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集蛟龙承影
虽然去意已定,却未仓促起行。
或是对那位状似清冷实则脆弱的少女心有愧疚,或是单纯身为主政者当求善始善终的职责使然,此后三个月中,虞玄英始终埋头致力于赜县治理,成果彰著。
他率众奔走于赜县左近各处,在大雨汛期之后继续加固堤坝,清理拓宽河道,借助充盈的水流引渠灌溉。
期间又修筑道路使之更平坦宽阔,如此,四方的商贾会驱赶车马纷至沓来。
而春时的耕种农忙更是重中之重,不敢轻易忘却。
——此般种种,诸翻事务,自非一蹴而就,前后延续三月有余,亦不过堪堪只作开端。
然而虞玄英之意,绝非急功近利,而是借机将民众聚集、操训,安抚情绪,使之将自数年以来因水患导致的疏懒、散漫剔去,重整为训练有素、堪为臂助的基石。
此外虞玄英还有想法。
“翡翠林多修竹,昔时颇有民众工匠采之,用以作弓。弓力虽较之中州羽绕、天华之国所产名弓稍弱,但也属一流强弓。近年水患横行,民众颠沛流离,是以再无所出。”
这是虞玄英查阅赜县历年卷宗典籍所知,颇感可惜,于是又大力招徕百工匠人,意图兴复制弓之业。
“……如此,即便我抽身而去,她……公主也有了财力来源,募兵、治理,皆有所恃,不至于一筹莫展。”他是如此想的。
行政期间,民众固然大多奉命依从,耕种、劳作不息,辛勤者虞玄英嘉奖犒赏之;然而始终无法避免有人偷奸耍滑,怠惰因循。于是此时就仰赖子夜与一众武士的巡查检视,但有所觉,当即鞭笞,甚至斩杀。
恩利与酷法并行,赜县法度风气,一时为之肃然,焕然一新。
——然而此中三月,虞玄英却并未再见到顾青影哪怕一面。
他深居赜县官邸,发令实行,率众出游四面,检阅民众;顾青影幽居翡翠林,期间不过数里,二人却保持一种不相往来的状态,对于虞玄英在赜县所行诸般政务,顾青影亦始终呈现一种既不支持更不反对的奇怪态势。
部属们却只当二人如寻常少年男女一般产生嫌隙,反越发信从虞玄英。
如此感觉让虞玄英颇感难受,然而深知其中起因,终究无法可想。
“我还是要走的。”
他既已下了决意,不会再改。
转眼已至三月初三,在虞玄英的故国龙渊,是一个极重要之日。
是日被称作“上巳之节”,因感春时草木萌生初长,于是人出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又有青年男女相会水畔,发乎情,止乎礼,赋诗作歌,以成关雎之乐。
“故国啊……”
虞玄英怅然若失,最近关于龙渊的消息,是半月前一位来自东州的游士带来,越下国三军齐发,围困龙渊国君于最后的虞都城,战况至此时,再无悬念。
这位游士还带来一则勉强算得是逸闻的故事。
“龙渊国有一位远支公子在孤竹为卿士,有如此渊源在,孤竹国君不久前派遣使者远赴龙渊慰问,先生可知,龙渊国君是如何答复?”
虞玄英已然兴致泱泱,但并不失礼:“请说。”
游士说:“‘溺人必笑。寡人正如这将要溺死之人,事已至此,除却强颜欢笑,又能做什么呢?’龙渊国君是如此说的。”
除此之外,龙渊国君又回赠一斛名贵珠玉,并赠箴言“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府库。府库实而百姓贫,倾覆指日可待”。
“寡人府库有如此重宝,百姓却穷困疲敝。亡国正当其时。”他最后说。
游士辞别后,虞玄英面向东南,遥遥而拜,这是为旦夕将亡的母邦社稷致意。
他心中郁郁,于是信步而出,及至林间道上。
竹林四时苍翠,然而在初春时节,愈见生机繁盛,灵息清华,使人沉醉,行于此中,虞玄英意稍歇。
步声渐起,有旅者穿林而来,与之不期而遇。
“君子安好。此处可是赜县?”
