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耕耘贞观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序幕的拉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序幕的拉开


  “让刚刚考核上来的进士与明经作为观风使来监察地方官员?”李世民沉思起来。圫

  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始创,但在唐朝推行以来,基本上过来考试的考生,每年顶天也就三千人,正常每年一两千左右,而每年录取人数明经大概百余名,进士大约三十人。

  同时这些顺利考核到明经或者进士的人会被马上任免官员吗?怕不是做梦。

  哪怕状元郎去吏部这般的询问,也会被吏部办事的人员喊来卫士送出去再说。

  因为在唐朝可没有进士及第或者状元高中之后就能当官的,那是宋明进士的待遇。

  一般上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在长安待上三五七年,等到吏部发现哪个地方有空缺,才会让你过去填补,这有一个专属名词叫做“守选”。

  在这期间你需要做得事情就三件,这三件做好了基本上官职很快就到手了!

  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贵族高门人家的未嫁女结婚,首推五家七望,娶一个就少奋斗三十年。圫

  当然,哪怕贵族高门喜欢挑选年轻未婚的新进士结婚,但想要让他们选中,除了有才还需要有貌,当然最重要得是年轻。

  所以唐朝的时候很多进士的初婚年龄都是三十几岁,哪怕身边有侍女红袖添香,但从来都是留着正妻的位置,就等着自己考上了进士后,娶世家贵族女为妻,为将来做准备。

  第二件事,就是那些年龄已经过了,相貌不达标,或者被世家高门看不上的。

  就跟元稹、白居易一起混着,吟诗作对,撰写小说,最终重要得是把自己的名气打出去。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以看成是论坛博主,网红专家,有了名声,官职也拿得更容易。

  当然,最常见的还是继续考试,“博学宏词科”或者“书判拔萃科”,反正是些单个字都能看得懂,但合起来完全不懂的科目。

  大概就是进士精英进阶版,等到你成功的考出来后,你就能被皇帝与正品官员所重视,成为一个伟大的九品校书郎,最关键是有工资了。圫

  古代不论进士还是明经考出来,都不是说当官都能当官的,就算是最低级的九品官员,那也是需要慢慢熬。

  所以让明经或者进士,考出来能够直接授予官职,那他们不说乐意至少不会反对。

  李泰看着李世民道,“基层官僚上通朝廷,下联百姓,是我大唐根基。

  所以如果他们一方为恶,很容易造成民变,对我朝廷官员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同时地方千万各有不同,若说官员没有手腕,又很容易被地方挟制,成为泥塑木雕。

  所以我觉得需要安排个能够监督地方官员,但却又不是监管地方官员的人盯着他们。

  我觉得刚刚考入朝堂,心中满腔热血的举子,就非常适合做这个!”圫

  “还请魏王细说!”房玄龄看着李世民没有提出什么反驳的话,却是明白李世民心动了。

  李世民心动的原因,未必李世民觉得李泰提出的这个方案有多好,而是李世民发现李泰对基层那匪夷所思的影响力后,还是想要本能的制衡下李泰,结果李泰也太自觉了。

  这是皇帝对自身权利掌握的本能,换了任何一个皇帝,见到李泰在基层官僚中居然拥有这么大的威望怕是要思考着应该怎么制衡魏王了。

  如果换了是朱元璋的话,只要这儿子不是朱标,基本上可以回去写好遗书了,命惨一点全家都会下去陪你的。

  所以,房玄龄看着李泰这么自觉的提出让这些进士或者明经监督低品级的官员,房玄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支持的。

  尤其对很多考试考上了明经或者进士的举子,因为对于朝廷的规矩以及处理方式不懂,很多都需要让他们守选。

  现在魏王制造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岗位出来,说实话房玄龄还是比较欣喜的。圫

  而李泰则开口道:“举子顺利考核后,一般上都需要进行守选,等到有官职空缺才会给他们安排职务。

  但也可以将他们安排到地方,身份为观风使按九品发放俸禄,见七品以下官员同品,无需行礼,专门负责当地郡县县志记录。

  同时每年需以当地情况写一份伦策,配上他每年积累的县志上交吏部,三年后根据他们所写伦策,再行安排具体官职。

  另外若在这过程中,当地七品以下官员出现空缺,那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观风使拥有优先补录权利!”

  “魏王的意思是,这些人并不管理具体事务?!”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疑惑。

  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点头道,“我并不觉得,这些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真比朝廷的官员更加了解民生与官场。

  但我相信他们的出仕绝对心中有着一番雄心壮志,所以趁着他们热血未冷的时候,把他们放到基层写县志便是可以。圫

  尤其他们拥有直接把当地情况上报吏部的权利,对当地官员来说,纵然出现贪赃枉法,也绝不会太过放肆。

  这些下放到当地州县的观风使,让他们记录县志,这本身就是对官员的监督,同时也是对这些观风使自身的磨炼。

  至少吏部能够通过他们送上来的文章,将来给他们安排职务时,能把他们安排到相对来说更适合他们的岗位。

  当然,当地的官员如果因为贪污受贿受到了牵连,只要观风使没参与,那将来惩处后,观风使也能够很快替补起来!”

