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唐玄宗造假经,回流《灭蛮经》毒华夏
汤若望究竟是因为什么失去了顺治的宠幸,并且差点被凌迟处死呢?
在耶稣会士鲁日满的记录中,我们能够找点一点蛛丝马迹。
在耶稣会士鲁日满的记录中,历狱案被称作“仇教”,仇教的主角是不信神的官员、异教徒、巫师、骗子,还有“妖魔的祭祀”和尚。而这群人的头目则是一个“邪恶的老家伙”。这个“邪恶的老家伙”名叫杨光先,字长公,江南徽州府歙县人。
杨光先性格暴烈,直爽敢言,具有抗争性。按杨光先自述,他顺治十三年(1656年)来京,十五年见到钉着钉子的耶稣画像,始知天主教便是耶稣教,从此即有了弹劾之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杨光先撰写了数篇文章先后上表朝廷,矛头直指天主教及西洋历法,但是这些弹劾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杨光先毫不气馁,伺机而动,终于在康熙初年抓住了一次机会。
康熙二年(1663年)冬,汤若望下属、钦天监奉教士人李祖白做《天学传概》。《天学传概》全文2500余字,大致介绍天主教之起源、天主教如何传入中国以及传教士来华后所做的功绩。
李祖白在文中提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本是犹太人,自西向东来到中国,并且带来了天主教。国人应当“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之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之世”。
杨光先看到这篇文章后,对李祖白有辱先圣的说法大为不满,于康熙三年(1664年)7月底做《请诛邪教状》投书礼部,以“为职官谋叛本国”和“造传妖书惑众”两个罪名控告汤若望等耶稣会士以及李祖白等奉教士人,掀起“历狱”风暴。
礼吏二部三审定谳
朝廷的反应非常迅速,康熙三年8月初,朝廷密旨审理历狱一案。因为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李祖白等人供职于钦天监,钦天监属礼部管辖。且5人都有官职,尤其汤若望,官至一品,亦属吏部管辖,所以朝廷下令由礼、吏二部会同审理。
在审讯过程中,汤若望因患病口舌结塞,不能清晰发言,只好用拉丁文和德文与南怀仁交谈,再由南怀仁当堂翻译成中文以备讯问。
杨光先控告的第一项罪名是“谋叛”。讯问大多集中在与教会、教堂和传教士相关的问题上。官员们认为不论省城要地还是乡邑僻壤,都能看到传教士的足迹,对“翼期天下人皆入尔之异教”大惑不解,认为这无论如何难逃“起异心者”、“朋比协某”的怀疑。在审理过程中,官员提出大量问题,而被问及最多的就是传教士来华的目的何在。
在第一项罪名审理结束之后,进入第二项罪名的审理造妖书惑众。其审理核心在于,基督教究竟是不是不正当的宗教。承审官员认为念经、修建教堂、施以洗礼、以赦免罪孽为名哄骗男女入教都是邪教所为,并非正当宗教。
传教士们根据《教要》详细解释,指出天主教只是“尽行教诲教徒虔诚改过行善,以释己罪”。承审官员最不可理解的是,凡入教之人均不得为祖先烧纸这一条教规,认为“仅就不准教徒为祖先烧纸一事而言,确为邪教无疑”。
综合之前审讯的结果,11月11日,礼、吏二部总结了汤若望包括“欺人惑众”、“状如邪教”在内的14条可疑之处及罪状,决定将汤若望等人革职并交刑部议处。
康熙三年11月20日,汤若望、李祖白等被押入刑部监狱。这时,5人都被革职,不再享有官职身份,被戴上枷锁等候宣判。
康熙三年12月间,刑部针对谋叛和邪教的指控提出如下处理意见:汤若望为首犯,拟以立绞;李祖白等人为行邪教之从犯,拟杖四十,流放宁古塔。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杨光先又提出来针对汤若望等人的第三项指控荣亲王葬期一事。此案涉及皇家子嗣,事关重大,其他罪名的审理都被这一指控所掩盖。荣亲王是顺治帝第四子,母亲董鄂妃。四皇子生下数月即夭折,未及起名,后追封为荣亲王。
杨光先指责汤若望等人在选择荣亲王葬期时,使用洪范五行,与风水多有冲撞,十分不吉。杨光先还引用了一位“谙熟地理”之士的说法:李祖白等人在选择葬期时使用的是《蛮灭经》,这部书本是中国人编写,期望传至外藩,外藩人使用后可断根绝后。
李祖白等人在选择荣亲王下葬时间和地点的时候,不采用惯常使用的《历法通书》和《选择丹书》,而专门采用《蛮灭经》,其罪戾重大,用意不言自明。
这是一项十分严重的指控,按照杨光先所提供的证据,李祖白等人简直是在借传播宗教之名,行灭绝华夏之实。
刑部采信了杨光先的说法,将汤若望等人的罪名定为大逆之罪,并根据刑律提出拟处理方案:将汤若望、李祖白等钦天监官员凌迟处死;相关人员之子斩立决;不及岁之子、妻室、家人、地亩、财物等严查入官。
前面的指控在顺治和康熙看来,都不是什么事情,但是最后这一条却是皇家不能容忍的大罪。如同李祖白等人所说,这是要灭绝华夏。当然,这个罪名今天看来有些言过其实,毕竟国家是国人的国家,而不是一人一家的国家。但是在过去,皇帝就是国家的象征。谋反刺驾这都是要夷灭九族,凌迟处死的。明成祖朱棣更是创造了历史之最,杀方孝孺的时候,诛灭十族。
汤若望究竟有没有利用职务,利用风水等不可见的手段行苟且之事呢?
