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抗战尖兵 > 第三十一章走向深渊

第三十一章走向深渊


  石志学笑了:“董事长这是取笑我呢,我当年留学日苯是学技术的,对日苯军国大政的了解不足得很,倒是来西北后,实业人民委员部经常组织企业家座谈学习,经常通报一些很来自西北边区高层的信息,对做生意很有帮助,我记得就在上两周还组织我们学习了一篇西北边区政府内部的评论文章,题目叫走向深渊的昭和军阀。我记得大致意思,就给董事长传达一下,有没记准的,请呼延兄补充。”旁边的呼延若容笑着点了点头:“志学兄博闻强记,不会错的。”苏汰馀打足精神,听了下去。这篇文章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权威人士撰写的不署名评论,它从九一八谈起,揭示了日苯军国主义的内幕,当时是不公开地在西北政府内部作了传达,也给一些重要的文化、经济界人士作了传达,引起了相当震动,对于为西北后来转入全面抗战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石志学当时向苏汰馀口语化的介绍文章内容是这样的:

  近代日苯的军国主义根源,深植于其赖以立国的天皇制度及其据以变法图强的明治宪法。“明治宪法”它是以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宪法规定,陆海军有权跨越内阁直接向天皇汇报。而天皇呢,有着统帅权。这是日苯军国主义的根源。因为内阁首相是民选的议会执政党或执政联盟推举的,而天皇是世袭的,这就等于民选政府控制不了军队。九一八事件时候的日苯首相,就对天皇抱怨说,他既没有参谋本部的报告,也没有外务省的报告,日军动向他靠报纸了解。内阁控制不了陆海军,后来发展到陆海军反过来控制了内阁,原因是任何政党要组阁,就需要陆海军推荐陆相和海相,陆军根据这条规矩,对他们看不中的政党,就拒绝参与组阁。而且即使组阁成功,首相也要看陆军的脸色,因为陆军可以随时命令陆相辞职,从而逼着内阁总辞职。

  绕来绕去,大家明白了日苯这个所谓的立宪君主制国家,实际上政府的兴废,被陆海军控制了。那么谁控制陆军呢?秘密就在这里,日苯陆军是谁?控制日苯陆军的,是参谋本部、陆军省、教育总监部,这三个机构分别负责军令、军部、军训。这个团体是裕仁控制日苯陆军的爪牙,永田铁山就是裕仁在日苯陆军里的总代理。

  裕仁其实和很多问题青年有很多共同性:童年家庭不幸,成年婚姻不顺。裕仁的父亲大正天皇自幼多病,曾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40岁又患脑血栓,转为精神病。病情发作时,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苯人的面子,便于1921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晚年时,大正天皇已经处于精神错乱状态。可是,大正天皇实际上并非一个弱智昏君,正相反,他在位期间,曾经两度维护宪法,把军阀巨头赶下台。

  大正时代开始时,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和军部推行的急剧增加军备与严重的财政困难的矛盾。经过日露西亚战争,日苯将朝鲜和诸夏国东北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军备的需求急速膨胀。月,西园寺公望内阁因陆军部要求扩军两个师团而集体辞职,由军阀巨头桂太郎接替。但桂太朗的上台,引起了普遍的抗议风潮,东京爆发第一次护宪运动。立宪夏民党和立宪政友会提出“打倒阀族,维护宪政”的口号。这一运动的幕后支持者是企图从军阀、官僚手中夺取政权的产业资本家。1913年,反对党提出弹劾内阁案,迫使国会休会。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形势恶化。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达了希望维持政局稳定的意愿,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战胜保守势力,史称“大正政变”。以第一次护宪运动为起点,要求政党政治的民主运动发展起来。1924年终于实现了政党议会,这个成果被称为“大正民主”。后来元老派的大军阀山本权兵卫组阁后,提出更大规模的扩充海军预算案。人民再次掀起护宪运动,把山本内阁轰下台。

