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小宅门大宅门 > 第238章 第238章端亲王

第238章 第238章端亲王


真龙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戌时。内阁首辅、端国公、少傅、华盖殿大学士华北溟,病逝于华清宫。

        圣上下旨,追封端亲王,追赐三公三孤,谥号文忠正,配享太庙,陪葬明宗昭德陛下申陵,全了他们的君臣情谊。命太子治丧守灵,一如华家子孙。

        华太傅端亲王离世的突然,棺椁丧衣都没来得及准备。好在华家家眷还未赶到,入殓前还来得及。

        元鼎跑前跑后,说实话,这种规格的丧仪,他长怎么大第一次遇到。好在忙中有序,要不然,圣上非扒他一层皮不可。

        太子殿下琢磨,以爹娘对华太傅的感情,以及太傅的大恩大德,亲王丧仪,未免太薄了些。可亲王的规格摆在那里,再逾矩也就如此。

        元鼎果断将某些仪式改成太后丧仪才能拥有的形制。甭说大齐,前朝也没有太上皇可供他参考,思虑之下,太后的某些形制,才衬得上圣上仲父,国丈爷。

        除却治丧繁琐,神伤的亲爹和米水未尽的亲娘,更让他担心。元鼎将太子宫中最会照顾人的赵奉仪送进宫中,专门伺候他爹娘的饮食。自己更是一日三请安,求他爹娘保重身体。

        子时,灵堂正殿内安静了下来,华自闲跪在棺椁前烧着纸钱。

        “就知道你在这里。”

        “元家哥哥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真龙帝跪在她身侧:“睡不着,眼前都是父亲教我读书习字的画面。父亲同我虽无血缘,却是真正的父亲。我能有今日,能同阿黏厮守,全都要仰仗父亲。”

        华自闲靠在元鼎身上:“其实我很讨厌姐姐们,父亲总是对她们有所亏欠,对我则客客气气的。”

        真龙帝安慰她:“高处不胜寒,父亲心中,礼法正义占据第一,无法撼动。你先是皇后,其次才是他的女儿。父亲对我亦是如此。并非不关心不挂念,而是有些东西,比关心挂念重要的多。”

        “父亲入殓都没在场。”

        “抱歉,受我牵连了。”

        “大哥这是什么话,没有大哥,我连父亲的灵堂都进不来。”

        “我们每晚都来尽孝,父亲在天有灵,断然不断怪我们的。”

        “父亲那般温和慈悲之人,哪里会怪罪我们。只是心里面空落落的,像踩在云朵上。”

        “想哭那便哭出来吧,只此今日。我们黏黏是坚强的孩子。”

        “大哥也是,伤心不用忍着,哭出来就好。”

        赵奉仪领着贴身宫女太监来到灵堂正殿,没想到遇见元鼎。太子殿下此时正站在殿外,不知道在沉思什么。一副不太想被人打扰的样子。

        赵奉仪躲不过,硬着头皮上前:“殿下。”元鼎问她:“你怎么在这里?”赵奉仪回答说:“母后一整天没怎么吃东西,臣妾斗胆送些宵夜过来。殿下可是饿了?妾身准备了鲜肉荠菜馅的小混沌,还有糖渍金桔,殿下要不尝尝?”

        元鼎检查食盒,都是他娘吃惯的东西,也好克化。满意道:“你有心了,回去吧。”赵奉仪屈膝:“妾身领命,殿下也要当心身体。”

        元鼎端出一直用炭火喂着的鲍鱼海参粥,走到父母身边:“阿爹阿娘歇一歇,这儿交给儿子。”

        见两位无动于衷,元鼎使出杀手锏:“阿娘一整天没吃东西,身体可还受得住?御膳司准备了阿娘最喜欢的酥油鲍螺。”

        这话管用,真龙帝将人拉了起来:“怎么不吃东西?”

        “元家哥哥不是也胃口欠佳。”

        “你呀,多大的人了,还是喜欢同自己较劲。”

        华自闲反驳:“是真的没有胃口。”

        真龙帝提议:“我饿了,陪我喝粥可好?”

        华自闲转头看向儿子:“可有你阿爹吃惯了的羊肉包子、火腿老鸭汤?”

        元鼎连忙点头,狗腿极了:“有,都有。还有一道百味豆腐羹,最适合当宵夜。”

        夫妻二人相互搀扶、亲亲热热的走了,留下元鼎守灵。好在尊贵的太子殿下早已经习惯,并没有任何不适。

        不多时,眼睛比兔子还红的华卿云赶了回来。“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元鼎跪得笔直:“无需多礼,陆夫人身体如何?”陆承茵强撑着一口气赶来洛阳,见到华北溟尸身那一刻就绷不住了,入殓都是华卿云主持的。

        华卿云沉闷道:“不太好,人有些糊涂了。有大姑母照顾,无需担心。”

        元鼎询问:“那你呢?”

        华卿云苦笑:“身为华家长孙,哪有悲春伤秋的功夫。祖父的尊荣体面,华家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祖父常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公卿是到了,蠢笨有些难。”

        元鼎问他:“将来有何打算?”

