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德国公海舰队
英国无畏舰的出现成为了最好的催产剂,德意志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于是挥舞着英国威胁论的大棒,让国会和威廉追加造舰经费,不过德国人很快意识到,现有的280毫米45倍口径的舰炮在面对主要假想敌英国的战列舰装甲面前显得威力不足,英国战列舰279毫米的主装甲带可以再正常交战距离上防御住这种舰炮的打击。
现在德国人面临着抉择,究竟是快速的投入建造一款装备着威力贫乏的舰炮的战列舰还是等待更强力的280毫米50倍口径舰炮,这让他们一时拿不定主意。
很快六月份出现的新情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英国人在1906年4月开工了一种装备战列舰主炮但是防护相对薄弱的大型的装甲巡洋舰,事后得知这就是无敌级装甲巡洋舰,也是后来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
于是,德国人立刻看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立刻建造一款以无敌级为对手的装甲巡洋舰。
由于时间仓促,德国人将沙恩霍斯特级大型装甲舰三号舰设计方案加以修改,原有设计中成菱形布置的六座炮塔被去掉了中部对角线的两座,以便容纳更强劲的动力,以使得其能够容纳的下四万两千马力的主机。
与此同时,军舰上层建筑物也尽可能的缩小,这样使得在一舷布置的那座两联主炮塔可以再另一舷接敌时获得有限的射角,主装甲带也由原设计的300毫米削弱到250毫米,相比于无敌级区区152英寸的主装甲带,这是个了不起的厚度。
在一切修改完毕,并且船厂做好建造准备的1907年1月,这条代号为重巡洋舰e号的战舰于基尔皇家造船厂铺设下了第一段龙骨。并于1908年4月11日下水,在下水之前的命名仪式上,它被命名为布吕歇尔。在随后的1909年7月2日它成为了公海舰队服役的第一艘具备全装重型舰炮特征的战舰,被海军亲切的成为布吕歇尔大帝。
1716米长。266米宽,917米吃水,标准排水量一万九千多吨的布吕歇尔在建成时是公海舰队最大的战舰,它所装备的四万两千马力蒸汽轮机也是此时公海舰队各舰中最强大的动力。
有趣的是,在海试中,德国人发现这套动力的极限远远不止四万两千万马力,在为时一小时的全力公试中,布吕歇尔跑出了七万九千万马力二十七点四节的最高速度记录。而在额定输出四万两千万马力时,它达到了二十四点二节的速度,比设计的二十四节高出了零点二节。
尽管在试航中有着不错的表现,德国人依然对它不甚满意,因为它的正常速度要比英国方面的对手二十五节的无敌号慢上一节,加之本舰有明显的临时凑合的设计特征和工程试验色彩,即使后来战列巡洋舰的称号被广泛应用后,德国海军内部也只是非正式的称其为准战巡,官方的划分仍然是大型装甲舰,最终布吕歇尔号成为绝唱。孤零零的迎来了战争的爆发。
而另一方面,战列舰的设计也并没有因为缺乏强力的舰炮而延误太久,因为在久负盛名的克虏伯工厂的设计师和技术工人们的努力下。1907年2月,崭新的280毫米50倍口径的舰炮最终定型,这种新式的舰炮可以在九公里上击穿280毫米的装甲。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还有一艘战舰也应该归属于拿骚家族,这就是日后第一艘正式获得战列巡洋舰称号开工于1908年3月25日的冯德坦恩号。
这种血缘关系可以从外型上一眼看出来,他们有着同样的总体布局,四座外观上完全一致的装备双联装280毫米50倍口径舰炮的炮塔分别布置在舰桥之前舰桥之后二号烟囱之前后部舰桥之后首楼尾部后甲板之上,从侧面看上去。拿骚和冯德坦恩的区别几乎仅仅是冯德坦恩拥有更长的体型和两个更大的烟囱,而在看不见的内部结构上。两者也如出一辙。
在多年之后解密的设计文件上,清晰地表明了冯德坦恩号是拿骚的战列巡洋舰版本。在装甲防护上,冯德坦恩的装甲削弱到了布吕歇尔的水准,即使如此该舰的防护也要比英国同期开工的三艘继承了无敌级的六寸主装甲带的不倦级更为强大。
而在航速方面,在正常输出的情况下,冯德坦恩能跑出最快二十六点五节的速度,而在主机过载的情况下,更是能跑上二十七节的极限航速,同样优于依然继承了无敌级主机正常输出时二十五节的最高航速的不倦级。
不过,这种提升并不是毫无代价的,本舰的造价折算成英镑之后高达一百九十万,远高于不倦号一百五十二万英镑的造价,吨位也是远超不倦的两万一千多吨。
客观的说,无论是拿骚级还是冯德坦恩号,都能够在与英国同期同类战舰的单舰对抗中获得压倒性的优势,拿骚级能够在九公里距离上击穿英国战列舰的主装甲和炮塔正面装甲,而英国人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装备的305毫米45倍口径舰炮要在七公里距离上才能击穿拿骚级的同样部位,而这种距离在战列舰对战中无异于自杀。