  大正天皇一再得罪军阀,所以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在大正天皇最厌恶的军阀中,有一个叫山县有朋,山县有朋(YamagataAritomo,やまがたありとも、天保9年闰4月22日(1838年6月14日)—大正(年2月1日)日苯明治、大正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两届首相,日苯近代陆军的奠基人,长州藩(今山口县)中间出身。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是明治天皇在甲午战争和日露西亚战争中的左膀右臂。甲午战争时期的战争指导权,是牢牢地把握在首相伊藤博文手里的。伊藤博文虽然是个文官,但是作为明治维新的元老,他镇得住山县有朋这帮子骄兵悍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山县有朋任第一军司令,率军入侵朝鲜。连战连捷,成为日苯第一个跨越鸭绿江的统帅。第一军一路发展顺利,很快打下了旅顺,山县有朋瞬间膨胀,脑子发热,决心一路打到燕都,这就犯了伊藤博文的忌讳,因为伊藤博文是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他清醒地认识到日苯国力还弱,只能追求有限的战略目标,速战速胜。如果为了满足前线司令员个人成名的欲望,攻进燕都灭亡清朝,就会牵动列强在夏利益,而且引起诸夏国人民的抵抗,导致日苯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所以伊藤博文马上以天皇名义给在诸夏国辽东前线的山县有朋发了电报,很关切地问候了他的身体,说您是国之瑰宝,立刻回来养病,把公务交给副手。山县有朋正在辽东激情澎湃,得辽望燕的,哪儿受得了这个,就给陛下回电,说俺身体杠杠的,您是不是搞错了?结果仁慈的陛下很快回电,说您有病不一定自己知道,自己知道的病那都不是病,反正朕说你有病你就有病,不信回来查查?

  结果,山县有朋司令员乖乖回国找病去了。所以,日苯陆军这帮军阀不是没人能管,而是,天皇愿不愿意让文官去管他们。伊藤博文于1909年被朝鲜独立志士安重根暗杀后,山县有朋终于可以成为横跨军政两界的泰山北斗,可能是由于被明治天皇逼他养病刺激到了,他对明治天皇子孙的态度很差,他通过长州藩出身的军官团把持日苯陆军实权,飞扬跋扈到干涉裕仁天皇(当时的太子)选妃的事儿。裕仁天皇和大正天皇对山县有朋把持陆军,欺凌皇室的作为恨到骨子里。

  1921年,大正天皇由于身体不好,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了裕仁皇太子。裕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从山县有朋的长州藩帮派手里收回军权。九一八事件,正是裕仁天皇陛下策动陆军中下层军官起而夺取陆军领导权的关键节点。裕仁想清算长州藩,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这帮人,正是想借助侵夏大功,彻底驱逐长州藩势力出陆军。结果他们成功了。从此一个叫永田铁山成了日苯陆军的实际幕后大佬,因为裕仁本人是通过永田铁山控制日苯陆军的。

  昭和以后的日苯,基本是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两支共同拥有一个国家的军队:日苯陆军和日苯海军。他们竞相争夺预算、人力、物力,根本不考虑国家存亡和国民生命(包括日苯自己的和其它所有国家的),在陆海军内部,谁能争夺到更多的人、财、物,谁就能出人头地,为了多一千万日元的军费,他们敢把靖国神社拆了,为了一个亿日元的军费,他们敢对全世界开战。

  站在这两个怪兽背后的,就是裕仁和他皇族的野心家们。永田铁山就是1921年裕仁作为皇太子访问欧洲时候,由裕仁的叔祖闲院宫载仁亲王介绍给裕仁的。载仁生于1865年,是佛蓝西国圣西尔军校毕业生,日露西亚战争期间,他作为骑兵指挥官,立下了战功。后来先后任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师团长,1919年成为元帅,是个有实战经验的老骑兵。正是这个对日苯陆军情况了如指掌的载仁,帮裕仁规划了利用永田铁山等当时青年军官,打破山县有朋等元老军阀对陆军的控制,裕仁也在九一八事变后,月,赶走了陆相南次郎和陆军总参谋长金谷范三,把载仁扶上了陆军总参谋长的大位,同于1932年2月就任海军军令部总长的伏见宫博恭王一起,代表天皇在幕后操纵陆海军。在日苯历史上,这两个把控陆海军作战指挥权的要害职务,从没有被两个皇族拿在手里过,这种奇特现象出现的唯一解释,就是裕仁才是九一八以及现在诸夏国北部可能发生的战争背后黑手。

  永田铁山这票人后来演化为所谓的日苯陆军统制派,永田铁山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是日苯陆军双璧,他们非常有战略头脑,在永田铁山的控制下,日苯陆军实行先消化东北热河,再渗透诸夏国北部的对夏策略,所以塘沽协议后,常凯申才过了二年太平日子,对于石城政府而言,不幸的是永田铁山在1935年被统制派的对头,皇道派刺杀了。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二日,日苯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排闼而入的相泽三郎中佐拔出军刀砍死在办公室里。永田之死,是派系斗争的恶果,永田是日苯陆军统制派的头目。到他就任军务局长后,统制派和皇道派的斗争日益炽烈。永田被杀后,裕仁亲自表示了哀伤,这是不同寻常的。很快,日苯陆军的统制派和皇道派就在1936年2月26日决战了,皇道派军人发动了兵变,诛杀了几个天皇重臣,裕仁坚决依靠统制派的石原莞尔等军官,调动大军,把叛变军人镇压了下去。从此,日苯陆军的大权落到了统制派军人手中。