        华卿云有些茫然:“先考中举人再说。”

        元鼎吃惊:“孤还以为你向往武进院,将来出海当一方指挥使,或是效仿定亲王,威震一方。”

        相较于习文,华卿云在武科上的天赋更高。科举上有些磕绊,好不容易考中秀才。武举则轻松很多,十八岁中举。

        华卿云失落:“华家书香门第,断不可忘本。”这孩子一下子成了家中顶梁柱,一时看不清道路,四顾茫然。

        “孤过段日子北上高昌,准备在阿尔泰山脚会会罗刹人。要不一起?”说到做到,从不打诳语,是华卿云最大的特点以及优点。元鼎习惯他在身边,稳妥放心。

        “祖母刚刚交代了身后事。”

        “哦?陆夫人对太傅真是情深义重。”

        “祖母说,一世纠缠,缘尽于此,愿下辈子各自珍重,不再相见。祖母想安葬在父母身边,还请太子殿下成全。”

        华北溟陪葬申陵,配享太庙。圣上皇后绝不会允许陆承茵同华北溟合葬,长眠在明宗爷身旁。

        既然陆夫人如此善解人意,岂有不成全的道理。“表兄放心,此事孤帮你周旋。”

        华卿云大喜:“多谢太子殿下。”

        丧仪结束后,华卿云扶灵回洛阳。申陵位于邙山,要选定吉时,才能入土为安。华卿云准备在申陵旁搭个草屋守孝,暂且不回端王府。

        原本打算领略长安风物的圣上皇后,在端亲王灵柩启程后,匆匆返回洛阳。元鼎作为孝顺儿子,更加没有久留的必要。

        出发前,宴请了务本书院的同窗,算是告别。品茶会在元鼎居住的宅院举办,之所以舍弃华清宫,怕昔日同窗不习惯罢了。

        即便养育之恩大过天,天子断然没有给外臣守孝的道理。元鼎舍弃最爱的红袍,穿了身银白长衫,越发显得五官凌厉,身姿卓绝。

        王昌光跪在元鼎面前:“下学拜见太子殿下。”

        元鼎难掩笑意:“昌光兄这是为何?”

        王昌光冷汗淋淋:“下学无状,还请太子殿下恕罪。下学绝不会乱说,天地为证。下学……下学以王家后代子孙起誓。”

        元鼎了然一笑:“起来吧!”

        王昌光跪得有多直,头就有多低:“下学不敢。”

        元鼎不逗他:“华清宫哭灵,你王家女眷可曾见过皇后娘娘?”

        王昌光不敢有一丝隐瞒:“回太子殿下,不曾。”

        算了,也是个老实孩子。“孤这有个高昌边军的空职,你可愿试试?”

        王昌光犹豫:“太子殿下明鉴,下学武艺不精。”

        元鼎补充:“文职笔帖式,处理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繁琐无趣。”

        王昌光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是太子殿下的橄榄枝,疯了吗?“下学愿往。”

        元鼎提醒:“还有月余的准备时间。”

        王昌光不算太笨:“太子殿下同往?”

        “孤当够了仕子,换个身份有何不可?对了,听说你们王家有几只仙鸫?”

        王昌光介绍:“是下学族叔的心肝宝贝,鸟身有八种颜色,及其罕见。”

        “孤这有几只尾羽鲜亮的鸟儿,皆是南洋送来的贡品。不知可否割爱。”这话是肯定句,没有第二种可能。

        王昌光明白:“下学这就选了品相最佳的鸫鸟送过来。”虽说那位族叔爱鸟如痴,将鸟当儿子养。可他不事生产,全靠族中供养。鸟儿并非完全属于他。

        再者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别说太子殿下好说好商,就是直接下令,王家有拒绝的余地吗?

        那是太子,大齐未来的天子。能说上话,都已经是无尚的荣光。王家人代代读书,扎根长安城百余年,既要修身明理,也要封妻荫子。

        “不用,孤亲自拜访。”那可真是太好了!

        王昌光族叔独自居住在郊外,宅院取名留仙园,以大片大片的梅花而盛名。元鼎轻车简行,带着两位随从骑马来到留仙园。

        王昌光跟在祖父身后,礼仪规范:“参见太子殿下。”

        元鼎随意抬手:“都起来吧。此处风光旖旎,不愧留仙二字。哦,这位是江夏郡王。另一位则是武进院的头名孟古青孟百户。”

        孟古青出身漠北蒙古,为孟古部小王子。孟古部出兵罗刹,立下过汗马功劳。真龙帝下旨,破例加封为孟古郡王。

        孟古青即现任孟古郡王的小儿子,单名青。前来洛阳求学,真龙帝见他身手不俗、汉话流利,大手一挥,新鲜的孟百户出炉。

        孟古青即不姓孟,也不姓孟古,结果成了洛阳鼎鼎有名的孟百户。

        孟古青的外祖母罗刹出身,他母家舅舅身上完全看不出白肤浅发的西夷特征,偏偏到了他这里,莫名像起了外祖母。

        随着罗刹加快东扩步伐,常在北海边放牧的孟古部生存空间被压缩,对西夷相貌接受度没有中原高。

        孟古青的父亲爱惜儿子一身才华,这才将其送入洛阳。谁成想柳暗花明,投了当朝太子眼缘。

        元鼎用人做事,秉承着真龙帝的作风。不看出身,只看能力。花言巧语、花花肠子,抵不上实干派的一份奏折。

        只不过实干派大多过刚易折,尤其是元鼎身边的才俊们,年强气盛,点火就着。还没伤敌,自己先气个半死。

        这个时候,则需要江夏郡王元旸这种脾气好、懂进退、情商常年在线的人出马沟通,以确保事情的顺利进行。


  (https://www.tyvxw.cc/ty45964950/4043715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v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tyvxw.cc