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东晋谢安传 > 第72章 三伐前燕(上)

第72章 三伐前燕(上)


大司马温请与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

        太和四年,公元三六九年。距燕国太宰、大司马慕容恪病死已逾一年有余。

        慕容恪死后,燕廷改由太后可足浑氏与太傅慕容评统领大政。

        可足浑皇太后心狠手辣,作乱宫廷,慕容评为人无公心,目光既短,又自私多疑,其与慕容恪共同辅政时,因有所顾虑,还尚知收敛,倒暂时太平无事。如今失了掣肘,全权在握,加之可足浑皇太后从旁怂恿,便越发放肆无忌。渐至横征暴敛、中饱私囊、残杀忠良、无恶不作。

        事态不出慕容恪死前所料,慕容评统政未几,燕国朝纲果然大乱,国力亦随之急转直下。

        秦国苻坚观燕廷局势,阴有相图之意,却又忌惮慕容恪的五弟吴王慕容垂,不敢轻举妄动,正自踌躇,怎料国中淮南公苻幼与征东大将军、晋公苻柳,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三人竟忽然串通一气,同时大举反旗,投奔燕国。

        很快,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武亦举兵相应,几人先后占据了蒲阪、上邽、陕城,安定等地,并欲联合燕兵一举攻陷长安、击垮苻坚。

        由于几人皆是秦国皇室宗亲,位高权重,且都手握重兵,局势一时间无法收拾。苻坚惊诧慌乱之余立刻派丞相兼大将军王猛主持率兵平叛。

        好在此事上,燕国慕容评暂取观望态度,并未立刻呼应。可是王猛一边要应付五股叛军,一边还要谨防随时可能乘机发难的燕国,足可称是焦头烂额。

        然而,北方再次大乱,却正是桓温求之不得的。

        北方乱了,桓温的时机也就来了。

        这次北伐燕国,对于桓温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是桓温实现问鼎雄图最为关键的一步棋。

        如今在朝中,桓温的地位已在诸侯王之上,此番北伐若能斩获成功,桓温便可立功河朔,还受九赐殊礼,届时,桓温的声威将变得至高无上,无人能及。

        那时,将再也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可以妨碍他入主建康,司马家的天下便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桓家的天下。

        这一战,桓温酝酿日久,如今便是决胜之时。

        三日春暖,河渠解冻。桓温上疏请与郗超之父——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举兵北伐。

        褚蒜子和司马昱见了奏疏知道拦他不住,索性准奏,听之任之。

        与桓冲、荆州桓豁通完气,时间已到了三月中旬,桓温大军将发,只待郗愔和袁真回笺应命,同意举兵,便可几路人马同时向北进发。

        是日,桓温开拔以前最后一次点兵,见麾下军容齐整,气势震天,于是心情大悦。出了点兵厂便即吩咐管事何伯准备酒菜、宴请众将,幕府中能叫得上名号的将领都来了。

        于时,谢玄亦在坐。

        此番重返军府,谢玄较之从前低调、审慎了许多,话比原来更少,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想。

        桓温依旧对他有所顾虑,此番北伐只让他负责盯着辎重,还是个附手,说白了不过是碍着他参军的身份,带他去北方战场溜上一圈罢了。

        可谢玄也不去在意了,因为现在对他来说,待在桓温幕府的目的已不是立功,更不是得到桓温的赏识,受不受重视自然也无关紧要了。

        名利之心淡了,直觉和判断力就变得灵敏了。

        今日宴席,表面上看着闹哄哄,与寻常无二致,可谢玄却总感觉到有些不一样的气氛在暗潮汹涌。

        谢玄的目光默默扫过席间每一个人的脸,最后默默落在郗超的侧脸上。

        谢玄感觉得出,今天的郗超有些不对劲,但是究竟哪里不对劲,他说不上来。谢玄正自琢磨,不一会儿,帐外有侍卫进来送信,言是豫州刺史袁真回笺。

        桓温原本正喝得兴起,笑容满面,哪想此时接过袁真的信笺看了没两行,脸一下子黑下来,黑得吓人。

        也不知是不是怕扫了众人的酒兴,桓温那骇人的面色并未持续多久,随即将信笺还于那侍卫,冷冷道:“烧了。”

        而后,复又若无其事的与人把酒言欢。

        谢玄正觉得奇怪,只见桓温忽然从桌下取出一坛酒高举起来,笑着问:“诸位将军可有谁能猜出这是什么酒?”

