑜一行人终于走到自家的摊子前。

        可能是因为来得早,叶家的食摊位置不错,处于集市最中间,不管村民从哪个口进,都会经过这里。

        怕今天太阳大,叶家人还特地搭了个简易版的棚子,不大,但好歹能遮遮阳。

        叶大嫂见孩子们过来,连忙问道:“都还没吃早饭吧,给你们舀一碗豆花?”

        说着也不等他们回答,直接从木桶里舀出一勺白生生的豆花,然后又从瓦罐里舀出蘑菇做的浇头。

        深褐色的蘑菇酱淋在白色的豆花上,被风一吹,浓郁的香气便传了出去。

        现在正是早晨七八点钟,赶集的村民大部分都没吃早饭,就算吃了早饭的,一闻这香气,也不由得深深吸一口气。

        几个孩子端着木碗就蹲在棚子旁边开始吃豆花,等豆腐鸡蛋馅的包子蒸熟了,叶大嫂又夹了几个放在他们碗里。

        叶老太和叶母包包子都是一把好手,就连叶家的男人们在揉面这方面也是天赋异禀(主要是力气大),因此揉出来的包子面又蓬松又筋道,包子馅更不用说,豆腐和鸡蛋只稍微放了盐,带着一点点咸味,吃的时候既不噎人也不齁嗓子。

        叶瑜觉得自家做的豆腐包子最好吃,他吃的脸颊鼓鼓,让旁人见了,都不由得咽咽口水。

        “大嫂子,你们这是做的啥?咋都没见过。”

        有摊贩好奇地打听。

        叶母边收拾东西,边按照叶老头交代的话,解释道:“这是外边的一种吃食,叫豆花,包子里面的馅是豆腐鸡蛋馅的,味道不错。”

        至于这个外边到底是哪儿,就不得而知了。

        叶母见那摊贩犹豫,便继续介绍,“一碗豆花五文钱,一个包子三文钱,再实惠不过了,都是成本价,就赚个辛苦钱。”

        摊贩闻言在心里计算,名字既然叫豆花,那大概是豆子做的,如今豆价一斤也要六文钱,五文钱确实不贵,加上包子也不过才八文钱,咬咬牙不是吃不起。

        “那先来一份豆花和一个包子吧。”

        第一笔生意来的这么容易,这让叶家大人们颇为欣喜,立刻盛了一碗豆花递给摊贩。

        刚过春分,天气还有点冷,再加上这些小摊贩多是昨夜就从家出发,步行到集市,早上吃的大多也是冷冰冰的窝窝头或者面饼子。

        此时一口热气腾腾的豆花从嗓子滑下,不说味道如何,身子瞬间就暖了。

        有人本来还在犹豫,但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狼吞虎咽的样子,馋得吞吞口水,立刻不犹豫了。

        “来一碗豆花,多放点酱,不要葱花。”

        “再给我来两个包子,你家的包子也好吃,皮薄馅大,确实实惠。”

        也有人打听豆腐是啥,但叶家人的嘴很紧,都只说是用黄豆做的,颇费一番功夫才做成这么些豆花。

        他们家食摊排队的人多,碗筷自然也用得快,叶大和叶父都没闲着,拎着满筐的碗筷就去打水洗碗了。

        叶河与荷花也在帮着收拾东西。

        只有被所有人嫌弃人小的叶瑜,被要求坐在小木凳上乖乖地等着。

        一直忙到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央,周身的温度已经能感觉到热的时候,叶家人终于能休息一会。

        此时带过来的三桶豆花只剩下一个桶底,约莫还能再舀出四五碗,而豆腐包子更是一个不剩,有赶集的人不吃豆花,但是可以买两个包子,不管是在路上吃,或者是带回去给孩子吃,都很得宜。

        叶母喝了一碗白水,喘过这口气,这才开口:“一会我得在集市上逛逛,家里还缺了些针线。”

        针线这样的日用必需品有时候都不用银钱,用粮食或者自家编的柳筐就能换来。

        叶大嫂点头,“家里的皂角也用完了。”

        叶母应道:“一会我一起买了。”

