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子嗣
当洛国公这个词语从武曌口中道出后,几乎所有人都有些恍惚,就像是见到历史长河轰鸣着冲进殿中。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字因为历史而带上了不凡的意味。
秦晋齐楚。
一等王公。
对于洛氏而言,周,亦是一个不凡的字眼,世人将洛氏称之为,周族。
所以当初李渊封洛玄夜为周国公,太宗皇帝李世民封洛玄夜为周郡王,群臣从爵位上,就知道了洛玄夜的受重视程度。
在秦晋齐楚之上,还有两个很特别的爵位,那便是洛和昭。
秦晋齐楚洛,这便是春秋的五大国。
在周朝的时候,洛始终是侯爵国。
国公这个爵位,是南北朝时才出现的。
再往前的时代,洛第一次和公爵联系到一起,是楚天子项王所册封,洛陵是唯一一任洛公。
楚国的天命绚烂而又短暂,汉朝从地上冉冉升起,昭公这个爵位出现在世上,并且延续了三百年,直到汉朝天命降落,洛氏整族迁徙到极北凛冬之地。
祖宗的荣耀是要依靠后辈子孙来维护的,秦晋齐楚的爵位被封赏,因为他们的子孙已经守不住这么尊贵的称号,但洛氏可以。
所以直到现在这两个爵位都不曾落到他人手中。
这两个爵位对于洛氏来说,更是代表着无尽的荣耀,或许每一个人都想过,这两个爵位会在什么时候被重启。
它将褪去历史的尘埃,带着无尽的光芒,重新闪闪发亮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上面会铭刻着历代每一个英烈的名字,会铭刻着每一个祖宗的名字。
李世民实际上想过要不要将这个爵位赐予洛玄夜,他甚至暗示过洛玄夜,但最后却被洛玄夜隐晦的拒绝了。
因为洛玄夜认为自己还不值得,也没有资格重启这个爵位,他并不是那种能够代表洛氏,继往开来的家主,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当朝第一重臣罢了。
无论是能力还是地位,都承担不了这样的重任。
洛君薇是洛玄夜的长女,她当然知道这一段往事,她既然知道这件事,那武曌自然是知道的。
她的目光平静,而后和武曌对视,武曌的眼中有盈盈笑意,面上气定神闲,似乎并不担心洛君薇拒绝,因为武曌已经思索许久,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间。
武曌和洛君薇对视过后,便缓缓感慨着,“洛。
多么尊贵的字眼啊,洛氏第一位女家主,皇太女的夫君,未来大唐天子的夫君,只有洛国公这样的爵位,才能够让朕不费尽心思的去创造一个新的爵位吧。”
武曌此言一出,殿中群臣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天后陛下为了让洛君薇接受洛国公爵位,还真的是为计深远啊。
果然这番话说出口后,洛君薇便直接躬身拜道:“微臣叩谢陛下恩典,陛下千年万岁,万安万福。”
见得洛君薇接受,武曌很是高兴,是连群臣都能感受到的那种高兴,“先帝仙逝这些年,朕操持国事,有赖洛国公辅佐,这是你应得的,今日既给了忠臣恩典,又让国家得到了一位可以继承邦国的皇太女,这是幸事,传朕的旨意,长安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家给米一斤,肉一斤,有司不得怠慢。
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
今日朝堂上的事这么重大,对天下的影响不言而喻,谁还有心思在这里处理什么事务,无人出声,于是便退朝。
洛千秋和太平没有出宫,而是跟着武曌和洛君薇来到了后殿中。
武曌和洛君薇一左一右坐在上首,洛千秋和太平则并肩坐在下面,二人都知道武曌这是有话要说,于是皆翘首聆听圣训。
武曌望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心中不禁有些羡慕,当初她和李治也算是有真感情,但比起洛千秋和太平来说,自然是不如的,但她又望了洛君薇一眼,心中又暗自欣喜,也就不再想这些。
饮下一杯茶后便说道:“太平,从今日开始,你就不是曾经那个公主了,而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皇帝的位置好说,只有敬拜太庙后,你就可以继承,但伱的兄长没能成为天子,你还要走一套流程,才能从朕的手中,把大唐天命接过去。