而即使是对付冯德坦恩号的250毫米主装甲和炮塔正面英国人也需要拉近到九公里距离上,这实际上意味着即使作为战列巡洋舰的冯德坦恩号也可以与英国的这三级七艘战列舰中的任何一艘进行战列舰一般的战斗而不落任何下风。
德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针对英国同期同类战舰的绝对防御由此确立,虽然双方舰炮威力此后互有消长,但是防御能力对比却从此再未改变。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英国人巨大的数量优势,在战列舰方面,1908年5月。英国已完工和正在施工的无畏化战列舰高达七艘,而德国人只有四艘在建,在战列巡洋舰方面。英国正在施工的战列巡洋舰有六艘,而德国人即使算上布吕歇尔号也仅有两艘在建。
紧迫的局势使得德国海军上下乃至政府高层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德皇甚至发表声明希望各国就控制海军力量发展达成协议,但是私下里,皇帝陛下开始直接干预海军战舰的设计发展,并且向舰船设计部门和海军施压。
皇帝陛下希望增加单艘海军战舰的舷侧齐射的舰炮数,并尽可能的提高射速,作为对战舰数量不足的弥补,同时扩充战列舰队规模,要求取消的原计划后续三艘冯德坦恩级的建造而将它们改为战列舰。
面对德皇的横加干预。提尔皮茨再次祭出英国威胁论大棒,海军和设计部门不得不联手和德皇像商人那样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各自后退一步,德皇保留了对280毫米炮的偏爱,同意后续的战列舰装备业已研制成功的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但是却要拥有更强防护的350毫米装甲,这就是后来的赫尔戈兰级。
而海军和舰艇设计部门则同意放弃建造冯德坦恩的三艘同型后即舰,改为建造三艘拥有可以一舷同时最多发挥十门舰炮的新舰,这就是后来的毛奇级,并保证新式战列舰的前三艘和新式战巡的首舰于1908年底开工。当然,经费问题需要皇帝同议会协商。
仓促上马的赫尔格兰级战列舰仅仅在拿骚级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放大,用来装备强大的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这款克虏伯兵工厂的杰作于1908年6月完成,能够在十公里距离上击穿305毫米的装甲,在当时是威力惊人的武器,同时战舰的主装甲带和炮塔正面强化到350毫米。
很快,首舰于1908年11月11日在基尔的霍瓦尔德船厂开工,在后世对一战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赫尔戈兰级是世界上第一款超无畏舰,这种观点认为德国无畏舰的标准主炮口径是280毫米,305毫米炮无论口径还是威力都比280毫米炮有了不小的提高。即使与英国第一级超无畏舰装备的343毫米45倍口径主炮的穿透能力相比也是相当的,考虑到英国早炸的炮弹。实战穿深反倒是德国人的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更胜一筹。
皇帝的命令必须被遵守,于是焦头烂额的军舰设计师们开始了艰难的修改。以满足皇帝对舷侧十门舰炮的要求。
最初,设计师们计划将舰体延长至210米,这样就有充足的空间在中线布置五座双联装炮塔,但是在完成基本设计之后发现这样战舰将拥有超过两万五千吨的标准排水量和超过四千八百万马克的昂贵造价,于是这个方案被毫无疑问的迅速推翻了。
很快,设计师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要保证造价在四千五百万马克,就必须控制军舰的长度,中线布置的想法显然是行不通了,于是可怜的设计师们想起来一年前设计的布吕歇尔号上采用的斜跨布置法,这种布局虽然不能保证随时发挥十门主炮,但是却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发挥十门主炮,于是有着极为复古风格的斜跨炮塔布局的毛奇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最终完成,并于当年投入了建造。
毛奇级的主尺寸与前辈冯德坦恩相比并不大,但是标准排水量却超出两千吨,增加的吨位用来搭载更重的舰炮和更大马力的蒸汽轮机,只有有限的吨位用于增加装甲。
与前辈冯德坦恩的250毫米厚,140米长,46米高的主装甲带相比,毛奇级270毫米厚,140米长,51米高的主装甲带虽然更重,但是这个数据是通过削弱上部装甲带而获得的。
毛奇级拥有24米高,140米长的150毫米上部装甲带,而冯德坦恩与之尺寸相当的上部装甲带却有225毫米厚,这样算来主装甲带和上部装甲带的重量反而还不如冯德坦恩。
