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香港的隐形豪门家族
第214章 香港的隐形豪门家族
“陈生,好消息,怡和已经停止了对会德丰的收购计划,而约翰马凳,也已经准备就出售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交易进行准备了。”电话里,迪斯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陈志文。
“好,多谢迪斯先生了。”陈志文听完后心中颇为欢喜,跟历史上发生的一样,会德丰最终还是一直没有提供自己的详细财务及经营资料,导致怡和不得不收手,而这其中,除了这一点,汇丰肯定也动用了不少资源来阻挡这件事的发生。
对于这件事,陈志文其实也不愿意看到怡和真的收购会德丰,虽然收购会德丰后,怡和会在初期资金困难一点,但会德丰的陆地资产也是很丰富的,随着香港地价的上涨,怡和的综合实力会更强,所以汇丰找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很乐意帮忙的,而且从其中他也能获得一定的好处。
当然,自己能做的其实不多,顶多就是给怡和添点麻烦,百佳超市在最近两个月,开始疯狂挤压惠康超市,故意将超市开在惠康的旁边,然后立刻祭起了价格战,同时,大量的物业收购也在同步进行。
怡和见到这种趋势,根本就没有太多反应的时间,只能跟着砸钱进入,要不然,不需要半年时间,惠康就会彻底被扫出市场。
对于烧钱,陈志文自然也不是很乐意,但汇丰提供的低息贷款,购置物业后不需要交租金,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外加星河贸易公司所带来的廉价供应商品以,只是保持不盈利的状态,就足以让惠康超市陷入巨额亏损了。
任置地的资金再多,旗下一个业务一个月亏几百万港元,而且还需要每个月千万港元砸进去,又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就够纽壁坚与鲍富达头疼的了。
其实这还是占了自己先知的优势,陈志文知道怡和不会收购会德丰,但汇丰的人可不知道,而且这种大企业收购,谈个一年半载也是很正常,所以,汇丰希望有实力对怡和造成冲击的陈志文来在其他领域狙击怡和,干扰怡和的收购计划,也因此答应了额度巨大的低息贷款计划。
只是没想到,会德丰与怡和双方眼见有些矛盾,就立刻收锣罢鼓,白让汇丰折腾了一番,不过对汇丰来说,也算胜利了,因为他们阻拦了香港最大的两家英资公司合并。
至于汇丰是如何干涉华资或者东南亚资本收购会德丰的,陈志文就不知道了,也没必要知道。
电话对头,迪斯接着说道:“不过陈生,因为获多利与你们两边都有着合作关系,所以这一次收购两栋大厦,我们就不方便插手了,不过我可以提供相应的市场价,供你们双方考虑。”
“哦,好,那市场价,你们认定为多少?”陈志文问道。
迪斯说道:“按照联邦、国际大厦周边的房价与地价来考虑,这两栋大厦,目前的价值应该在5-7亿港元之间,具体多少还要看专业人士来测算建筑的老旧程度、内部设备状况、两栋大厦的租户状况以及最近几年的财务状况。
我已经与约翰马凳说好,他愿意提供最近三年的两栋大厦的收入状况以及负债情况。”
之前怡和要的资料,涉及到整个会德丰所有的业务,而大厦的收购,就只是简单的租金及负债,被外人知道了也无关紧要,毕竟,这类信息都是透明的,中环大厦的租金,靠的近的大厦也差不了多少。
“行,那这件事,我们自己来谈。”陈志文笑说道。
12月3日,半岛酒店:
“马凳先生,伱好,张生,你好。”陈志文特意定下了一间总统套房,相约了会德丰的掌门人约翰马凳。不过约翰马凳表明自己还需要带另外一人过来,名叫张玉良,是会德丰的董事之一。
陈志文一听张玉良的名字,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在后世的1986年,李嘉成力压船王包玉钢,第一次被福布斯排行榜排名为亚洲华人首富,李家也成了香江第一家族。
但一次记者采访,李嘉成却公开表示,自己只是明面上的首富,在香江,资产超过他的能超过一掌之数。
虽然这个数量可能夸张了一点。但在香江,隐形富豪还是有不少的,张玉良就是其中之一,后世如果不是在1985年,会德丰大战爆发,大部分港人怎么也想不到,原来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会德丰,其最大股东居然是一个华人家族。
张家从20世纪初就已经在香江经商,靠着卖西药起家,50年代开始涉足地产,在1962年,张家第四子张玉良以家族资金在中区兴建两栋大厦联邦大厦与国际大厦,也就是陈志文看上的这两栋。
在60年代,一个华人家族能在中环核心区域买下两块地皮,再以自己资金兴建两栋大厦,其中的联邦大厦更是当时的香江第一高楼,家族实力可见一斑,船王包玉钢估计在那一年也没这个能力,说是当时的香江第一华人家族也不为过。
但这样的家族,这种大投资,因为投资并非通过上市公司,加上张家刻意花费一点钱控制媒体,当时的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在60年代末,会德丰意图染指联邦与国际两栋大厦以及张家在香港的数处优质土地,但又苦于没钱,于是进行了股权交易,张家也成为了会德丰最大的股东。
不过以张家一直以来保持的低调行为,也对控制会德丰没有任何兴趣,要不然,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收购四大洋行的,就是张玉良了。不过,话说回来,也是因为这样,约翰马凳才会做这笔交易,前提必然是张家不插手会德丰。
得知张玉良也要过来会面,陈志文就知道,这次收购联邦与国际大厦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据他所知,张家其实与约翰马凳一样,都是准备将资金转移走香港的,不动产这一块,他们肯定要抛售。
“陈生,你好。”约翰马凳说道。
“陈生,久仰大名了。”一旁的张玉良,也同样握手说道:“最近几年,整个香港风头最强的,就是陈生了,收购和记,真是涨了我们华人的威风啊。”
“哪里,如果不是张家低调,恐怕张家也早就成为香港的知名家族了。”陈志文淡笑着说道。
“也是因为低调,我张家才有今天在会德丰的地位。”张玉良笑了笑说道:“我这个人,其实知道自己没什么经营能力,所以都是以投资为主,不参与香港商场的直接经营,我没有我父亲的能力,也就尽最大的努力,保持家族财富就行了。”
“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陈志文说道:“投资有能力的人,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回报可能更高,守江山一直比打江山难。”
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二代及三代们,根本就没有一代的能力,偌大的财富到了他们手中,经营能力不足反而会败光家产。
如果只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废物,然后将家族财富交给专业的人来打理,只要选择忠心且有能力的人,那怎么着也不会没落。
不怕二代荒yin败家,就怕二代努力奋斗,这是大部分富豪家族的真理,只有少数如李嘉成这样培养孩子的,才有能力安心将家族传递下去。
“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张玉良点点头说道。
“那既然都来了,大家就正式谈一谈吧。”陈志文说道:“两位既然来了这里,那也就有意图出售联邦与国际两栋大厦,我的人已经看过了这两栋大厦的财务数据及债务数据,这是我的报价。”
待陈志文说完,一直站在后方的林彦明,将两封信封分别递给了约翰马凳及张玉良。
约翰马凳与张玉良接过信封,打开一看,二人顿时都皱起了眉头,约翰马凳说道:“陈生,联邦与国际大厦,可都是位于中环,又靠近维多利亚海港,只是5.2亿港元,也太少了点把?”