这里就要简单介绍一下洪范五行和《蛮灭经》,《尚书·洪范》中箕子解释五行时说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洪范五行的意思先暂述,且不妨先直观‘洪范’二字之意,洪者,广大之意;范者,规范也,意指大范围的概括规律,那么洪范组成了词,可以这样理解:大范围的概括规律。这样理解再跟我们接触的五行类象贯联起来,那么意思是相近的,也是对宇宙间的现象作大范围意思的规律性总结。因为是大范围规律性的五种现象的归类总结,那么小范围之内必然是会有各自的另一种规律,或称主象之中的次象,也是说在大五行象之中必然会包含着本身各种小五行内象。
洪范五行虽然和正五行同根同源,但也截然不同。以王钟今日的眼光看,汤若望的择日是没有问题的,虽然不能说精彩,但也规规矩矩,杨光先等人指控他使用错了五行,有打击栽赃之嫌疑。
但是在皇家丧葬的时候,汤若望的确犯下了弥天大错,那就是使用了《蛮灭经》。
《灭蛮经》可追溯到唐朝,风水学作为帝王之术一直秘藏宫中由钦天监保管,但作为当时的文化交流中心长安,各国所派遣的节度使及留学生已有所闻并希望能学到此术。唐玄宗恐蛮夷知阴阳之义而助强其国势,于是命精通易理的僧一行以半真半假之法杜撰出《铜函经》,这部以“大小游年、东西四宅”为理论的伪书随之传至邻夷。
然此经曾回流于中原,幸有明师贤哲们力陈批伪,曾文辿在《青囊序》中一语道破:“三才六建虽是妙,得三失五尽为偏。盖因一行扰外国,遂把五行颠倒编。以讹传讹竟不明,所以祸福为胡乱。”从而,将其称之为《灭蛮经》并再度使其失见于市。
谁知天数难料,此术在沉寂数百年后再度复燃,此时风水界已伪学杂出,鱼目混珠,世人对风水学理已无所适从、无法分辨。至明清,八宅派的经典著作相继问世,主要有箬冠道人着《八宅明镜》、张觉正着《阳宅爱众篇》、王君荣着《阳宅十书》、赵九峰着《阳宅三要》,这些在学理上互相矛盾,又假托杨公之名的书籍正被注解成现代版的风水书畅销于市。
清朝的时候是《灭蛮经》流行最广的时候,没想到连当时的皇帝也受此荼毒,不得不说世事无常。
但是灭蛮经究竟是不是现在市面上流行最广的《八宅风水》呢?
以前王钟没有把握,也不好轻易下结论,但是在韩国这段时间,他对韩国古建筑进行深入的了解后发现,朝鲜的古建筑都是以八宅法布局,灭蛮经一词不言而喻。
当然八宅派也不都是假经,当年僧一行做《灭蛮经》之时是半真半假,里面还参杂了一些真正的风水理论,这也是假经能够流传千年不衰的原因。
游年八宅姑且称之为伪八宅,那么《龙门八宅》就是真八宅。也叫乾坤国宝,此派流传不广,龙门八宅派(正宗八宅派)
此派为唐玄宗时国师邱延翰所传,以来去水为收气之主故曰:龙门八宅,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的先后天相配之八宅门派,以坐山八卦论宫位,法则要求坐先天以收后天,坐后天以收先天,如本山的后天则叫先天,本山的先天则叫后天,此不是弄错,此法是时刻提醒用术者要坐先天收后天,坐后天收先天的法则,分列先天、后天、天刧、地刑、案刧、宾位、客位、辅卦、库池、水口、正曜、地曜、天曜(又叫三曜煞,即本卦官鬼爻与先后天的官鬼爻)正窍共十四吉凶星排列于二十四山方位上,先排十三星,余下者便是辅卦。用此法以收山出煞皆有应验,此一派以来水与去水合局,则收得龙气真切才是真吉,为收水纳气的出发点,分别水之来去皆有定法:先天、后天、地刑、辅卦宜来水,库池则宜静水深注,去水则要在天刧、案刧、宾客位、水口、正窍之上,但如逢正曜、地曜、天曜的三曜煞上则来去皆不宜,犯之者主凶,此是言水之法,至于拨砂之法则以二十八宿度数五行相生相旺者,又配合先天后天得位者主发富贵有准,不失为正统之龙门八宅,台湾地区较多人习此派,但个中内容出入较大,多为师传之因素,其精妙处在廿四山秘诀入用。如误学伪诀八宅者可改习此门,将有很大的收益。择吉方面宜用廿八宿吊宫法配四大吉时。(未完待续。)
(https://www.tyvxw.cc/ty52628/437698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