若是过往那些年,你是要去素王陵的,不过现在大唐帝都在神都洛阳,所以你去洛阳的神庙祭拜就可以了,你是洛氏的儿媳妇,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朕还是要嘱咐你一下。”
太平闻言连忙盈盈一礼,“母后,女儿知晓了。”
武曌微微点头,“你不像你的兄长那么笨,朕对你是很放心的,从明日开始,你就搬进东宫,而后每日都要来朕这里学习处理政务,薇薇也在,我们二人一起教你,你要尽快彻底大唐的运转流程。
长生。”
洛千秋字长生,这名字和字可以说是相当的别致了,听到武曌唤自己,他连忙抱拳道:“母后,儿臣在。”
武曌打量着洛千秋,而后道:“你从小学武,又有长辈教你兵法,朕对这方面不懂,也就不再多言。
以后太平做了天子,你势必要辅佐她,仅仅打打杀杀可不行。
天下之重,一在人,一在财,这便是邦周将这二部称之为天地的缘故。
朕给你加弘文馆学士衔,天地二部行走,参知政事,你去中书门下听政,看看宰相们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不要辜负朕和你母亲的期望,你可是洛氏下一代的家主,这个尊贵的身份,要有相匹配的功绩才行。”
这不仅仅是要培养太平,也是要培养洛千秋,洛千秋是从洛氏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文武双全。
几乎是上下数代洛氏子中,天赋最好的一个,是洛氏这么多年的衰落后,终于再次乘势而起的子弟。
洛千秋知道自己被选出来过继到母亲名下,和太平公主结婚的那一刻,下一代家主的位置已经加在了他的头上。
他既觉得荣耀,又觉得很有压力。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娶太平公主就可以成为家主,老祖宗竟然没说话。
但直到这一刻,他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太平竟然会是未来的天子,怀着复杂的心绪,他拜道:“请母后放心,儿臣一定会好好辅佐皇太女,绝不让您的一番功业心血,付之东流。”
洛君薇微笑的望着眼前的一双璧人,“大唐这些年还算是安稳,但未来却不一定安稳,等到了你们的时代,时势就要发生变化了,内部的问题和外部的问题,都会成为你们亟待解决的大事,不容易啊。”
大唐建立的时间这么久,人口爆炸,土地兼并,官吏堕落,兵制败坏,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即便是有良臣在朝,但这些东西本就难以解决,还是会逐渐爆发出来,只不过问题还没到改不了的地步,属于改革能改掉的弊病。
武曌和洛君薇现在做的就是,给国库里面留下足够的钱粮,再维持一支听从天子指挥的强悍的北衙禁军,至于现在掀起一场大变法,那还是算了,现在贵族的势力庞大,诸侯王公之国,朝廷还是很忌惮的。
武曌和洛君薇给太平和洛千秋大致分析了一番如今大唐周围的局势,听的二人频频点头,洛千秋更是握紧了拳头,他预感到,日后可能会需要他出征。
聊罢国事,开始聊家事,武曌望着太平公主的肚子,微微皱了皱眉头,“朕当初和先帝不过几个月就有了孩子,你的几个活着的兄长都子嗣昌盛,你的身体这么健康,怎么现在还没有孩子,要抓紧一些,君王可不能没有子嗣,朕让你继承君位,除了看重你之外,也是为了让日后的大唐天子,都有素王血脉,太平,你要努力才是。”
太平没想到母后竟然会这么说,顿时羞红了脸,“母后,女儿已经很努力了,但……”
洛君薇笑着说道:“陛下,不怪太平,我洛氏得天之幸,有得必有失,子嗣一向不昌盛,不过生个一儿半女还是没问题的,倒是不用着急。”
武曌这才收起略焦急的心绪,“日后生下来的第一个儿子,纳入李氏的宗谱,之后的孩子,是李氏还是洛氏,你们夫妻二人商议吧,那个时候,朕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上。”
武曌这有些感慨的话一出,太平和洛千秋立刻同时俯身,“母后千年万岁,万安万福。”
武曌却意兴阑珊的摆摆手,“什么千年万年的,人怎么可能不死呢,你们二人退下吧,朕和薇薇说会话。”
太平和洛千秋再次齐齐行礼后,便并肩走出宫殿,走到外间后,光照在二人的身上,太平执手,“夫君,以后这天下,真的会落在我的手上吗?”