        王珣第一个跳出来:“酃酒!”

        桓温摇头。

        顾恺之:“乌梅酒!”

        桓温摇头。

        王坦之:“竹叶青!”

        桓温摇头。

        袁宏:“秦淮春!”

        桓温还是摇头,道:“罢了,料卿等也猜不出个明堂。我来告诉卿等吧,这便是用练湖之水加上赤霞丹桂酿的赤霞白玉酒!”

        王珣:“赤霞白玉酒?这可是京口一等一的名酒啊!”

        桓温面露得意,微微颔首,随即命人将酒分予与席的将领,每人都分得一小杯。桓温倒不偏私,自己同诸将一样,也只得一小杯。

        桓温极宝贝那酒,只见他将酒杯放在鼻尖轻晃,小呷一口,细细品味,一口的量却足足抿了十来口,愣是不舍得喝完。转而兀自叹道:“京口酒可饮,兵可用!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啊!”

        哪想侧席的郗超一听到这话,脸色变得更不对劲了,只见他转而起身对桓温道:“大司马,属下身体有些不适,请大司马恕属下先行告退。”

        桓温放下酒杯:“嘉宾没事吧?要不要请大夫瞧瞧?”

        郗超:“不必,许是早些时候吃坏了东西,回去休息一阵就没事了。”

        桓温:“那好,赶紧回去歇着。”

        “多谢大司马。”郗超抱拳为礼,随即疾步出了营帐。

        谢玄看得出郗超说了谎,于是未逾片刻,也跟着起身想出去看看郗超到底玩的什么把戏。

        谢玄坐在接近末座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见桓温与众人吃酒说笑,便想不声不响的偷溜出去了事。哪想桓温嘴上不停的说着酒酣的胡话,眼睛却不迷糊,见谢玄蹑手蹑脚的起身,立刻叫住他:“幼度这是何处去啊?”

        谢玄身子一僵,只好挠头傻笑:“大司马,我…我吃多了,出去上个茅厕。”

        众人闻言纷纷哈哈大笑,桓温却不笑,蹙眉问:“上茅厕?”

        对面的顾恺之自然一眼看穿了谢玄的心思,于是笑道:“喝了酒上茅厕可得小心着脚下,千万别脚一滑,掉进坑里,否则大司马回头还得找个会划水的下去捞呢!”

        郝隆忍不住加料:“是找个会划粪的吧!”

        这么一调侃,满座笑声更盛,原本有些起疑的桓温也被这笑声弄得没了那揣度的心思,跟着众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谢玄感激的看了顾恺之一眼,随即赶紧开溜,出来放眼一看,郗超果然就站在离主帐不远处,正与一人窃窃交谈,细看,那人正是方才为桓温送去袁真回笺的那个侍卫。

        郗超说话间不时转头四顾,看得出很是谨慎,谢玄连忙找了一个隐蔽处躲起来,偷听二人谈话。

        郗超问侍卫:“袁真究竟在回笺中说了什么?”

        侍卫道:“使君只说愿与大司马一同戮力王室,北伐建功。”

        郗超:“再无其他?”

        侍卫道:“再无其他。”

        郗超默然沉吟,转而问:“那我爹的回笺呢?”

        侍卫道:“郗使君的回笺应当还在路上。”

        话正说着,营门便有马蹄疾驰之声传来,郗超随之浑身一个激灵,一个奔子冲将出去,马上人还未及传报,便被郗超拦了下来,问道:“这是徐、兖二州刺史郗愔的回笺吗!?”

        马上人道:“是。”

        郗超话不多说,立刻将那回笺夺了来,急急拆开看了,只见笺中有欲与桓温“共奖王室、修复园陵,请督所部出河上”等数语。

        郗超看罢不由暗骂郗愔糊涂,将回笺寸寸撕裂,丢入火中,又命人取了笔墨,模仿着郗愔的字迹倚在马背上重新写就回笺一封,言“非将帅之才,不堪军旅,老病残躯,乞闲地自养,请桓温并领统辖之兵。”

        写罢折好,交还马上人:“拿去给大司马。”又小声警告那人:

        “方才的事,烂在肚里,胆敢在大司马面前说漏半句,我要卿的脑袋!”


  (https://www.tyvxw.cc/ty49760546/4370843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