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月黑雁飞高
陈诚迅速传达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各项命令后,冯玉祥作为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表态:“第三战区服从最高当局的安排,坚决贯彻新的作战指导,刘琨上将是当年公认的黄埔之虎,与我和张文白司令都曾经合作,相信在民族战争的战场上刘总指挥会取得辉煌战绩。今天刚成立的淞沪前进指挥所负责的淞沪围攻战是现在整个战局的关键,现在大本营代表、军政部代表、战区有关指挥官都在,趁此机会请刘琨总指挥部署下一步作战方略。”张文白虽然疲劳,但是还是很识相:“刘总指挥在东征时候就是我的老上级,第九集团军自我以下都愿意服从刘总指挥,痛击倭寇。”
我向张文白鼓励地笑了笑,先送给冯玉祥、陈诚一堆高帽,给张文白一粒安心丸:“某奉最高当局命令,得以有机会在冯司令长官旗下效力,三生有幸。冯长官是北伐、抗日名将,善于练兵,军谋深远,卑职会珍惜这个机会,多多学习冯长官的带兵用兵之道。辞修兄、文白兄更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十八军、第九集团军精锐无比,皆为党国干城,这次最高当局调刘某带西野入卫,只是借助西野的炮空优势,协助贵两军痛击倭寇,减轻我军不必要之伤亡,待到虹口功成,西野将迅速全军西返,所有阵地交付中央军。我们的主战场还是在华北,某与西野本次参与淞沪会战预期最多半月余,淞沪的大局还是要靠各位支撑。”
听了我的话,冯玉祥点头、陈诚和张文白相视而笑,张文白的参谋班子甚至有人长吐了一口气,大家终于明白西野是来帮忙的,不是来争功的。我向李兴中示意:“请李兴中中将把淞沪前进指挥所的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草案介绍一下,请张指挥及各位同仁一起参详。”李兴中起立,让两个参谋帮着他分发了草案文字给参会有关人员,然后做了介绍。
基本上指挥所以西野的指挥所为基础,以张治中为前敌总指挥,结合进第九集团军司令部的一些人员,指挥所与第九集团军司令部各自办公,每天有联合电话会议。总体上是西野和第九集团军各自维持原来指挥体系,联合制定作战计划和下达必要的联合作战命令,除了西野以外的部队都委托张治中以前敌总指挥名义指挥,张治中及其手下对此都很满意。
很快,第一次联合作战会议就进入实际作战策划了。先是由第九集团军参谋处作战科长史说介绍了战况和他们的作战计划。我这才了解到,虽然有了西北陆航的介入后,日本海军航空兵失去了空中优势,然而在地面战斗中,中央军这次比真实历史上也没进步到哪里去。史说介绍:“本军于今八月十七日(筱)晨五时半,按预定部署,全线开始总攻击。最初目的原求遇隙突入,不在攻坚,但因每一通路皆为敌军坚固障碍物阻塞,并以战车为活动堡垒,终至不得不对各点目标施行强攻。谨将各部激战实况分陈如次:(1)八十八师以主力由北分向日本坟山、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攻击,往返争夺,伤亡甚重,仅法学院一处,已牺牲一营之众。而攻日本坟山之部,于上午十一时攻入后,因受敌侧方机枪射击,未能返出,死伤尤多。(2)八十七师先对日俱乐部、日海军操场及沪江大学、公大纱厂攻击,迄九时许,得王师长(敬久)电话报告,已占领日俱乐部及海军操常惟经派员确查,据称日俱乐部旁之四层楼油漆公司,尚为敌死守,我军正向其包围。对沪江大学、公大纱厂及引翔港镇方面,则激战迄今,尚未得手。(3)本日我炮兵射击,甚为进步,命中颇佳,但因目标坚固,未得预期成果,如对日司令部一带各目标,命中甚多,因无烧夷弹,终不能毁坏。”
史说又介绍了从今天凌晨起,第九集团军执行“铁拳计划”的情况。“铁拳计划”是由德国顾问设计,而由八十八师参谋处完成参谋作业。抗战前中德邦交友好,第一次大战间,德国的最后一任参谋长色克特(HansVonSeeckt1866-1936)上将,受聘于我国军事总顾问,率顾问数十人,来我国协助军事建设,在各教育机关及京畿附近部队,如教导总队、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三十六师等单位,指导教育训练,一切动作完全采取德式。
战争爆发后,因受政治影响——(德、意、日结为轴心),德国逐步撤回顾问,但是淞沪会战期间少数德国顾问来到八十八师,(日久忘其名)淞沪战役发生后,八十八师和八十七师与德国顾问共同策划,准备依德国一战渗透战的方式,发动一次突击作战。
一战时期德军为了打破西线堑壕战的僵局,采取了渗透战术渗透战术(StormtroopeTactics),又称胡蒂尔战术,风暴战术或者突击群战术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具体而言是4个部分:
1。短暂而猛烈的炮击,有时会混杂一些毒气弹,这种炮击的目的是压制敌军而不是试图摧毁它,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炮击时间。
2。在弹幕徐进掩护中,德国轻装的突击部队(Sturmbatallione)出发并渗透进入盟军防线的薄弱之处。他们在消灭敌军炮兵部队和指挥机构以前会尽量避免战斗。
3.当轻装突击部队完成他们的任务,重装突击部队,装备了机枪,*,迫击炮和轻型火炮的部队就会攻击轻装突击部队绕过的盟军据点。
4.在突击的最后阶段,才是普通的步兵开始清除盟军部队最后的抵抗。