洛千秋轻轻吐出一口气,“会的,以后你会是天子,天下最尊贵的那个人。”
太平轻声笑道:“那你就是真的的一人之下了。”
一人之下。
嗯。
洛千秋想着未来,忍不住露出笑意,洛氏子中,有自己这样的人吗?
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多。
……
宫中风平浪静,宫外却已经是消息满天飞,皇帝李旦退位,太平公主被立为皇太女的消息,几乎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就传得神都城中,到处都是,就算是城中最低的贩夫走卒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大唐将要出现第一个女皇帝了!
文人士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愣在当场,有的人直接晕了过去,没顶住这种爆炸的消息。
而贩夫走卒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啊?
“天后原来不是皇帝吗?”
“以前还好奇,这天下怎么有两个皇帝呢。”
这时那些“颇有见识”的人,就开始给这些“没文化”的人开始科普起来,天子和皇帝的区别,到了这个时候,才有许多人知道了,原来真正掌握权力,拥有军事、政务权力的是皇帝,是国家的政治领袖,天子则拥有祭祀的权力。
在天子死后,天后负责祭祀,所以可以说天后就是天子,但天后不是皇帝。
“那怎么管事的是天后呢?”
“呃,因为皇帝管不了,所以暂时让天后代为管理。”
“懂了,就像是在家里,我爹虽然说话算事,但如果我祖母发话的话,我爹也得听,那不就是太后嘛。”
“对了,就是这个道理,天后就是能祭祀皇天的太后。”
底层百姓用自己朴素的知识去理解朝廷的政令,对于这些讨论,通常朝廷都是一笑而过,在大唐,政治氛围本就宽松,老百姓则拥有比普通官员还要宽松的言论自由。
武曌虽然对官吏很严苛,但她治下的普通百姓,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她只是对有能力威胁她的喜欢赶尽杀绝,普通百姓这种完全不会威胁她的,她还是很宽容的。
这些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那些身在政坛上的人来说,影响之大,就完全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
册封皇太女的诏令,按照规矩要移送诸州县,以及大唐国土所在的所有范围,包括在深山老林中的藩属国,也要知道这个消息。
当然,朝廷的使者不可能钻到深山老林中,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通知,这些内附的部落,平时自己生活,到了朝贡的时候,就通过朝贡大道,赶到一个地方集合,然后由人率领集合进京。
这就是朝贡体系。
很多人一提到朝贡,就觉得是天朝上国为了所谓的面子,然后打肿脸充胖子去赐下很多财物,换回来的东西,却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价值都不到。
这么想,就真的把设计朝贡体系的那群聪明人当成傻子了。
而且也把中央王朝的君臣,都当成好人了。
实际上中央朝廷的君臣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选择这么做,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在古代王朝中,天朝上国物产丰饶,周围实际上物产也不错,但对于那些相当原始的部落来说,比如辽东深山老林中的那些部落,以及那些生活在山脉中的部落,那些物产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根本就没有将那些物产转化为生存物资的生产力。
