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明末优秀公务员 > 第一百零八章 建成民窑

第一百零八章 建成民窑


  王士珍等人不辱使命,从江西景德镇将建造烧制瓷器民窑的工程队请来了,将烧制瓷器的各种工具也都购买回来了。军庄、三家店和石门营三个村子派去的三十名村民也都被安排在景德镇进行烧制瓷器技术培训,待宛平县这边民窑建成时,也都将学成归来。

  朱常润率人在宛平县城门口等候王士珍等人归来。过不多时,就见远处一队人马向宛平县县城走来,只见王士珍骑着高头大马在前边走着,后边的人员有推着车子的,有挑着担子的,队伍缓缓地向这边走来。

  过不多时,队伍就来到了城门前,王士珍下马来到王爷面前向其跪拜,朱常润将其扶了起来,握着他的臂膀对王士珍说:“士珍呀。真是辛苦你了。你派回来的人都向我汇报了。做得非常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王士珍郑重地说道:“王爷。卑职在你身边工作,那是卑职的荣幸。能够为王爷效力,我一定竭尽全力。”

  朱常润点了点头,然后就命手下人接过王士珍等人的物品。两支队伍合为一处向宛平县县衙走去。与王士珍一同前往江西景德镇的工部人员林刚在到达京城后,就直接回工部复命去了。

  到了县衙落座后,王士珍就将自己在江西景德镇的见闻向王爷进行了描述。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看到的情景描述毕竟是书面上的,而到实地进行观看,与书本有很大不同,感觉上也不一样,因此,实地观看更好一些。

  朱常润听了王士珍的讲述,对江西景德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但是无法与自己亲自到那里看一看相比。虽然他很想到那里实地看一看,走一走,可是自己身为宛平县令,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到那里去看一看的,因此这个想法对朱常润来说是个奢求。

  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朱常润现在贵为宛平县县令,虽然他是宛平县老百姓的父母官,拥有一定的权利,但是有些事情他还没有一个普通百姓那么自由,比如说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过了几日,江西景德镇的民窑建筑工程队在王英杰的引领下,也来到了宛平县。

  原来,王士珍、林刚等人在江西景德镇时,对宛平县民窑建成投产、人员培训等进度时间进行了测算,招募完建筑工程队之后,王士珍就安排王英杰引领他们由原路回宛平县,王士珍等人则购买完相关设备后,由海路回宛平县,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

  王英杰引领着景德镇的建筑工程队就到杭州坐船一路往京城方向走,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帮劫匪在京杭大运河上打劫商船,导致京杭大运河关闭了几日,待官府确认劫匪已经逃逸后,才允许其他船只通行,因此在路上耽误了几天,导致回到宛平县的时间比计划完了几天。正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

  朱常润安慰了王英杰及景德镇建筑工程队几句,并安排了丰盛的酒席为他们压压惊。在王士珍等人定好建筑工程队后,就派人将情况送回了宛平县。朱常润接到王士珍的信,就着手安排人员在确定的民窑建筑地址附近建造了简易工棚供这些工人使用。

  由于王士珍等人所属的秘密卫队还有很多工作要忙,朱常润决定建造民窑这项工作就交给军庄的现任里长萧若水来全权负责。林刚在工部的工作也很忙,由于这次带领大家到他的老家江西景德镇出差这么长时间,手里已经积压了很多工作,为此朱常润让他以工部自身的工作为主,不忙时希望他能够到民窑建筑现场进行一下监督指导。民窑建筑工作就这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此时,京城方面也传来好消息,这次京察果然如朱常润所料,由于支持太子朱常洛的东林党主导这次京察工作,再加上朱常润所属秘密卫队对福王集团收集了很多重要证据,支持福王集团的三党成员被撤掉了很多,扫地回家的还算不错的了,有些甚至被判刑、被流放。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经过这次打击,福王集团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在朝廷上,太子朱常洛这派基本上处于优势,而福王集团则有些处于劣势的状态。虽然郑贵妃依然受到万历皇帝的宠幸,但是手下的爪牙损失了这么多,在朝廷上的影响力势必会下降。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郑贵妃再怎么受皇帝宠爱,没有手下爪牙的支持和帮助,也不可能做出大事来。

  由于福王集团遭受重创,来自于福王集团的压力减轻了许多。但是朱常润依然保持着小心谨慎,毕竟眼下的形势并没有出现大的转折。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福王集团受到打压,遭到重创,谁敢保证下一次京察,太子这方的东林党不受到打击呢。