  说实话,在李泰看来,一般上官员也很难太过放肆,理由非常简单,就是这些官员在基层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就算成为官员,也不过只是泥塑木雕。

  而有基层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多一个观风使也就只是多一个记录县志的人而已。

  观风使早点受到基层打磨这未必会是什么坏事,如果这考上来的举子真能把问题给解决,那就算让这举子上位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圫

  这些观风使在李泰的概念中一样是守选,这点并没有变。

  但把这些人丢在了长安守选就有些太浪费他们的才华与背后的背景了,还不如让他们去地方去,也不说让他们干什么杂物,而只是让他们记录县志,让他们看看底层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让他们每年交份报告上来,比如说你上交的报告一直都夸奖这个县令,结果查出来他有贪污受贿,那你自然就玩完了。

  当然,如果真有能力,靠着自己能力合纵睥睨要是能把县令扳倒,那你填补他的职务也没什么问题,毕竟这么有能力的人只是想要成为七品县令,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正常来说,只要这些学员监察到郡县内的官员有贪污,多少算是发挥出作用了。

  而如果更强一点,能够弄到他们贪污的证据还成功送到了朝廷,基本都能混个七品官员。

  因为李泰将来准备弄个专门针对世家大族查税的组织,就需要这些有能力的官员。圫

  至于现在,只能算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而已。

  毕竟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波波慢慢培养的,现在打磨打磨他们三年,等到时候差不多也就能够拿来用了。

  而对李泰提出的这个提议,经过商讨后,决定在今年的举子考试后进行尝试。

  说实话,李泰觉得这提议应该能很顺利的安排下来。

  因为大唐科举人数跟宋朝科举人数的差距根本就是天壤之别,毕竟就算把其他几科都算上,大唐过科举的官员每年有没有三百人都是问题。

  这群人肯定优先安排那些比较富裕的郡县,尤其是刚换了官员需要监督的。

  当然,大唐官员惯例,如果不想做官,那就可以请辞。圫

  像很多剑南道地区,就算过去做官绝大多数的人也觉得是去受罪,很多人就请辞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只有受到贬谪的人才会过去。

  这点宋代也很好的继承了,比如某位大学士,就是一路被贬谪,一路游南方。

  随着这件事落下帷幕,算是今年的最后一件比较大的内政算终结了。

  今年这个略带几分纷乱的年总算过去了,而在贞观十八年的元宵节过去不久,百里玄奖总算从高句丽回来了。

  他带回一个让大唐期盼不期盼不知道,但李世民肯定相当期盼的消息,高句丽不听诏令!

  对李世民来说,自己对这个消息实在是期盼太久了。圫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李世民便欣喜的把李泰,房玄龄,杜如晦,催师仁,刘洎,李世绩等人全部都招了进来一起进行商议。

  本来还想要把李靖也给叫过来的,不过随着入冬之后,李靖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所以李世民对李靖倒没有强求。

  说实话对于李靖的病就算是孙思邈也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李靖身上的都是慢性病,是年轻时候带兵打战留下来的伤。

  孙思邈顶多只是开出方子让李靖能够舒服一些,但指望给李靖延寿孙思邈表示就算是自己也没有这能力啊!

  所以这次商议事情倒没叫上李靖,李世民还是觉得等到李靖身上的伤势好些自己再去跟李靖说。

  所以便赐予李靖五百绢的赏赐,让李靖在家里好好的修养。圫

  这时候,面对要讨伐高句丽的要求,李泰开口道,

  “根据我们先期的谋划,我们最好于五月后再跟高句丽宣战。

  这样高句丽的春耕已经过去,能让高句丽今年的粮食,最大限度的缩减。

  这样我们的战争优势能从今年一直持续到明年秋收,换句话说,就有两年时间优势!”

  “魏王莫非打算跟高句丽打持久战!”崔仁师听到李泰的话,有些担心道,

  “幽州以北的天气到了冬天可真得是天寒地冻,根本住不得人。若如此,将士如何受得!”

  “冰屋,棉衣,炭火……”李泰看着崔仁师沉稳的回答道,“物资方面储蓄方面还请崔侍中放心,只要有需要,那我肯定已经准备齐全!”圫

  所有人听着李泰口中的保证,却也没说出什么反驳的话语。

  因为他们算是看着李泰从无到有一手建立起来了农业体系,更是清楚的知道,魏王在这个体系之中,能够展现出什么样的能力。

  而李泰继续道:“未算胜,先算败,将士勇猛,士卒用命,能直接攻下高句丽自然最好。

  但如果未曾攻下,变成僵持的持久战,那目标便从攻城略地变成了劫掠高句丽人口,消耗高句丽的战争潜力。

  持续两年的战争,哪怕无法打下高句丽,但以消耗完高句丽的战争潜力,为下一次战争最好准备!”

  “你也不要看轻了我们大唐的将士啊!”李世民看着李泰自信道,“若你都已安排到这种程度,我们都还打不下高句丽,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大唐的百姓!”

  李泰看着李世民,明白在战场上的事自己不需要担心,不得不说他就算不是军神,少说也是十哲水准的将领,的确是让李泰相当安心,自己唯一需要的就只是把后勤安排好而已。圫

  “那就战略层面上来说,我们需要跟高句丽打三场战争。”李泰指着地图道,

  “一路是从幽州以北突破高句丽的长城防线,这应该会是我们的主力所在。

  第二场战争是我们养了这么多年的水军,需要剿灭掉高句丽的水军。

  至少要把它们封锁在水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我们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至于第三场战争这是让水师率领偏军直插军高句丽的首都心脏,若能攻下则能一战而定,若不能攻下也能让高句丽首尾不能兼顾!

  就我来说,第二场与高句丽水师间的战争,必须要拿下来。

  否则让陆路运输粮食来供应我大唐军队不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原本可以支撑两年到三年的粮食,很可能只能坚持一年!”圫

  “若如此,那就需要制作一个诱饵让高句丽去咬了!”房玄龄沉着开口,

  “我记得魏王不是一直在收集高句丽特产吗,那等战争时间临近,改成收购粮食,而且是大量的粮食!”

  “然后,把这储蓄粮食的地点透露给高句丽的水师!”这时候的杜如晦默契的补充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相视一眼,默契一笑。

  真的,很像是两只老狐狸。


  (https://www.tyvxw.cc/ty49436157/741288362.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