他们是真的穷,平日里也不是生活在城里,就连朝贡,都要朝廷修一条朝见之路,这条路的两边就生活着无数的部落,每次到了朝贡的时候,使者就在这条路上开始通知,收到消息的部落,大包小包的开始收拾行李。
活脱脱乡下穷亲戚进城投奔的模样。
这千里迢迢的要是不给点钱,让他们生活好点,那接下来面对的可就不是提着大包小包的穷亲戚了,而是提着刀过来抢东西的强盗。
这强盗也抢不了多少东西,但他破坏的远远超过赐予的,最关键的是,朝廷也得多花军费,还没面子。
至于犁庭捣穴,就是个笑话,但凡去过深山老林里面,也不会觉得这个计划有什么成功的希望,犁庭捣穴没希望,杀良冒功倒是可以。
朝贡几乎是处理周围关系的最优解,我能打你,我也能让你活着,你别惹事,认我当爹,你把你们最珍贵的东西送过来,我也不嫌弃,回赐给你们一些东西,对于我天朝上国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你们这些只有几万,几十万的小部族,足够了。
这就是朝贡。
如今大唐的疆域之广,远超过去的所有朝代,李治去世的时候,来到神都洛阳吊唁的藩属国,不包括后来分封的内藩王公之国,仅仅外藩就有一百零三个。
而这些外藩中,集中在北边的有五十三个,其中安北大都护和安东大都护,是负责这方面的关键人物,基本上大部分的外藩都由他们来召集。
但安东大都护由辽国公负责,而安北大都护则在燕王之下,这就是朝廷忌惮燕王的原因,李恪这些年在漠北,能力和威望,都极强极高。
此番朝廷的诏令自然是传到两大都护府,然后再由都护府向各藩属国传播。
辽国公洛君骏收到诏令后,没有多想,便让人向辽东诸国传去。
朝廷的使者到了哈拉和林后,就不一样了。
燕王宫中。
李恪身体不适,便由王世子接旨,燕王世子听后,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自己那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堂妹竟然会成为皇太女,他连忙带着圣旨去见自己的父亲。
寝宫之中,李恪面色苍白的看完圣旨,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良久才叹了口气。
王世子立刻问道:“父王,朝廷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我们要不要做出什么反应?”
李恪淡淡问道:“你说该做出什么反应?”
王世子理所应当的说道:“当然是反对啊,这天下肯定有许多反对的人,我们抓住这个机会,闹他一番。”
李恪从上到下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看的王世子毛骨悚然,不自觉道:“父王,儿臣哪里说得不对吗?”
李恪也不生气,只是依旧淡淡道:“没什么不对,只不过会将我们整个燕王一脉都拖进深渊而已,天后恐怕迫不及待的等着你造反,然后将你拿下呢。
你也不看看她给太平选的丈夫是谁,是未来的洛氏家主,从头至尾,这就是一场大联姻,辽东的辽国公,就等着我们燕国造反,然后出兵平定。”
王世子先是悚然一惊,而后很是不服的说道:“我大燕有铁骑十万,就算是辽国公尽起安东大都护府之兵,又有何惧哉?
我们可不是曾经的草原游牧,我们大燕能自己铸就盔甲武器和箭矢弓弩,天下雄兵,唯我大燕。”
王世子越说越觉得有底气,面上满是自豪,经过李恪这么多年的发展,草原上的确是兵精粮足,而且一直都在参与战事,论战事素养那绝对是比中原高很多的。
但李恪却不这样认为,“我大燕的确是有强军,但古来游牧想要和中原抗衡,那势必是要先将辽东以及西域控制在手中,这样才能在万里的疆域上,随意出击,不用担心被从腹地进攻,而现在辽东和西域都不在我手中,又怎么能够在战略态势如此不正确的情况下,和中原对抗呢?
难道是指望中原犯错吗?