旅者望见虞玄英,静立发问,竖左掌于胸前,礼节怪异。
缘由在于他是一位僧人,布衣芒鞋,竹笠下是一颗秃头,右手扶一柄尖端包铁的木杖以作护身之用,这是世间大部分僧侣行走列国的装束。
僧侣起于禅宗,然而禅宗却非九州列国固有之神祀。
大夏治下,人们敬畏鬼神,亦行祭祀,献出香火与信仰,但受祭者多为先祖之魂魄,雄杰之英灵。乃至追溯上古之际,兵主以勇武善战之杀伐,圣王因仁厚惠民之贤明,皆有相应神祠以作祭祀。
然而百年之前,却有一位特立独行之游士,西及昆仑之墟,越千万里山河,远至另一处异国,十数年而归,自述其国之风物大异于九州,更带来全新信仰与道理,即当世流传之“佛”与禅理。
游士名为伯玉,即后世禅宗一众支流所共尊奉之伯玉大师,他效仿极西异国信奉禅理之众人装束,剪去头发,进行一种名作“修行”之奇异举止,是大夏九州第一位僧侣。
此后禅理传播,遍及九州,后人遵循者众,皆从其衣装,乃至修行之举。
虞玄英是最正统的九州游士,对禅宗所知无多,更对其所阐述之道理无感,非止于他,当世之中,禅宗颇为国君、卿相、游士视作旁门外道,然而在平民黔首中,却颇受信奉。
境遇大相径庭,此中其实有原因。伯玉大师西行异国,携佛理归来,禅宗之道,旨在劝人向善,此生作恶,来世遭殃。
黔首匹夫碌碌一生,暴死田垄之间,无人得知,终如镜花水月,作一场空,故多希冀于来世;然而君侯卿士一流,自恃其能,交征攻杀,求名逐利,只为显赫一世,刻印姓名于青史流传,至于寄托于来世,未免消极而悲观。
时下百家学派之中,所为君王信重者,莫不以富国强兵、鲸吞天下为要旨,其中多有名士贤臣,对禅宗嗤之以鼻。
“懦夫所为之道罢了!”朝明国上卿、问鼎派学士萧墨之曾作此评价。
虞玄英虽未仇视禅宗至如此程度,却也绝无好感,但为人谦和有修养,见僧人问,答:“正是赜县。”
僧人抬掌致谢,又问:“如此,往北过了渐期国莫都城,便是西野国地界?”
虞玄英其实原本对北州地形并不十分通晓,但数月以来读过赜县许多卷宗、图册、文书,所知已然不少。
“往北是白河国,其东西野,其西孤竹。”
这是大夏开国圣王初定社稷时划分邦国界线,或以山隔,或依水分,时至今日,虽然诸侯并起,连年战乱,兼并、破灭无数邦国,时下仍习惯于沿用古时分界。
僧人再次致谢,将复行,忽又赧然:“君子可否借方寸之地,容小僧稍作歇息。”
虞玄英看去,他满面风霜尘灰,难掩饥馁之色,虽是身强力壮的凶悍体型,一路而来,似乎行程也不短。
于是虞玄英同意。
他在前引路,僧人跟随于后。
“大师如何称呼?”
据虞玄英所知,每一位禅宗僧侣都有法号,用以代替原本姓名。
“小僧虚无。”
“虚无僧么?”虞玄英微微挑眉:“取子虚乌有之意?”
“是呵。”
虚无僧笑而言道:“人生在世,不论功业如何彪炳,声名如何卓著,终于难免寂灭。此非子虚乌有之事、而令人趋之若鹜?”
“并非如此。”虞玄英继续引路,信口而言:“雁之过于空也,尚且留声不绝。人之生于世间,倥偬数十载,总要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虚无僧摇首不言。
虞玄英轻飘飘揭过此番话题:“大师是禅宗哪支分脉?”
虞玄英有此问,乃是因禅宗支脉众多。当下最知名者是清泉宗,伯玉大师亲自传承之教派,然而几经乱世沉浮,分裂出北河、南山两道分支。
虞玄英见虚无僧于北地,于是猜测他出身北河宗,不料并非如此。
“小僧是清泉宗君知大师的师弟。”
虞玄英陡然动容。
禅宗于当世列国君王朝堂之上普遍衰微,但出身清泉宗的名僧君知是一个例外。
此人修行佛法与禅理,兼修军学与政略,是文武兼备的第一流人物,目下为重黎国君所邀延,在国中任卿士,更获赐封地蘧县。
以一介僧人之身而得以成封君之贵,尚且是世间头遭事。纵使当年的伯玉大师威望深重,至死仍不过游士。
两相对比,清泉宗君知僧之名,传扬列国。
但眼下虞玄英所见的不过是君知僧的师弟,清泉禅宗道统下,如此身份人物,又何止千百?
于是虞玄英很快恢复了平静,不再惊异。
这让虚无僧对之高看一眼:“君子为谁?”
“在下龙渊虞玄英。”
虚无僧耸然而变色,郑重再行礼:“噫!竟是虞先生!”
“大师知我?”
虚无僧说:“北地渐期之国,日渐衰微,卿士庸碌。忽有名士骤然而出,趁势而起,声威波及列国。又有谁人不知?”
虞玄英凝默沉思。
“然而……”虚无僧随即又说:“兵戈一兴,复起丧乱。黎民黔首家破人亡,在所难免。是以即便贤明如圣人,亦不该妄动军旅。惟愿君子深思熟虑。”
对他的好意与劝诫,虞玄英敬谢不敏。
两人行至一处馆驿。馆驿是以供往来行人歇脚之处,偶尔国君、外家卿士、封君、公主派遣信使远来,也暂居于此。
虞玄英传唤驿卒出,奉上酒水与麦饭,还有一大块风干的豚肉。
虚无僧果然腹中饥饿难耐,先饮酒水,后食麦饭,连那块豚肉也不放过。
虞玄英忽问:“原来大师不是修行‘戒持律’的。”
这是禅宗里尤其特殊的一支,素以不食荤腥、不近女色、不杀生灵为修行要旨,亦是禅宗众多分支里最清贫的一支,时为人称作“苦行僧”。
虚无僧解释:“君知师兄通晓阴阳合欢之术,又嗜好饮烈酒,昔日为重黎国君征战,杀伐深重。清泉宗众大多仰慕其人裂土封君之风采,多有效仿。”
但虚无僧却似是一个例外,行走于如此纷乱的世间,他又似泥潭中最坚硬的一块顽石。
虞玄英问:“大师欲往何处去?”
