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当记者那些年 > 第二章:见龙

第二章:见龙


  

  我的学习成绩,永远是个半吊子水平。第一年高考失利,复读一年,考上了洛阳一所三流大学。

  学校虽属三流,但幸运的是,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毕业后,又到了艰难的求职季。没有家庭背景的我,只能一人来到青岛市,成为了蚁族,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接到了某县级电视台的试用通知书。

  在电视台这种单位,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是非常艰难的。我参加的这批招聘考试,原来除了我和佳木斯的一个小伙之外,其余都是有关系背景的。

  我俩没有师傅带,领导也不怎么待见。所以我们只能更勤奋一些,笨鸟先飞嘛。

  三个月后,我顺利通过试用期,成为了电视台的一名正式记者,确切地说,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家长里短、打架斗殴、好人好事、奇闻趣事……

  我参加了工作,家里的负担终于稍稍减轻。此时的我家,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元气已经被消耗殆尽,所以日子过得谨慎而又紧巴。爸爸妈妈还有姐姐每天只吃馒头和面条,吃便宜的时令青菜,很少吃肉。

  有一天,爸爸突然给我打电话:“原野,你不回家看看?你妈妈想你了。还有件稀罕事,今天上午咱家的菜园子里出现一条小龙”

  听爸爸这么说,我兴奋异常。的确好久没回家了,另外,爸爸说的小龙是什么呢?在回家的长途车上,我想,或许是一条变色龙,或许又是爸爸编造的故事,故意逗我回家呢!

  还没进家门,远远就看见我家院墙旁的菜园子里聚集了不少村民,我扒拉看人群,挤进去一看,哎呀妈呀!吓我一跳!一条无头的蛇!

  “谁把一条没头的蛇扔这里了”,我心里暗暗骂着,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发现这东西的尾巴轻微摆动了一下,让我意识到它还活着。

  “咦,没头了还活?”我心里正纳闷,另一个发现顿时让我头皮就要炸开了:它竟然还有四只脚!每只脚上分别有五个脚趾!!!

  我这时仔细蹲下来细细看去。它大概有一米多长,通体金黄色,覆盖着一层鳞片。身体横截面呈三棱状,也就是说背部尖,腹部宽。它的头不像蛇的头那么扁,更不像蜥蜴的头那么尖,它的头似乎呈长方体状,也可以说像老式火车头形状。

  它头上两侧长有两根短短的角,紧闭着嘴,嘴巴边有胡须。它目光冷静,没有一丝惊恐。

  奇怪的是,一般的动物见了人会立马逃走。但是眼前的这个“怪物”却乖乖地趴在地上,任由我们围观。唯有偶尔爪子和尾巴稍稍挪动一下。村民们都在一旁啧啧称奇。

  这时,妈妈跟我说,为了节省家庭开支,他们在家里院墙外的这片荒地上开辟成了菜园,里面种了些大葱、黄瓜之类的蔬菜。今天早上,妈妈准备进菜园子拔几棵葱做葱花用时,意外发现了这个东西。

  “都别在这里看了,该回家干嘛干嘛去”,这时,人群后面传来一种威严的命令。我转身一看,原来是镇上几个干部还有另外几个人陌生人过来了。

  村民们受到驱赶,也都乖乖地退出了菜园子,但还都在远处观望。这时,其中一个陌生人又一声命令:叫你们回家,别看了。

  这时,另一个陌生人扒拉着我的胳膊,很不友好地对我说:“你这个小伙没听见?叫你们都回家,别在这里操那没用的心”

  我也恼了:这是我家,你还不让我在这里了?你是谁?凭什么管着我们!我是记者,你这个态度我觉得可以给你曝曝光!

  县镇领导这时也打起了圆场:自家人,自家人。

  这几个陌生人便不再说话。确认村民们都走远了,其中一个蹲下,拿出一个类似摄像机的奇怪设备开始拍摄起来,我想看看这台设备的取景窗,被他用眼神制止了。

  另一个陌生人则拿出本子记录着一些数据,前前后后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打算把它带走,他们只是虔诚地退回到菜园门口,低头默念些什么。

  随后,他们又来到我家,向我爸妈询问了一些极度详尽的问题,许多问题甚至跟这个动物毫不相干。比如,他们问我爸爸: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是否跟什么人结过怨。

  做完了询问笔录,已经是夜里八点多了。临别时,为首的一个陌生人对我说:“看得出你有这方面的兴趣和天赋,你可以做我们的信息采集员”。

  我痛快地答应了。他又说:“咱这个组织没有名字,干活的也没有工作证,虽然没有工资,但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你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非常态事件,你要及时汇报”,他又补充说,“我会给你提供一些线索,你只要按照要求调查就行了,而且,你有记者这层身份,许多事件调查起来有先天便利性”

  我深知,他们以后交给我的任务,可能是他们不屑得吃的渣渣,但我还是兴奋异常。毕竟,聚沙成塔,渣渣攒多了,也能有重大发现。

  对于门前出现的这条小龙,究竟是什么来历,这些人并不多说,只是说需要再调查研究。这时,妈妈不失时机地向这几个陌生人问道:“老师,你看,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家门口出现了一叠烧纸,你给看看?”

