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烟冥望阡陌 > 第二三一章 阴阳·南北分明

第二三一章 阴阳·南北分明


  大宣太和六年四月,蒙琰在成都召开大朝会,宣布对大楚用兵,命令为平定南境,以吴国公、猛虎军主帅余赓为主帅,由宝庆南下,以建宁县公、万象军主帅景逸为右路军兵出容桂,以襄阳侯、长沙大将军邓昂为左路军兵出庐陵,以衡南伯郑希为先锋军,先下衡阳,中原哗然。
大宁靖和四年八月,萧彧在金陵宣布对西陵用兵,以燕王权熙为北军袭扰晋南,以新晋鲁国公滕寒为南路军进军晋南,同时遣使至成都与大宣修好。
九月初,大宣南征将领全部汇集在宝庆城誓师,而后大宣衡南伯郑希先锋大军一路直扑衡阳,大楚衡阳守将卓洵一路节节败退,至九月十八日,衡阳周边郡县全部陷落,卓洵南下不得,于九月二十一日退至庐陵境内。
九月初九,大宣左路军统帅邓昂至豫章,于九月十二向抚州棠远发起进攻,棠远坚守抚州死战不退,江右战事陷入僵持。
九月十四日,大宣右路军主帅景逸以夜陵侯宋季为先锋出黔南玉屏直扑宜州,九月十五日,景逸遣开南伯夏侯信出富宁直奔郁林,直至九月底,宋季占领宜州全境,夏侯信迫近邕州,十月初七,景逸大军抵达邕州最西所属县城思林县。
仲柔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熙国公宋俭携南归的向氏兄弟抵达邕州,宋俭到任后急命向煦进驻桂州,同时以棠远为镇北大将军,棠遥为庐陵都督,防御北线,以鄱阳王仲凡领兵进驻少南关进行防御。
大宣南征战事由此进入僵持阶段,不过大宣皇帝在太和六年十一月初向南增兵,意图明显,就是要进一步压缩大楚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大宁对西陵的用兵进展不顺,燕王权熙多次骚扰晋南都被龙庭飞挡了回去,而鲁国公滕寒也数次被击退。
靖和四年十一月,大宁燕王权熙与鲁国公滕寒汇兵一处,两军在常山定计,十二月初,北方初降雪,大宁两路大军横穿晋中地带直奔绥德,陵军防范不足,绥德一线全面崩溃。
大陵女帝急召李庆雀前去督战,至靖和五年二月,两军在洛川形成对峙局面。
至此大宣的南征和大宁的西征保持着基本共同步调,第一阶段战事结束。
大宣与大宁半年来的军事行动直接将大楚和大陵逼到死角,大宣太和七年五月,大宣以神鹰军参帅、开封大将军、宝庆公主驸马、夏侯周策为主与大宁安庆郡王萧寒在永城会盟,双方签订互不侵犯约定以及互助约定。
同年九月,大宣秦王蒙焕率十万白衣军出汉中袭扰关内,十月大宁于庆武退出江右地带,让出饶州和婺州,大宣楚郡侯霍幼疾立即入驻两州,十一月大宣让出开封以北地带以当饶、婺两州的谢礼。
大宣太和八年四月,南征大军再次全面出征,吴国公余赓亲临少南关,四月十六日双方在关下交战,鄱阳王仲凡被重伤,宣军于四月二十一日破少南关,仲凡不知所踪。
同年五月三日,大宣宋季转道南下,翻越大明山直奔邕州,屯集思林县城的景逸立即动作,至五月十九日,两军汇合在邕州城下,邕州危机。
五月六日,大宣襄阳侯邓昂联合楚郡侯霍幼疾再次出兵抚州,棠远坚守不出,五月十四日,楚郡侯霍幼疾绕道宜黄,抚州被围,棠远在坚守五日之后不得以退出闽越境内,五月二十二日霍幼疾返回豫章,邓昂大军迫近庐陵。
直至六月六日,大楚熙国公宋俭退出邕州,令人意外的是宋俭没有向北汇合向煦,而是向南进入钦州境内,令人难以捉摸,不过很快大宣南征的消息就被李庆雀的被斩杀而掩盖了。
大宁靖和六年五月中旬,滕寒突袭洛川,李庆雀准备不及匆匆应战,而后滕寒大军杀出,一路掩杀至黄帝陵,李庆雀被分割合围,力战被滕寒亲斩于马下,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直到接替李庆雀指挥的沐易抵达时滕寒已经占领了白水城,而大宁燕王权熙也毫不客气,至九月底拿下延绥五州全境,逼得大陵薛彻只得采取保守态势。
至此大宣南征与大宁西征第二阶段战事结束。
大宣太和九年三月,蒙琰同时召开第四次大朝会和第二次民情代表大会,确定了南征的国策,同时确定大朝会和民情大表大会五年一次,共同召开。
四月,“两会”结束,大宣皇帝蒙琰宣布第三阶段战事开启,大宣衡南伯郑希领兵向西支援,至六月十九日与宋季围困桂州城,向煦逃跑不及,被郑希生擒,而后押赴成都受审,向煦在袁州的血债到了偿还的时候了。
而后郑希受晋封桂林郡侯,余赓下令宋季、郑希两军合为一军,大军在容桂境内横扫一片,五月攻陷柳州,六月初吞并梧州,六月底容州不战而降,至此大楚在容桂只余钦州一地,宋俭与向烈死守钦州,宣军久攻不下,成都传来诏令暂缓对钦州的进攻,郑宋军进驻容州,景逸进驻邕州,暂时施行军管,待政务官入职后交接政务。