“孤竹。”虚无僧说:“孤竹为北州霸主,连年以降,又覆灭吞并大野、烛溪二国,雄踞三郡之地,威势无可阻挡。”
而后他阐述北上的缘由:“小僧听闻孤竹国的上卿、青衣学派大祭酒苏季子先生力主国君行灭佛之举,广有禅宗信众受其苦害,意欲前往劝说。”
虞玄英摇头:“恐不乐观。”
虚无僧合掌叹息:“我不入地狱,谁人入地狱?”
这是禅宗于死生观念上,大为迥异于当世的又一处地方。
时人观念下,人死魂灵游散,东归聚集于泰山蒿里,而在南州巫鬼盛行之地,又有司命神祗引魂归去之说。
然而禅宗却以一人生前作恶、行善多寡为因由,以为人死之后,或以行善而往极乐净土,或以作恶而下阿鼻地狱,借此劝人向善。
虚无僧所言正是禅宗流传一句偈语,以示经世济民、勇猛精进之大无畏心意。
于是纵然理念殊途,甚至对禅理颇不以为然,虞玄英仍为此人勇气所感,于是引起一些心思。
“或许,在下也当前往孤竹一行了。”
“这是为何?”
虚无僧不解:“小僧行于列国,听闻君子得赜县公主青睐,与之结为连理,数月以来,治军,治政,皆卓有成效。倘以常人之念,正是男儿一展身手时,为何弃之而去?”
虞玄英勃然变色:“这是何人所说?实在是污蔑!”
虚无僧不明觉厉:“北地、中州皆有此传言。君子,莫非有误?”
虞玄英言语仓促,似是心乱:“真是一派胡言……我与青影志趣相投,又受故人所托,是以相助……缘何作此谣言,毁她声誉……”
他茫然踱步,而后坐下,沉默不语。
虚无僧初时愕然,而后也不管他,盘膝坐于席上,静坐参禅以助修行。
良久,虚无僧气力恢复,持起包铁木杖告辞,虞玄英亦不作回应。
——而如此失礼之事,原本也不像虞玄英风格。
日暮西山,天色将晚。
虞玄英从驿馆出,向驿卒索要一匹驿马,一路疾驰,至翡翠林。
天色已彻底暗下来,遥遥可见翡翠林雅居小屋里有通明灯火,将一个窈窕修长倩影映照于窗后布幔。
身影辗转承合,进退趋避,素不停留,而后忽有一抹寒光闪过,离了老远,虞玄英亦能察觉那是一件名剑器物。
“她在舞剑。”虞玄英很快想到。
黑暗中隐隐约约,看不真切,但仍能寻见纯白裙裾飞舞、纤纤素手轻扬之意态,使人意恍惚,心错乱。
虞玄英一时惘然,竟不知为何来此。
未几剑舞歇,袅娜纤细的身影越来越淡,消失在渐渐昏暗的灯火里,不知去了何处。
虞玄英忽才醒悟,此时残月高悬,不知已过多久。
“不如离去……”
他这样想,调转了马头,将要离去,此时雅居方向传来急促脚步,有人远远呼唤:“是虞先生么?”
虞玄英心乱如麻,却下意识下马,静等来人。
那是一个年轻侍女,虞玄英依稀在顾青影身边见过几次,算是她比较信重的贴心之人,此番也正是奉命前来。
“公主命我转交先生。”
侍女用不善的眼神看着虞玄英,如看一个始乱终弃之负心男子,终究奉上一物。
夜色黯淡,虞玄英费力视物,终于看清。
那是一柄修长剑器,依稀三尺有寸许,其形脉脉如流水。
虞玄英接剑,抽刃出鞘,剑脊纹路清华素雅,一如其主人。
他下意识偏转剑锋,霎时疏忽不见,竟似彻底融于夜色中,但手中冰冷触感却真实而明晰。
“这……”虞玄英怔住。
“剑名‘承影’,是古之名物。‘蛟龙承影,雁落忘归’,挥动刺击,无形无迹,无声无息。”
侍女说:“公主得之已逾十载,今日相赠先生。”
虞玄英嘴唇嗫嚅,最终并未拒绝,他说:“容我当面致谢。”
“公主说不必。既然结局已注定,相见莫如不见。”侍女冷冷说,然后径自而去。
虞玄英捧剑怔怔出神。
夜风清寒,剑柄冰凉,握之在手,心思百转。
(https://www.tyvxw.cc/ty57393392/4500775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