  号称宪政的日苯弄出了两个皇族司令,已经把天皇独裁好战的本色显露无疑,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裕仁又把内阁首相也换成了自己的跟屁虫:近卫文麿(),月12日,近卫文麿出生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近卫文麿枉为贵族后裔,对日苯陆军却是一副奴才相。1931年9月18日,日苯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敲响对外侵略扩张的战鼓。近卫对日苯军人的做法极为赞赏,他在《元老重臣与我》中声称,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苯必须走的命运之路”。反对日苯元老西园寺主张的等军人冷静下来的协调外交。

  1934年他又一次听取石川县警察头面饭田副次的汇报之后,恣意批评政党政治。当饭田反映由于政党无能,腐败和对时局缺乏认识,国民和军官都忍无可忍时,近卫立即评论说“政党、议会都起不了作用,:”军人发怒是难免的。:“为拯救今天的日苯,必须打倒议会主义。”这种胡言乱语,如果是发生在英美这种国家,选民早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即使是苏独意志这样的集权国家,也会严刑峻法对待企图干涉政治的军人,没有哪个神经正常的政治家会这样自掘坟墓,鼓吹军人干政乃至政变的。可偏偏在以脱亚入欧自诩的泥轰帝国,1937年7月7日的当朝首相,就敢公开鼓吹军人造反有理,宪法规定的议会应该打倒,为什么?因为近卫文麿是皇室的走狗,日苯的真正的政治家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都是认清形势,对被野心和贪欲蒙住了眼睛的日苯皇室及其陆海军摇尾乞怜的杂碎。你们看,今天,1937年7月7日,日苯军政头目都已经是秉承裕仁意志的木偶了。而裕仁的意志是什么?搞经济?第一全世界都没有从1929年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贫瘠缺乏资源的日苯更是毫无振兴希望。第二裕仁及其手下根本不是搞建设的料。第三天皇干搞经济建设的事儿没有权利也就没有功劳,那活儿是内阁的事儿,按明治宪法规定,天皇只有对军队的统帅权。裕仁想要有所作为,只有通过战争来体现。

  所以这是一笔肮脏的交易,裕仁通过扶持永田铁山这帮当年的陆军愤青,控制住了陆军,从一个娶老婆都要看山县有朋脸色的高中生,变成了真正的独裁者;但是,日苯陆军这个利益集团,这条疯狗,不是那么好满足的,裕仁就用举国的资源和国民的性命作为交换,把对外侵略作为肉包子扔给了日苯陆海军这两条疯狗。

  九一八是这场利益交换的起点,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利用石原莞尔的军事能力,成功地夺取了我们的东三省,从而声名大噪;而在国内,裕仁也利用九一八的成功和统制派的羽翼丰满,把长州藩最后遗留的南次郎和金谷范三以对夏侵略不力名义赶走,用皇族控制了陆海军。

  而今年,通过一个多月前近卫文麿的上台,裕仁已经把可能妨碍陆海军侵夏的最后一个保险也打开了,日苯的内阁不会对陆海军的侵略做任何限制了,现在整个日苯就像一支子弹上膛,保险打开的枪,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它的扳机。

  苏汰馀听出了满身冷汗,虽然时为盛夏,他还是觉得吊扇吹出的是一股阴风,石志学最后道:“文章内容大致如上,作者警告西北军民,华北的局势已经间不容发。”石志学忙着转述文章,却没注意桌子另一边的三位美女都被他的转述吸引了注意力,已经不再聊天了,三双妙目都滴溜溜地盯着他看。忽然呼延兰绮补充道:“文章最后结尾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呼延若容不满意地瞪了她一眼:“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乱插嘴。”呼延兰绮转了眼珠子看看两位闺蜜,又淘气地吐了吐舌头,她知道老爸一向好脾气,只是要客气一下而已,并非真的生气。石志学忙笑道:“世侄女记性好,这句话收尾有力,画龙点睛,原是不该忘记的,不愧是长安著名女记者,对文字能体会如此深刻。”苏汰馀也慈祥地笑了:“是的,若容家学渊源,教女有方啊,”他看了眼苏文秀:“文秀要好好向妹妹学习。”呼延兰绮讨巧地说道:“两位伯父谬奖了,秀姐姐是海外归来的女博士,我这辈子打马儿追都赶不上,这篇文章是我们主编也从一些渠道获知后,给我们透露的,他说这可能是来自西北最高领导层的意思,甚至可能是刘长官直接授意所写,所以我也特别学习了一下。”


  (https://www.tyvxw.cc/ty60009/502224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