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木箱通古今,我囤货养了个女帝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方齐聚

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方齐聚


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

你强我臣服你,可等你弱了,我会教你如何做人,但是想要真正的覆灭对方,那必须自身有实力之外,还要有各种外交手段。

外交看似是在打嘴炮扯皮什么的,实际上包含了许多的政治智慧。

这方面周海稍微有些不够看,做生意或许他绝对一流,然而真要玩政治的话,那他恐怕连女帝秦凝霜这个二十出头的丫头都不如。

况且这片大陆上诸国林立,有点类似于现代时空历史上的春秋战国,讲究的是一个合纵连横,相互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恰恰这次武国覆灭了卫国,等于是打破了地区性的一个平衡,所以不单单是鲁国这个曾经的卫国宗主国要找武国麻烦,即便是武国身后的楚国也一样很不悦。

甚至于还有和武国接壤的赵国以及赵国背后的魏国,原因很简单,今天你武国能够以一己之力覆灭卫国,那么接下来的会是谁?

这两年武国已经展现出了军事方面的实力,击败了楚国二十万大军,你可以说是个意外,有谋略上的,也有楚国的轻敌。

可击败赵国,差点就拿下赵国的都城,再到现在直接覆灭了卫国,那么大家的心里不免会更加警惕。

所以看似是鲁国在找武国的麻烦,其实背后还有其它的国家都在蠢蠢欲动。

这边还没和鲁国达成一致,另一边的魏国使者和赵国使者也到了,楚国虽然靠得近,可眼看着大家都来准备捞取好处,楚国的使臣紧随其后也抵达了武国的京城。

魏国的要求并不高,首先赵国是自己的附庸,假如武国再敢攻打赵国,那么魏国不会像这次鲁国坐看卫国灭亡那般,一定会直接出兵。

到时候双方兵戎相见,可别怪魏国以大欺小不留情面,即便是到时候楚国支持武国,那齐国也不会惧怕,大不了双方各自组成联军一争高下。

这是魏国的底线,而对于女帝和武国的那些大臣们来说压根就不算什么事,反正周海在朝中曾经说的一句话非常正确,所谓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

大不了现在答应你,等以后我有实力了,赵国连带你齐国一起打,就怕你到时候哭着喊着不愿意替赵国出头。

魏国的第二个要求,是武国今后的商品可以直接从原先的卫国与魏国边境流入魏国,魏国愿意不收关税,但是武国必须给出一个十分便宜的价钱。

周海都惊呆了,天上居然真的会掉馅饼,这魏国君臣是傻子吧?

你一旦真的对武国商品放开关税,信不信我不到两年就可以彻底的摧毁你魏国国内经济?

到时候别说打仗了,估计你国家自己就要崩溃了。

一番请客喝酒吃饭外加送礼之后,周海才明白过来,感情是赵国在中间倒了一次手,作为中间商赚了差价。

武国如今的商品在魏国十分畅销,可就是价格比较贵,而且魏国的那些商人也好,还是世家大臣们也罢,都看到了其中的高额利润。

但之前两国并不接壤,所有卖到魏国的话必须通过赵国转售,而赵国人也不傻,干脆所有销往魏国的武国商品他们都包圆了,然后再转手加价卖去魏国。

所以这一次武国拿下了卫国,今后两国之间等于有部分领土是接壤的,因此魏国君臣看中了这里面的利益。

非但如此,魏国也想做一把二道贩子的瘾,北方还有不少的国家,如强国之一的齐国和晋国以及西北方的秦国。

周边也还有不少的小国等等,拿到武国商品的经销权,自己也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将这些武国商品卖往其他国家从中牟利。

对此,别说是周海了,武国君臣全都举双手欢迎,世界上还有如此傻子,不弄他弄谁去?

另外,魏国还有第三个要求,那就是今后武国如果给鲁国上供的话,他们也要同等的一份。

理由很简单,之前你打了我的附庸赵国,现在也应该赔偿一些我的损失。

这点钱如今压根就不在女帝的眼中,况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出口倾销大量商品带来的利润随便拿出一点就足够了。

因此和魏国的谈判十分顺利,至于说赵国,武国也只是和对方签定了互不侵犯的条约,并且愿意出资在赵国境内建厂生产一些可以由赵国出原材料的企业。

双方也等于是互惠互利了,一来节约了中间往返的运输费用,其次也可以解决赵国的就业率,以及让那些世家君臣们得到更多的利益。

这些都是小事,如今最让女帝秦凝霜头疼的却是楚国,楚国的要求看似不高,却直击要害。

首先是武国今后不管是和任何国家发生摩擦,一旦要开战斗必须征得楚国的同意才行,其次,武国要向楚国开放一些之前禁制销售的产品。

这其中包括了如今装配给武国军队的武器,比如震天雷和迫击炮,甚至于楚国还想要突击步枪。

这就没法谈了,因为这些才是武国压箱底的宝贝,都给了你,以你楚国的地盘人口实力,将来想打我,还不是容易得很。

这还不算,楚国第三个要求就是今后楚国出口到武国的商品必须免税,而武国卖去楚国的产品除了原材料之外,一律加收关税。

因为如今的楚国上下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自己国内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除了粮食之类的没有问题,其他手工业品几乎全都滞销。

不少小作坊都纷纷倒闭,原先的一些世家开办的纺织厂什么的几乎一夜间破产,根本原因就是竞争不过武国的那些产品。

相反,一些自然资源,包括铜铁矿和煤矿生意却格外的好,几乎都来不及开采,大部分全都被武国买走了。

正是因为如此,引起了楚国君臣的关注,生怕这样下去会造成楚国经济的动荡。

可武国毕竟是自己附庸,上次打武国没打下来,自己损兵折将不说,再动手的话,是否打得过先放一旁不说,很可能武国就会投奔其它大国寻找支援。

没看现在魏国和鲁国都十分在意武国吗,讨要利益是一部分原因,实际上暗地里也有拉拢武国的心思。


  (https://www.tyvxw.cc/ty50041762/4801568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