况且虽然秦王兄已经三年没有书信送来,但他终究是在我身后。”
王世子已经听不下去了,“父王,您不应该如此的瞻前顾后,秦王伯率领着大军越过乌拉尔山,已经彻底不在中原,只留下少数人时不时传回来消息,先不说他年岁已高,还能不能握得住刀,单单说形势,他也没有必要为了中原,而率军回来和我大燕死磕啊。”
见到儿子这么直接的反对自己的想法,李恪终于有些忍不住了,“我本想劝告于你,但你却这样的执迷不悟。
你也不看看那位国师还坐在洛阳,他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他却允许太平当皇太女,这说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认为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我们这些外藩之国。
我告诉你,如果你不放弃你现在的想法,这个偌大的燕国,本王绝对不会交给你,你给本王记住。”
王世子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王发这么大的脾气,他的父王,是草原上的雄鹰,是草原上最受人尊敬的勇士,是可汗中的可汗,王中的王,但是他刚才却从他的父王眼中看到了一丝恐惧。
“父王,那位国师真的有那么神吗?”
燕王李恪郑重说道:“没有亲眼见过他的人,从那些传言中听到,只感觉像是看传说故事,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但等你真正的见到他,见到不凡,听他言语,看那如同云散云聚的光,就知道什么叫做井中望明月,蜉蝣见青天!”
王世子离开后,李恪的眼中爆发出激烈的寒光,他这么多年不南下,就是因为忌惮,他还记得当初国师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在燕国待着。
这么多年,尤其是后来他的实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彻底完成了对漠北的整合,他有时候也会想念中原的花花世界。
在漠北现在有十二家,同时也是十二个部落,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可以任意的调遣精兵,且各司其职,大量汉人的加入,让这里迅速的发展起来。
在这里,他的命令优先级甚至比天子还高。
漠北诸部落,只知有燕王,而不知有天子。
但他还是不敢动。
他每日每夜的等着洛阳突然传来国师去世的消息,但是没有,这位国师还活着,简直就像是洛氏那位昭圣王一样长寿,从战国时代活到了孝武皇帝的时代。
而现在这位国师,在隋文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世间,结果现在隋朝都灭亡了,大唐都崩殂三个天子了,他还老神自在的待在洛阳城呢。
两年前李恪的身体变差之后,他就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快要到了,说来他活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了,他不得不承认,燕国失去了南下的机会。
至于自己的几个儿子,李恪不认为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一旦自己死了,仅仅重新整合草原,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毕竟自己的儿子可没有自己的威望。
所以李恪的诉求已经从静观其变,变成了安守漠北,就让燕国顺顺利利的传承下去,太平公主被立为皇太女,洛氏和李氏的合作将到达一个新的时代。
洛氏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任何人来破坏这份合作的,所以一旦有任何人胆敢造反,洛氏一定会倾尽全力,将一切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要不要换掉世子?”
李恪心头升起了这个想法,自己这一生功勋卓著,以后肯定可以在青史之上,留下一世英名,但在历史上,有多少名臣辛辛苦苦,最后却因为子孙不肖,而连累了身后名呢?
还有多少人,一生努力才让家门煊赫起来,却因为子孙不肖,而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就瞬间湮灭。
高门大族为什么看不上骤然崛起的权贵,就是因为这种依托于皇权的富贵,太容易失去了。
而高门大族虽然也要依托于皇权,但他们的根基终究是知识,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知识。
看看凌烟阁功臣里面,现在还显赫的人家,已经不多了,能顺利退居二线,都已经是皇恩浩荡。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句话在依靠军功和皇恩的勋贵之中,真是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可不想让自己以及整个燕王一脉,落到那种下场。
自古以来的宗亲,既容易显赫起来,又容易败落下去,而且一败就是难以翻身的境地。
想到这里,李恪觉得不能拖,此番立下皇太女,是个教训诸子的好机会,于是当即唤人,让自己的儿子们都返回哈拉和林,他有要事交待。
王宫侍从不敢耽搁,王子有的不在哈拉和林,而是在各地驻守,想要全部召集回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李恪又想了想,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信。
(本章完)
(https://www.tyvxw.cc/ty56052906/12140422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