八月邓昂趁江右河水暴涨,亲率五万精兵快速穿插至闽越,棠远反应不及,一路南退,截止至九月雨水停,闽越十七州只剩下四州还在抵抗。
连续征战南撤让棠远心力交瘁,十月十三日棠远病逝福州,十二月底大楚庐陵都督主动与大宣会谈,大宣太和十年上元节前一日大楚庐陵都督棠遥及卓洵宣布归附大宣,江右之战结束。
大宣十年三月,余下的闽越四州全部归降大宣,于四月底,大宣皇帝蒙琰宣布第三阶段战事结束。
大宁靖和七年五月,滕寒再次动兵,但在薛彻和沐易的坚持下,战事持续至靖和八年二月,大半年的功夫,双方互有胜负,在滕寒被刺伤后结束战斗,萧彧于靖和八年三月宣布第三阶段战事结束。
大宣太和十年八月,大楚女帝仲柔兰秘密遣使慕容长沣至成都会谈,慕容长沣于太和十年十一月返回辰京,而后大楚女帝整兵经钦州南下,逼迫仲柔萱、仲柔凝南撤海上,于太和十年底平定南越之地。
太和十一年仲柔兰宣布迁都碧海城,同时命宋岩为辰京留守,向烈为辰京将军。
太和十一年,大宣吴国公余赓亲率大军进驻辰京以北地区,并于大楚划定以西至钦州,东至辰京为宣楚界限,至此大宣南征宣告结束,大楚在中原地带仅剩钦州和辰京两大城府,南境基本平定,同年底蒙琰宣布来年改元元盛。
而大宁方面滕寒回金陵养病以后,萧彧征调于庆武和甘铭二将连同燕王权熙经营西征战事,于靖和九年十月攻破西京,切断陇右与关内的联系,而后大宣秦王发起北征,直至元盛元年十月初平定陇右,薛彻北窜北慕草原,厉靖逃回洛辰,耿超一直坚守西域直至大宣太子到达后耿超含泪宣布归附大宣,陇右战事结束。
大宁靖和九年底宣布西征结束,次年萧彧在金陵改元天威元年,至此大陵所属地带仅剩晋南和洛北地带,众人以不再称其为一国,而称为洛辰势力。
大宣元盛元年,大宁天威元年,两国在开封会谈,商定双方势力范围,此次事件被后世记载为“开封划界”,又称“南北初立”。
双方以陇右、汉中、开封、两湖及闽北为界限,南北并立,互相承认对方的统治,不得以正统之名互相攻讦,双方开通商道,以熙州为水路商道,以亳州、颍州为陆路商道。
同时定下双方可互相派遣学子游学,大宣开放两院,大宁开放水师督练营。
世人皆称“南北朝”时期开启,十年内,双方互无战事,大宁朝注重重点城池发展,十年间在大宁境内形成六大城池,从西到东分别是西京、太原、幽都、济南、金陵以及余杭。
而大宣更注重民生,在大宣境内形成了区域发展,十年稳定修养,逐渐形成以成都、阆中、建宁、夜陵为中心中心区域圈;以南郑、陈仓、金城为中心西部区域圈;以南阳、开封、许昌为中心的北部区域圈;以江夏、夷陵、襄阳、长沙、岳州、宝庆、衡阳为中心的两湖区域圈;以桂州、邕州、容州、夜陵为中心的南部区域圈;以豫章、九江、庐陵、福州为中心的东部区域圈。
与此同时两国商贸、人文、学术往来繁密,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双方通好第六年中原的发展已经恢复至大陵最为鼎盛时期,人口增长更是出现了大规模扩充的景象。
繁荣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两国朝臣的尽心尽力,当然生老病死的事情也是难免的,大宁还好,经过上一次“秦淮血夜”以后大多老一代人几乎损失殆尽,十年来只有陈硕因病而亡。
反观大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元盛三年,湘王卢崇宗病逝,追封湘孝王,其次蒙靖烨承继湘王位。
元盛四年客院中堂为万州县公薛震病逝于成都,次子薛宸承继爵位,递减为万州郡侯;客院中堂一职由将作司尚书永昌侯景颇接任,将作司尚书一职由内阁行走、将作司侍郎闽宁侯杜衡接任。
元盛五年步军大都督南阳郡公达奚谦弼,骑兵大都督锦屏县公佟严接连病逝,步军、骑兵大都督由越嶲伯王渊、永昌伯马炯分别接任,庐陵郡侯棠遥接任万象军辅帅、康山侯虞山接任万象军辅帅。
元盛七年白泽军辅帅、内卫大将军渝侯安粲病逝,南川县公世子言阙接掌安粲旧职,庆阳伯桓固任白泽军参帅,纳雍县公靳辅转调神鹰军督帅,万州郡侯薛震接任白泽军督帅。
元盛九年,巴郡大将军江津伯独孤弼剿匪被刺身亡,调向塘伯杜俊接任巴郡大将军。
元盛十年,神鹰军辅帅兼领江夏大将军北川郡公、国舅顾希风病逝在成都,宣帝蒙琰、宣后顾清风悲伤不已,赐长子顾城宇承继北川郡公爵,庶子中选顾瀚宇晋位南江伯,而神鹰军辅帅和江夏大将军一职由雍王暂领。 


  (https://www.tyvxw.cc/ty56424537/118745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