        歇过这阵最热的时候,留下叶大夫妻看摊子,叶父叶母带着三个孩子便往外走。

        本来叶母只想自己去的,但是仨孩子闲不住,都用渴望的眼神盯着她,她实在没受住,只好应了带他们一起。

        至于叶父,也是因为怕叶母一个人有疏漏,索性就两个大人带三个孩子。

        “可得挨个牵好手,别走散,年年集市上都会出乱子,尤其是去年,竟出了个拐子,咱们隔壁村有个小子就在集市上被拐走了,即使报官了,也到现在都没找回来。”

        “要是被拐走了,就再也见不到爹娘,要天天做工,连饭都吃不饱。”

        叶父吓唬他们,直把叶河与荷花吓得面色惨白。

        叶瑜想起人贩子就很生气,现代常有人说废除死刑,但对他来说,有几样人罪无可赦,一来是犯故意杀人罪的,二来嘛,就是拐卖人口,这样的人死不足惜是真的。

        叶母嗔丈夫一句,“瞧把孩子吓得,别怕,你三叔吓你们呢。”

        “我不是想叫他们谨慎些吗。”

        叶父觉得孩子们听完这件事应该不会淘气了,便住了嘴。

        很快一行人就停在一个摊子前,这是一个卖日用的摊子,商品颇杂,有扫帚簸箕、针线、瓦罐、也有牙刷牙粉、皂角。

        如今这个时代的牙刷叫做刷牙子,刷柄是用木头做的,刷头则是动物的毛,大部分都是猪鬃毛。

        叶瑜用起来觉得除了刷头比现代的牙刷更硬一些以外,其他的区别并不大。

        牙粉是由植物和中草药配制而成的粉末,清洁力不如现代的牙膏,但也还能接受,毕竟能刷牙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听说县城里还有专门卖给富贵人家牙刷和牙粉的铺子,刷柄甚至是用玉石做的,牙粉也用了诸如松脂和茯苓这样珍贵的药材。

        那样的牙刷一两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到。

        至于皂角,农家常用的是一种天然皂荚碾碎后加了猪油的,因此也被称为“肥皂”,犹如拳头大小,并且没啥味道,清洁力也还算可以。

        针线得买,爹娘和宝哥的刷牙子也都用了很久了,是时候换一个了,既然刷牙子买了,那牙粉也得囤一些,还有皂角…

        叶母思索家里情况的同时,手也不停,很快把自己需要的挑了出来。

        这个摊子的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小男人,话不多,也没吆喝,很不起眼的样子,然而当叶母向他问价的时候,叶瑜才算是大开眼界,这人竟有一项心算的技能,不过拿眼睛扫了一遍,立马就把叶母手里东西的价格一样样报了出来,然后又说总价格。

        “一共三十一文钱,抹掉零头,给三十文钱吧。”

        叶母没有讨价还价,像是这样的日用品,价格基本都是固定的,利润也不多,只能算勉强糊口罢了。

        付过钱,那些零零散散的物件就被叶母放在了她带过来的小篮子里,还没等她抬腿,叶父就从她手上接过篮子。

        这一幕正好被叶瑜看见,他偷笑了一下,爹娘的感情真好。

        东西买得差不多,几人刚要回去,叶母却看到一处卖糖的摊子,摊主正用木棒拖出合适的糖量,画成各式各样的糖画和唐人,然后将糖人插在稻草架子上。

        这是麦芽糖,价格低廉,深受小孩喜爱。

        “正好看见麦芽糖,买点回去你们跟哥哥姐姐们分一下,都甜甜嘴。”

        叶河听见这句话差点跳起来,他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卖糖的摊子了,但是心里知道轻重,并没有闹着要吃。

        “大嫂子,您看看,咱家的麦芽糖都很甜,老虎样子也威猛,要不给孩子买点?”

        他卖的麦芽糖分两种,一种是方方正正的块状,一块五文钱,另一种则是用木签插着的糖画和糖人,按照复杂程度不同,价格不一,平均一个三文钱。

        比较实惠的当然是块状的,但也有的小孩喜欢糖画或者糖人,会央着父母买,因为贵也贵不到哪儿去,因此大部分父母都会同意孩子的请求。

        叶河几人不求样子,因此叶母只掏钱买了一块麦芽糖。


  (https://www.tyvxw.cc/ty60723338/4342936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