由于在这种战术中,强击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之前的德军步兵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强击部队里有前进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电话(用无线电的很少)同本方炮兵进行密切联络,不再按照既定时间表而是实际需要为强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当然电话的作用距离是很有限的,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信号弹和信号火箭指示目标。此外,强击部队除了战斗部队和协调官以外,还有工兵,基本的后勤医疗单位,以及通讯部队。实质上他们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队。
其次,强击部队的武器已经不在是一律的步枪加刺刀了。他们装备了*,手枪,短刀,还有尖形铲。如果是军士,还有轻重机枪,一个*发射器,一个轻迫击炮,一具*。此时,强击部队的体制也变成了分队,分队的士兵基本装备不再是步枪而是伯克曼MP-18*,一个分队就拥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坚持独立作战。
当时德顾问就当时上海战场形势,认为日军阵地由汇山码头经吴淞路、北四川路,以迄江湾路,蜿蜒有如一条长蛇,宜在其腰部选择一个要点,集中威猛火力发动突击,将其拦腰斩断,首尾不能相顾,而后直向其心脏部进出,则敌抵抗组织自然归于瓦解。
研究结果,八十八师选定虬江路为突击点,遵从德顾问意见,选拔精壮勇敢的战士五百人为突击队,携带轻便锐利的近战武器,以优秀营长刘宏深少校为指挥官;同时集中全师炮火,由炮兵营长王洁中校指挥,在附近放列担任掩护,另在突击队位置配置多数自动火器,直接支援。预定拂晓开始行动,先以炮火猛烈轰击目标地区,再由自动火器支援发起突击。该计划定名为“铁拳计划”。由于突击地区在二六二旅阵地正面,一切细部参谋作业指定由谢晋元中校负责完成,并由其指导实施。十六日晚完成一切部署,翌日按照计划行动。炮兵于拂晓密集射击,虬江路敌阵地附近一片火海,烈焰冲天,所有工事与建筑物尽行摧毁。紧接着刘宏深少校身先士卒,率领突击队适时冲进,毙伤敌兵无算,横尸街巷。不幸刘宏深同志深入敌阵,亦中弹阵亡,虽已予敌重创,终告功败垂成,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我问道:“地面敌情如何?”
史说指着敌我态势图:“开战前的倭寇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编制包括5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和若干直属部队,总兵力增至2000人,装备150毫米*炮4门、120毫米*炮4门、75毫米山炮12门、速射炮4门、九二步兵炮4门、高射炮4门、150毫米迫击炮8门,坦克、装甲汽车约20辆。8月10日,“虹桥机场事变”发生后,倭寇意识到战争已迫在眉睫,因此将原驻汉口的陆战队分队、以及第三舰队各大军舰上的临时陆战队分队都集中到上海,同时急调佐世保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和吴镇守府第2特别陆战队增援上海。到12日随着这两支部队到达,在上海的日军已经增至4000人。8月十三日开战以后,倭寇上述部队均已投入地面战斗。除此之外,倭寇还组织上海侨民为义勇队进行顽抗。”
我继续问:“对敌人后继援兵,你们有没有什么情报?”史说:“我们只猜测倭寇陆军会大举登陆上海,但是我们没有得到过具体的情报通报,现在我军争分夺秒,希望抢在倭寇援兵到来前解决虹口敌人陆战队。”
我对李兴中点了点头,他拿出一份西野的机密情报通报:“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后,日军要求上海特别陆战队务必坚守6天,坚持至日本本土的陆军增援到达。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认为,在中国军队接连增兵持续猛攻的情况下,这点兵力难以完成坚守6天的任务,因此连发两封电报请求火速增派援军。应他的强烈请求,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镇守府陆战队2个大队和佐世保镇守府陆战队2个大队共约2400人将于18日和19日左右到达上海。”他又拿出另一份电报:“据报,八月十四日日本陆军对第三、第十一、第十四等师团下达了动第三号命令,同日签订了向上海及青岛派遣军队的《陆海军关于华北作战的补充协定》,八月十五日上海派遣军编组任务等命令,松井石根大将为军司令,其它详情待查。”
这两份电报立刻引起了骚动。在座的都是中央军和西野的高级军官,很明白这两份情报的分量。我环视周围:“这两份情报属于绝密,如有泄露者杀无赦。根据一二八事变及九一八事变后倭寇动员的速度分析,倭陆军之上海派遣军将分批在8月18日到8月25日期间完成动员。其先发部队最早可以在18日登船从上海出发。考虑到倭寇需要在上海附近海面作集结与准备,最迟8月23日倭寇可能发起登陆作战。”我的话又引起了一阵交头接耳,我继续做结论:“所以,23日前,必须消灭虹口倭寇陆战队。”
(https://www.tyvxw.cc/ty60009/490148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