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蔡老师心中也浮起感慨。
怪不得方新亭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这么好。
有个这样会讲课的好老师,何愁学习成绩不好?
坐在下面的贺放一脸的求知欲,不时的点头。
函数的定义域讲完。
贺放还是意犹未尽。
举起手:“方老师,你再给我们讲讲二次函数配方法求最值。”
看到他如同学生一样举着手,班里的老师不仅没有笑话他,反而纷纷点头。
“方老师,讲一讲吧!”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最值,也挺难讲的。”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最值在后世,其实是初中知识。
但现在,是高一上半学期的知识。
因为初中很少会讲函数知识。
很多升入高一的学生,在刚接触的时候完全无法理解。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最值,我们可以画几个直角坐标图像。”
方新亭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两个直角坐标图像:“应用二次函数图像,利用配方法求函数最值。”
“第一,定轴定区间。”
“顶点在定区间。比如,已知函数y=-2x2 +4x-1,
(1)若x∈R,求:该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若xe[-1,2],求:该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顶点在给定区间外
(3)若x∈[-1,0],求;该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些题,都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加深他们的知识印象。”
讲完了这些之后,方新亭说起指数函数:“关于指数函数,我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
“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P=(12)t5730。”
“当死亡生物组织内的碳14的含量不足死亡前的千分之一时,用一般的放射性探测器就测不到碳14了。”
“那么,我们就出现了一个小问题。”
“马王堆一号墓于1972年8月出土,其时测得出土的木炭标本的碳十四平均原子裂变数为29.78次/分钟,而新砍伐烧成的木炭中碳十四平均原子裂变数为38.37次/分钟。”
“请计算一下该墓的大致年代,这道题大家回去以后可以发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做一做。”
下面所有的老师都呆滞住了。
这叫有趣的小故事?
你是不是对小故事有什么误解?
贺放把题记录完毕后,口里喃喃:“数学还可以用到考古上面?这个碳十四是什么东西?”
“碳十四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通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
“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定年代法的一种,其他常用的还有钾-氩法测定,热释光测定等。”
“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
“各位老师,我建议你们在教学之余,也要和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课的老师进行交流。”
方新亭笑着看向各位老师:“各位在出题的时候,不妨联合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课出题,既可以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对其他科目的知识,有所掌握。”
原来如此!
刚刚弄懂了碳十四是什么东西的石主任眼前一亮,如获至宝。
学生成绩差其实未必是学生本人的问题,老师的知识水平完全主导着学生成绩的上限。
(https://www.tyvxw.cc/ty51197466/4634406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