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东驻军情况
清代驻在山东的驻防八旗分驻德州和青州两个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德州顺治十一年(1654年)满蒙兵340人城守尉1、防御4、骁骑校4人,雍正二年(1724年)增德州驻防兵500人。
青州雍正八年(1730年)满洲兵2000人驻防将军,副都统各一人,协领4人,佐领,防御,晓骑校各16人。但是,这些驻防八旗兵丁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当地行政和驻军。清历朝驻山东绿营兵额为1.7~2.4万人。清代山东共有登州、充州、曹州三镇。其中登州镇总兵统辖镇标二营,兼辖文登等七营。镇标左营、右营,文登营,胶州协,莱州营,即墨营,青州营,宁福营,寿乐营:充州镇总兵统辖镇标二营,兼辖沂州一协、泰安等六营。镇标左营、右营,沂州协,泰安营,台庄营,济南城守营,武定营,安东营,沙沟营;曹州镇总兵统辖镇标二营,兼辖临清协、德州等营。镇标中营、右营,临清协,德州营,东昌营,单县营,寿张营,蹼州营,高唐营,梁山营,巨野营,桃源营。除此这外还有巡抚标兵本标左、右两营。水师营方面主要是登州水师营和荣成水师营。山东驻扎绿营兵,始于1644年(顺治元年),设山东巡抚兼提督,驻济南府,且因明制仍设登莱巡抚及登州海防道并设临清、沂州两镇,是时登州陆路三营各设游击为城守营,统于临清镇。1648年(顺治四年),山东与直隶、河南共设一总督,驻直隶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1653年(顺治九年)裁登莱巡抚,并三营为登州营,改设参将。1655年(顺治十一年)改沂州镇为胶州镇。1659年(顺治十五年)裁三省总督。1661年(顺治十七年)设登州副将,裁参将仍设游击。1662年(顺治十八年)改临清镇为登州镇,即以本营游击为中军游击,辖中营,复设左右二营游击,又设文登营副将。康熙元年(1662年)设山东提督,初驻青州府,1665年(康熙三年)于直隶再设三省总督。16“年(康熙四年),山东提督移驻济南府。1667年(康熙五年)裁海防道又改左营守备为水师营。1669年(康熙七年)再裁三省总督,是年拔左营游击为武定营。1682年(康熙二十年)裁山东提督,以巡抚兼任,此后,山东巡抚兼提督,为全省最高军事长官,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亡。康熙二十二年裁胶州镇,改设副将为胶州营。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分水师为前后二营。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裁水师后营。1724年(雍正二年)设充州镇,1730年(雍正八年)以巡抚兼提督衔节制两镇。自顺治元年山东驻扎绿营兵起,随着形势发展变化,部队的建制和防地各朝屡有调整,官兵人数时有增减。
;
(https://www.tyvxw.cc/ty56082/277310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