  对方耐心听完后,想了想说:“以后你儿子会在工作中遇到类似案例的,到时候答案自然就有了”。

  他们离开后,我和爸妈小心翼翼地再去菜园子看,它已经无影无踪了。

  此后几天,整个村都在议论这件事,大家都普遍认为,它是一条龙。

  时至现在,我见过无数的蛇和变色龙,但是都与当年我见到的这个动物相去甚远。何况,在北方的农村,是从来没有变色龙出现过的。

  我相信它是一条龙,一条小龙,一条未完全成形的龙,龙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灵性动物。

  回到电视台后不久,我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本市田横镇周戈庄村,上世纪曾有现龙事件。对方要求我用摄像机采访部分目击村民。了解更多细节,留作研究资料。

  同事萌萌的姥姥家恰是这个村,忙里偷闲,萌萌带我回了一趟周戈庄。在路上,我跟她说起了我上次的见闻。她虽感惊诧,但深信不疑。因为,她小姨就曾亲眼见过龙。

  人往往就是这样,自己没曾亲身经历体会过的,很难会彻底相信。不用说相信一个怪物,哪怕是相信一个真理,同样如此。

  周戈庄是一个小渔村,海边的村庄,村民们以出海打渔为生。萌萌的母亲和小姨年轻未出嫁的时候,时常在海边玩耍,等候父亲出海归来。

  20多年前的一天,萌萌的姨妈正和一些村民在海边玩。突然变了天,阴云密布,雷声隆隆。

  这时,大家突然看见,头顶的天上有东西在动。大家仔细一看,竟然一条巨大的龙在乌云中翻滚着!这条龙与传说中的龙一模一样,鳞片、爪子、尾巴等都清晰可见。

  这条龙在天空中停留了一会,摆动着身体,向北方飞走了,直至消失不见。当时有数十人目睹了这一奇景。

  萌萌的小姨早早地在村里等候着我们。一见到我,萌萌的小姨说:“这么些年过去了,除了当时见过的人,别的人都不信,没想到你竟然信了”。

  我是带了摄像机去的。看到有人来拍摄,许多村民感觉好奇,聚拢在我四周几米远的地方,好奇但又始终跟我保持一定距离。

  现在随着农村的发展。现在的这个渔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渔村了。许多村民早已不再出海打渔,村里的年轻人也大都进城打工。费了好大的劲,萌萌的小姨才找到了几个当年的目击者。

  “那就是龙,是神物”,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总是反复说着这一句话。任由我怎么引导,她都说不出其他的信息。

  “谁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反正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秃头大叔说。

  “具体什么样子?跟传说中的龙一样吗”我追问。

  “反正差不多,头上长着大角,眼睛鼓出来,样子怪吓人”,秃头大叔笑着说。可能因为时间过去过于久远,他的语气和神情中已经看不出有一丝恐惧。但听其他村民说,当时,这个秃头大叔才十几岁,看到龙的当时,他吓哭了。

  “你在这采访什么!采访了你能播?说这事你能信?”突然,一个个头不高的老头在我身边发话了。我一惊,刚要解释。萌萌给我使了个眼神,我便没再说话。

  小老头继续奚落我,我和萌萌尴尬地站在那里。奚落了一会,有人跟他说:“快回去摆弄你那点营生去,人家年轻人好奇采访还不行?”

  小老头这时才迈着四方步,嘴里还嘟囔着走了。

  根据我职业的敏感我可以判断,这个老头多半是有故事的,而且这故事必定与这龙有关系。

  当晚,萌萌小姨给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海鲜晚饭。当年,萌萌的小姨尚小,对于见龙的更多细节,她也记不太清。吃完饭后,萌萌带着我,去了一趟小老头家。

  到了小老头家,我才发现,他的屋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根雕,但龙尤其多,而且非常生动形象。打过招呼后,我发现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很难沟通。这时他倒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说了一些早年前的记忆。

  要说这条龙的来历,不得不先说一下当地的祭海节。每年3月份,这里都会隆重举办一场祭海节。这场祭海节是渔民们的节日,渔民们杀三牲、蒸面塑,鸣放万响鞭炮,祭祀海神,祈求全村渔民今年出海平平安安,现在的祭海节已经成了我们当地特色的旅游民俗项目,每年都吸引数十万计的全国各地游客。

  小老头说,在他们村,空一共出现过三次,前两次分别是他爷爷和父亲亲眼目睹过。20多年前的那次现龙,他回忆说,此前几天天气就十分不稳定,常常白天明明天空很晴,但是空气却湿漉漉的,让人喘不动气。天空也时不时变天,突然阴云密布,但瞬即晴空万里。

  “那条龙是从海里出来的,我爷爷和父亲见的那两次,都是祭海节开始前不久出现的”,小老头说,“我见的那次,忘记了在什么时候了,但不是祭海节时候了”。

  按照这位小老头的说法,现在的祭海节虽然比以前更加隆重,但是已经严重商业化、形式化,加之出海打渔的渔民越来越少,祭海的人们不够虔诚,祭海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变了味的祭海节自然让海里的龙不高兴,上次它往北飞走了,估计不会再回来了。

  小老头说完后,拿起手边的一根根雕,叹了口气。

  ...

  ...


  (https://www.tyvxw.cc/ty48742/272731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