  这段时间,朱常润到民窑建造现场去了一次,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施工。各种烧制瓷器的工具虽然已经在江西景德镇购买齐全了。但是毕竟经过长期的使用,会出现损坏。

  为此,朱常润命人将王沐霖负责的炼钢厂技术人员和王天义负责的锡林铸造厂技术人员召集到民窑建造现场,由林刚向他们现场讲解烧制瓷器的各种工具工作原理,构造情况,以及所需材质等情况。

  炼钢厂的技术人员根据林刚的介绍,开始着手炼制烧制瓷器所需工具的原材料。而锡林铸造厂的技术工人则开始根据林刚的介绍,画图纸,标尺寸,经过林刚与王天义等人的反复修改,反复研究,各种工具的制造图纸终于全部制作完毕。

  为了能够将建造民窑的技术留在宛平县,以便将来扩大再生产,毕竟瓷器是个抢手货,世界各地的人们还是非常认可中国的瓷器的。朱常润在周边村庄招募了一些木匠、瓦匠,让他们边学边建,边建边学。由于既有江西景德镇建筑工程队人员的悉心指导,又有现场动手的机会,这些人学习又十分的用工,自然学习掌握地非常快。

  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第一个烧制瓷器的民窑终于建成了。当天朱常润等人来到了此地,并进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庆祝宛平县第一个烧制瓷器民窑建造成功。

  前几天,在江西景德镇学习的人员已经派人传回信说,培训才刚刚学习完毕,基本掌握了一些烧制瓷器的技术,按照计划留下十人继续学习更高层次的技术,剩余二十人将由原路返回宛平县。

  朱常润听了这个消息,就安排萧若水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待到江西景德镇学习人员回来,就开工进行生产了。另外,朱常润命人在这三个村子又挑选了三十人作为第二梯队,由回来的人员边生产,边进行技术传授,这样将扩大民窑烧制瓷器的产能。

  江西景德镇的建筑工程队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朱常润命人与他们结算了工钱,并安排人员将他们送到京杭大运河的起始端,为他们租了船,这帮人就回老家江西景德镇了。

  在这帮人的帮助下,宛平县的木匠、瓦匠组成的建筑队已经独立建造了一个烧制瓷器的民窑,朱常润让他们继续进行建造,初步计划第一批先制造十个民窑,待技术工人数量上来了再继续建造。建筑队就按照王爷的计划,开始建造民窑。这种工作与日常工作都是一样的,都是有一个熟练的过程。随着一个个民窑的建成,这帮工人的建筑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从而建造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等到派往江西景德镇学习的第一批二十名技术人员返回宛平县时,已经建成五座民窑了。朱常润听说第一批二十名技术人员已经返回宛平县了,就也赶到了现场。

  在开工之前,萧若水特意找到王爷,他说道:“王爷现在是万事具备了,但是还差一样东西。”

  朱常润一听,想了想,说道:“人员,民窑,技术,设备,咱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全部凑齐了,据工部的林刚介绍,也就这四方面了,还缺东西?那你说说还缺什么?”

  萧若水笑着说:“在开工前,这个民窑还缺一个名字呀。王爷,这可是你的强项呀,我听说田媛煤矿就是你起得名字。”

  朱常润听了萧若水的话就乐了,说道:“确实是,光顾着忙乎生产的事情了。眼下确实得给民窑起个名字了。”朱常润在反复地踱着步,低着头沉思着,究竟给这个民窑起个什么名字呢。

  在宋代,曾经有五大名窑之说,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中国五大名窑是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

  朱常润根据宋代的起名特点,就将宛平县的这个民窑命名为“尚窑”。并且亲自为尚窑题字。萧若水根据朱常润的命名题字,找工匠制作牌匾,悬挂于尚窑门口。

  修建“尚窑”,不仅要发展军庄、三家店和石门营的经济发展,更是要传承中国的烧制瓷器技术,毕竟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门手艺。这门手艺已经从宋代的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的局面,发展到明代的江西景德镇一家独大的局面。这非常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朱常润希望自己建造尚窑能够将烧制瓷器技术在北方开创一个新局面。

  朱常润正在尚窑这里处理各项工作的时候,张虎来找他了。原来京城吏部传来消息,让惠王爷到吏部走一趟,有要事相商。朱常润听了不敢怠慢,就率领着张虎和贴身侍卫赶往京城。他根本想不到,将来他的担子将越来越重。

  PS:求推荐、收藏、点击,谢谢!!!

  ;


  (https://www.tyvxw.cc/ty52692/877233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