剩余的防护重量被用来防护多出来的那一座炮塔,并且足以给所有的炮塔正面装甲增加20毫米,炮座增加50毫米。以当时的眼光看来,毛奇级的防护是足够的。因为没有一款英国战舰能在毛奇级的射程之外击穿毛齐的主要防护区域,其强大的生存能力也在后来一战的索契角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战争中由戈本号和毛奇号所证明,毛奇号更是获得了不沉之舰这一美誉。
虽然在日德兰海战中毛奇的炮塔没能顶住更大的381毫米主炮的攻击。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在毛奇设计的年代。这些巨炮尚未出现。
凯撒级战列舰,英国人这种标准排水量两万两千吨的战列舰早在设计刚刚开始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只不过各国的关注点显得有些不同,美俄法意等国更多的注意到它上面装备的343毫米舰炮,而德国人则更加关心这种战列舰的防御能力。
德国人认为,在双方技术水准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同等吨位的战舰要加强一方面就必须削弱其他方面。
德国已经开工建造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与航速和英国新建的343毫米炮主力舰相当,但是德国战列舰仅仅装备八门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其中只有舰尾的两座二联主炮借着长首楼船型的下降部分采用了背负式布局,而英国人却沿着中线布置了十门343毫米45倍口径舰炮,并且在舰首也采用了背负布局。
由此,德国人推断,英国新式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和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可能至多只有十二英寸,而且面积也将十分有限,赫尔戈兰级装备的305毫米50倍口径舰炮可以恰好在十公里距离上击穿之,而英国人的343毫米炮却不可能在此距离上击穿德舰同样部位的350毫米装甲。
不过,英国的军舰在舷侧能同时发挥出十门主炮,而赫尔戈兰级却只有八门。考虑到德舰的数量劣势,这会导致在舷侧投射火力上德国落后英国更远。于是德国人决定在赫尔戈兰级的基础上尽快改进出一款可以同时在舷侧发挥十门主炮的新式战列舰。
在当时,德国人已经有了现成的可以在舷侧发挥十门主炮的主力舰设计。即毛奇级,但是设计人员都明白,毛奇级的这种设计实际上颇为失败,于是新的设计很快出炉,这款新的设计将战舰的长度拉长了八米,仿效英国人在舰首也采用背负式炮塔,而包括主装甲带和主炮塔的防御指标参照赫尔格兰级不变,与之相应的,该舰的标准排水量放大到了两万五千七百吨。这便是凯撒级战列舰。
相比于赫尔戈兰级和之前的德国战列舰,这款德意志海上重装步兵最大的改进在于它的动力。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鲁尔工业区的地下埋藏着的优质煤炭。一直是此前公海舰队的唯一食粮,但是燃煤锅炉却有着先天的劣势,煤的能量密度相比石油制成品燃料终究有限,燃煤时代的海军舰艇不得不腾出巨大的空间用来储备煤炭,这就限制了军舰各项性能的提高。
同时,无论给锅炉使用如何优质的燃煤,讨厌的煤烟总是会不请自来,附着在锅炉的水管上,进而降低锅炉的热效率,这一点在锅炉满负荷运转时更为明显;煤炭燃烧后煤渣会沉积在锅炉燃烧室之内,尽管所有的锅炉都设计有排渣口,但是这个出口在满负荷运转时同样容易被煤渣堵塞,所以使用燃煤锅炉的军舰不得不经常清理锅炉内附着在水管和沉积在锅炉底部的煤渣。
对于燃煤锅炉固有的问题,德国海军和技术部门都十分清楚,但是偏偏德国是一个贫油国,所需要的石油都需要依赖进口,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将很难获得稳定的石油来源,因此虽然技术部门在徐卫要求英国为自己建造燃油动力军舰的时候就提出过研制专门使用重油的锅炉的研究计划,但最终没有的到海军的青睐。
不过,作为一种颇有前途的新兴燃料,重油最终还是作为德国海军燃料之一,这始自凯撒级,相比之前的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凯撒级的主防护区域的长度和宽度未变。除去保护传动轴的十六米长度之外,剩下的长度仅有一百米,但是在这一百米的长度中却要比赫尔戈兰级多塞进一座座圈直径九米的双连炮塔。还需要容纳更强力的主机以保证战舰能达到二十一节,其对功率密度的要求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燃煤锅炉所能达到的极限。对新动力的要求可谓迫在眉睫。