“我可不觉得,这两栋大厦位置的确不错,但楼层可并不高,利用效率太低,而且已经建成十几年了,内部的装修也已经老化,如果想继续承接优质租客,至少还需要花估计差不多1亿的资金来装修。”陈志文摇头说道。
这个估价,是专业机构根据附近的房价来估算出来的,再考虑到大额交易,肯定会有一定的折扣,算出来的结果,在原先的历史上,1980年,会德丰将这两栋大厦以11亿港元出售给了长江实业为首的财团,现在还在三年多以前,5.2亿,也差不多,这三年的时间,香港地产市场平均也翻了一倍多,不过中环的房价基数比较高,上涨幅度没有平均数那么高,差不多一倍吧。
“就算不装修,这个位置,也一样可以租个很不错的价格。”张玉良笑说道。
“以前可以,但置地的中区重建计划过几年也就完成了,到时候,置地手下都是各种精装修的优质物业,我们怎么竞争?”陈志文淡笑着说道。
既然是做长期租赁生意的,任何人都会看重租金价格,只有像陈志文这般,知道未来房价涨幅逆天的,才会不在乎。
而约翰马凳与张玉良可不知道这一点,在他们的认知中,可以租出去多少钱,对写字楼的价格影响是很大的,这也是所有人的认知,哪怕是置地,出售或者购买商业写字楼物业,也需要参考其物业的租赁价格。
“这个价格还是太低了点。”张玉良皱眉说道。
“那我还有另外一个提议。”陈志文又说道:“会德丰旗下,还有观塘、沙田还有一些地皮,我可以全部拿下,金额方面,我也可以再提高一点。”
“陈生是真的这么看好香港的地产行业?”张玉良问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我看好香港的地产行业,两位看好全球的海运行业,我们这次交易,我获得地产,你们获得大量资金,各取所需。”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还有一方没有说出来,那就促成这次交易的汇丰银行,陈志文购买两栋大厦,主要要从汇丰贷款,虽然是低息,但汇丰肯定不可能不赚钱,而拿到资金的会德丰,肯定也会再投入航运市场,造船本身就是比房地产对资金需求更高的行业,汇丰更是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这笔交易如果成交,三方都很满意,至少目前都是如此,如果几年后航运市场不出现雪崩,也许也能成为香港历史上较为成功的交易了。
“好,不过我会德丰在沙田、观塘有着很多地皮,陈生要哪些?”约翰马凳顿时又来了兴趣,他本身就不懂地产运营,哪怕是上一轮地产市场上升期,他也都是靠着出售地皮或者与华资公司合作来获利,现在既然认定了要在航运市场发展,自然很缺资金,这种时候,卖掉会德丰无法盈利的地皮,就是不错的选择,反正会德丰旗下地皮也多。
“会德丰的地皮很多,这样吧,我会派我旗下的星河地产去拜访会德丰地产公司,待他们相互协商好了哪些可以交易,我们再谈价格,如何?联邦与国际两栋大厦,到时候一起算价格,如何?”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他丝毫不担心对方会反悔,因为目前整个香港,能有这份财力的屈指可数,而这类公司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计划,不会随意调动大量资金来突然做其他事情,哪怕他们也与陈志文一样,对未来的地产市场比较有信心。
而现在的航运市场,完全是在海里面捡黄金,一艘船,一年多就能回本,三年就再赚一艘船,二手船都已经炒到了天价,甚至比新船还要贵,因为新船的建造周期,可能二手船都把船的成本赚回来了。
也因为这般火爆,大量资本都眼红的杀进去,会德丰作为主业就是航运的大型集团,自然也想冲进去,但是这就需要大量资金了。
众人皆醉包玉冈独醒,他看到了太多的资本进入航运行业,再一算,全球各大造船厂的订单数量,一旦到了80年代初,会有超过市场需求1亿吨吨位的货轮投放进去,这必然会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后续也就有了后世包玉冈断臂收购九龙仓的故事了。
而香港的其他船王,就没这个眼光了,会德丰在85年也被包玉冈收购,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在航运业的巨亏。
“好,那我们下次约时间再谈。”张玉良点头说道。
(https://www.tyvxw.cc/ty57835616/12516678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