不得已,海军只能同意设计方的建议,为新舰采用三座专烧重油锅炉,这三座锅炉将和十二座燃煤锅炉一道为舰上的蒸汽轮机提供驱动蒸汽,为了保证主力舰队随时有充足的燃油供应以执行不少于三十次的大型舰队活动,公海舰队从1909年开始专门为主力舰队建立**的燃油储备。
液体燃料的引入,使得德国人能够付出更小的吨位代价获得更强大的动力,同样对控制造价有非凡的意义。但是舰体的放大和性能的提升终究会直接导致价格的上涨,相比于首舰造价仅为三千一百五十万马克的拿骚级和三千七百万马克的赫尔戈兰级,本级舰的首舰的造价提高到了四千五百六十万马克,其相差的造价甚至可以购买一艘五千吨级轻巡洋舰。
由此可见,战列舰的造价提升是多么迅速,海军竞赛是怎样烧钱的买卖,只有富于经济活力的国家才有资格参与其中
凯撒级首舰于1909年9月11日在威廉港皇家造船厂开工,开工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克制不住的笑意浮现在参加典礼的每一个人的脸上,因为他们英国对手装备343毫米主炮的超无畏舰由于某种原因尚未动工。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新澳港内也在建造着两艘无论在吨位航速装甲厚度,还是武器方面都要优于凯撒级战列舰的新舰。
在建造了十几艘小型军舰后,新澳港造船厂终于有了建造大吨位主力军舰的实力。于是徐卫为了打破英国在军舰方面的制裁,便让造船厂的这些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超无畏级战列舰。
按照德国战列舰的制造习惯,凯撒级战列舰本来打算建造四艘,按照1909年开工一艘,1910年开工三艘的速度进行建造,但是1909年11月的一份海军建议案催生了第五艘凯撒级战列舰,并在无意间改变了原本毛奇级三号舰塞德利茨号的命运。
当时海军提出需要一艘具备强大指挥能力的战列舰作为日渐强大的公海舰队的总旗舰,指明希望这艘指挥舰是凯撒级,并上报了估算的造价四千五百四十万马克。议会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勉强的通过了1909年度的追加预算,这就是后来的公海舰队总旗舰菲特烈大帝号。
这艘造舰经费下拨最晚的战列舰于次年1月26日在汉堡的伏尔坚船厂开工。误打误撞反而成为凯撒级的二号舰。
由于该舰在建造中临时计划增加许多旗舰设施,所以伏尔坚船厂指出原有预算距离该舰的实际造价有着一百一十万马克缺口。然而海军1910年2月向议会提出追加预算案却被驳回。
当时的议会有感于欧陆局势日益紧张,因此在经费方面更加像陆军倾斜,无奈的海军只得从既有的拨款中像挤海绵一样的挤出这笔款项,即便在高层中影响力颇大的提尔皮茨面对此种情况也唯有苦笑而已。
这一百一十万马克来自塞德利茨号的建造款,这也导致了对塞德利茨号的设计的修改,最终这艘本来计划1910年2月27日动工建造的战列巡洋舰的开工日期不得不推迟三个月。
作为公海舰队中唯一一款的建造了五艘的战列舰,凯撒级的设计可谓成功,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凯撒级开工的时候,除了徐卫在新澳港秘密建造的那两艘超无畏级战列舰,它是世界各国在建的战列舰中最强大的。
德国人在最新式的战列舰建造数量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超越了英国,质量上也更佳,但是英国人却决定保持他们在战列巡洋舰上的优势,一级更强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于1909年9月26日在海峡对面的英伦三岛上投入了建造,它将装备英国最强大的343毫米主炮,并拥有二十七节以上的最高航速,而按照英国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习惯,这一级战列巡洋舰将建造三艘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人束手无措,因为每年德国海军获得的经费仅能保证开工建造四艘主力舰,其中只能有一艘是战列巡洋舰,指望追加预算这种事儿显然是不能长久的,于是有限的经费必须被最高效的利用,德国人必须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之间做出权衡。
战列舰还是战巡舰,这对于公海舰队来说是个艰难的问题,此时公海舰队建成和在建的正规战列巡洋舰只有四艘,而英国有九艘,建成和在建的战列舰方面,公海舰队有十三艘,而英国却有十八艘,同时名义上属于英国附庸的新澳港舰队还有三艘半战列舰。
对于公海舰队而言,数量的劣势已成定局,现在的问题仅仅是到底要优先缩小战列舰的差距还是战列巡洋舰的数量差距,而在这个时刻,几乎所有的海军高层领导人都坚定地站到了战列舰的一边。未完待续。
...
(https://www.tyvxw.cc/ty53324/517156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